一种地震报警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0989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报警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震报警器,主要由相互串联的感应器、继电器、总控开关、报警喇叭、报警指示灯和电源组成;其中感应器通过其顶面固定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或通过其侧面固定在墙壁上;静止时,金属圆盘和凹形圆腔均处于平衡状态,金属圆盘与凹形圆腔之间留有间隙即两者互不接触,此时感应器的2个引出导线呈断开状态;当建筑物发生摇晃或偏转达到一定幅度时,金属圆盘与凹形圆腔随之产生相对摆动,金属圆盘与凹形圆腔相互接触,此时感应器的2个引出导线呈闭合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或是因剧烈性爆炸发生可能引起房屋倒塌时,发出报警,给人争取逃生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地震报警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震报警器。
【背景技术】
[0002]据有关专家研究和近期现象表明,现在地球已逐渐进入了地震频繁期,地震对于我们来说将会像日常生活中的刮风下雨一样。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就国内来说,地震灾害十分严重,比如我国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2009年3月的玉树大地震以及前不久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致使我们很多的同胞受苦受难,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0003]据统计,20世纪内,我国已有50多万人死于地震,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其一,我们目前所知的是很多地震发生在人们午休或晚上休息睡觉的时间段里,很多人也是在无意识的睡眠状态下死于地震灾难中的,而人的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其二,当地震时,人们在家里面或者办公室建筑物里面,在人体本能感受到剧烈的震感后,根本没有时间逃离,当建筑物倒塌时本困在里面致死。地震来临时逃生所需要的时间有时候只要十来秒钟,所以为了能躲避灾难设计一种提前一小段时间报警的地震报警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震报警器,其能够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或是因剧烈性爆炸发生可能引起房屋倒塌时,发出报警,给人争取逃生时间。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地震报警器,主要由相互串联的感应器、继电器、总控开关、报警喇叭、报警指示灯和电源组成;其中
[0006]感应器包括箱体、永磁铁、2个小钢球、金属圆盘和凹形圆腔;箱体为一密闭的方形中空壳体;永磁铁的其中一极垂直固定于箱体内侧顶部的中央,永磁铁的另一极上固定有一号小钢球;凹形圆腔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且为中空扁状的圆柱形或圆台形腔体,凹形圆腔顶部的中心设有开口,凹形圆腔的底部固定在箱体内侧底部上、且凹形圆腔的中心处于箱体内侧底部的中央;金属圆盘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并悬设于凹形圆腔的内部空腔中,且凹形圆腔环绕在金属圆盘的外围;金属圆盘的圆心处固定有二号小钢球,该二号小钢球从凹形圆腔顶部的开口处伸出,与固定在永磁铁上的一号小钢球通过磁力接触连在一起,金属圆盘平衡悬挂于凹形圆腔内;一号小钢球和凹形圆腔各通过一根引出导线引出,并分别连接在继电器开关的两端;
[0007]感应器通过其顶面固定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或通过其侧面固定在墙壁上;静止时,金属圆盘和凹形圆腔均处于平衡状态,金属圆盘与凹形圆腔之间留有间隙即两者互不接触,此时感应器的2个引出导线呈断开状态;当建筑物发生摇晃或偏转达到一定幅度时,金属圆盘与凹形圆腔随之产生相对摆动,金属圆盘与凹形圆腔相互接触,此时感应器的2个引出导线呈闭合状态。[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感应器的箱体内呈密闭真空状。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感应器的2个小钢球的表面均呈光滑状。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感应器的永磁铁的N极与箱体内侧顶部相连,S极与一号小钢球相连。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感应器的金属圆盘和凹形圆腔均由不锈钢制成。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为蓄电池。
[00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金属圆盘相当于一个闸刀开关,箱体固定在建筑物墙壁或天花板上,当地震来临时,两个小钢球的接触可以简化为一个多自由度万向结构,利用天平原理,当地震来临引起墙壁震动时,金属圆盘会左右上下摇摆,这样与环绕在外围的凹形圆腔必定会有接触,在通电前提下,相当于开关闭合,在开关闭合的瞬间,导通继电器,使继电器开关闭合,形成导通电路回路,由报警喇叭和报警指示灯发出持续警报信号,提醒相关人员紧急撤离建筑物内,以防造成进一步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0015]1、利用天平原理,当感应器感应到震动或偏转时,金属圆盘会保持平衡,与凹形圆腔形成相对运动。两个小钢球的球面接触使金属圆盘具有多自由度运动效果,通过灯光和声音作为报警信号的输出,可靠性非常高;
[0016]2、自带有蓄电电源,以满足在地震引起断电时不影响上述功能的实现;
[0017]3、采集晃动信号的感应器封装于一个小箱体内,不受外界干扰,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不需人为调整,安装静止后就处于预警状态,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满足大众家庭、办公室或公共场所的地震报警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0019]图2为感应器在静止平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感应器在晃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图中:1、箱体,2、永磁铁,3、一号小钢球,4、二号小钢球,5、金属圆盘,
6、凹形圆腔,7、引出导线,B、报警喇叭,D、报警指示灯,K、总控开关,KM、继电器,V、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种地震报警器,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感应器、继电器KM、总控开关K、报警喇叭B、报警指示灯D和电源V组成。其中电源V的正极经相互串联的继电器KM线圈、总控开关K、报警喇叭B和报警指示灯D返回电源V的负极。感应器的引出导线7并接在继电器KM开关的两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应器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部件,继电器KM、总控开关K、报警喇叭B、报警指示灯D和电源V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已有相关部件。其中总控开关K由人为进行控制,如果是人为原因引起失误触发了报警装置可通过控制该总控开关K手动解除警报。继电器KM用于相应和持续感应器的输出信号。报警喇叭B和报警指示灯D用户发出声音和闪烁灯光提醒相关人员紧急撤离建筑物内。电源V向整个装置的提供电能,为直流或交流电源V,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源V为蓄电池,该蓄电池自带充电电路和电源插头,可外接220V电压保证电量充足,在断电情况下也能保证警报发出。[0023]感应器包括箱体1、永磁铁2、2个小钢球、金属圆盘5和凹形圆腔6。箱体I为一密闭的方形中空壳体。为了防止感应器内部器件的氧化而影响的感应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的箱体I内呈密闭真空状。永磁铁2的其中一极垂直固定于箱体I内侧顶部的中央,永磁铁2的另一极上固定有一号小钢球3。永磁铁2为强磁材料,经试验测试,不会因为震动而使两个小钢球脱离失效,而影响地震的检测。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的永磁铁2的N极与箱体I内侧顶部相连,S极与一号小钢球3相连。凹形圆腔6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且为中空扁状的圆柱形或圆台形腔体,凹形圆腔6顶部的中心设有开口,凹形圆腔6的底部固定在箱体I内侧底部上、且凹形圆腔6的中心处于箱体I内侧底部的中央。所述凹形圆腔6的底部固定在箱体I内侧底部可以为2部分相连结构,也可以为一体结构即凹形圆腔6的底部为箱体I底部的一部分,此时需要保证箱体I的底部为金属导电材料。金属圆盘5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并悬设于凹形圆腔6的内部空腔中,且凹形圆腔6环绕在金属圆盘5的外围,凹形圆腔6正好罩住金属圆盘5而留有间隙。金属圆盘5的圆心处固定有二号小钢球4,该二号小钢球4从凹形圆腔6顶部的开口处伸出,与固定在永磁铁2上的一号小钢球3通过磁力接触连在一起,金属圆盘5平衡悬挂于凹形圆腔6内。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的金属圆盘5和凹形圆腔6均由不锈钢制成。上述2个小钢球组成类似天平工作原理的机构,具有多自由度万向节运动效果,其表面经打磨抛光处理,表面呈光滑状,对圆盘多自由度摆动无阻碍影响,且金属圆盘5不会因氧化生锈而导致通电接触不良。一号小钢球3焊接固定在永磁铁2的其中一极上,二号小钢球4焊接固定在金属圆盘5的圆心处。一号小钢球3和凹形圆腔6各通过一根引出导线7引出,并分别连接在继电器KM开关的两端。
[0024]将感应器通过其顶面固定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或通过其侧面固定在墙壁上。静止时,金属圆盘5和凹形圆腔6均处于平衡状态,金属圆盘5与凹形圆腔6之间留有间隙即两者互不接触,此时感应器的2个引出导线7呈断开状态,报警喇叭B和报警指示灯D串联电路断开,无响应,参见图2。当建筑物发生摇晃或偏转达到一定幅度时,利用天平原理,金属圆盘5与凹形圆腔6随之产生相对摆动,2个小钢球的球面接触使金属圆盘5具有多自由度运动能力,这时候金属圆盘5相对于箱体I发生偏转,使金属圆盘5和凹形圆腔6相互接触,此时感应器的2个引出导线7呈闭合状态,报警喇叭B和报警指示灯D串联电路闭合,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参见图3。
【权利要求】
1.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相互串联的感应器、继电器(KM)、总控开关(K)、报警喇叭(B)、报警指示灯(D)和电源(V)组成;其中 感应器包括箱体(I)、永磁铁(2)、2个小钢球、金属圆盘(5)和凹形圆腔(6);箱体(I)为一密闭的方形中空壳体;永磁铁(2)的其中一极垂直固定于箱体(I)内侧顶部的中央,永磁铁(2)的另一极上固定有一号小钢球(3);凹形圆腔(6)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且为中空扁状的圆柱形或圆台形腔体,凹形圆腔(6)顶部的中心设有开口,凹形圆腔(6)的底部固定在箱体(I)内侧底部上、且凹形圆腔(6 )的中心处于箱体(I)内侧底部的中央;金属圆盘(5 )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并悬设于凹形圆腔(6)的内部空腔中,且凹形圆腔(6)环绕在金属圆盘(5)的外围;金属圆盘(5)的圆心处固定有二号小钢球(4),该二号小钢球(4)从凹形圆腔(6)顶部的开口处伸出,与固定在永磁铁(2)上的一号小钢球(3)通过磁力接触连在一起,金属圆盘(5)平衡悬挂于凹形圆腔(6)内;一号小钢球(3)和凹形圆腔(6)各通过一根引出导线(7)引出,并分别连接在继电器(KM)开关的两端; 感应器通过其顶面固定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或通过其侧面固定在墙壁上;静止时,金属圆盘(5)和凹形圆腔(6)均处于平衡状态,金属圆盘(5)与凹形圆腔(6)之间留有间隙,此时感应器的2个引出导线(7)呈断开状态;当建筑物发生摇晃或偏转达到一定幅度时,金属圆盘(5)与凹形圆腔(6)随之产生相对摆动,金属圆盘(5)与凹形圆腔(6)相互接触,此时感应器的2个引出导线(7)呈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的箱体(I)内呈密闭真空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的2个小钢球的表面均呈光滑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的永磁铁(2)的N极与箱体(I)内侧顶部相连,S极与一号小钢球(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的金属圆盘(5)和凹形圆腔(6)均由不锈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V)为蓄电池。
【文档编号】G08B21/10GK203397472SQ20132040819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0日
【发明者】蒋占四, 胡志鹏, 高兵兵, 马力全, 蒋玉龙, 刘丹萍, 张斌, 祝鹏, 崔向欢, 张应红, 徐晋勇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