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自动监控航班执行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3655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自动监控航班执行的方法,属于民航机场地面运行保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民航科技迅猛发展,民航安全的保障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如何采用创新技术提前对航班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甚至预先监控航班执行状态是各航空公司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在现有技术中,航班执行监控过程中涉及多个地面保障单位共同协作,各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相对落后,若机场可以根据航班状态及航班时刻来划分该航班实际或预计执行在某小时段内,从而进行实时的监控,则可以便于机场运控部门针对该机场小时高峰架次容量进行航班调减,从而提高机场运行安全。因此,面对日益繁忙的民用航空运输环境,如何满足机场各单位针对不同类型航班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目前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实时自动监控航班执行的方法,解决机场无法提前自动化对航班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时自动监控航班执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进港航班和出港航班分类统计航班的执行状况:未延误且未执行的正常计划航班、有延误且未执行的计划延误航班、未延误且已执行的按时执行航班、有延误且已执行的延误执行航班和取消执行的计划取消航班;

S2、按照进港航班和出港航班分类统计各小时段内航班的执行状况:正常计划航班按照计划执行时间归类到各小时段内,计划延误航班按照预测执行时间归类到各小时段内,按时执行航班按照实际执行时间归类到各小时段内,延误执行航班按照实际执行时间归类到各小时段内,计划取消航班按照计划执行时间归类到各小时段内;

S3、统计各小时段的小时段计划执行总量和小时段实际执行总量,小时段计划执行总量包括小时段进港航班计划执行总量和小时段出港航班计划执行总量之和,小时段实际执行总量包括小时段进港航班实际执行总量和小时段出港航班实际执行总量之和;统计当前生产日的当日计划执行总量和当日实际执行总量,当日计划执行总量为当前生产日各小时段的小时段计划执行总量之和,当日实际执行总量为当前生产日各小时段的小时段实际执行总量之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1中,通过采用不同颜色背景显示航班号来区分正常计划航班、计划延误航班、按时执行航班、延误执行航班和计划取消航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1中,根据计划延误航班的计划执行时间和预测执行时间的差值,对计划延误航班标示延误未执行等级,延误未执行等级包括:预计延误0.5小时至1小时、预计延误1小时至2小时、预计延误2小时至4小时、预计延误4小时以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1中,根据延误执行航班的计划执行时间和实际执行时间的差值,对延误执行航班标示延误等级,延误等级包括:延误0.5小时至1小时、延误1小时至2小时、延误2小时至4小时、延误4小时以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2中,将当前生产日的各小时段作为水平坐标轴,将进港航班叠加显示在水平坐标轴的上方,将出港航班叠加显示在水平坐标轴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2中,将各小时段内的进港航班按照正常计划航班、计划延误航班、按时执行航班和延误执行航班进行分类叠加显示,且将计划延误航班和延误执行航班作为计划外执行航班显示于正常计划航班和按时执行航班的上方;将各小时段内的出港航班按照正常计划航班、计划延误航班、按时执行航班和延误执行航班进行分类叠加显示,且将计划延误航班和延误执行航班作为计划外执行航班显示于正常计划航班和按时执行航班的下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时自动监控航班执行的方法,通过统计机场航班计划及动态数据,根据进出港航班的计划执行时间、预测执行时间、实际执行时间归类于航班执行所在小时段,满足机场各单位对不同类型航班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实时自动监控航班执行的方法,实时统计小时段内计划执行架次、实际执行架次、未来小时段内计划执行、以及航班发生延误等情况时预测执行小时段,并计算航班计划进出港合计执行架次,便于机场运控部门针对该机场小时高峰架次容量进行航班调减,提高机场运行安全。具体方法为根据航班状态及时刻划分该航班实际或预计执行在某小时段内:

1、正常计划航班:

显示:航班号,无背景色;

定义:当前小时计划未延误但未执行的航班。

2、计划航班按时执行:

显示:航班号+绿(进港)/蓝(出港)背景;

定义:当前小时内计划正常执行的航班。

3、计划航班未执行

显示:航班号+计划状态延误(延误文本色+线框);

定义:当前小时内计划,延误时长超过30分钟以上的未执行航班,延误未执行等级包括30-1H,1-2H,2-4H,4H+。

当前小时内计划延误实际执行后,计划小时内此航班置为灰色(第4状态);

新增预计延误至当前小时执行状态(延误文本色+线框+背景色);

定义:原计划小时段内延误未执行,判断其预计时间(进港按预达,出港按预起),显示在对应的小时计划外预计执行。当延误航班执行后显示对应状态;

延误后预计时间无效时,根据进出港状态等推算进港预计到达时间和出港预计起飞时间;

a、进港计划状态:

当前时间+计划飞行时长(计划到达-计划起飞)=预达;

b、进港起飞状态:

实际起飞时间+计划飞行时长=预达;

c、出港预飞:

当预计起飞时间失效时,计划延误执行航班根据当前时间算在该小时段内,直到航班起飞或取消。

4、计划航班延误后实际执行(计划小时列内):

显示:航班号+灰色背景色;

定义:当前小时内计划,在其它小时内实际执行。

5、计划外实际执行:

显示:根据实际执行时间判断,进港按到达,出港按起飞时间;

实际-计划<30分钟为正常色;

实际-计划>30以上根据延误等级判断;

定义:当前小时计划外实际执行的航班。

6、空单元格:

显示空单元格,间隔小时范围内计划执行与计划外执行的航班;

进港单元格以上为计划外执行;

出港单元格以下为计划外执行。

7、取消航班:

显示:航班号+红色背景;

根据航班计划时间判断,进港按到达,出港按起飞;

定义:当日取消的航班,归类在计划小时内。

8、小时段执行统计:

计划航班总量=计划进港+计划出港(进港按计划到达时间在此小时段内,出港按计划起飞时间在此小时段内);

实际执行总量=实际进港+实际出港(进港按实际到达时间在此小时段内,出港按实际起飞时间在此小时段内);

当日计划执行总量=各小时计划进出港总量;

当日实际执行总量=当前时间实际进出港总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