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505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都已支持在线支付等,这样,不同的用户想要到某个商家时,均可以预先进行支付,而且,在支付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费信息,那如何提取并利用这些消费信息成为目前一个巨大的挑战。

目前,在针对这些消费信息进行处理时,由于无法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所以导致用户在选择某个商圈区域时,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及装置,能够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和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

针对每个商圈区域,根据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对应的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优选地,

进一步,包括:

预先设置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和维度范围;

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商家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商圈区域,判断当前商家是否满足:当前商家对应的经度在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内,且当前商家对应的纬度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纬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当前商家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内,否则,确定所述当前商家不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针对每个商圈区域,根据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对应的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包括:

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利用下述计算公式一(1),计算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

其中,x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pij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包含的第i个商家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第j天的第一时间段的消费人次;n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包含的所述商家的总个数;t表征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天数;

根据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包括:

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利用下述计算公式二(2),计算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其中,y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hj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第j天的第一时间段的交通指数;x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s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面积。

优选地,在所述针对每个商圈区域,根据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对应的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之后,进一步包括:

向用户展示每个所述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拥堵指数确定需要选择的所述商圈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和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商圈区域,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及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每个商家对应的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优选地,

进一步包括: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和维度范围;

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商家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商圈区域,判断当前商家是否满足:当前商家对应的经度在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内,且当前商家对应的纬度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纬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当前商家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内,否则,确定所述当前商家不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和确定子单元,其中,

所述计算子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利用下述计算公式一(1),计算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

其中,x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pij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包含的第i个商家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第j天的第一时间段的消费人次;n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包含的所述商家的总个数;t表征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天数;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子单元计算得到的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优选地,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

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利用下述计算公式二(2),计算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其中,y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hj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第j天的第一时间段的交通指数;x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s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面积。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展示单元,用于向用户展示每个所述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拥堵指数确定需要选择的所述商圈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消费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然后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则根据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以及在消费信息中获取的每个商家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确定出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进而就可以通过展示给用户,以避免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所在设备的硬件架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和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

步骤10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

步骤103:针对每个商圈区域,根据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对应的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消费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然后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则根据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以及在消费信息中获取的每个商家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确定出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进而就可以通过展示给用户,以避免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确定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进而为确定每个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奠定基础,可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和维度范围;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商家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所述步骤102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针对每个所述商圈区域,判断当前商家是否满足:当前商家对应的经度在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内,且当前商家对应的纬度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纬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当前商家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内,否则,确定所述当前商家不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内。

例如,以3个商圈区域(X、Y和Z)、预先设置X与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20±0.5,140±0.5]、Y与[30±0.5,160±0.5]及Z与[35±0.5,170±0.5]的对应关系,且为方便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3个商圈区域可包含所有商家。如获取到商家a的位置信息为:经度30.3和纬度159.8,那在确定商家a所在的商圈区域时,就可以将商家a对应的经纬度分别与上面三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纬度范围一一进行判断;当与商圈区域X对应的[20±0.5,140±0.5]进行判断时,得到30.3并不在20±0.5的范围内且159.8也不在140±0.5的范围内;那与商圈区域Y对应的[30±0.5,160±0.5]进行判断时,则判断出经度30.3在30±0.5的范围内,且纬度159.8在160±0.5的范围内,从而确定商家a在当前商圈区域Y中。

通过预先设置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这样,就可以将获取到的商家对应的经度、纬度与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一一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可确定出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进而为之后进一步确定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内的平均消费人次以及拥堵指数奠定基础。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得到每个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进而为确定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奠定基础,所述步骤103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利用下述计算公式一(1),计算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

其中,x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pij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包含的第i个商家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第j天的第一时间段的消费人次;n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包含的所述商家的总个数;t表征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天数;

根据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其中,目标时间段(可连续也可非连续)的天数可任意设定,且每个商家对应的目标时间段的天数也可不同,但为保证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准确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设定每个商家对应的目标时间段的天数相同且天数不可太少,如,均为连续的7天。而且,第一时间段的设定也可任意,但是考虑到实际应用,可设定为t0:10:00AM至16:00PM。下面以上述提到的商圈区域Y为例,且以Y共包含3个商家(商家a、商家b和商家d)、商家a在7天中的每天的t0中的消费人次为{300,400,..388}、商家b在30天中的每天的t0中的消费人次为{330,370,…300}、商家d在30天中的每天的t0中的消费人次为{220,280,…220}为例,从而就可利用上述计算公式一(1)计算商圈区域Y在t0的平均消费人次为人次/t0(该值由获取的3个商家的具体消费人次求得)。

通过获取每个商家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进而就可以针对每个商圈区域,确定出每个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从而为之后确定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奠定基础。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得到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包括:

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利用下述计算公式二(2),计算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其中,y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hj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第j天的第一时间段的交通指数;x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s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面积。

其中,交通指数hj具体是指商圈区域周围的车辆拥堵指数,该指数可通过交通局获取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例如,以上述提到的商圈区域Y在t0的平均消费人次为1000人次/t0、Y在7天中的每天的t0内的交通指数为{3.1,3,…,3.4}及Y的面积为10000m2为例,则可利用上述计算公式(2),计算出Y的拥堵指数为

通过获取商圈区域在目标时间段内每天的第一时间段的交通指数以及商圈区域的面积,则可根据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出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进而为避免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其它商圈区域中的商家的销售方式或者是营销模式起到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增加拥堵指数的准确性,可定期对该值进行更新,以最近目标时间段内的消费信息为依据,重新获取商家在新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的消费人次,进而再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使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而造成的用户等待、拥挤等情况的发生,在所述步骤103之后,可进一步包括:向用户展示每个所述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拥堵指数确定需要选择的所述商圈区域。

其中,用户在进行商圈区域选择时,可通过对展示出的多个拥堵指数进行比对,在符合用户的去向意愿且拥堵指数值不是很高时,选择相应的商圈区域。例如,以确定出的商圈区域X、Y、Z分别对应的拥堵指数为10、20、30为例,用户可明显看出,商圈区域Z的拥堵指数最高,因此,用户再不想浪费时间处于拥挤的状态时,可放弃选择Z,而商圈区域X、Y均可考虑选择。

通过向用户展示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可避免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而造成的等待、等级等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节约了用户宝贵的时间,同时也为商圈区域附件的交通疏导起到了指示性作用。

下面以共有两个商圈区域(商圈区域M和商圈区域N)、获取了5个商家(商家x、y、z、w和λ)的相应消费信息、目标时间段为30天、及第一时间段为t0(10:00AM~16:00PM)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且为方便进行表述,上述5个商家是两个商圈区域所包含的全部商家,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预先设置商圈区域M对应的第一经度范围和第一纬度范围;商圈区域N对应的第二经度范围和第二纬度范围。

一般,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纬度范围是固定的,如商圈区域M对应的第一经度范围和第一纬度范围分别为40±0.8和160±0.8,商圈区域N对应的第二经度范围和第二纬度范围分别为35±0.5和170±0.5,也即该对应关系如果以区间进行表示,可为M对应[40±0.8,160±0.8]及N对应[35±0.5,170±0.5]。

步骤202:获取商家x、y、z、w和λ分别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商家x对应的经度为40.2及对应纬度为159.5、商家y对应的经度为39.9及对应纬度为160、商家z对应的经度为35.5及对应纬度为170.2、商家w对应的经度为35及对应纬度为170、商家λ对应的经度为34.5及对应纬度为169.5为例。

步骤203:获取商家x、y、z、w和λ分别在30天内的每天的t0中的消费人次。

为进一步增加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准确性,可对最近30天的信息进行获取并处理。而且,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实际应用,还可只针对双休时间进行信息获取及处理。以其中的商家x为例,如获取到30天内的第1天的t0中的消费人次为500、第2天的t0中的消费人次为470、第3天的t0中的消费人次为480等等,如{500,470,480,510,502,…300}(为简化,未全部列出)。

步骤204:获取商圈区域M和商圈区域N分别在30天内的每天的t0的交通指数hjm和hjn

其中,交通指数hjm和hjn均可通过在交通局的网站上获取到,如获取到的商圈区域M在30天内的每天的t0的交通指数h1m、h2m、h3m....h30m分别为{2.9,3,2.8,…,3.4},获取到的商圈区域N在30天内的每天的t0的交通指数h1n、h2n、h3n…h30n分别为{3.9,4,4.5,…,4.3}。

步骤205:分别获取商圈区域M和商圈区域N的面积sm和sn,并分别执行步骤206和步骤209。

商圈区域的面积与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呈负相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sm为6400m2、sn为10000m2为例。

步骤206:针对商圈区域M,一一判断商家x、y、z、w和λ是否满足:当前商家对应的经度在第一经度范围内且当前商家对应的纬度在第一纬度范围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7,否则,执行步骤208。

为确定商家x、y、z、w和λ是否在商圈区域M内,将其分别对应的经纬度与[40±0.8,160±0.8]进行判断,以商家λ且商家λ对应的经度为34.5及对应纬度为169.5为例,可将经度34.5与商圈区域M对应的第一经度范围40±0.8进行比较,将纬度169.5与商圈区域M对应的第一纬度范围160±0.8进行比较。则可判断出经度34.5不在商圈区域M对应的第一经度范围35±0.5内,且纬度169.5也不在商圈区域M对应的第一纬度范围170±0.5内。那对于其它4个商家的判断原理与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7:确定当前商家在商圈区域M内,并执行步骤212。

通过上述步骤206和上述步骤202可以判断出商家x、y在商圈区域M内。

步骤208:确定当前商家不在商圈区域M内,并结束当前进程。

通过上述步骤206和上述步骤202可以判断出商家z、w和λ不在商圈区域M内

步骤209:针对商圈区域N,一一判断商家x、y、z、w和λ是否满足:当前商家对应的经度在第二经度范围内且当前商家对应的纬度在第二纬度范围内,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10,否则,执行步骤211。

与步骤206中的判断方法相同,不再赘述。

步骤210:确定当前商家在商圈区域N内,并执行步骤212。

通过上述步骤209和上述步骤202可以判断出商家z、w和λ在商圈区域N内。

步骤211:确定当前商家不在商圈区域N内,并结束当前进程。

通过上述步骤209和上述步骤202可以判断出商家x、y不在商圈区域N内。

步骤212:分别根据商圈区域M和商圈区域N中的每个商家对应的消费人次,计算商圈区域M和商圈区域N在t0的平均消费人次xm和xn

通过上述可以确定出商圈区域M中包含2个商家(商家x、y),接下来利用计算公式(1),计算商圈区域M在t0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出商圈区域N包含3个商家(商家z、w和λ),并利用公式(1),计算商圈区域N在t0的平均消费人次

步骤213:根据hjm、sm和xm计算出商圈区域M的拥堵指数ym;根据hjn、sn和xn计算出商圈区域N的拥堵指数yn

在计算出xm后,可利用计算公式(2),计算商圈区域M对应的拥堵指数在计算出xn后,可利用计算公式(2),计算商圈区域N对应的拥堵指数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未对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大小范围进行限定,如果为了能够对所有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进行分析,还可对计算的所有拥堵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214:向用户展示ym和yn,以使用户根据ym和yn确定需要选择的商圈区域。

将ym=29和yn=45或者是两个归一化的拥堵指数值展示给用户,以使用户进行选择,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避免造成用户等待、拥挤等情况的发生,用户可选择商圈区域M。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等等。以软件实现为例,如图4所示,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CPU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和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

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401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

第二确定单元403,用于针对每个商圈区域,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确定的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及所述获取单元401获取到的每个商家对应的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确定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进而为确定每个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奠定基础,进一步包括:设置单元501,用于预先设置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和维度范围;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商家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商圈区域,判断当前商家是否满足:当前商家对应的经度在所述设置单元501中的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内,且当前商家对应的纬度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纬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当前商家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内,否则,确定所述当前商家不在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内。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得到每个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进而为确定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奠定基础,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3包括:计算子单元4031和确定子单元4032,其中,

所述计算子单元4031,用于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利用下述计算公式一(1),计算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

其中,x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pij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包含的第i个商家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第j天的第一时间段的消费人次;n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包含的所述商家的总个数;t表征所述目标时间段的天数;

所述确定子单元4032,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子单元4031计算得到的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对应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定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所述确定子单元4032,用于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利用下述计算公式二(2),计算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

其中,y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hj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目标时间段的第j天的第一时间段的交通指数;x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s表征所述当前商圈区域的面积。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使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而造成的用户等待、拥挤等情况的发生,进一步包括:展示单元701,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3确定的每个所述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以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拥堵指数确定需要选择的所述商圈区域。

综上,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消费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商家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每个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然后针对每个商圈区域,则根据当前商圈区域中的每个商家以及在消费信息中获取的每个商家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确定出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进而就可以通过展示给用户,以避免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

2、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置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这样,就可以将获取到的商家对应的经度、纬度与每个商圈区域对应的经度范围和纬度范围一一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可确定出商家所在的商圈区域,进而为之后进一步确定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内的平均消费人次以及拥堵指数奠定基础。

3、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每个商家在目标时间段内的每天的第一时间段中的消费人次,进而就可以针对每个商圈区域,确定出每个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从而为之后确定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奠定基础。

4、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商圈区域在目标时间段内每天的第一时间段的交通指数以及商圈区域的面积,则可根据商圈区域在第一时间段的平均消费人次确定出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进而为避免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其它商圈区域中的商家的销售方式或者是营销模式起到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5、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向用户展示每个商圈区域的拥堵指数,可避免用户选择相对拥堵的商圈区域而造成的等待、等级等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节约了用户宝贵的时间,同时也为商圈区域附件的交通疏导起到了指示性作用。

上述装置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