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消防家庭云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602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消防家庭云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家庭居住条件得到大幅提高,由于用电过量和不规范、使用易燃的保温和装修材料、厨房煤气泄漏等引发的家庭火灾数量也随之增加。据统计,家庭火灾占火灾总数的比例达70%左右,而家庭大都没有自动消防预警设备,加之现代一些家庭因忙于工作白天家中常处于无人职守状态,导致家庭中的小火失去最佳扑救时机,所以即使失燃小火也会迅速蔓延,危害扩大,极易酿成恶性火灾。因此家庭防火预警措施是否到位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家庭火灾报警系统的产品以单个的火灾报警探测器内置蜂鸣报警器为主,功能单一,而且误报率也比较高,报警后需要有人现场进行确认是误报还是火情,不适用于对于家庭中无人职守的情况。此外目前很多家庭火灾报警器只能提供声光警报,不能发出远距离报警信息。因此需要一种家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在现今大面积城镇化建设物联网时代,消防安全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家庭式专用智能消防系统的出现已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联网消防家庭云检测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消防家庭云检测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家庭监控终端、智能网关路由器、存储器、显示模块、物联网无线终端、电源模块、消防控制模块、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烟雾检测模块;

所述家庭监控终端通过智能网关路由器连接云端服务器;

所述家庭监控终端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连接存储器、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和消防控制模块;

所述消防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烟雾检测模块;所述消防控制模块通过无线实时连接物联网无线终端进行监控。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连接家庭监控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家庭监控终端与手持终端的android、windows、windowsphone、ios各系统下的app兼容。

优选的,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有物业中心、消防中心、警察部门和急救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物业中心、消防中心、警察部门和急救医院发送实际情况信息。

优选的,所述智能网关路由器和物联网无线终端为蜂窝通信技术模块,蜂窝通信技术模块包括gsm、gprs、cdma、td和3g通信技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手持终端通过app访问家庭监控终端,通信后,手持终端可监控与家庭监控终端连接的所有消防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检测到燃气泄漏,则通过消防控制模块关闭燃气管道,并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向家庭监控终端推送报警信息、向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用户的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或家庭监控终端推送发生燃气泄漏的节点信息与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烟雾检测模块检测到烟雾异常现象,则通过消防控制模块向家庭监控终端推送报警信息、向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用户的烟雾异常现象或家庭监控终端推送发生烟雾异常现象的节点信息与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家庭监控终端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微信报警、语音电话报警、短信报警、app推送报警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其中,app推送报警后,app在手持终端弹出报警界面;报警信息以固定周期重复进行,直至复位至初始状态。

优选的,所述家庭监控终端实时更新当前状态发送至存储器存储,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

本发明设计巧妙,功能多样,起到监控和快速报警双重作用,通过家庭监控终端和云端服务器的配合,大大降低了火灾的发生。

当家庭中无人职守时,人们可通过手机终端上的app模块对现场进行确认,可以通过家庭监控终端对现成环境进行查看,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一旦消防控制模块监测到家中发生火灾,家庭监控终端将该信号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反馈至用户的手机终端上,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精确定位起火点位置,而且还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实现远距离告警的功能,智能且安全,及时且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物联网消防家庭云检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种物联网消防家庭云检测系统,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家庭监控终端、智能网关路由器、存储器、显示模块、物联网无线终端、电源模块、消防控制模块、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烟雾检测模块;

所述家庭监控终端通过智能网关路由器连接云端服务器;

所述家庭监控终端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连接存储器、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和消防控制模块;

所述消防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烟雾检测模块;所述消防控制模块通过无线实时连接物联网无线终端进行监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连接家庭监控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烟雾检测模块主要由视频采集,图像预处理,烟雾颜色检测,烟雾模糊度计算,烟雾识别等模块构成。其中颜色检测是利用烟雾在rgb颜色空间的颜色聚类性检测烟雾颜色,烟雾模糊度计算是根据烟雾在频域高频中的特性对烟雾与背景进行区分,而烟雾识别是结合烟雾的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从而对烟雾进行识别。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家庭监控终端与手持终端的android、windows、windowsphone、ios各系统下的app兼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有物业中心、消防中心、警察部门和急救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物业中心、消防中心、警察部门和急救医院发送实际情况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网关路由器和物联网无线终端为蜂窝通信技术模块,蜂窝通信技术模块采用gsm、gprs、cdma、td和3g通信技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有助于系统之间的信号传输,使用户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取火灾信息,把握最佳灭火时机,降低家中财产损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手持终端通过app访问家庭监控终端,通信后,手持终端可监控与家庭监控终端连接的所有消防控制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检测到燃气泄漏,则通过消防控制模块关闭燃气管道,并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向家庭监控终端推送报警信息、向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用户的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或家庭监控终端推送发生燃气泄漏的节点信息与报警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烟雾检测模块检测到烟雾异常现象,则通过消防控制模块向家庭监控终端推送报警信息、向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用户的烟雾异常现象或家庭监控终端推送发生烟雾异常现象的节点信息与报警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家庭监控终端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微信报警、语音电话报警、短信报警、app推送报警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其中,app推送报警后,app在手持终端弹出报警界面;报警信息以固定周期重复进行,直至复位至初始状态;其中,声光报警可以是蜂鸣器和闪光灯,以向周围邻居提示起火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物联网消防家庭云检测系统还包括固定电话,所述报警模块通过固定电话连接消防中心,一旦家中起火,系统会立即呼叫消防中心,确保及时救援灭火,进一步确保了家庭财产和设施的安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家庭监控终端实时更新当前状态发送至存储器存储,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实施例

当消防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接收到燃气泄漏检测模块和烟雾检测模块发出的报警信号后启动报警模块的声光警报器和应急照明灯工作,声光警报器发出蜂鸣警报,应急照明灯强烈闪烁发出警报。同时家庭监控终端向智能网关路由器和/或物联网无线终端发出指令,家庭监控终端内置通讯模块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拨打用户预先设置的手持终端,或者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向用户的手持终端推送报警消息。

工作过程为:安装该物联网消防家庭云检测系统后,如果家庭中发现火情或者煤气泄漏等,植入燃气泄漏检测模块或烟雾检测模块的检测到烟雾或者可燃气体后向消防控制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消防控制模块收到报警信号后发送至家庭监控终端,家庭监控终端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向拨打用户预先设置的手持终端或者通过物联网无线终端向用户的手机推送报警消息。同时,家庭监控终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智能网关路由器连接云端服务器,向物业中心、消防中心、警察部门和急救医院等相关单位发送实际情况信息请求帮助。

其中,由云端服务器联系最近的物业中心、消防中心、警察部门和急救医院做好准备并和物业中心安保进行实时通讯联系,事态较小能由物业安保人员解决时,云端服务器联系相应的消防部门、警察部门和急救医院取消此次预警;事态严重时,相应的消防部门、警察部门和急救医院立即出动,及时解决问题并对伤员进行妥善的后续处理。

用户接收到家庭监控终端拨打的报警电话后,通过手机终端,利用wifi或移动4g网络通过app访问家庭监控终端远程控制家中的网络摄像头,并查看家中火灾探测器报警点情况,判断是误报还是火警,如是家中灰尘等原因引起的误报,通过手机终端消除警报,如是火警,用户可向小区物业和消防队拨打报警电话,以便及时扑灭火灾,减小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