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72731发布日期:2018-06-01 23:3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也随之飞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化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例如:电视、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进行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通常,用户利用联网的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及遥控器等),通过相应的用户界面软件可对智能家居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

但是,当用户需要控制某一物件时,均需要用户进入到相应客户端的用户界面才能实现与该物件进行连接,操作繁琐,降低用户的体验,时效性差,增加用户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互动方法,能够提升互动的精准度及直观的用户体验,以使第一终端能够在不同的方向指向第二终端时,均能与第二终端进行连接,从而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实现快速连接,带给终端用户良好的体验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互动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指向信息,以在所述第一终端指向第二终端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展示控制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指向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将接收到至少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包列表进行比对,以得到与所述至少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所述至少1个无线信号分别由在预设空间区域内设置的至少1个信标生成;创建包含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包列表包含多个数据包及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且每个数据包至少包含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包括一扇形指向区域,且所述扇形指向区域以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信标或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指向信息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指向是否指向所述标签的扇形指向区域,以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指向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为预设角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互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指向信息,以在所述第一终端指向第二终端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展示控制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终端将接收到至少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包列表进行比对,以得到与所述至少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所述至少1个无线信号分别由在预设空间区域内设置的至少1个信标生成,以创建包含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包列表包含多个数据包及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且每个数据包至少包含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包括一扇形指向区域,且所述扇形指向区域以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信标或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指向是否指向所述标签的扇形指向区域,以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指向所述第二终端;其中所述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为预设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能够提升互动的精准度及直观的用户体验,以使第一终端能够在不同的方向指向第二终端时,均能与第二终端进行连接,从而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实现快速连接,带给终端用户良好的体验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方法流程图。

图3为图2中的步骤S11之前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本发明提供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终端10包括存储器102、存储控制器104,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6、外设接口108、射频模块110、定位模块112、摄像模块114、音频模块116、屏幕118以及按键模块120。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信号线122相互通讯。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控制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信息互动方法及系统。

存储器1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6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处理器106以及其他可能的组件对存储器102的访问可在存储控制器104的控制下进行。

外设接口108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CPU以及存储器102。处理器106运行存储器102内的各种软件、指令以执行终端10的各种功能以及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08,处理器106以及存储控制器104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射频模块110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射频模块11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射频模块11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蓝牙,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定位模块112用于获取终端10的当前位置。定位模块112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基于无线局域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技术。

摄像模块114用于拍摄照片或者视频。拍摄的照片或者视频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2内,并可通过射频模块110发送。

音频模块116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者多个扬声器以及音频电路。音频电路从外设接口108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息,将电信息传输至扬声器。扬声器将电信息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音频电路还从麦克风处接收电信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至外设接口108中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存储器102处或者通过射频模块110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2中或者通过射频模块110进行发送。在一些实例中,音频模块116还可包括一个耳机播孔,用于向耳机或者其他设备提供音频接口。

屏幕118在终端1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出界面。具体地,屏幕118 向用户显示视频输出,这些视频输出的内容可包括文字、图形、视频、及其任意组合。一些输出结果是对应于一些用户界面对象。可以理解的,屏幕118还可以包括触控屏幕。触控屏幕在终端10与用户之间同时提供一个输出及输入界面。除了向用户显示视频输出,触控屏幕还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用户的点击、滑动等手势操作,以便用户界面对象对这些用户的输入做出响应。检测用户输入的技术可以是基于电阻式、电容式或者其他任意可能的触控检测技术。触控屏幕显示单元的具体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液晶显示器或发光聚合物显示器。

按键模块120同样提供用户向终端10进行输入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以使终端10执行不同的功能。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信息互动方法可应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方法可用于室内和/或室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信息互动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第二终端根据接收第一终端的指向信息,以在第一终端指向第二终端时,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连接。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用户通过第一终端触发连接请求,以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请求信号获取第一终端的指向,从而在第一终端指向第二终端时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可以但不限于WiFi方式、红外方式或蓝牙方式等进行通信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3,图3为图2中的步骤S11之前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 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根据接收第一终端的指向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接收到至少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包列表进行比对,以得到与至少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数据包,至少1个无线信号分别由在预设空间区域内设置的至少1个信标生成

具体地,预设空间区域可以但不限于在商场、购物区、住宅区(例如房间、客厅等整个房屋)、学校、商务综合体、地铁站或火车站等不同的楼层及每层楼层内阻碍物隔开的空间构成的三维空间。在一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在预设空间区域内设置多个信标,记录每个预设空间区域内的每个信标的位置信息并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可预置每个信标的信号强弱距离范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在客厅或房间内均匀布置1个、2个、3个或4 个信标等,但并不限于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信标分别具有唯一的标识符。在预设空间区域内设置多个信标时,可将该预设空间内的每个信标的标识符记录到数据库中并存储各信标与所放置的预设空间对应关系列表。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以第一终端接收2个无线信号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将接收到2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比对,以得到与信号强度最强的无线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标,2个无线信号分别由在预设空间区域内设置的2个信标生成,但并不限于此。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以第一终端接收2个无线信号为例进行说明,当终端用户位于预设空间区域内时,第一终端将会接收到预设空间区域内的2个信标发射的2个无线信号,并将接收到的2个无线信号发送至数据库中,以使将第一终端与各信标之间的信号强度存储至数据库中。进一步地,第一终端将接收到的2个无线信号进行比较,从而可得到与信号强度最强的无线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标。其中,第一终端离信标所在位置越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则越强,以在第一信标与第二终端之间创建标签。从而能够在第一终端指向标签时,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根据在预设空间区域内与第一终端之间具有最强信号强度的第一信标,从而可得到第一终端是位于第二终端与第一信标之间,进而可在第一信标与第二终端之间创建一标签,以便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指向第二终端,其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设置在第一终端上的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指南针来判断第一终端的指向,例如终端可以通过设置在终端上的指南针来识别方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标签包括一扇形指向区域,且扇形指向区域以第二终端与第一信标或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可以但不限于30°到4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值还可为其它角度值,如0°到180°之间的任意一角度值等等。

具体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以第一终端接收3个无线信号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当终端用户位于预设空间区域内时,第一终端将会接收到预设空间区域内的3个信标发射的3个无线信号,以得到第一终端与各信标之间的信号强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预置每个信标的信号强弱距离范围,从而可判断第一终端接收到的3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距离是否位于对应信标的信号强弱距离范围,以得到位于对应信标的信号强弱距离范围的多个无线信号,再对多个无线信号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列表进行一一对应比较,进而得到与多个无线信号一致的第一数据包,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1个无线信号,以在与该无线信号对应的信标之间创建标签。

步骤S32,创建包含第一数据包的标签。

具体地,第一数据包至少包括1个无线信号对应的信号强弱距离范围,从而便于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指向第二终端,其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设置在第一终端上的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指南针来判断终端的指向。

具体地,可以但不限于在第一终端指向标签后,将该标签中信息删除,从而可以使该标签对应的信标在下一次指向连接中重新创建标签,以方便终端用户在预设空间区域内的不同位置上均可指向第二终端,并快速与第二终端实现连接,进而控制第二终端,但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标签包括一扇形指向区域,且扇形指向区域以第二终端与第一信标或第一终端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可以但不限于30°到4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值还可为其它角度值,如0°到180°之间的任意一角度值等等。

进一步地,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指向标签的扇形指向区域,以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指向第二终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触发与第二终端相应的标签,并在第二终端检测到第一终端指向该标签的扇形指向区域,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连接。

步骤S12,第一终端展示控制界面。

具体地,第一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显示控制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例如,当终端用户指向窗外时,第一终端上可以显示当前的天气情况等等其他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以终端用户在客厅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当终端用户在客厅某一位置利用第一终端指向电视或电灯时,服务器根据客厅内预先设置的多个信标来获得终端用户的精准的地理位置,同时在精准的地理位置与电视或电灯之间创建一标签,从而能够快速判断第一终端是否指向该标签,进而实现第一终端与电视或电灯之间的连接,使得终端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上控制电视或电灯等。当终端用户在客厅利用第一终端指向外出的门时,第一终端能够快速地为终端用户打车,以方便终端用户快速出行,节省用户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方法,能够提升互动的精准度及直观的用户体验,以使第一终端能够在不同的方向指向第二终端时,均能与第二终端进行连接,从而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实现快速连接,带给终端用户良好的体验效果。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方法。如图4 所示,信息互动系统40包括第一终端42与第二终端44。

具体地,第二终端44用于接收第一终端42的指向信息,以在第一终端42指向第二终端44时,建立第一终端42与第二终端44的连接。第一终端44用于展示控制界面。

具体地,第一终端42还用于将接收到至少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包列表进行比对,以得到与至少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第一数据包,至少1个无线信号分别由在预设空间区域内设置的至少1个信标生成,以创建包含第一数据包的标签。。

具体地,数据包列表包含多个数据包及与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且每个数据包至少包含1个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范围。

其中,标签包括一扇形指向区域,且扇形指向区域以第二终端44与第一信标或第一终端42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为预设角度,预设角度可以但不限于30°到4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值还可为其它角度值,如0°到180°之间的任意一角度值等等。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44用于判断第一终端42的指向是否指向标签的扇形指向区域,以判断第一终端42是否指向第二终端42,其中扇形指向区域的角度为预设角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以终端用户在客厅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当终端用户在客厅某一位置利用第一终端42指向电视或电灯时,据客厅内预先设置的多个信标来获得终端用户的精准的地理位置,同时在精准的地理位置与电视或电灯之间创建一标签,从而能够快速判断第一终端42是否指向该标签,进而实现第一终端42与电视或电灯之间的连接,使得终端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42上控制电视或电灯等。当终端用户在客厅利用第一终端42指向外出的门时,第一终端42能够快速地为终端用户打车,以方便终端用户快速出行,节省用户的时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42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第二终端44可以但不限于为家居用品,例如第二终端44可以是智能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电灯等等,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二终端44还可以是房间、房间的门、房间的窗户等等。

以上各模块可以由软件代码实现,此时,上述的各模块可存储于存储器内。上述各模块同样可以由硬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实现。

本实施例对信息互动系统40的各功能单元实现各自功能的具体过程,请参见上述图2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互动系统,能够提升互动的精准度及直观的用户体验,以使第一终端42能够在不同的方向指向第二终端44时,均能与第二终端44进行连接,从而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44实现快速连接,带给终端用户良好的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