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无线路由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877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无线路由控制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无线路由控制器。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是连接两个以上各别网络的设备,能将数据包通过网络传送至目的地。

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正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化因其具有智能、方便、快捷的优势,极大的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现有技术中,智能路由器是智能化管理的路由器,其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自行控制在线人数、自行控制浏览网页、自行控制在线时间,同时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路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但是,现有的智能路由器无法控制其他智能设备,且路由控制器对多个控制点需要有线连接,上行通讯方式单一。

综上,有必要设计一种分布式无线路由控制器来弥补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布式无线路由控制器,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路由控制器对多个控制点需要有线连接,上行通讯方式单一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多点电子标签可实现即时无线应答,可实现实时定位和控制功能,能方便的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布式无线路由控制器,其由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模块组成,电路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及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的通讯接口电路、稳压电路、接口电路;通讯接口电路包括CAN通讯接口电路、无线收发电路和485通讯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包括接口电路J1、接口电路J2和接口电路J3,接口电路J1连接至485通讯接口电路、CAN通讯接口电路;接口电路J2、接口电路J3均连接至单片机控制电路。

其中,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芯片STC12C5A16S2、电阻R2、石英晶体振荡器X1、电容C16、电容C17和电阻R6;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四接脚连接至电阻R6的一端;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二接脚连接至电阻R2的一端;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十四接脚连接至电容C16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一端;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十五接脚连接至电容C17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均接地;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九接脚、第十接脚、第十一接脚、第十二接脚、第十三接脚、第十七接脚均连接至接口电路J2;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七接脚、第三十九接脚、第四十接脚、第四十一接脚、第四十二接脚、第四十三接脚、第四十四接脚均连接至接口电路J3;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五接脚、第七接脚、第三十二接脚均连接至485通讯接口电路;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八接脚、第二十三接脚、第二十四接脚、第二十五接脚、第二十八接脚均连接至CAN通讯接口电路。

其中,CAN通讯接口电路包括芯片MCP2551、芯片MCP251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28、石英晶体振荡器X2、电阻R1、电阻R42、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43、二极管D4、二极管D5、保险丝F3和保险丝F4;芯片MCP2515的第一接脚连接至芯片MCP2551的第一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二接脚连接至芯片MCP2551的第四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容C7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2的一端;芯片MCP2515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容C8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2的另一端;芯片MCP2515的第十七接脚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芯片MCP2515的第十八接脚连接至电容C9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二接脚连接至电容C10的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三接脚连接至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阻R42的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保险丝F3的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六接脚连接至电容C12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保险丝F4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电容C28的一端、电阻R43的一端;保险丝F3的另一端连接至接口电路J1的第三接脚;保险丝F4的另一端连接至接口电路J1的第四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六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十八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五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十五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四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十四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三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十三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二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八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九接脚、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二接脚、电阻R42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另一端、电容C28的另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三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八接脚均连接至电源正极。

其中,无线收发电路包括芯片NRF24L01、电容C71、电容C81、电容C91、电阻R1、电阻R21、接口J3、接口J4、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石英晶体振荡器X3、电容C31和电容C32;芯片NRF24L01的第一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三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二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四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三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五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四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六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五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七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六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八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九接脚连接至电容C31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3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接脚连接至电容C32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3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一接脚连接至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二接脚连接至电感L4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三接脚连接至电感L4的另一端、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6的一端、接口J4的第一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十五接脚连接至芯片NRF24L01的第十八接脚、电容C81的一端、电容C91的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六接脚连接至电阻R21的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九接脚连接至电容C71的一端;接口J3的第一接脚、电容C91的另一端、电容C81的另一端、电容C71的另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1的另一端、电容C32的另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八接脚、第十四接脚、第十七接脚、第二十接脚均接地;接口J3的第二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七接脚、第十五接脚均连接至电源正极。

其中,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芯片MAX485、接口ISP、电容C18、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二极管D1、二极管D2、保险丝F1和保险丝F2;芯片MAX485的第一接脚连接至接口ISP的第二接脚、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五接脚;芯片MAX485的第二接脚、第三接脚均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二接脚;芯片MAX485的第四接脚连接至接口ISP的第三接脚、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七接脚;芯片MAX485的第六接脚连接至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保险丝F2的一端;芯片MAX485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一端、保险丝F1的一端;芯片MAX485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容C18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保险丝F1的另一端、保险丝F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接口电路J1;接口ISP的第一接脚、芯片MAX485的第八接脚均连接至电源正极;接口ISP的第四接脚、芯片MAX485的第五接脚、二极管D2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稳压电路包括芯片LM2575、有极性电容C20、有极性电容C21、电感L1、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保险丝F5;芯片LM2575的第一接脚连接至有极性电容C20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保险丝F5的一端;芯片LM2575的第二接脚连接至二极管D7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保险丝F5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连接至接口电路J1;芯片LM2575的第四接脚连接至电感L1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1的一端;芯片LM2575的第三接脚、第五接脚、二极管D7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1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0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接口电路J1的第一接脚连接至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1的第二接脚接地;接口电路J1的第三接脚连接至保险丝F3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1的第四接脚连接至保险丝F4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1的第五接脚连接至保险丝F2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1的第六接脚连接至保险丝F1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2包括接口J2、电位器RP1、电位器RP2、电位器RP3和电位器RP4;接口J2的第一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四接脚、电位器RP4的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四接脚;接口J2的第二接脚接地;接口J2的第三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4的第五接脚、电位器RP2的第四接脚;接口J2的第四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4的第六接脚、电位器RP2的第三接脚;接口J2的第五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4的第七接脚、电位器RP2的第二接脚;接口J2的第六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4的第八接脚、电位器RP2的第一接脚;接口J2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五接脚、电位器RP1的第四接脚;接口J2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六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三接脚;接口J2的第九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七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二接脚;接口J2的第十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八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一接脚;电位器RP1的第八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七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接脚;电位器RP1的第六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九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五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十接脚;电位器RP4的第八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十一接脚;电位器RP4的第七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十七接脚;电位器RP4的第六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十二接脚;电位器RP4的第五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十三接脚;接口电路J3包括接口J3、电位器RP5、电位器RP6、电位器RP7和电位器RP8;接口J3的第一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四接脚、电位器RP8的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四接脚;接口J3的第二接脚接地;接口J3的第三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8的第五接脚、电位器RP6的第四接脚;接口J3的第四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8的第六接脚、电位器RP6的第三接脚;接口J3的第五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8的第七接脚、电位器RP6的第二接脚;接口J3的第六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8的第八接脚、电位器RP6的第一接脚;接口J3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五接脚、电位器RP5的第四接脚;接口J3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六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三接脚;接口J3的第九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七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二接脚;接口J3的第十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八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一接脚;电位器RP5的第八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七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七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九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五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四十接脚;电位器RP8的第八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四十一接脚;电位器RP8的第七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四十二接脚;电位器RP8的第六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四十三接脚;电位器RP8的第五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四十四接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片机控制电路进行控制,故多点电子标签实现即时无线应答,可实现实时定位和控制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CAN通讯接口电路、无线收发电路和485通讯接口电路,故数据上行通信可采用CAN、485\232、WIFI等多种模式,可实现方便的远程控制和管理,且可实现级联和跳频等通信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收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485通讯接口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CAN通讯接口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口电路J1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口电路J2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接口电路J3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稳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有助于和澄清随后的实施例的描述,在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对部分术语进行解释,下列的解释应用于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

本发明中出现的CAN的英文全称是Controller Area Network,其中文意思为控制器局域网络;本发明出现的AD/DA转换电路的中文意思为模数/数模转换电路。本发明中出现的其它英文词语均为代码,不代表其它任何意义。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布式无线路由控制器,其由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模块组成,电路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及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的通讯接口电路、稳压电路、接口电路;通讯接口电路包括CAN通讯接口电路、无线收发电路和485通讯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包括接口电路J1、接口电路J2和接口电路J3,接口电路J1连接至485通讯接口电路、CAN通讯接口电路;接口电路J2、接口电路J3均连接至单片机控制电路。

其中,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芯片STC12C5A16S2、电阻R2、石英晶体振荡器X1、电容C16、电容C17和电阻R6;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四接脚连接至电阻R6的一端;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二接脚连接至电阻R2的一端;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十四接脚连接至电容C16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一端;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十五接脚连接至电容C17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1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均接地;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九接脚、第十接脚、第十一接脚、第十二接脚、第十三接脚、第十七接脚均连接至接口电路J2;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七接脚、第三十九接脚、第四十接脚、第四十一接脚、第四十二接脚、第四十三接脚、第四十四接脚均连接至接口电路J3;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五接脚、第七接脚、第三十二接脚均连接至485通讯接口电路;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八接脚、第二十三接脚、第二十四接脚、第二十五接脚、第二十八接脚均连接至CAN通讯接口电路。

其中,CAN通讯接口电路包括芯片MCP2551、芯片MCP251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28、石英晶体振荡器X2、电阻R1、电阻R42、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43、二极管D4、二极管D5、保险丝F3和保险丝F4;芯片MCP2515的第一接脚连接至芯片MCP2551的第一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二接脚连接至芯片MCP2551的第四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容C7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2的一端;芯片MCP2515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容C8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2的另一端;芯片MCP2515的第十七接脚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芯片MCP2515的第十八接脚连接至电容C9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二接脚连接至电容C10的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三接脚连接至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阻R42的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21的一端、二极管D3的一端、保险丝F3的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六接脚连接至电容C12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二极管D4的一端、保险丝F4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电容C28的一端、电阻R43的一端;保险丝F3的另一端连接至接口电路J1的第三接脚;保险丝F4的另一端连接至接口电路J1的第四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六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十八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五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十五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四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十四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三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十三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二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八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九接脚、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二接脚、电阻R42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另一端、电容C28的另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10的另一端、芯片MCP2551的第三接脚、芯片MCP2515的第十八接脚均连接至电源正极。

其中,无线收发电路包括芯片NRF24L01、电容C71、电容C81、电容C91、电阻R1、电阻R21、接口J3、接口J4、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石英晶体振荡器X3、电容C31和电容C32;芯片NRF24L01的第一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三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二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四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三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五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四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六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五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七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六接脚连接至接口J3的第八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九接脚连接至电容C31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3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接脚连接至电容C32的一端、石英晶体振荡器X3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一接脚连接至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二接脚连接至电感L4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三接脚连接至电感L4的另一端、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至电容C6的一端、接口J4的第一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十五接脚连接至芯片NRF24L01的第十八接脚、电容C81的一端、电容C91的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六接脚连接至电阻R21的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十九接脚连接至电容C71的一端;接口J3的第一接脚、电容C91的另一端、电容C81的另一端、电容C71的另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1的另一端、电容C32的另一端、芯片NRF24L01的第八接脚、第十四接脚、第十七接脚、第二十接脚均接地;接口J3的第二接脚、芯片NRF24L01的第七接脚、第十五接脚均连接至电源正极。

其中,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芯片MAX485、接口ISP、电容C18、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二极管D1、二极管D2、保险丝F1和保险丝F2;芯片MAX485的第一接脚连接至接口ISP的第二接脚、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五接脚;芯片MAX485的第二接脚、第三接脚均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二接脚;芯片MAX485的第四接脚连接至接口ISP的第三接脚、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七接脚;芯片MAX485的第六接脚连接至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保险丝F2的一端;芯片MAX485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一端、保险丝F1的一端;芯片MAX485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容C18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保险丝F1的另一端、保险丝F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接口电路J1;接口ISP的第一接脚、芯片MAX485的第八接脚均连接至电源正极;接口ISP的第四接脚、芯片MAX485的第五接脚、二极管D2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稳压电路包括芯片LM2575、有极性电容C20、有极性电容C21、电感L1、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保险丝F5;芯片LM2575的第一接脚连接至有极性电容C20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保险丝F5的一端;芯片LM2575的第二接脚连接至二极管D7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保险丝F5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连接至接口电路J1;芯片LM2575的第四接脚连接至电感L1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1的一端;芯片LM2575的第三接脚、第五接脚、二极管D7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1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0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接口电路J1的第一接脚连接至二极管D5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1的第二接脚接地;接口电路J1的第三接脚连接至保险丝F3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1的第四接脚连接至保险丝F4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1的第五接脚连接至保险丝F2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1的第六接脚连接至保险丝F1的另一端;接口电路J2包括接口J2、电位器RP1、电位器RP2、电位器RP3和电位器RP4;接口J2的第一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四接脚、电位器RP4的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四接脚;接口J2的第二接脚接地;接口J2的第三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4的第五接脚、电位器RP2的第四接脚;接口J2的第四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4的第六接脚、电位器RP2的第三接脚;接口J2的第五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4的第七接脚、电位器RP2的第二接脚;接口J2的第六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4的第八接脚、电位器RP2的第一接脚;接口J2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五接脚、电位器RP1的第四接脚;接口J2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六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三接脚;接口J2的第九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七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二接脚;接口J2的第十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3的第八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一接脚;电位器RP1的第八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二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七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接脚;电位器RP1的第六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九接脚;电位器RP1的第五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十接脚;电位器RP4的第八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十一接脚;电位器RP4的第七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十七接脚;电位器RP4的第六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十二接脚;电位器RP4的第五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十三接脚;接口电路J3包括接口J3、电位器RP5、电位器RP6、电位器RP7和电位器RP8;接口J3的第一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四接脚、电位器RP8的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第四接脚;接口J3的第二接脚接地;接口J3的第三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8的第五接脚、电位器RP6的第四接脚;接口J3的第四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8的第六接脚、电位器RP6的第三接脚;接口J3的第五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8的第七接脚、电位器RP6的第二接脚;接口J3的第六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8的第八接脚、电位器RP6的第一接脚;接口J3的第七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五接脚、电位器RP5的第四接脚;接口J3的第八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六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三接脚;接口J3的第九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七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二接脚;接口J3的第十接脚连接至电位器RP7的第八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一接脚;电位器RP5的第八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七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七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三十九接脚;电位器RP5的第五接脚连接至芯片STC12C5A16S2的第四十接脚;电位器RP8的第八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四十一接脚;电位器RP8的第七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四十二接脚;电位器RP8的第六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四十三接脚;电位器RP8的第五接脚连接至STC12C5A16S2的第四十四接脚。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NRF24L01芯片,无线路由可设置多频道,通过NRF24L01芯片及周围电路可同时接收多个同类无线信号,通过单片机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送给不同的CAN通讯接口电路、485通讯接口电路和无线收发电路,故能以实现不同的通信方式数据采集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