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笔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590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防近视笔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近视笔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防近视笔或者笔套,基本原理为在笔套上设置有传感器,根据笔套功能设置不同的传感器,其中包括红外传感器、热敏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根据传感器接收的数据,处理单元对使用者的使用状态进行判断,将数据传送到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做出反应,提示使用者调整书写姿势以预防近视。但是当将众多的功能都集于一个笔套上时,过多的零件会增加笔套的重量,从而加重了握笔时手指的负重,增加使用者在书写的过程中的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小且有效预防近视、矫正握姿的防近视笔套。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近视笔套,包括中空的套体与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套体的外壁,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与电子装置;

套体的第一端的前侧设置有承载台,承载台远离套体的第二端的一端设置开口,承载台内设有朝向套体的第二端延伸的凹槽,开口连通凹槽,承载台上承载有外壳,外壳的一端连接有T形锁定件,T形锁定件可插入凹槽内;

套体的第二端的外壁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胶块,两侧的第一胶块之间设有间隙部,间隙部设在套体的第二端外壁的前侧,两侧的第一胶块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块,第二胶块设置在套体的第二端外壁的背侧,间隙部与外壳共线设置;

电子装置设置在外壳内,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提醒单元、红外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方向朝向套体的第一端的前侧;红外传感器的出射方向与套体的轴向之间的夹角呈预设角度,红外传感器向处理单元输出距离信号;运动传感器向处理单元输出角度信号和加速度信号,提醒单元用于输出提醒信号,处理单元根据距离信号、角度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向提醒单元输出控制信号。

由上述方案可见,套体的第二端两侧与背侧的胶块对应握笔时手指的位置,有助于使用者养成正确握笔的姿势,若是使用者在书写过程中随意转动套体,手指没有对应胶块进行握笔,那么套体上的凹凸不平会给使用者带来强烈的不舒适感,有助于使用者调整握姿;并且由于套体的第二端的两侧与背侧均设置有胶套,使得使用者的握笔手势固定不变,因此外壳与间隙部共线设置时,保证外壳一直处于朝向使用者的状态,以保证外壳内的红外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到使用者的头部与桌面之间的距离;红外传感器对看书的距离进行检测,若处理单元判断头部与桌面之间的距离过短,通过提醒单元发出提醒,实现智能地对使用者进行提醒,从而有效预防近视;并且运动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笔的书写轨迹、运动幅度和运动频率,从而能够利用处理单元判断得出当前是否处于书写状态,如不处于书写状态,则可对相应的传感器进行关闭,有效降低耗能;同时由于套体是中空状,可拆卸地将笔杆套设在套体内,使得套体可安装不同类型的笔进行使用,减少浪费和提高产品广泛适用性,易于推广。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胶块上设置有凸起条,凸起条的两端沿套体的第二端的外壁横向延伸,两两凸起条之间的间隙相同。

由此可见,第一胶块上的凸起条有效增加使用者的触感,有利于增强使用者握笔时手指需对应胶块位置的意识,有助于使用者养成正确握笔的习惯。

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壳的端面设置有按键。

由此可见,按键为电子装置的控制开关,在笔套不使用状态下关闭电子装置,减少耗能。

进一步的方案是,T形锁定件的固定端弯曲设置,T形锁定件的自由端长条形设置,T形锁定件的自由端朝套体的第二端延伸。

可见,自由端为长条形的T形锁定件将外壳设置在承载台上,T形锁定件的固定端弯曲设置便于T形锁定件的自由端朝套体的第二段延伸,保证T形锁定件插入凹槽后外壳在承载台上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光线传感器向处理单元输出光线信号,处理单元根据光线信号向提醒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计时模块向处理单元输出时间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时间信号向提醒单元输出控制信号;通讯模块用于向外输出数据信号。

由此可见,为了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书写环境,通过光线传感器对环境的光亮程度进行检测,如果环境光过强或过弱均会发出提醒,从而有效保护使用者视力;计时模块对书写时长进行计时,过长的话则进行相应的提醒;处理单元将使用者的使用情况信息通过通讯模块将相关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上与智能网关上,通过移动终端的客户端与网关设备可直观的了解到相关的图表统计信息。

进一步的方案是,套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有凹陷。

可见,套体外壁上设有圆滑的凹陷,凹陷配合使用者握笔时食指与大拇指之间展开的支撑处,增加使用者握笔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兴防近视笔套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另一实施例的左视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另一实施例的右视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防近视笔套应用在文具领域,有效帮助使用者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同时让使用者及时调整坐姿以达到预防近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近视笔套质地轻盈,重量小,有效减少书写过程中手指的负重。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包括中空的套体与检测装置,笔杆贯穿套体的中空部5;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2与安装在外壳12内的电子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套体的外壁;套体的第一端1与套体的第二端2之间设有凹陷3,凹陷形状呈圆弧形,凹陷3是用于配合使用者握笔时食指与大拇指之间展开的支撑处。套体的第二端2的外壁的两侧均设有形状为类椭圆形的第一胶块21,两侧的第一胶块21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块23,第二胶块23设置在套体的第二端2外壁的背侧,两侧的第一胶块21之间设有间隙部24,间隙部24设在套体的第一端2外壁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胶块23的一侧为套体第二端2的背侧,设置有间隙部24的一侧为套体第二端2的前侧。其中第一胶块21上设置有凸起条22,凸起条22的两端沿套体的第二端2的外壁横向延伸,两两凸起条22之间的间隙相同;第一胶块21与第二胶块23对应握笔时手指的位置,食指与大拇指对应设置在两侧的第一胶块21以握紧笔杆,中指对应设置在背侧的第二胶块23以支撑笔杆,有助于使用者定位正确的握笔的姿势,使红外传感器能够正确检测到使用者头部与桌面之间的距离;由于在套体的第二端2的外壁上设置有胶块,并且第一胶块21上的凸起条22有效增加使用者的触感,若是使用者在书写过程中随意转动套体,手指没有对应胶块进行握笔,那么套体上的凹凸不平会给使用者带来强烈的不舒适感,有助于使用者调整握姿。

套体的第一端1的前侧设置有承载台11,设置有承载台11的一侧为套体的第一端的前侧,承载台11与间隙部24共线设置,承载台11远离套体的第二端2的一端设置开口13,承载台11内设有朝向套体的第二端2延伸的凹槽,开口13连通凹槽,承载台11上承载有外壳12,外壳12的一端连接有T形锁定件17,T形锁定件17的固定端弯曲设置,T形锁定件17的自由端长条形设置,T形锁定件17的自由端朝套体的第二端2延伸,T形锁定件17可插入凹槽内,以将外壳12固定在承载台11上,外壳12的另一端设有USB接口;电子装置设置在外壳12内,参见图8,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单元4、提醒单元41、红外传感器42、运动传感器43,红外传感器42的探测方向朝向套体的第一端1的前侧,红外传感器42的出射方向与套体的轴向之间的夹角呈预设角度,红外传感器42向处理单元4输出距离信号;运动传感器43向处理单元4输出角度信号和加速度信号;提醒单元41用于输出提醒信号;处理单元4根据距离信号、角度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向提醒单元41输出控制信号;提醒单元41包括震动模块、声音模块和灯光模块,震动模块用于发出震动,声音模块用于发出提醒声影,灯光模块用于发出提醒灯光。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参见图6、图7,第一胶块21与承载台11共线设置,第二胶块211设在套体的一侧,为配合握笔时食指、拇指与套体的接触面,第二胶块211的面积大于第一胶块21的面积,第二胶块211根据食指与套体接触面倾斜设置;第三胶块23设置在第一胶块21与第二胶块211之间,第三胶块23朝向套体的中空部5下凹,用于固定中指与套体的接触面以固定使用者的握姿。

由于套体的第二端2的两侧与背侧均设置有胶块,使得使用者的握笔手势固定不变,因此外壳12与间隙部24共线设置,可保证外壳12一直处于朝向使用者的状态,以保证外壳12内的红外传感器42能够准确定位使用者的头部与桌面之间的距离;外壳12一端连接的T形锁定件17贯穿开口13插入承载台11内朝向套体的第二端2延伸的凹槽内,完成外壳12的固定。

电子装置还包括光线传感器44、计时模块45、通讯模块46,光线传感器44向处理单元4输出光线信号,处理单元4根据光线信号向提醒单元41输出控制信号;计时模块45向处理单元4输出时间信号,处理单元4根据时间信号向提醒单元41输出控制信号;通讯模块46用于向外输出数据信号。

红外传感器42检测使用者的头部与桌面(及笔头)之间的距离,对使用者的头部和桌面分别进行距离检测,继而能够计算出头部和桌面之间的距离,并发送检测数据到处理单元4,若处理单元4判断头部与桌面之间的距离低于预设值,通过提醒单元41发出提醒;运动传感器43可对三轴加速度以及倾斜角度进行检测,能够实时获取笔的书写轨迹、运动幅度和运动频率,从而能够利用处理单元4判断得出当前是否处于书写状态,如不处于书写状态或非使用状态,则可将光线传感器44、通讯模块46和计时模块45关闭,有效降低耗能,当处理单元4判断得出当前处于书写状态时,则激活相应的传感器和模块,处理单元4通过将角度信号与预设角度数值进行比较,如果角度信号不在预设角度数值范围内,则表明使用者的握姿错误,随后处理单元4根据角度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向提醒单元41发出控制信号,使提醒单元41发出提醒;光线传感器44对环境的光亮程度进行检测,光线传感器44向处理单元4输出光线信号,如果环境光过强或过弱均会发出提醒,从而有效保护使用者视力;计时模块45对书写时长进行计时,计时模块45向处理单元4发出时间信号,处理单元4进而判断使用者的使用时间的长短,过长的话则进行相应的提醒;处理单元4将使用者的使用情况信息通过通讯模块46将相关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上与智能网关上,通讯模块46可采用蓝牙模块或4G通讯模块,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的客户端与网关设备可直观的了解到使用握笔器的相关的图表统计信息。

外壳12的端面14设置有按键15,按键15为电子装置的控制开关,在握笔器不使用状态下按下按键15,关闭电子装置,以减少耗能。

本实用新型防近视笔套手感柔软,摩擦力大,有效将笔固定在套体内,无需增加其他部件固定笔,套体的重量小,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同时由于套体是可拆卸地与笔连接,使得套体可安装不同笔进行使用,减少浪费和提高产品广泛适用性,易于推广。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外壳的安装方式、套体的形状的改变等变化也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