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弱电安防工程用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842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弱电安防工程用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弱电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弱电安防工程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直流电压一般在36V以内。家用电器中的电话、电脑、电视机的信号输入(有线电视线路)、音响设备(输出端线路)等家用电器均为弱电电气设备。安防系统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现有的监控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实时监控,但是用户参与度不高,而且监控信息量大,一般都是事后再查监控,不便在在事发第一时间通知用户,并提供给用户做出反应的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弱电安防工程用监控装置,通过在防护罩一端固定连接反光镜,反光镜通过各连杆与直线驱动器连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弱电安防工程用监控装置,包括直线驱动器和监控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控装置本体一侧固定有防护罩;

所述监控装置本体依次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与直线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位置上与第三支撑杆位置上相互垂直;

所述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有一第一连杆;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通过一销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通过一第一铰座固定连接在防护罩上;

其中,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通过一第二铰座固定连接在反光镜本体上。

其中,所述防护罩与反光镜本体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本体上固定有一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一端设置有一转轴;

所述防护罩一端设置有一第三铰座;

其中,所述第三铰座与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本体一面固定有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固定有一红外线探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结构为一圆柱体;

其中,所述圆柱体内设有一线槽,所述线槽内设有若干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结构为一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一端设有一折板,所述条形板与所述折板位置上垂直;

其中,所述条形板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监控装置本体固定;

其中,所述折板一端与红外线探测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杆结构为一条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结构均为条状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设有一铰座;

其中,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设有一铰座,另一端的一相对面设有一转轴;

其中,所述第三连杆一端设有一铰座,另一端的一相对面设有一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一端的铰座通过销轴分别与第二连杆一端的铰座和第三连杆一端的铰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一端的转轴与防护罩上的第一铰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杆一端的转轴与反光镜本体上的第二铰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监控装置本体一侧固定有防护罩,以保护监控装置本体;通过将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有一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通过一销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实现了各连杆之间的联动,进一步地,实现了直线驱动器对反光镜本体与监控装置本体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的控制,通过第二支撑杆一端固定有一红外线探测器,提高了监控装置对入侵者的感知及上报能力。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仰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结构图;

图5为图1中B处结构图;

图6为图2中C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监控装置本体,2-红外线探测器,3-防护罩,4-直线驱动器,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反光镜本体,9-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第三支撑杆,12-销轴,301-第三铰座,302-第一铰座,801-第二铰座,80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在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弱电安防工程用监控装置,包括通过在监控装置本体一面固定连接若干红外线补光灯,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的夜间监控,通过在监控装置一侧固定连接红外线探测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入侵者的感知及上报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弱电安防工程用监控装置,包括直线驱动器4和监控装置本体1,监控装置本体1一侧固定有防护罩3;以保护监控装置本体1。

监控装置本体1依次通过第一支撑杆9、第三支撑杆11与直线驱动器4 连接;第一支撑杆9位置上与第三支撑杆11位置上相互垂直;对监控装置本体1与直线驱动器4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直线驱动器4的输出端固定有一第一连杆5;

其中,第一连杆5一端通过一销轴12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和第三连杆7;

其中,第二连杆6一端通过一第一铰座302固定连接在防护罩3上;以实现各连杆之间的联动。

其中,第三连杆7一端通过一第二铰座801固定连接在反光镜本体8上。

其中,防护罩3与反光镜本体8铰接,实现了直线驱动器4对反光镜本体8与监控装置本体1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的控制。

其中,防护罩3一端设置有一第三铰座301,反光镜本体8一端设置有一转轴802,第三铰座301与转轴802转动连接。

其中,监控装置本体1一面固定有一第二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0一端固定有一红外线探测器2,提高了监控装置对入侵者的感知及上报能力。

其中,监控装置本体1另一面设置有镜头本体,镜头本体外侧一周设置有若干红外线补光灯,方便了监控装置本体1的夜间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为:当红外线探测器2探测到入侵者时,将及时上报至用户终端,用户通过终端对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控制直线驱动器4的工作,直线驱动器4驱动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 也随之而转动,第三连杆7与位于反观镜本体8一表面的铰座801转动连接,进而控制反光镜本体8的转动,进而调节监控装置本体的监控角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