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行道道路会车智能提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962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行道道路会车智能提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行道道路会车智能提醒装置,特别是设置在四级公路及山区单行道等路宽在3.5米及以下单行道路面错车道前后车辆会车时的智能提醒装置,属于交通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人基于交通警示方面的装置提出了很多方案,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也有很多记载。如何在没有任何外接电源条件下提供具有声光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具有自动提示功能且能融入智能交通系统的警示提醒装置,有关这方面的技术资料目前很少。

在现今的交通技术领域,有很多人提出在道路会车区设置有关道路会车警示装置,在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中,“道路会车警示牌”(专利号:CN200920111121.8)一实用新型中提出了在双向道路会车盲区设置会车警示牌,通过声光信号提示减少在道路盲区的会车交通事故,“压电式道路会车警示装置”(专利号:CN201020178230.4)一实用新型提出了在双向道路会车盲区通过压电板连接设置一种警示装置来减少道路会车盲区的交通事故,以及“太阳能磁针无线传输式道路会车警示牌”(专利号:CN201020653424.5)一实用新型中也提出了在双向道路会车盲区通过一种无线磁针传感器设置警示牌来减少盲区交通事故,而这些装置也仅仅只是对于在双向道路区车辆会车时做的警示装置,对于像单行道特别是山区单行道这样的路段,这类装置往往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在道路狭窄的路况区,对头车常常会造成交通事故。对头车在车速过高且狭窄的单行道,是发生交通事故多发地段。目前对于上述路段的安全措施,仅仅是在道路两旁设置错车道,由于车辆在会车时速度过高且路面宽度对于两车同时通过时过于狭窄,驾驶员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往往会忽视车道上的错车道,车速往往控制不好,当对头车时,交通事故也就仍然高发。因此有必要在路段设置对视觉和听觉都具有较强刺激的警示牌,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车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行道道路会车智能提醒装置,通过LED数码管10提示司机对面车辆到达错车道的时间,并提醒司机进入错车道等待或减速慢行。该装置结构简单,节约能源,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行道道路会车智能提醒装置,在错车道道路前端设置两前端传感器1和前端警示牌3及前端测速装置4,在错车道道路后端设置两后端传感器1、后端警示牌3及后端测速装置4,前端警示牌3和后端警示牌3上均装有电驱动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包括喇叭9和LED数码管10,在错车道前端,两前端传感器1间隔设置且分别通过前端信号线2与后端控制电路7连接,然后后端控制电路7分别连接到后端警示牌3的声光报警器、后端测速装置4上,后端测速装置4同时与两前端传感器1连接,在错车道后端,两后端传感器1间隔设置且分别通过后端信号线2与前端控制电路7连接,然后前端控制电路7连接到前端警示牌3的声光报警器、前端测速装置4上,前端测速装置4同时与两后端传感器1连接,两前端传感器1和两后端传感器1均采用电感线圈,所述的前端控制电路7与后端控制电路7结构相同,控制电路7包括单片机11、信号放大电路、低频震荡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与低频震荡电路的一端连接,低频震荡电路的另一端与单片机11连接。

前端警示牌3和后端警示牌3上均装有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5、蓄电池6,太阳能电池板5与蓄电池6连接,蓄电池6与对应的控制电路7连接。

还包括分别安装在前端警示牌3和后端警示牌3上LED灯12,LED灯12分别与对应的控制电路7中的单片机11连接。

控制电路7两端还连接着充电电容,充电电容同时与对应的蓄电池6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11的型号为AT89C5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错车道前端设置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传感器1,在错车道后端设置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传感器1,传感器1通过信号线2与后端警示牌3上的声光报警器相连,声光报警器由LED数码管10及喇叭9做成,当车辆8先后压过一端的两个传感器1时,对应的测速装置4测量出车辆速度,计算出车辆通过错车道所需时间,并在错车道另一端警示牌3上的LED数码管10上将通过错车道时间显示出来,并报警,以提示对面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提前向处于错车道前后两端的车辆8及时给予更加刺激感官的警示,使双方驾驶员做出预判,避免与对头车发生刮擦、对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克服了现有狭窄单行道路上仅设有错车道,但没有任何提示的缺点;

(2)能给予将要到达错车道的车辆进行人性化的提示,提高会车的安全性,因此避免交通事故的效果大大提高;

(3)装置设计简单,成本低;

(4)该智能提醒装置无需外接电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俯视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线圈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控制电路7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传感器,2-信号线,3-警示牌,4-测速装置,5-太阳能电池板,6-蓄电池,7-控制电路,8-车辆,9-喇叭,10-LED数码管,11-单片机,12-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单行道道路会车智能提醒装置,在错车道道路前端设置两前端传感器1和前端警示牌3及前端测速装置4,在错车道道路后端设置两后端传感器1、后端警示牌3及后端测速装置4,前端警示牌3和后端警示牌3上均装有电驱动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包括喇叭9和LED数码管10,在错车道前端,两前端传感器1间隔设置且分别通过前端信号线2与后端控制电路7连接,然后后端控制电路7分别连接到后端警示牌3的声光报警器、后端测速装置4上,后端测速装置4同时与两前端传感器1连接,在错车道后端,两后端传感器1间隔设置且分别通过后端信号线2与前端控制电路7连接,然后前端控制电路7连接到前端警示牌3的声光报警器、前端测速装置4上,前端测速装置4同时与两后端传感器1连接,两前端传感器1和两后端传感器1均采用电感线圈,所述的前端控制电路7与后端控制电路7结构相同,控制电路7包括单片机11、信号放大电路、低频震荡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与低频震荡电路的一端连接,低频震荡电路的另一端与单片机11连接。

所述的前端警示牌3和后端警示牌3上均装有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5、蓄电池6,太阳能电池板5与蓄电池6连接,蓄电池6与对应的控制电路7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电池板5进行供电,当阳光充足且车辆较少时,太阳能电池板5对蓄电池6充电,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6中,蓄电池6再对控制电路7充电,能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节能环保。

还包括分别安装在前端警示牌3和后端警示牌3上LED灯12,LED灯12分别与对应的控制电路7中的单片机11连接。当传感器1检测到没有车辆8通过时,通过控制AT89C5l单片机11点亮绿灯12,使得错车道对面的车辆此时没有车辆8通过错车道,可放心通过;当传感器1检测到有车辆8通过时,通过控制AT89C5l单片机11点亮红灯12,使得错车道对面的车辆注意,此时有车辆8通过错车道,需要小心通行。

所述的控制电路7两端还连接着充电电容,充电电容同时与对应的蓄电池6连接。当蓄电池6向控制电路7充电时,先对充电电容充电,防止因蓄电池6因电压不稳等因素,对电路造成影响,充电电容起缓冲作用。

所述的单片机11的型号为AT89C51。

一种单行道道路会车智能提醒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错车道前后两端的传感器1没有检测到车辆8通过时,控制电路7控制LED灯12亮绿灯,声光报警器关闭;

步骤2,前后两端传感器1检测到车辆时,前后两端传感器1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步骤3,转化后的电信号同时输入测速装置4和控制电路7中,测速装置4根据前端两传感器1之间的距离及车辆通过前端两传感器1的时间计算出车辆速度,或根据后端两传感器1之间的距离及车辆通过后端两传感器1的时间计算出车辆速度,并通过信号线2将计算出的车辆速度传入单片机11中,控制电路7将输入电信号经放大,低频震荡处理后也通过信号线2送入单片机11中;

步骤4,单片机11处理输入信号,根据测速装置4检测到的车辆速度及错车道的距离计算出车辆通过错车道的预估时间,单片机11转化为相应控制信号来控制声光报警器、LED灯12工作,当后端车辆通过后端两传感器1时在前端警示牌3上,LED灯12亮红灯,LED数码管10显示后端车辆通过错车道预估时间,喇叭9鸣叫,当前端车辆通过前端两传感器1时在后端警示牌3上,LED灯12亮红灯,LED数码管10显示前端车辆通过错车道的预估时间,喇叭9鸣叫,以提示司机注意行车速度。

下面举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车辆8检测器系统组成如图2、3所示,AT89C51单片机11对车辆途经传感器1所产生的电感变化与基准频率f0进行比较,当变化频率大于或等于某一差值时,单片机11输出控制信号。

如图3所示,由电感器件B1组成信号放大电路,三极管Q1、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等组成低频振荡电路,端口D1、D2外接一端中的一个传感器1,端口D3、D4接一端中的另一个传感器1,构成车辆感应电路。加电瞬间,电流经电阻R3向电容C2、次级线圈L2充电,a点为高电位,由于电容C1作用使三极管Q1基极电位上升,集电极电位下降,当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位低于a点时,电源不再向电容C2充电,此时电感器件B1上所聚集的磁能将以电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并改变原来充电电流的方向继续向电容C2充电,三极管Q1的基极仍然保持较高的电位,集电极的电位继续下降,当电感器件B1释放完毕后,三极管Q1的基极失去高电位的支撑。集电极电位开始回升,当回升至高于a点电位后又开始向电容C2充电,如此周而复始。

当车辆途经电感线圈时,传感器1的电感增大,等效于电感器件B1的初级线圈L1部分线匝短路,使得电感器件B1的电感降低,振荡频率从原f0上升至f1。频差等于f1-f0。从频率变化就能反映出车辆是否通过传感器1。信号Uo经电容C3由4069非门U1整形后送入AT89C5l单片机11的P3.2管脚进行计数。

在错车道前端安装两个传感器1与后端警示牌3连接,在错车道后端安装两个传感器1与后端警示牌3连接,警示牌3上部装有LED灯12及由太阳能电池板5产生的电驱动的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由喇叭9和LED数码管10构成,当没有车辆8通过时,通过控制AT89C5l单片机11点亮绿灯12,当车辆8通过该线圈时,车辆本身上的铁质将会改变线圈内的磁通,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测速装置4通过检测该电感量的变化得到不同的信号,并把信号通过信号线传递到AT89C51单片机11中,通过线圈检测应用下面的公式1计算出车辆速度,通过下面的公式2计算出车辆预计通过错车道时间,然后通过控制AT89C5l单片机11将车辆8预计通过错车道的时间显示在数码管10上,并同时通过控制AT89C5l单片机11使喇叭9工作。

电感线圈检测的方法具体为:双线圈的检测是在错车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两个传感器1,且两个传感器1的设置有一定的距离,如说明附图2所示,假设道路的错车道的距离为S,道路一端的两传感器1相距S’,车辆8到达一端中第一个传感器1的时间为Ta,车辆8到达一端中另一个传感器1的时间为Tb,测速装置4测得车辆8经过一端两传感器1的速度为V,

V=S’/(Tb-Ta) 公式1

可预计车辆8通过错车道的时间为T:

T=S/V=S(Tb-Ta)/S’ 公式2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