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写字楼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5936发布日期:2018-08-07 20:0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写字楼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写字楼由于聚集的公司众多,人员相对繁杂,涉及的财产较为庞大,对于安全防卫的防盗报警系统要求甚高。一般的防盗报警系统,可以对进入写字楼的人员进行第一次的身份排查,但上班时间人员往来频繁,身份排查的可靠性不佳。再则相对公司而言,下班时段内往往是可能盗窃的频发段,因此,监控系统成为其安全防盗报警系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密要求很高的办公场所,必须实行严密的安防措施,现有的一些安防措施虽然能起到好的安放作用,但是面对不法分子的进入,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导致不法分子窜逃,对于写字楼内的自盗以及他盗问题都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为了保证办公大楼正常、高效率的运转,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提高管理质量,需建设一套严密、细致、现代化的防盗报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写字楼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其有效降低写字楼内的盗窃率,并极大的提高了安保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写字楼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包括:

门禁,其包括第一门禁和第二门禁,所述第一门禁设置在所述写字楼大厅的进口处;所述第二门禁设置在写字楼每层所在公司的进口处,所述第二门禁包括外层门禁和内层门禁,所述外层门禁设置在所述公司进口处,所述内层门禁设置在所述公司领导层的办公区域进口处;所述外层门禁包括以可左右移动的方式连接的活动门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门后面的固定门。

智能防盗装置,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活动门两侧的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上方的第一摄像装置,以及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相连的第一报警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所述活动门移动的第一控制器、定时设定模块、gsm模块、数据记录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以及指纹数据库存储器;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与所述gsm模块相连的数字键盘;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定时设定模块以及所述gsm模块相连,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活动门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时的时间段以及所述gsm模块启动或关闭的时间段;所述指纹数据库存储器内存储公司内部人员的指纹信息,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指纹数据库存储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以及所述数据记录模块相连,所述gsm模块内存储公司内部人员的电话信息,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将识别后的身份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gsm模块向已进行指纹识别的身份人的电话发出短信验证码,所述身份人将接收的验证码通过所述数字键盘输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器验核所述验证码的正确性,所述验证码正确则身份验证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活动门开启;若所述验证码验证不通过,所述gsm模块再次发送验证码,直至第三次验证码输入仍不正确时,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主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写字楼的总监控室内,所述主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相连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显示屏;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报警装置相连,以接收所述第一报警装置的报警信号。

优选的是,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gsm模块构成的双重身份验证系统开启时间设定在公司规定的下班时间至次日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这一时间段内;上班时间内,所述gsm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处于开启状态。

优选的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前端的多个指示灯,每个所述指示灯对应写字楼每层的一个公司,当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时,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对应的所述公司的指示灯亮起。

优选的是,还包括设置在写字楼安保员身上的第二报警装置,所述第二报警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报警器与语音提示模块,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同时所述语音提示模块接收所述主控制器发出的信息并发出相应的语音提示。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门禁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门框,所述门框包括前门、后门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后门之间的连接棚,所述前、后门的高度均设置在2-2.5米,所述前、后门处均设置以可左右开合的方式连接的门板。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门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框两侧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第二控制器、与所述门板以及第二控制器相连的推拉机构、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的第三报警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门禁前端的第二摄像装置,所述第二摄像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优选的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公司领导层的办公区域内的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热红外人体感应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接收所述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指示灯的启闭。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写字楼进口处设置第一门禁,对进入写字楼的人员进行身份验核,再通过在每层所在公司的进口处设置的第二门禁对进入公司的人员进行第二次身份验核并通过所述第二门禁上设置的指纹识别装置记录进入人员的的出入时间,并在领导层的办公领域设置所述内层门禁,进一步确保相对重要的公司信息的外泄以及财产的损失。人员走动较为频繁的时段,可通过所述定时设定模块设定所述活动门关闭的时间,使所述活动门在设定时间内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以减少来往人员的麻烦。

公司内部人员若想通过第二门禁进入公司内,需要通过以下验核:上班时间需要通过一层指纹识别验核;下班时间则需要通过指纹识别以及csm模块发送的验证码校对的方式进行双重身份验核;上班时间段内,验证人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装置进行指纹验证成功后,才能将所述活动门打开,进入公司内,所述数据记录模块同时记录验证人进出的时间;下班时间段内,指纹识别验证成功后,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gsm模块向已进行指纹识别的验证人的手机发送短信验证码,验证人将接收的验证码通过所述数字键盘输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验核所述验证码与之前发送的验证码是否一致,若一致,所述验证码正确则身份验证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活动门开启;若不一致,则所述验证码验证不通过,所述gsm模块再次向验证人的手机发送验证码,直至第三次验证码输入仍不正确时,所述第一控制器使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在不惊动验证人的情况下向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以警示总监控室内的监管人员进行戒备,保证了下班时段内公司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偷盗率便于帮助写字楼的安保人员高效工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写字楼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写字楼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包括:

门禁,其包括第一门禁和第二门禁,所述第一门禁设置在所述写字楼大厅的进口处;所述第二门禁设置在写字楼每层所在公司的进口处,所述第二门禁包括外层门禁和内层门禁,所述外层门禁设置在所述公司进口处,所述内层门禁设置在所述公司领导层的办公区域进口处;所述外层门禁包括以可左右移动的方式连接的活动门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门后面的固定门。

智能防盗装置,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活动门两侧的指纹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上方的第一摄像装置,以及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相连的第一报警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所述活动门移动的第一控制器、定时设定模块、gsm模块、数据记录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以及指纹数据存储器;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与所述gsm模块相连的数字键盘;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定时设定模块以及所述gsm模块相连,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活动门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时的时间段以及所述gsm模块启动或关闭的时间段;所述指纹数据库存储器内存储公司内部人员的指纹信息,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指纹数据库存储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以及所述数据记录模块相连,所述gsm模块内存储公司内部人员的电话信息,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将识别后的身份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gsm模块向已进行指纹识别的身份人的电话发出短信验证码,所述身份人将接收的验证码通过所述数字键盘输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器验核所述验证码的正确性,所述验证码正确则身份验证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活动门开启;若所述验证码验证不通过,所述gsm模块再次发送验证码,直至第三次验证码输入仍不正确时,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主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写字楼的总监控室内,所述主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相连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显示屏;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报警装置相连,以接收所述第一报警装置的报警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写字楼进口处设置第一门禁,对进入写字楼的人员进行身份验核,再通过在每层所在公司的进口处设置的第二门禁对进入公司的人员进行第二次身份验核并通过所述第二门禁上设置的指纹识别装置记录进入人员的的出入时间,并在领导层的办公领域设置所述内层门禁,进一步确保相对重要的公司信息的外泄以及财产的损失。人员走动较为频繁的时段,可通过所述定时设定模块设定所述活动门关闭的时间,使所述活动门在设定时间内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以减少来往人员的麻烦。

公司内部人员若想通过第二门禁进入公司内,需要通过以下验核:上班时间需要通过一层指纹识别验核;下班时间则需要通过指纹识别以及csm模块发送的验证码校对的方式进行双重身份验核;gsm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上班时间段内,验证人需要通过指纹识别装置进行指纹验证成功后,才能将所述活动门打开,进入公司内,所述数据记录模块同时记录验证人进出的时间;下班时间段内,指纹识别验证成功后,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gsm模块向已进行指纹识别的验证人的手机发送短信验证码,所述验证人将接收的验证码通过所述数字键盘输入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验核所述验证码与之前发送的验证码是否一致,若一致,所述验证码正确则身份验证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活动门开启;若不一致,则所述验证码验证不通过,所述gsm模块再次向验证人的手机发送验证码,直至第三次验证码输入仍不正确时,所述第一控制器使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在不惊动验证人的情况下向所述主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以警示总监控室内的监管人员进行戒备,保证了下班时段内公司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偷盗率便于帮助写字楼的安保人员高效工作。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gsm模块构成的双重身份验证系统开启时间设定在公司规定的下班时间至次日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这一时间段内;上班时间内,所述gsm模块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处于开启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白天上班时间内,办公区域内发生盗窃的可能性较低,大多数进出的都是公司人员,为减少进出的麻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办公区域的安全性,公司进出人员只需要进行指纹识别对身份认证即可;在下班后到次日上班的时间段内,公司人员较少或者没有人,为防止自盗以及他盗的出现的发生,利用指纹识别以及csm模块发送的验证码进行双重身份验证,以防止他人入侵或防止白天进入的不法分子在夜间窜逃,保证公司内的财物的安全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前端的多个指示灯,每个所述指示灯对应写字楼每层的一个公司,当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时,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对应的所述公司的指示灯亮起。

在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指示灯对应一个公司门前的第一报警装置,当第一报警装置向所述主控制器传输报警信号时,与所述第一报警装置相连的主控制器使对应的所述指示灯亮起,以及时提醒总监控室内的监管人员及时查看相应的监控信息,做好必要的准备,防止不法分子逃跑。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写字楼安保员身上的第二报警装置,所述第二报警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报警器与语音提示模块,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同时所述语音提示模块接收所述主控制器发出的信息并发出相应的语音提示。

在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第一报警装置向所述主控制器传输报警信号时,所述主控制器使安保员身上的报警器发出声响,同时所述主控制器向所述语音提示模块传输信息,以使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发出相应的指令,告知安保员向所述主控制器传输报警信号的第一报警装置所在的公司名称以及楼层,以确保安保人员最快赶至相应的楼层进行事件的处理。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门禁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门框,所述门框包括前门、后门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后门之间的连接棚,所述前、后门的高度均设置在2-2.5米,所述前、后门处均设置以可左右开合的方式连接的门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门禁设置的高度为2-2.5米,不同于1米左右的门禁,可防止不法分子从所述第一门禁上方越过闯入写字楼中,且前、后两层门的设置方式,有效拖延了不法分子的闯入或者窜逃的时间,便于安保人员采取措施,任何人员都必须经过前门、后门才能进入写字楼,进一步确保了进入人员的身份的安全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门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框两侧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第二控制器、与所述门板以及第二控制器相连的推拉机构、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的第三报警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门禁前端的第二摄像装置,所述第二摄像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门禁前端设置的第二摄像装置可拍摄所有进入写字楼入口的画面,并将拍摄的画面实时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再通过所述显示屏实时显示便于监控管理人员随时观察写字楼入口处的出入人员,拍摄的画面存档也便于日后调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推拉机构相连,以通过所述推拉机构控制所述门板的左右移动以使人员通过。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公司领导层的办公区域内的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热红外人体感应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接收所述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指示灯的启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在下班后的时间内开启,在感应到有活动的移动物时,将输出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使所述指示灯处于亮起的状态,便于监管人员快速定位存在异样的公司,尽快发现追查到根源,防止领导办公区域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