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5216发布日期:2018-08-28 22:5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报警器,尤其是一种能够实现智能物联的报警器,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各场所报警及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推送现场信息及远程监测控制等功能,可提高紧急事件处理效率,并为后期调查取证提供依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报警及监测设备作为预防及防止某事件造成后果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能够通过各种类型探头及红外感应等实现对某一区域的监测,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者警示,已应用到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以及感应检测等领域。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报警及监测设备,如消防报警主机、红外探头以及各种探测报警器等,大部分仅能监测及调控某一片区域,不能够实现现场信息的实时反馈以及远程操作控制,发生事故时,也不能实时将现场信息传输到相关部门,实现紧急救援,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将各场所报警及监测设备并入物联网的高新设备,将报警设备等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到各部门管控平台及用户通讯设备上。本发明为一种智能物联报警器,能够将目前市面上的报警及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到智能报警平台,可通过专用定制sim卡实时对监测现场进行文字、图片、语音及影像信息的实时储存及传输,经过平台实时处理后,可实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及用户,能够有效预防及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实现高效补救。本发明可通过有线及无线连接两种方式实现对已有报警及监测设备的连接,并且自带拍摄镜头及警报器,能够填补一部分不具备现场图片、影像采集及警报提醒等的设备的弊端,可为相关部门的后期调查取证提供图片及影像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市面上存在的报警及监测设备存在的不能实时将信息传输到相关部门及用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物联报警器,可通过有线及无线连接方式将消防报警主机、红外探头以及各种探测报警器等报警及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连接,当事故出现时能够将现场信息实时推送给报警平台,经处理后实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及用户。特别地,本发明能够通过外接电源线及安装电池两种方式提供电能,可保证设备的不间断连续运行。本发明中自动巡检器可实时监测反馈已连接的报警及监测设备,事故发生时可自动触发智能物联报警器。本发明可通过拍摄镜头进行现场图片及影像,也能够通过警报器实时提醒事故发生,并可通过专用定制sim卡对相关信息进行储存及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智能物联报警器,正面视图及背面视图(注:虚框内为内部集成电路上相关关键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通过固定底座(10)将智能物联报警器固定在相关指定位置,可通过可活动支杆(9)调整方向及位置;电量来源可通过外接电源线(7)可直接接通或者安装可拆卸电池(11),并通过开关(8)进行控制,工作状态可通过电源指示灯(3)表示,为绿色时表示正常工作;连接相关报警及监测设备可通过无线连接端(14)通过无线网连接或者有线连接端(15)通过lan端口等连接;当突发状况发生时,自动巡检器(13)捕获后将启动智能物联报警器工作,其中警报指示灯(4)将以红色显示,并通过警报器(6)进行鸣笛或播音提醒,同时拍摄镜头(2)将会根据需求进行图片或者影像采集,并将相关信息存储至专用sim卡(12)中,经过信号放大器(1)将信号增强后发出;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故障指示灯(5)将会显示黄色,并将反馈信息传输至管控平台,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物联报警器,可连接消防报警主机、红外探头以及各种探测报警器等报警及监测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远程监控及报警。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一些报警及监测设备仅能监测某一区域,不能够实现现场信息的实时反馈以及远程操作控制,发生事故时,也不能实时将现场信息传输到相关部门,实现紧急救援。本发明能够将现有的报警及监测设备进行连接并入物联网,在事故发生时将现场信息实时推送至智能管控平台,处理后实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及用户,能够有效预防及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实现高效补救。同时能够获取现场图片及影响信息,为相关部门的后期调查取证提供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塔;赵术学;赵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金塔;赵术学;赵京
技术研发日:2018.03.16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