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智能防盗防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0511发布日期:2018-09-08 01:0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智能防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智能防盗防火系统。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乡每年入室盗窃案件的发案率约占到刑事案件发案率总量的6成以上。与此同时,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进入了更多人的住宅里,各种家用电器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现代化设施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却也增加了火灾隐患。火灾是世界各个国家普遍关注的灾难性问题。它是发生频率非常高的一种灾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构筑物应用到的材料的多样性,各类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易燃材料也随着增多,加之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火灾的危险性日益增加,火灾次数、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逐渐增多。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产品,无论是单户型还是联网型防盗报警系统的平均价格都在10000元左右,高昂的价格限制了防火防盗报警产品走进普通家庭的步伐,日前防火防盗报警产品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人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庭智能防盗防火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家庭智能防盗防火系统,包括微控制器、语音报警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通讯端口与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相连接,微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自动拨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自动拨号电路的输出端与语音报警模块相连接,微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红外探测器是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的存储数据输出端与存储器相连接,微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还与本地声光报警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的视频数据输入端与摄像头的输出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有益效果:

微控制器通讯端口与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相连接,微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自动拨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自动拨号电路的输出端与语音报警模块相连接,当有人侵入时,通过微处理器实现自动报警,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查看家中的视频,利用无线通信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将家居内的异常情况及时传输给用户或保安人员,使人们远在千里也能够对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它是一种能真正满足新时期居民的居住要求、真正实现智能化报警的要求的方便实用的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家庭智能防盗防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微控制器,4、一氧化碳传感器,5、存储器,6、无线通讯模块,7、移动终端,8、电源模块,9、摄像头,10、本地声光报警系统,11、红外探测器,12、自动拨号电路,13、语音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家庭智能防盗防火系统,包括微控制器3、语音报警模块13、无线通讯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3通讯端口与无线通讯模块6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6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7相连接,微控制器3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自动拨号电路12的输入端相连接,自动拨号电路12的输出端与语音报警模块13相连接,微控制器3的报警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2、一氧化碳传感器4、振动传感器1、红外探测器11是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3的存储数据输出端与存储器5相连接,微控制器3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还与本地声光报警系统10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3的视频数据输入端与摄像头9的输出端相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庭智能防盗防火系统,包括微控制器、语音报警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通讯端口与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相连接,微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自动拨号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自动拨号电路的输出端与语音报警模块相连接,微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红外探测器是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保安性强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岳劲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蚌埠鼎诚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3
技术公布日:2018.09.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