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控区域车辆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5190发布日期:2018-11-07 07:4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控区域车辆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控区域车辆监管系统,属于智能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为加强港澳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满足国务院对创新通关(珠海横琴与澳门)要求,横琴与澳门之间的口岸设定为“一线”,横琴与内地之间设定为“二线”,并按“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分线管理,港澳牌照(单牌)交通运输工具从澳门进出横琴可根据双边协议优先适用。但根据相关规定,港澳牌照(单牌)机动车辆仅限在横琴新区范围内行驶。而与此同时,区内居民、区外游客的机动车辆,则可以自由进出横琴新区。在此特殊背景下,现有技术无法做到对以上两种性质的机动车辆进行分类、实时、动态的有效监管。此外,随着国内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珠港澳大桥的开通,类似这类特控区域涉车监管需求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如各类重大社会活动对进入特殊控制区域车辆的管理,各自贸区开放环境下对临时入境车辆在境内的管控,重点保护建筑或设施对进出车辆的监管等;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能够对某一管控区域的车辆进行分类管理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控区域车辆监管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对某一特控区域的车辆进行分类管理,采用预警-告警-追踪的三级监管实现对开放的管控区域内的受管控车辆的全景感知、精准把握。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控区域车辆监管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信息源、三级分布设置在道路的监控识别基站以及与监控识别基站连接的综合管理平台;其中,每一级监控识别基站根据其识别结果做出相应处理,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联调三级分布的监控识别基站的识别结果对受管控车辆进行综合管控;

其中,三级分布的监控识别基站分别是:

第一级基站,设置在管控区域内过界之前的必经之地,用于识别受管控车辆并对其发出预警通知;

第二级基站,设置在管控区域的边界,用于获取被预警的受管控车辆的越界证据并向其发出越界警告;

第三级基站,设置在管控区域边界之外的路网,用于获取越界违章车辆动向并进行上报。

进一步,所述信息源采用存储了以车辆唯一性身份信息为核心的相关车辆信息的汽车电子标识;

进一步,第二级基站还连接有交管违章平台,当受管控车辆发生越界行为时,向交管违章平台发送该车辆的车辆信息及违章证据。

进一步,所述每一级监控识别基站包括:rfid识别模块,使用rfid读写器读取汽车电子标识信息;视频识别模块,使用摄像机识别车牌号码;车辆身份判定模块,将rfid识别模块和视频识别模块各自的信息进行交叉比对,获得真实的车辆信息,确认车辆类别。使用rfid识别和视频识别的双基识别技术,能够精准甄别车辆身份,防止车辆套牌,

进一步,所述车辆身份判定模块根据车牌号码归属地区分受管控车辆和非管控车辆。

进一步,所述第一级基站还包括:第一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并上传所有经过第一级基站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至综合管理平台,读取受管控车辆的车辆信息获得车主信息;预警模块,用于向受管控车辆的车主和综合管理平台发送预警提示。

进一步,所述第二级基站还包括:第二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并上传所有经过第二级基站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至综合管理平台,读取受管控车辆的车辆信息获得车主信息;越界取证模块,用于控制摄像机抓拍受管控车辆的越界行为视频和/或照片;越界告警模块,用于将越界车辆的车辆信息和越界证据同时发送至交管违章平台与综合管理平台,并向车主发送越界警告。

进一步,所述第三级基站还包括:第三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并上传所有经过第三级基站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至综合管理平台,从综合管理平台获取越界车辆的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追踪模块,用于使用设置在边界外各主干道和支干道的rfid识别模块和视频识别模块锁定越界车辆,捕获其形式轨迹和路径信息,并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追捕指令下达模块,用于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向越界车辆附近的交警执法人员下达拦截追捕指令并推送越界车辆动向。

进一步,所述综合管理平台与政府管理机构、交通执法单位和车管所的信息共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管控区域车辆监管系统,使用多级监管方式,能够防止误判,做到管控区域车辆分类监管,减少不知情情况下的越界行为发生,并且能够在受管控车辆越界后掌握其动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级基站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级基站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级基站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级监控识别基站设置点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识别基站的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管控区域车辆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信息源、三级分布设置在道路的监控识别基站以及与监控识别基站连接的综合管理平台4;其中,每一级监控识别基站根据信息源识别判定受管控车辆,并做出相应处理,所述综合管理平台4联调三级分布的监控识别基站的识别结果对受管控车辆进行综合管控;

其中,信息源包括装配在车辆上的汽车电子标识,为了使识别更精确,监控识别基站采用双基识别技术,为了便于交管部门违章处理,第二级基站2还与交管违章平台5连接;

现有技术中,对越界行为往往只是在边界处设置识别监控,一旦越界便被记录在案;这种情况下,对于开放类管控区域,有的车主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开车越界的行为;并且,若是有车辆发生越界行为后,若只在边界处设置监控,对于车辆越界后去向也无法准确获知,加大了拦截追捕的难度;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三级监控识别基站,分别起到预警、告警和追踪监控的作用。

具体包括:

第一级基站1,设置在管控区域过界之前的必经之地,用于识别经过车辆并将所有经过车辆的车辆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4,并且判断经过车辆是否为受管控车辆,若为受管控车辆则同时向该车辆的车主和综合管理平台4发送预警信息;

第二级基站2,设置在管控区域的边界点,用于识别经过车辆并将所有经过车辆的车辆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4,并且判断经过车辆是否为所述第一级基站1中被预警的受管控车辆,若是,则对其进行跟踪监控,当该车辆发生越界行为时,则向该车辆的车主和综合管理平台4发送越界警告信息,并向交管违章平台5发送该车辆的车辆信息及违章证据;

第三级基站3,设置在管控区域边界之外的路网,用于识别并锁定所述第二级基站2中判定的越界违章车辆,实时将该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路径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4,交管部门能够通过所述综合管理平台4向离越界违章车辆最近的交警执法人员下达拦截追捕指令。

如图2-4所示,所述每一级监控识别基站各自包括:rfid识别模块11,使用rfid读写器读取汽车电子标识信息;视频识别模块12,使用摄像机识别车牌号码;车辆身份判定模块13,将rfid识别模块11和视频识别模块12各自的信息进行交叉比对,获得真实的车辆信息,确认车辆类别。

具体的,所有车辆根据车牌号码归属地区分受管控车辆和非管控车辆。

其中,所述第一级基站1还包括:第一信息管理模块14,用于记录并上传所有经过第一级基站1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至综合管理平台4,读取受管控车辆的车辆信息获得车主信息;预警模块15,用于向受管控车辆的车主和综合管理平台4发送预警提示。

其中,所述第二级基站2还包括:第二信息管理模块24,用于记录并上传所有经过第二级基站2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至综合管理平台4,读取受管控车辆的车辆信息获得车主信息;越界取证模块25,用于控制摄像机抓拍受管控车辆的越界行为视频和/或照片;越界告警模块26,用于将越界车辆的车辆信息和越界证据同时发送至交管违章平台5与综合管理平台4,并向车主发送越界警告。

其中,所述第三级基站3还包括:第三信息管理模块34,用于记录并上传所有经过第三级基站3的车辆的车辆信息至综合管理平台4,从综合管理平台4获取越界车辆的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追踪模块35,用于使用设置在边界外各主干道和支干道的rfid识别模块11和视频识别模块12锁定越界车辆,捕获其形式轨迹和路径信息,并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4;追捕指令下达模块36,用于通过综合管理平台4向越界车辆附近的交警执法人员下达拦截追捕指令并推送越界车辆动向。

具体的,汽车电子标识存储了以车辆唯一性身份信息为核心的相关车辆信息,例如车辆型号、外观、出厂日期、车辆识别码、车主信息、注册信息等,汽车电子标识能够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技术,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

具体的,每一级基站的硬件组成大致相同,设备数量根据车道进行相应调整,包括监控杆、rfid阅读器、摄像机和控制管理主机;rfid阅读器和摄像机负责经过车辆的信息采集,控制管理主机负责相应的信息处理与管理。其中,为了在夜晚或视野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拍摄,摄像机旁设置有补光灯;当有车辆经过时,rfid阅读器读取汽车电子标识的信息,摄像机拍摄下过车视频和/或图像,并识别车辆的车牌号码,rfid阅读器和摄像机将各自获取的信息发送到控制管理主机,控制管理主机将两者信息进行交叉比对,识别出所过车辆的真实车辆信息后通过互联网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4,控制管理主机还通过车牌号码归属地判定所过车辆是否为受管控车辆;

对于第一级基站1,若判定为受管控车辆,则控制管理主机会从获取的该车辆信息中读取车主信息,找到车主手机号,向其发送前方即将越界的预警提示短信,从而防止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车越界,同时控制管理主机还将向综合管理平台4发送预警信息,以提示交通管理人员受管控车辆可能发生越界行为的趋势,以便重点关注嫌疑车辆,提早做好准备;

对于第二级基站2,若判定为受管控车辆,则控制管理主机还会控制摄像机抓拍受管控车辆的越界行为视频和/或照片,并将这些越界证据连同越界车辆的车辆信息发送至交管违章平台5备案,同时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4以供后续查询与追溯;为了做到越界可知,综合管理平台4还会向越界车辆的车主发送越界通知信息。

对于第三级基站3,若判定为第二级基站2中的越界车辆,则控制管理主机控制摄像机跟踪拍摄越界车辆,实时将捕获的越界车辆行驶轨迹和路径信息发送至综合管理平台4,交警执法部门能够通过综合管理平台4向交警执勤人员下达拦截追捕指令并推送越界车辆动向。

为了实现管理透明化,政府管理机构、交通执法单位、车管所、公安平台等可注册登录综合管理平台4进行信息数据查询与追溯,公众也可登录交管违章平台5查看到自己的违章行为。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三级监控识别基站设置点示意图,第一级基站1设置在通向边界卡口之前的道路上,第二级基站2设置在边界卡口处,第三级基站3设置在边界卡口后的道路分叉口;经过边界卡口后,则为非管控区域。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监控识别基站应用场景图。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