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7275发布日期:2019-02-15 22:44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应用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这个想法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本名为《airwonderstories》的月刊科幻杂志上。但直到1986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制造出的navlab1才算得上第一辆由电脑驾驶而非人类驾驶的汽车。自那时开始,像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福特等全球知名的汽车巨头们就开始着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特别是最近10年,连谷歌、英特尔、苹果等科技厂商也加入了自动驾驶的研究之中。为了更方便的区分和定义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的分级就成了一件大事。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公认的两个分级制度分别是由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简称nhtsa)和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简称sae)提出的。其中,l4和l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都可以称为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到了这个级别,汽车已经可以在完全不需要驾驶员介入的情况下来进行所有的驾驶操作,驾驶员也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其他的方面比如工作或是休息。但两者的区别在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适用于部分场景下,通常是指在城市中或是高速公路上。而l5级别则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做到完全驾驶车辆行驶。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在车辆共享使用(包括租用)上的应用是顺应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有效地对接收驾乘服务的用户进行审核管理,确定搭乘乘客为预订使用该服务的乘客,也是保障运营安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这也是本发明着重探讨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管理方法,对于实际进入并搭乘自动驾驶车辆的用户进行审核管理,以在提供服务前确定实际搭乘用户为预订该服务时所提供的乘车用户,在确认完成后才提供驾乘服务,否则提示错误并关闭车辆的动力系统,从而保证驾乘服务的安全性。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管理方法,包括: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载处理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驾乘服务信息,所述驾乘服务信息包括服务对象的用户信息、用车时间和起止地点的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体征信息和用户id;所述自动驾驶车辆根据所述用车时间和起止地点的信息,在所述用车时间到达起始地点,并启动侦听;当侦听到待服务对象进入车内时,所述车载处理器生成信息采集控制信号,启动车载采集装置采集所述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将采集到的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与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所述待服务对象是否为所述服务对象;如果是,根据所述起止地点的信息生成自动行车规划信息,用以所述自动驾驶车辆根据所述自动行车规划信息自动驾驶至目的地;如果不是,通过车载人机交互界面输出验证失败提示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关闭所述自动驾驶车辆的动力系统。优选的,在所述自动驾驶车辆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驾乘服务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用户终端接收用车请求指令;所述用车请求指令包括用车时间和起止地点的信息;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车请求指令采集所述服务对象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用户信息和用车时间、起止地点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用车请求指令生成所述驾乘服务信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车请求指令采集所述服务对象的用户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车请求指令生成图像采集控制信号,采集所述服务对象的面部图像信息;或者,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车请求指令生成指纹采集控制信号,采集所述服务对象的指纹信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车载处理器生成信息采集控制信号,启动车载采集装置采集所述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具体包括:所述车载处理器生成图像采集控制信号,控制启动车载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待服务对象的面部图像信息;或者,所述车载处理器生成指纹采集控制信号,控制启动车载指纹识别装置,采集所述服务对象的指纹信息。优选的,所述将采集到的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与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所述待服务对象是否为所述服务对象具体包括:当采集到的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为多个时,逐一匹配每个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与所述用户体征信息;当其中任一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与所述用户体征信息相匹配时,即确定所述待服务对象是为所述服务对象;否则,确定所述待服务对象不是所述服务对象。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通过车载人机交互界面输出验证失败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车载处理器生成二次信息采集控制信号,对所述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进行二次信息采集。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对于实际进入并搭乘自动驾驶车辆的用户进行审核管理,以在提供服务前确定实际搭乘用户为预订该服务时所提供的乘车用户,在确认完成后才提供驾乘服务,否则提示错误并关闭车辆的动力系统,从而保证驾乘服务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用于在用户乘车时的对实际搭乘人进行审核,确定是否与预订该服务时提供的乘车人信息中的服务对象一致。从而保证驾乘服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如图1所示的步骤:步骤100,用户终端接收用车请求指令;具体的,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设备(portabledevice,pad)等具有处理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定制的专用设备。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后台服务器,从而进行驾乘服务的预定。此时,用户终端已经得到了用户的登陆信息,其中包括用户id。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输入的用车请求指令包括用车时间和起止地点的信息;其中,起止地点的信息包括起始地点的位置信息和目的地的位置信息。步骤110,用户终端根据用车请求指令采集服务对象的用户信息;具体的,采集服务对象的信息可以包括采集服务对象的面部特征信息或指纹信息。用户终端可以根据用车请求指令生成图像采集控制信号,生成提示信息并控制开启摄像头采集服务对象的面部图像信息;或者,用户终端可以根据用车请求指令生成指纹采集控制信号,启动用户终端上的指纹录入装置,采集服务对象的指纹信息。步骤120,用户终端将用户信息和用车时间、起止地点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是一个集成有车辆管理服务、地图导航服务、路况信息服务功能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分立的多个服务器,分别包括车辆管理服务器、地图数据服务器、路况信息服务器等等。用户终端将包括用户体征信息和用户id的用户信息,以及用车时间、起止地点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步骤130,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和用车请求指令生成驾乘服务信息。具体的,服务器根据用车时间、起止地点的信息进行车辆信息模糊计算,得到在用车时间能够到达起始地点的可调度车辆的信息,即在所需的预约位置的附近一定区域范围内,查询可调度的自动驾驶车辆。然后服务器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在可调度车辆中确定一个待调度车辆。这个规则可以是路径最近、速度最快、最经济等。服务器依据设定的规则确定待调度车辆并且得到车辆id和通信服务id。车辆与服务器的通信可以采用4g/5g通信接口来实现。步骤140,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载处理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驾乘服务信息,驾乘服务信息包括服务对象的用户信息、用车时间和起止地点的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体征信息和用户id。步骤150,自动驾驶车辆根据用车时间和起止地点的信息,在用车时间到达起始地点,并启动侦听;具体的,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载处理器根据当前位置、当前时间和用车时间以及起始地点,生成自动行车规划路径;然后车载处理终端生成自动驾驶控制指令并控制启动车辆,使得自动驾驶车辆按照自动行车规划路径自动行驶至预起始位置。步骤160,当侦听到待服务对象进入车内时,车载处理器生成信息采集控制信号,启动车载采集装置采集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具体的,车载处理器通过车门或座位上加载的传感器感应是否待服务对象进入到车内,当监测到有待服务对象进入时,车载处理器生成图像采集控制信号,控制启动车载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服务对象的面部图像信息;或者,车载处理器生成指纹采集控制信号,控制启动车载指纹识别装置,采集服务对象的指纹信息。步骤170,将采集到的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与用户体征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待服务对象是否为服务对象;如果只采集到一个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用这个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与用户体征信息进行匹配。当采集到的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为多个时,逐一匹配每个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与用户体征信息;当其中任一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与用户体征信息相匹配时,即确定待服务对象是为服务对象;否则,确定待服务对象不是服务对象。如果待服务对象是服务对象,执行步骤180,根据起止地点的信息生成自动行车规划信息,用以自动驾驶车辆根据自动行车规划信息自动驾驶至目的地;如果待服务对象不是服务对象,步骤190,通过车载人机交互界面输出验证失败提示信息,并生成控制指令关闭自动驾驶车辆的动力系统。为了避免因一次识别可能的偏差造成的误识别,优选的,车载处理器在首次匹配失败时,生成二次信息采集控制信号,对待服务对象的体征信息进行二次信息采集。再重复执行步骤170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用户管理方法,对于实际进入并搭乘自动驾驶车辆的用户进行审核管理,以在提供服务前确定实际搭乘用户为预订该服务时所提供的乘车用户,在确认完成后才提供驾乘服务,否则提示错误并关闭车辆的动力系统,从而保证驾乘服务的安全性。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
技术领域
: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