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停车的路边停车位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19348发布日期:2019-03-15 23:39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停车的路边停车位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停车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停车的路边停车位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汽车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车位的紧张,不仅私家车位价高难求,连路边停车位的数量也难以满足日常需求。而在使用路边侧方停车位时,由于汽车大小及长短不一,尤其是现今流行的两座式电动汽车,难免出现小车停入标准车位而带来的空间浪费;在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上,采用传统的侧方位停车,往往需要考虑行人及过往车辆,影响了停车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交通;并且传统的侧方位停车方式较为繁琐,稍有不注意还很可能擦到路牙,给车胎及轮毂造成磨损,不利于新手司机操作。因此带有传统线格标识的路边停车位已逐渐不能适应汽车数量爆棚的当今中国社会,需采用一种新的停车位及停车方式,来改善上述问题。

公开专利申请号为201610742403.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停车方式及停车方法,包括载车板、移动板、提升机构、伸缩装置及可传动机构;移动板连接提升机构、伸缩装置及可传动机构;载车板设置在移动板上。停车时移动板被推动至设定位置,载车板倾斜下降至水平,汽车驶上载车板后,载车板倾斜上升,再在移动板的作用下移动到初始位置,使得停好后的车辆尾部向上倾斜,以节省车位空间。该发明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盖上路边停车位不足的问题,但是停好后的车辆倾斜,由于倾斜角度较大,后车的头部置于前车的尾部之下,容易导致车内的物件掉落,前车车轮上的脏物也容易落在后车上,并且以此机构进行停车还需等待机构移动并下降后才能停入,耗费较多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停车的路边停车位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活动停车板及上轨道、中轨道和下轨道的活动配合设计,改变了传统路边停车位按线停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边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同时还使得路边侧方车位的停车及取车方式由繁化简,不仅缩短了停车时间,还能够避免一些车辆刮擦问题的出现;本停车位还积极采用网络选位以及按车收费的模式,极大的方便了司机日常停车需求。本发明功能有效实用,能够对城市路边停车位紧缺的问题带来改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便停车的路边停车位,包括汽车、路牙及停车区域,还包括活动停车板、上轨道、中轨道、下轨道、客户端、控制系统及远程管理系统;所述停车区域紧靠着路牙;若干所述停车板横向并排设置在停车区域上;所述路牙的内壁中设有内腔ⅰ;所述上轨道设置在内腔ⅰ中;所述中轨道为三条长直轨道,设置在所述活动停车板的下方,最靠内的一条所述中轨道对准上轨道;所述下轨道对齐设置在中轨道之下;所述上轨道及中轨道的底板为若干块拼接的活动底板,侧边为若干块活动侧板;所述活动底板与活动侧板相互铰接;在所述停车区域的外侧设置有活动轨道;所述活动轨道位于在中轨道的上方;所述活动轨道上设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的上端铰接在活动轨道上,下端铰接在中轨道上;在所述活动停车板的上部设有两组激光测距模块ⅰ及一组地磁传感器,底部设置有三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套入中轨道内;在所述路牙的下部还设置有内腔ⅱ;在所述内腔ⅱ中设有辅助液压缸;所述路牙的上部设有控制柱;在所述控制柱的顶端设有活动摄像头,中部设有激光测距模块ⅱ;所述客户端为手机app,由用户下载使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车位预约模块、通信模块、收费模块、gps定位模块及储存模块;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模块、车位分配模块及高级控制模块;所述控制系统基于nb-iot技术建立。所述路牙为高出路面10cm;所述上轨道、中轨道及下轨道均设有轨道润滑装置;每一块所述活动底板及活动侧板之间均设有固定卡扣;所述激光测距模块ⅰ及激光测距模块ⅱ均可向待测距的物体发射激光脉冲并开始计时,接收到反射光时停止计时,通过计时可得出激光测距模块ⅰ或激光测距模块ⅱ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所述地磁传感器为多圈缠绕的震荡电路,其磁场覆盖地面,通过感应磁场变化来判断是否有物体经过。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上连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连接有换向电机;所述万向轮的轴心连接液压马达;在所述万向轮与活动停车板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活动底板与活动侧板上分别设有翻转电机ⅰ及翻转电机ⅱ;所述活动摄像头与控制柱之间设有转头电机;所述活动片上连有起落电机;所述活动停车板上设有磨砂钢化玻璃;在所述活动停车板与磨砂钢化玻璃之间设有led彩灯。所述换向电机带动旋转盘转动;所述液压马达带动万向轮移动;所述支撑杆起到辅助支撑活动停车板的作用;所述翻转电机ⅰ及翻转电机ⅱ分别带动活动底板与活动侧板转动;所述转头电机带动活动摄像头转动;所述活动片在起落电机的带动下将活动轨道顶起,使所述活动轨道与上轨道对齐,方便所述中轨道上的万向轮移动至活动轨道及上轨道中;所述磨砂钢化玻璃的钢化度大于4n/cm,表面应力α大于95mpa;做磨砂处理是为了增强与汽车轮胎的摩擦力;所述led彩灯可发出红、蓝、白、绿四种不同颜色的光。

进一步的,所述客户端内包括车位使用说明、预约寻位功能及付费功能;所述预约寻位功能及付费功能通过手机网络连接到远程管理系统;所述付费功能关联手机钱包或使用者的网上银行等相关移动支付功能。所述使用说明可帮助使用者更好掌握本停车位的用法;所述预约寻位功能可帮助使用者预先定下车位;所述移动支付功能包括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等。

进一步的,在所述控制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激光测距模块ⅰ、地磁传感器及激光测距模块ⅱ;所述车位预约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连接到远程管理系统中的车位分配模块上;所述通信模块采用nb-iot技术建立,并将当前的数据及视频信息上传至远程管理系统;所述收费模块设有计时器,并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连接卫星;所述储存模块将数据及视频信息储存起来,满容后从最早期的数据开始删除;在所述控制柱上还设有显示屏及扬声器。所述激光测距模块ⅰ、地磁传感器及激光测距模块ⅱ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并由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整理,再根据数据控制各机构开启,最后将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远程管理系统;所述nb-iot为窄带物联网技术,其设备电能消耗少,供能电池可至少使用长达十年之久;所述收费模块用以计算停车费的多少;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以确定车位位置;所述显示屏可显示本停车位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管理系统设有大数据服务器;所述车位分配模块结合各个停车区域上配备的控制系统传输来的数据以及客户端上的车位需求进行车位分配。所述大数据服务器进行保存及处理本车位系统的各种数据;所述车位分配系统的车位分配原则是按距离远近分配、按预约时间先后分配以及按汽车型号长度分配。

进一步的,所述停车区域的宽度为250cm,长度视具体安装位置的空间决定;所述活动停车板为高强度钢制成,厚度为2cm,宽度为10cm;所述磨砂钢化玻璃为高强度钢化玻璃,厚度为1.5cm,且在与所述激光测距模块ⅰ及地磁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做透明处理;所述液压马达为高扭矩低转速马达;两组所述激光测距模块ⅰ之间的距离为100cm。所述停车区域的宽度正好合适一般家用汽车停放,且方便乘客上下车;所述活动停车板及磨砂钢化玻璃强度高,可承载汽车的碾压;所述磨砂钢化玻璃在与激光测距模块ⅰ及地磁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做透明处理,可减少对设备信号的干扰;所述液压马达高扭矩低转速,可轻易带动承载有汽车的活动停车板移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选车位:使用者使用手机在客户端上选择预约寻位功能,输入想要停车的地点及车型,远程管理系统的车位分配模块将附近的车位信息包括具体地点以及当前该停车区域所剩下的长度显示在客户端上,供使用者选择;选好停车区域后,该停车区域将根据预选车型的长度控制相应的led彩灯发光,形成预选车位区,提示过往车辆该区域已被预选,同时根据当前所剩下的长度判断是否还能停下更多车;如剩下区域长度还可停车,则除led彩灯发光外不产生任何变化,如剩下区域不够停车,则高级控制模块将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使活动轨道及停车区域最尾部的三条活动停车板升起,避免其他车辆驶入,并将该停车区域剩下的长度显示在客户端上;预选车位免费保留十分钟,十分钟过后将通过手机询问预选者是否继续保留预选;如继续保留,则按当地路边停车收费标准的30%计算车位保留费用;

2)停车:司机将车开到预选的停车区域末尾,直接驶入停车区域内,无需再采用侧方位停车模式;此时地磁传感器通过上方磁场的变化,判断有物体停在该停车区域;两组激光测距模块ⅰ启动;如两组激光测距模块ⅰ均检测到上方有物体阻挡,且高度均在10到30cm范围内时,则说明停在该停车区域上的是汽车,并允许机构进行下一步动作;如仅有一组或没有激光测距模块ⅰ检测到上方有物体时,则判断停在该停车区域上的物体不是汽车,机构不会进行下一步动作,并通过扬声器发出带有礼貌用语的提示音,提示停在该停车区域上的人或非汽车离开;汽车的司机及乘客下车并需在客户端上确认停好车;如司机忘记在客户端上确认,则五分钟后通过手机询问司机是否已停好车,如司机无反应,则在两分钟后默认车已停好;确认停好车后预选车位区的led彩灯将熄灭,汽车底部的led彩灯将会发光,形成环形灯带。

3)移车:车子停好后,激光测距模块ⅱ通过激光测出该车的长度,数据精确到毫米;数据处理模块根据车辆的长度数据,计算出车辆下方的活动停车板数量;此时上轨道中位于刚停好的汽车前端的一部分活动侧板在翻转电机ⅱ的带动下向两边翻出,活动底板在翻转电机ⅰ的带动下向下翻折,并最终搭到中轨道上;而中轨道上的部分活动底板与活动侧板也以相同方式翻出并搭在下轨道上;早已停在该停车区域上的最后一辆汽车后方的部分活动停车板在万向轮以及液压马达的带动下通过搭在下轨道上的活动底板与活动侧板运动到下轨道内;承载汽车并与汽车长度相当的那部分活动停车板在万向轮以及液压马达的带动下通过搭在中轨道上的活动底板与活动侧板运动到上轨道内,再在上轨道中带着汽车运动到该停车区域上原先已停好的最后一辆汽车的末尾,并通过搭在中轨道上的活动底板与活动侧板重新向下运动到中轨道上,正好填补运动到下轨道上的活动停车板;此时在停车区域上的相邻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在一块活动停车板之内,既不超过10cm;而运动到下轨道上的活动停车板则通过搭在下轨道上的活动底板与活动侧板回到中轨道上,填补承载汽车向前运动的那部分活动停车板;活动摄像头全程记录停车及移车过程,并将车牌号按停车顺序显示在控制柱的显示屏上;

4)付费:司机取车时需要先在客户端手机app上选择付费,或在显示屏上选择自己对应的汽车的车牌号;控制系统中的收费模块将根据车辆的大小以及停车时间进行计费;车长在430cm至450cm范围内的汽车按该区域一般路边停车位标准收费,在标准收费范围之外的汽车车长每缩短或增加10cm,则计费减少或增长5%,不足10cm的按10cm计算,停车费增减幅度最高为30%;司机在手机上通过移动支付功能按要求付完停车费及车位保留费后即可取车;

5)取车:付完停车费后汽车底部的中轨道及相对应的活动轨道的活动侧板分别向两边翻折;万向轮在旋转盘及换向电机的带动下原地旋转90°,使其前进方向为垂直于停车区域,随后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将汽车横向带出;在此过程中,辅助液压缸的推杆跟随伸出,帮助推动活动停车板及汽车移动;司机将汽车开走后本停车位装置复位,并将停在后面的汽车按移车步骤方法向前移动,填补中间汽车驶离后的空缺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改变了传统车位固定划线的形式,通过活动停车板的移动,自动将相邻两车的距离缩短到最小,根据车辆实际长度停车,节约了路边侧方停车位的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路边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2.使用本发明装置进行停车的车辆无需再按繁琐的侧方位停车步骤进行操作,只需从停车区域的最末端直接驶入即可,随后设备会自动将汽车移动至最适合位置,过程简单方便,节省时间,也避免造成因侧方停车时带来的交通堵塞以及新手操作时碰伤车辆。

3.本发明通过设置可纵向及横向移动的活动停车板,不仅简化了停车过程,也大大方便了取车,在汽车驶离侧方车位时不必担心因前车停车不规范而导致的不必要剐蹭问题出现。

4.本发明采用预约车位以及因车而定的合理计费模式,使得司机能够充分了解附近车位情况,帮助司机更快更好的寻位停车以及缴费。

5.本发明通过活动停车板及上轨道、中轨道和下轨道的活动配合设计,改变了传统路边停车位按线停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边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同时还使得路边侧方车位的停车及取车方式由繁化简,不仅缩短了停车时间,还能够避免一些车辆刮擦问题的出现;本停车位还积极采用网络选位以及按车收费的模式,极大的方便了司机日常停车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路边停车位整体示意图。

图2是上、中、下轨道示意图。

图3是路牙及活动停车板示意图。

图4是活动轨道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汽车1、路牙2、停车区域3、活动停车板4、上轨道5、中轨道6、下轨道7、活动轨道8、活动底板9、活动侧板10、万向轮11、旋转盘12、支撑杆13、激光测距模块ⅰ14、地磁传感器15、控制柱16、活动摄像头17、激光测距模块ⅱ18、内腔ⅰ19、内腔ⅱ20、辅助液压缸21、活动片22、起落电机23、显示屏24、磨砂钢化玻璃25、led彩灯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方便停车的路边停车位,包括汽车1、路牙2及停车区域3,还包括活动停车板4、上轨道5、中轨道6、下轨道7、客户端、控制系统及远程管理系统;所述停车区域3紧靠着路牙2;若干所述停车板4横向并排设置在停车区域3上;所述路牙2的内壁中设有内腔ⅰ19;所述上轨道5设置在内腔ⅰ19中;所述中轨道6为三条长直轨道,设置在所述活动停车板4的下方,最靠内的一条所述中轨道6对准上轨道6;所述下轨道7对齐设置在中轨道6之下;所述上轨道5及中轨道6的底板为若干块拼接的活动底板9,侧边为若干块活动侧板10;所述活动底板9与活动侧板10相互铰接;在所述停车区域3的外侧设置有活动轨道8;所述活动轨道8位于在中轨道6的上方;所述活动轨道8上设有活动片22;所述活动片22的上端铰接在活动轨道8上,下端铰接在中轨道6上;在所述活动停车板4的上部设有两组激光测距模块ⅰ14及一组地磁传感器15,底部设置有三组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11套入中轨道6内;所述路牙2的上部设有控制柱16;在所述控制柱16的顶端设有活动摄像头17,中部设有激光测距模块ⅱ18;所述客户端为手机app,由用户下载使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车位预约模块、通信模块、收费模块、gps定位模块及储存模块;所述远程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模块、车位分配模块及高级控制模块;所述控制系统基于nb-iot技术建立。

所述万向轮11上连有旋转盘12;所述旋转盘12连接有换向电机;所述万向轮11的轴心连接液压马达;所述活动底板9与活动侧板10上分别设有翻转电机ⅰ及翻转电机ⅱ;所述活动摄像头17与控制柱16之间设有转头电机;所述活动片22上连有起落电机23;所述活动停车板4上设有磨砂钢化玻璃25;在所述活动停车板4与磨砂钢化玻璃25之间设有led彩灯26。

所述客户端内包括车位使用说明、预约寻位功能及付费功能;所述预约寻位功能及付费功能通过手机网络连接到远程管理系统;所述付费功能关联手机钱包或使用者的网上银行等相关移动支付功能。

在所述控制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激光测距模块ⅰ14、地磁传感器15及激光测距模块ⅱ18;所述车位预约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连接到远程管理系统中的车位分配模块上;所述通信模块采用nb-iot技术建立,并将当前的数据及视频信息上传至远程管理系统;所述收费模块设有计时器,并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连接卫星;所述储存模块将数据及视频信息储存起来,满容后从最早期的数据开始删除;在所述控制柱16上还设有显示屏24及扬声器。

所述远程管理系统设有大数据服务器;所述车位分配模块结合各个停车区域3上配备的控制系统传输来的数据以及客户端上的车位需求进行车位分配。

所述停车区域3的宽度为250cm,长度视具体安装位置的空间决定;所述活动停车板4为高强度钢制成,厚度为2cm,宽度为10cm;所述磨砂钢化玻璃25为高强度钢化玻璃,厚度为1.5cm,且在与所述激光测距模块ⅰ14及一组地磁传感器15对应的位置做透明处理;所述液压马达为高扭矩低转速马达;两组所述激光测距模块ⅰ14之间的距离为100cm。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包括以下步骤:预选车位:使用者使用手机在客户端上选择预约寻位功能,输入想要停车的地点及车型,远程管理系统的车位分配模块将附近的车位信息包括具体地点以及当前该停车区域所剩下的长度显示在客户端上,供使用者选择;选好停车区域3后,该停车区域3将根据预选车型的长度控制相应的led彩灯26发光,形成预选车位区,提示过往车辆该区域已被预选,同时根据当前所剩下的长度判断是否还能停下更多车;如剩下区域长度还可停车,则除led彩灯26发光外不产生任何变化,如剩下区域不够停车,则高级控制模块将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使活动轨道8及停车区域3最尾部的三条活动停车板4升起,避免其他车辆驶入,并将该停车区域3剩下的长度显示在客户端上;预选车位免费保留十分钟,十分钟过后将通过手机询问预选者是否继续保留预选;如继续保留,则按当地路边停车收费标准的30%计算车位保留费用;停车:司机将车开到预选的停车区域3末尾,直接驶入停车区域3内,无需再采用侧方位停车模式;此时地磁传感器15通过上方磁场的变化,判断有物体停在该停车区域3;两组激光测距模块ⅰ14启动;如两组激光测距模块ⅰ14均检测到上方有物体阻挡,且高度均在10到30cm范围内时,则说明停在该停车区域上的是汽车1,并允许机构进行下一步动作;如仅有一组或没有激光测距模块ⅰ14检测到上方有物体时,则判断停在该停车区域3上的物体不是汽车1,机构不会进行下一步动作,并通过扬声器发出带有礼貌用语的提示音,提示停在该停车区域3上的人或非汽车1离开;汽车1的司机及乘客下车并需在客户端上确认停好车;如司机忘记在客户端上确认,则五分钟后通过手机询问司机是否已停好车,如司机无反应,则在两分钟后默认车已停好;确认停好车后预选车位区的led彩灯26将熄灭,汽车底部的led彩灯26将会发光,形成环形灯带。移车:车子停好后,激光测距模块ⅱ18通过激光测出该车的长度,数据精确到毫米;数据处理模块根据车辆的长度数据,计算出车辆下方的活动停车板4数量;此时上轨道5中位于刚停好的汽车1前端的一部分活动侧板10在翻转电机ⅱ的带动下向两边翻出,活动底板9在翻转电机ⅰ的带动下向下翻折,并最终搭到中轨道6上;而中轨道6上的部分活动底板9与活动侧板10也以相同方式翻出并搭在下轨道7上;早已停在该停车区域3上的最后一辆汽车1后方的部分活动停车板4在万向轮11以及液压马达的带动下通过搭在下轨道7上的活动底板9与活动侧板10运动到下轨道7内;承载汽车1并与汽车1长度相当的那部分活动停车板4在万向轮11以及液压马达的带动下通过搭在中轨道6上的活动底板9与活动侧板10运动到上轨道5内,再在上轨道5中带着汽车1运动到该停车区域3上原先已停好的最后一辆汽车1的末尾,并通过搭在中轨道6上的活动底板9与活动侧板10重新向下运动到中轨道6上,正好填补运动到下轨道7上的活动停车板4;此时在停车区域3上的相邻两辆汽车1之间的距离在一块活动停车板4之内,既不超过10cm;而运动到下轨道7上的活动停车板4则通过搭在下轨道7上的活动底板9与活动侧板10回到中轨道7上,填补承载汽车1向前运动的那部分活动停车板4;活动摄像头17全程记录停车及移车过程,并将车牌号按停车顺序显示在控制柱16的显示屏24上;付费:司机取车时需要先在客户端手机app上选择付费,或在显示屏24上选择自己对应的汽车1的车牌号;控制系统中的收费模块将根据车辆的大小以及停车时间进行计费;车长在430cm至450cm范围内的汽车1按该区域一般路边停车位标准收费,在标准收费范围之外的汽车1车长每缩短或增加10cm,则计费减少或增长5%,不足10cm的按10cm计算,停车费增减幅度最高为30%;司机在手机上通过移动支付功能按要求付完停车费及车位保留费后即可取车;取车:付完停车费后汽车1底部的中轨道6及相对应的活动轨道8的活动侧板10分别向两边翻折;万向轮11在旋转盘12及换向电机的带动下原地旋转90°,使其前进方向为垂直于停车区域3,随后在液压马达的带动下将汽车1横向带出;司机将汽车1开走后本停车位装置复位,并将停在后面的汽车1按移车步骤方法向前移动,填补中间汽车1驶离后的空缺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同实施例1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所述万向轮11与活动停车板4之间设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起到辅助支撑活动停车板4的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同实施例1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所述路牙2的下部还设置有内腔ⅱ20;在所述内腔ⅱ20中设有辅助液压缸21。所述内腔ⅱ20用于安放辅助液压缸21;在取车过程中,所述辅助液压缸21的推杆跟随伸出,帮助推动活动停车板4及汽车1移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同实施例1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所述万向轮11与活动停车板4之间设有支撑杆13;在所述路牙2的下部还设置有内腔ⅱ20;在所述内腔ⅱ20中设有辅助液压缸21。所述支撑杆13起到辅助支撑活动停车板4的作用;所述内腔ⅱ20用于安放辅助液压缸21;在取车过程中,所述辅助液压缸21的推杆跟随伸出,帮助推动活动停车板4及汽车1移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