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雾报警器基于Zigbee网络的自检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27567发布日期:2019-02-22 19:59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雾报警器基于Zigbee网络的自检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烟雾报警器基于zigbee网络的自检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烟雾报警器对预防室内火灾、减小火灾带来的灾害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烟雾报警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光电原理报警器、电离原理的报警器;按工作方式分为单点报警器及互联式报警器。无论何种类型的烟雾报警器,其最直接、最迅速的报警方式是其自身的声光报警,一般通过其自身的蜂鸣器或扬声器以及报警指示灯来实现火灾烟雾的报警。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由于产品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电池电量的降低,可能导致烟雾报警器在发生火灾报警时无法发出声光报警,因此需定期对烟雾报警器进行自检,检测其是否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市面上的烟雾报警器大多使用机械按键的方式进行自检,由于大多数烟雾报警器安装在天花板上,一般将检测人员升高到指定位置手动按下机械按键或通过专业设计的烟雾自检操作杆来触发自检功能,一些特殊场合的烟雾报警器内置磁性开关,通过磁铁靠近来实现自检,但都存在操作不方便、效率低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的问题。随着zigbee自组网技术的发展,zigbee网络日趋稳定,市面上也出现不少基于zigbee网络的烟雾报警器,而烟雾报警器的自检功能大多还停留在通过机械按键自检的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基于zigbee网络的自检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烟雾报警器与zigbee网络相连,实现远程报警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其声光报警系统自检的自动化非接触式与批量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雾报警器基于zigbee网络的自检系统,包括zigbee协调器、wifi网络、云服务器、控制终端和多个基于zigbee网络的烟雾报警器;多个基于zigbee网络的所述烟雾报警器分别与所述zigbee协调器连接,zigbee协调器通过所述wifi网络与所述云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云端服务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控制终端用于下发烟雾报警器的自检控制指令以及接收烟雾报警器的反馈信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自检系统还包括物理按键、与所述物理按键并联连接pmos管、烟雾检测处理芯片和与该烟雾检测处理芯片连接的蜂鸣器以及指示灯,所述物理按键用于接通或关闭烟雾检测处理芯片的控制引脚,从而使烟雾检测处理芯片对蜂鸣器以及指示灯进行控制,所述pmos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物理按键的两端连接,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烟雾报警器的i/o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烟雾检测处理芯片为re46c191烟感芯片。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zigbee协调器与多个基于zigbee网络的所述烟雾报警器之间采用星型连接组成星型zigbee网络。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zigbee协调器与wifi网络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机app终端或pc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基于zigbee网络的自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控制终端备注多个烟雾报警器的位置及序号,控制终端将自检指令经云端服务器、wifi网络、zigbee协调器下发至指定的某个或批量指定区域内的烟雾报警器;

步骤二、烟雾报警器向zigbee协调器反馈自检指令是否下发成功的消息,并最终反馈至控制终端,如果自检指令未下发成功,则zigbee协调器周期性的向报警器发送自检指令直至烟雾报警器的zigbee终端反馈下发成功的消息;

步骤三、自检指令下发成功后,用户可现场观察被检烟雾报警器的声光报警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若工作正常,用户可手动关闭自检按键功能或使用控制终端自动关闭自检,若不正常,则需取下不正常的烟雾报警器做进一步维护。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zigbee协调器通过短地址、设备类型来区分各烟雾报警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控制终端向对应的烟雾报警器或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烟雾报警器发送自检、停止自检指令,工作人员无需再携带专用的自检工具,操作安全、方便简洁,极大的提高了自检效率;另外对于安装较高、人工自检不方便位置的烟雾报警器自检有显著的提升工作效率及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烟雾报警器基于zigbee网络的自检系统,包括zigbee协调器、wifi网络、云服务器、控制终端和多个基于zigbee网络的烟雾报警器;多个基于zigbee网络的所述烟雾报警器分别与所述zigbee协调器连接,zigbee协调器通过所述wifi网络与所述云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云端服务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控制终端用于下发烟雾报警器的自检控制指令以及接收烟雾报警器的反馈信息;如图2所示,该自检系统还包括物理按键、与所述物理按键并联连接pmos管、烟雾检测处理芯片和与该烟雾检测处理芯片连接的蜂鸣器以及指示灯,所述物理按键用于接通或关闭烟雾检测处理芯片的控制引脚,从而使烟雾检测处理芯片对蜂鸣器以及指示灯进行控制,所述pmos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所述物理按键的两端连接,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烟雾报警器的i/o连接。

所述烟雾检测处理芯片为re46c191烟感芯片。

所述zigbee协调器与多个基于zigbee网络的所述烟雾报警器之间采用星型连接组成星型zigbee网络。

所述zigbee协调器与wifi网络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机app终端或pc终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烟雾报警器基于zigbee网络的自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控制终端备注多个烟雾报警器的位置及序号,控制终端将自检指令经云端服务器、wifi网络、zigbee协调器下发至指定的某个或批量指定区域内的烟雾报警器;

步骤二、烟雾报警器向zigbee协调器反馈自检指令是否下发成功的消息,并最终反馈至控制终端,如果自检指令未下发成功,则zigbee协调器周期性的向报警器发送自检指令直至烟雾报警器的zigbee终端反馈下发成功的消息;

步骤三、自检指令下发成功后,用户可现场观察被检烟雾报警器的声光报警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若工作正常,用户可手动关闭自检按键功能或使用控制终端自动关闭自检,若不正常,则需取下不正常的烟雾报警器做进一步维护。

其中,zigbee协调器通过短地址、设备类型来区分各烟雾报警器。

下面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使烟雾报警器对其自身声光报警设备的自检功能实现更加方便、更加智能化、批量化及非接触式的操作,在保留机械按键的基础上,在基于zigbee网络的烟雾报警器中使用烟雾检测处理芯片的一个i/o口来开启和关闭烟雾报警器的自检功能。其自检指令通过用户的手机app向云端服务器或本地网络向zigbee协调器、烟雾报警器定向发送自检开启指令,同时,用户可通过手机app批量定向发送自检开启指令,待用户或自检工作人员在现场确认待测的烟雾报警器声光性能正常后再通过手机app关闭烟雾报警器的自检功能。当然,为区分烟雾报警器报警与自检声光,需将自检的声光频率调节至不同频率。

本实施例选用微芯re46c191烟感专用芯片作为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检测处理芯片,该芯片具有性能稳定、功能集成度高等优点,内置运算放大器可处理红外光电对管感应电流信号,内置pwm输出功能可用于蜂鸣器输出声音功能。再如图2所示,图2所示的机械按键k2用于导通re46c191的引脚3和引脚4,从而触发烟雾报警器的自检功能,使蜂鸣器bz1及绿色指示灯d4工作,从而判断其声光报警部分是否正常工作。pmos管u3与机械按键k2并联同样用于导通re46c191的引脚3和引脚4,pmos管的栅极平时为高电平,当烟雾报警器的zigbee终端通过i/o口输出一个低电平给pmos管的栅极时re46c191的引脚3和引脚4导通,从而达到控制烟雾报警器自检开启与关闭的功能,通过i/o口输出高低电平来开启或关闭烟雾报警器的自检功能;基于zigbee的多个烟雾报警器与zigbee协调器组成星型zigbee网络,zigbee协调器通过短地址、设备类型来区分各烟雾报警器终端。

zigbee协调器与wifi网络通过串口进行相互通信,当zigbee协调器接收到烟雾报警器的报警信息时可将报警信息传输给wifi网络,wifi网络通过internet将报警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经云端服务器处理后传输给用户的手机app。相反的,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将自检指令经云端服务器、wifi网络、zigbee协调器下发至指定的烟雾报警器。

当多个基于zigbee的烟雾报警器与zigbee协调器已完成组网后,可在手机app界面内备注烟雾报警器的位置及序号。用户使用自检功能时,在手机上操作手机app开启指定的某个或批量开启指定区域内的烟雾报警器的自检功能,当自检指令下发成功后,烟雾报警器的zigbee终端向zigbee协调器反馈下发成功的消息,并最终反馈至用户的手机app界面,否则zigbee协调器将在一段时间内周期性向延误报警器发送自检指令直至烟雾报警器的zigbee终端反馈下发成功的消息,以防止由于网络原因造成的下发失败从而使用户发生误判。

指令下发成功后,用户可现场观察被检烟雾报警器的声光报警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若工作正常,用户可手动关闭自检机械按键功能或使用手机app中自带的5分钟后自动关闭自检的功能,若不正常,则需取下烟雾报警器做进一步维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