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横道用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6970发布日期:2019-03-02 00:4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行横道用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信号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行横道用信号灯。



背景技术:

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交通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方向指示指示灯(箭头信号灯)、车道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其中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主要供行人使用,但是常规的信号灯需要行人抬头观看,而随着低头族越来越多,很多人玩手机不抬头看信号灯,导致过马路比较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人行横道用信号灯。

技术方案:一种人行横道用信号灯,包括控制器、安装箱和顶板,所述安装箱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底板,第一、二侧板相对,第三、四侧板相对;所述顶板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顶板封闭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开口,所述安装箱内还安装有位于顶板下方的白色毛玻璃;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均相互平行,所述第三侧板和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条形光源,第一条形光源发红光,所述第四侧板和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条形光源,第二条形光源发绿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安装有与底板平行的矩形的反光镜,所述反光镜和第三侧板之间具有矩形的第一空隙,所述反光镜和第四侧板之间具有矩形的第二空隙,所述反光镜位于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光杆,所述第一侧板处具有轴承座,轴承座处具有轴承,所述第二侧板处具有电机,电机轴和轴承之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和光杆穿过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具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孔和与光杆配合的光滑孔,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具有第一平面反射镜,另一端具有第二平面反射镜,所述第一、二平面反射镜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45度,第一平面反射镜位于第一空隙的下方,第二平面反射镜位于第二空隙的下方;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具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第一盲孔的封闭端安装有第一光强检测器,第二盲孔的封闭端安装有第二光强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为钢化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在第一时间段使所有的第一条形光源亮起,所有的第二条形光源熄灭;在第二时间段使所有的第二条形光源亮起,所有的第一条形光源熄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相互交替。

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控制器能够控制执行故障检查操作;所述故障检查操作中控制器控制活动杆在设定时长内在最靠近第一侧板的一端和最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之间作往复运动,所述设定时长大于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的时长之和;在所述设定时长内,当第一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与第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之和超出光强阈值范围的持续时长大于阈值时长时,控制器控制无线通信单元发射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设定时长内,当第一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在光强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小于第一时长,或第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在光强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小于第二时长时,控制器控制无线通信单元发射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阈值时长为2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时长等于第一时间段时长的五分之四;所述第二时长等于第二时间段时长的五分之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盲孔的深度相等,均大于10cm;所述第一条形光源的数量等于第二条形光源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时长小于第一时间段时长和两倍的第二时间段时长之和;所述设定时长小于第二时间段时长和两倍的第一时间段时长之和。

进一步地,控制器进行控制,每隔一定时间执行一次所述故障检查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一定时间是一天。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是平面反光镜。

进一步地,当所有的第一条形光源和所有的第二条形光源均亮起时,第一、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故障检查操作中,活动杆的移动为匀速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时长内,活动杆的运动距离大于等于活动杆能够到达的最靠近第一侧板的一端和活动杆能够到达的最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之间的距离的2倍。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时长的起点,所述活动杆位于活动杆能够到达的最靠近第一侧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时长的终点,所述活动杆位于活动杆能够到达的最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

上面所讲的持续时长,指的是连续的持续时长。不是多个间隔的时长的累加。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信号灯,即使行人低头也能看见信号灯信号。并且能够定期检测信号灯是否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信号灯侧面示意图;

图2a-a’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信号灯俯视示意图,未画出第一、二条形光源和反光镜。

图4为信号灯俯视示意图,反光镜和第一、二条形光源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2顶板;3白色毛玻璃;4安装板;4.1第一条形光源;4.2第二条形光源;5.1第一光强检测器;5.2第二光强检测器;7活动杆;7.1第一平面反射镜;7.2第二平面反射镜;8反光镜;9.1丝杆;9.2光杆。

一种人行横道用信号灯,包括控制器、安装箱和顶板,所述安装箱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和底板,第一、二侧板相对,第三、四侧板相对;所述顶板2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顶板封闭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开口,所述安装箱内还安装有位于顶板下方的白色毛玻璃3;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均相互平行,所述第三侧板和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条形光源4.1,第一条形光源发红光,所述第四侧板和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条形光源4.2,第二条形光源发绿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安装有与底板平行的矩形的反光镜8,所述反光镜和第三侧板之间具有矩形的第一空隙,所述反光镜和第四侧板之间具有矩形的第二空隙,所述反光镜位于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光杆9.2,所述第一侧板处具有轴承座,轴承座处具有轴承,所述第二侧板处具有电机,电机轴和轴承之间连接有丝杆9.1,所述丝杆和光杆穿过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具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孔和与光杆配合的光滑孔,所述活动杆7的一端具有第一平面反射镜7.1,另一端具有第二平面反射镜7.2,所述第一、二平面反射镜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45度,第一平面反射镜位于第一空隙的下方,第二平面反射镜位于第二空隙的下方;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具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第一盲孔的封闭端安装有第一光强检测器,第二盲孔的封闭端安装有第二光强检测器。

所述顶板为钢化玻璃。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在第一时间段使所有的第一条形光源亮起,所有的第二条形光源熄灭;在第二时间段使所有的第二条形光源亮起,所有的第一条形光源熄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相互交替。所述第一、二盲孔的深度相等,均大于10cm;所述第一条形光源的数量等于第二条形光源的数量。

第一条形光源和第二条形光源亮起时,向上照射的光透过白色毛玻璃再透过钢化玻璃,向下照射的光经过反光镜的反射后透过白色毛玻璃,再透过钢化玻璃,用于提示行人信号。正常情况下,第一、二时间段是交替进行的,红绿灯交替亮起,但是有时候,会出现第一、二条形光源该亮的时候不亮,不该亮的时候点亮。为了检测,设置了无线通信单元,控制器能够控制执行故障检查操作;所述故障检查操作中控制器控制活动杆在设定时长内在最靠近第一侧板的一端和最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之间作往复运动,所述设定时长大于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的时长之和;在所述设定时长内,当第一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与第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之和超出光强阈值范围的持续时长大于阈值时长时,控制器控制无线通信单元发射报警信号。并且在所述设定时长内,当第一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在光强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小于第一时长,或第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在光强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小于第二时长时,控制器控制无线通信单元发射报警信号。

所述阈值时长为2秒。所述第一时长等于第一时间段时长的五分之四;所述第二时长等于第二时间段时长的五分之四。所述设定时长小于第一时间段时长和两倍的第二时间段时长之和;所述设定时长小于第二时间段时长和两倍的第一时间段时长之和。

由于第一、二条形光源的数量相等且单个第一、二条形光源点亮时发光功率一样。因此正常情况下,在活动杆移动的整个过程中,至少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段和一个完整的第二时间段;理论上在第一时间段中,第一平面反射镜反射第一条形光源的光,第一光强检测器应该在光强阈值范围内(虽然第一平面反射镜位于一个第一条形光源的正下方和位于两个第一条形光源之间,测量值会有一些不同,但是都在光强阈值范围内),第一时间段中,由于第二条形光源是熄灭的,第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非常小,由于第二光强检测器在盲孔的端部,测量值几乎是零。在第二时间段中,第二光强检测器应该在光强阈值范围内,第一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很小,几乎是零。这样在整个设定时长中,正常情况下,应该满足第一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与第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之和基本一直在光强阈值范围内,并且第一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在光强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长,第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在光强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长,否则说明出现了故障。例如第一时间段,第一、二条形光源都不亮,或者第一、二条形光源都亮,都会导致报警。

之所以将判断条件写成“当第一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与第二光强检测器的测量值之和超出光强阈值范围的持续时长大于阈值时长时”,是因为在第一、二时间段切换的节点,可能会存在短暂的第一、二光源同时点亮或熄灭的情况,这个时间非常短,因此为了避免误报警。将持续时长作为判断条件,对于极短时间的超出光强阈值范围的情况不报警。

尽管本发明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