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3910发布日期:2019-05-22 03:0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造口袋是用于储蓄人体排泄物的容器,大量应用于临床医学。目前的造口袋具有不同的设计样式,但主体结构都是由一个柔性的环形底盘和一个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在环形底盘一面上的袋体组成,使用时将环形底盘黏贴固定到创口外侧皮肤处,使创口通过环形底盘的中间开孔与袋体连通。但底盘与创口周围皮肤的粘连固定,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现松动,进而造成排泄物从底盘的粘接面渗漏而出,时间一长会引起创口周围皮炎,甚至对创口造成更为严重的不利影响。而底盘渗漏的前期,不仔细观察往往难以发现,且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纵使仔细观察也难以发现,而一旦形成大规模的渗漏,往往已经造成了皮肤损伤,也会给患者造成尴尬。因此,有必要为造口袋设计一种渗漏报警的设备或装置,以在渗漏前期为患者做出预警提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造口袋底盘渗漏,并提醒患者及时处理。

为达到是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包括:探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绝缘座、导电环和感应机构,所述绝缘座呈圆环状,绝缘座的面向人体的表面设置有粘胶层,绝缘座的内环面能够套置到造口袋底盘的外缘,所述导电环呈环状设置在靠近外环面的绝缘座内,且导电环相间隔的设置两个,所述感应机构在绝缘座的内环面上均匀环设有多个,所述感应机构具有两个导电电极,两所述导电电极分别与一导电环电性连接,常态下两导电电极断开,有渗漏时两导电电极连通;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和报警执行件,所述报警执行件的两个供电端分别与电源的负极和探测装置的一个导电环电性连接,电源的正极与探测装置的另一个导电环电性连接。

上述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分为电性连接的探测装置和报警装置两个部分,报警装置可以同探测装置一体设置,也可以通过电源线连接而分体设置,放置在使用者的兜里或者其他地方,携带方便;探测装置贴附在人体上并套设在造口袋底盘的外缘,从而多个感应机构包围了底盘的外周,能够第一时间与渗漏部位相接触,多个感应机构通过两个导电环形成如过个感应开关并联的结构,任意一个感应机构工作即能使供电线路导通:常态下探测装置的两导电电极断开,报警装置的报警执行件不工作,而有渗漏时两导电电极连通,从而导通报警执行件对使用者发出报警,达到及时发现造口袋底盘渗漏并提醒患者及时处理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座的靠近内环面的内部均匀环设有多个容腔,所述感应机构在每一所述容腔内各设置一个,每一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弹性隔膜、纱布片、膨胀体和两个导电电极,所述弹性隔膜沿绝缘座的径向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并将容腔分割成相互隔开的膨胀腔和控制腔,所述膨胀腔设有与绝缘座的内环面连通的吸收孔,所述纱布片设置在所述吸收孔内,所述膨胀体填装在所述膨胀腔内,膨胀体吸水膨胀;两所述导电电极分别为固定铜片和活动铜片,所述固定铜片和活动铜片相互间隔的平行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并分别与一导电环电性连接,固定铜片贴附在控制腔的远离弹性隔膜的侧壁上,活动铜片靠近弹性隔膜设置,活动铜片的一端与绝缘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弹性变形的接触所述固定铜片。

通过机械结构形成感应机构,结构简单、成本底,当纱布片接触到渗漏之后,会快速吸收渗出的液体,进而将液体引入膨胀腔为其内的膨胀体所吸收,膨胀体吸水膨胀后挤压弹性隔膜向外扩张,从而迫使活动铜片的自由端弹性变形,直至其与固定铜片接触,达到线路导通的效果,反应灵敏、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腔上设置有连通到绝缘座的背向人体的表面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旋塞。

为探测装置的膨胀腔设置开口,以便更换其中的膨胀体,在设备完成报警提示之后,使用者进行渗漏处理的同时,可以观察是哪个或者哪几个探测装置启动了报警,进而更换其中用过的膨胀体,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纱布片的一侧突出于绝缘座的面向人体的表面。

将纱布片设置呈向内突出的状态,可以使其与底盘外缘出的皮肤充分接触,更加充分、彻底的吸收渗漏,不但能保证探测装置更加快速的响应,也能将渗漏阻挡在底盘外缘的位置,避免渗漏外露给患者带来尴尬。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铜片的自由端设置有向固定铜片方向凸出的触点。

通过设置触点,使活动铜片与固定铜片的接触更加快捷和可靠,提高感应机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体为吸水树脂。

吸水树脂除了具有吸水膨胀的性能之外,还具有高吸液能力、高吸液速度和高保液能力,在其吸水膨胀导通线路的同时,能够保证对渗漏快速、彻底的吸收,提升感应机构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吸收渗液防止其外露。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座的内环面的远离人体的一侧设置有防脱胶层。

通过防脱胶层使绝缘座的内环面与底盘的外缘粘连,提高探测装置固定的可靠性,防止感应机构与底盘错位而无法起到渗漏探测的效果,也能防止渗液从绝缘座和底盘的接触面漏出。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执行件为喇叭、指示灯、振动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多种多类的报警执行件,为使用者提供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个感官上的告警提示,适合老弱病残等各类特殊人群使用,保证报警及时生效。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有固定件。

为报警装置设置固定件,从而可以单独固定在人体方便的位置,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座的外侧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报警装置与探测装置之间的电性连接通过所述电源接口可拆卸的插接。

通过设置电源接口实现报警装置与探测装置之间电路的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使用更加便捷。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造口袋底盘渗漏,并提醒患者及时处理,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感应机构断开状态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感应机构连接状态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断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1-探测装置,11-绝缘座,111a-膨胀腔,111b-控制腔,112-吸收孔,113-螺纹孔,114-密封旋塞,12-导电环,13-感应机构,131-弹性隔膜,132-纱布片,133-膨胀体,134a-固定铜片,134b-活动铜片,135-触点,136-电源接口,14-粘胶层,15-防脱胶层,2-报警装置,21-壳体,22-电源,23a-喇叭,23b-指示灯,23c-振动器,24-电源线,3-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包括:探测装置1和报警装置2。

参见图1,探测装置1包括:绝缘座11、导电环12和感应机构13,绝缘座11顾名思义是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呈圆环状,且内环面能够套置到造口袋底盘3的外缘;导电环12呈环状设置在靠近外环面的绝缘座11内,且导电环12相间隔的设置两个,感应机构13在绝缘座11的内环面上均匀环设有多个,以与底盘3的外缘接触,及时发现渗漏;感应机构13具有两个导电电极,两导电电极分别与一导电环12电性连接,常态下两导电电极断开,有渗漏时两导电电极连通,从而形成多个开关并联的结构;绝缘座11的面向人体的表面设置有粘胶层14,以将探测装置1固定到底盘3外周的皮肤上;且本实施例中绝缘座11的内环面的远离人体的一侧设置有防脱胶层15,通过防脱胶层15使绝缘座11的内环面与底盘3的外缘粘连,提高探测装置1固定的可靠性,并能防止感应机构13与底盘3错位而无法起到渗漏探测的效果,也能防止渗液从绝缘座11和底盘3的接触面漏出。

报警装置2包括:壳体21及设置在壳体21内的电源22和报警执行件,报警执行件的两个供电端分别与电源22的负极和探测装置1的一个导电环12电性连接,电源22的正极与探测装置1的另一个导电环12电性连接。报警装置2可以同探测装置1一体设置,也可以通过电源线24连接而分体设置,放置在使用者的兜里或者其他地方,携带方便;本实施例中,在报警装置2的壳体21上设置有固定件,如固定带、挂钩等,从而可以将报警装置2单独固定在人体方便的位置,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本实施例中的报警执行件为喇叭23a、指示灯23b、振动器23c中的至少一种,以便为使用者提供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个感官上的告警提示,适合老弱病残等各类特殊人群使用,保证报警及时生效。且在绝缘座11的外侧设置有电源接口136,电源接口136与两个导电环12电性连接,而探测装置1上的电源线24向外延伸,并在端部设置与电源接口136插接适配的插接头,从而报警装置2与探测装置1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实现可拆卸的插接,拆装方便,使用更加便捷。

探测装置1贴附在人体上并套设在造口袋底盘3的外缘,从而多个感应机构13包围了底盘3的外周,能够第一时间与渗漏部位相接触,多个感应机构13通过两个导电环12形成如过个感应开关并联的结构,任意一个感应机构13接触到渗漏启动工作即能使供电线路导通:常态下探测装置1的两导电电极断开,报警装置2的报警执行件不工作,而有渗漏时两导电电极连通,从而导通报警执行件对使用者发出报警,达到及时发现造口袋底盘3渗漏并提醒患者及时处理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绝缘座11的靠近内环面的内部均匀环设有多个容腔,感应机构13在每一容腔内各设置一个。具体的,参见图2,每一感应机构13包括:弹性隔膜131、纱布片132、膨胀体133和两个导电电极,弹性隔膜131沿绝缘座11的径向设置在容腔内,并将容腔分割成相互隔开的膨胀腔111a和控制腔111b,膨胀腔111a设有与绝缘座11的内环面连通的吸收孔112,纱布片132设置在吸收孔112内,且纱布片132的一侧最好突出于绝缘座11的面向人体的表面,可以使其与底盘3外缘出的皮肤充分接触,更加充分、彻底的吸收渗漏,不但能保证探测装置1更加快速的响应,也能将渗漏阻挡在底盘3外缘的位置,避免渗漏外露给患者带来尴尬;膨胀体133填装在膨胀腔111a内,膨胀体133吸水膨胀;两导电电极分别为固定铜片134a和活动铜片134b,固定铜片134a和活动铜片134b相互间隔的平行设置在控制腔111b内并分别与一导电环12电性连接,固定铜片134a贴附在控制腔111b的远离弹性隔膜131的侧壁上,活动铜片134b靠近弹性隔膜131设置,活动铜片134b的一端与绝缘座1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弹性变形的接触固定铜片134a;本实施例中,活动铜片134b的自由端设置有向固定铜片134a方向凸出的触点135,使活动铜片134b与固定铜片134a的接触更加快捷和可靠,提高感应机构13的可靠性。

根据图5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参见图2,所有感应机构13的纱布片132均未发现渗漏时,膨胀体133保持原态,活动铜片134b与固定铜片134a处于断路状态,报警装置2不工作。参见图3,当底盘3的任一位置出现渗漏,对应位置感应机构13的纱布片132都能接触到渗出的液体,进而会快速吸收渗出的液体,并将液体引入膨胀腔111a为其内的膨胀体133所吸收,膨胀体133吸水膨胀后挤压弹性隔膜131向外扩张,从而迫使活动铜片134b的自由端弹性变形,直至其与固定铜片134a接触,达到线路导通的效果,反应灵敏、可靠,且完全采用机械结构形成感应机构13,结构简单、成本底。

本实施例中的膨胀体133优选使用吸水树脂,盖因吸水树脂除了具有吸水膨胀的性能之外,还具有高吸液能力、高吸液速度和高保液能力,在其吸水膨胀导通线路的同时,能够保证对渗漏快速、彻底的吸收,提升感应机构13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吸收渗液防止其外露。同时,在膨胀腔111a上设置有连通到绝缘座11的背向人体的表面的螺纹孔113,螺纹孔113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旋塞114,以便更换其中的膨胀体133,在设备完成报警提示之后,使用者进行渗漏处理的同时,可以观察是哪个或者哪几个探测装置1启动了报警,进而更换其中用过的膨胀体133,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造口袋渗漏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现造口袋底盘3渗漏,并提醒患者及时处理,使用方便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