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温警示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732发布日期:2018-11-07 20:5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温警示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检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温警示环。



背景技术:

电缆线路在实际运行中,110kV及以上电缆终端接头尾管由于内部外护层封铅不牢或者外护层接地线螺栓连接松动,致使接触电阻过大,在大负荷、大电流等情况下,极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并引发电缆主绝缘击穿,线路跳闸。主绝缘故障往往是不可自恢复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抢修,对电网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

极有必要对电缆线路终端尾管进行定期维护监测,现行的主要方法是对设备定期红外测温,来查找发热故障。运行人员按运维策略定期对电缆终端头尾管进行测温检测,特别是在线路负荷创新高、夜间进行测温,工作量大,工作重要性高。红外测温仪检测受环境影响较大,不能在尘土、烟雾、蒸汽等环境恶劣区域进行;对光亮或抛光的金属表面测试精度不高;测温周期长,不能保证及时发现缺陷;部分发热是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红外测温仪检测只能测到当时状态,不能记录超温状态,红外测温很难以捕捉发热缺陷。市面上也有开发在线监测装置,装置对电缆尾管温度进行监控,在线监测装置电源不稳定、数据传感模块易故障、通讯模块可靠性低导致整体装置可靠性极低,装置整体成本过高。

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不受天气、环境、被测物表面光滑的影响,而且可靠性高、成本低、能够及时捕捉发热缺陷的超温警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红外测温仪容易受天气、环境、被测物表面光滑的影响,以及线监测装置可靠性低、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超温警示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温警示环,包括卡箍形感温带和用于锁紧所述卡箍形感温带的紧固螺栓;所述卡箍形感温带外侧设有感温玻璃球,所述感温玻璃球缠绕有指示带,所述指示带与所述卡箍形感温带连接;

温度达到所述感温玻璃球的破裂温度时,所述感温玻璃球破裂,所述指示带飘出。

上述超温警示环的尺寸可以按照电缆尾管或其他环形发热设备的尺寸定制。

将超温警示环环绕在电缆尾管外,并通过紧固螺栓将超温警示环锁紧;感温带与电缆尾管接触并感知温度,当电缆尾管的温度达到感温玻璃球的破裂温度时,感温玻璃球破裂,缠绕在感温玻璃球上的指示带飘出。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观察是否有指示带飘出即可确定被测物体是否超出预警温度,从而推断电缆尾管的发热状态。感温玻璃球的破裂温度可以根据警示温度定制。

上述超温警示环不受天气、环境、被测物表面光滑的影响,易安装、适应性强,而且可靠性高、成本低、可视化方式能够及时捕捉发热缺陷。

优选地,所述卡箍形感温带外侧设有感温块,所述感温块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感温玻璃球的固定槽。将感温玻璃球固定在感温块内,感温玻璃球通过感温块和卡箍形感温带感知被测物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卡箍形感温带外侧设有多个感温玻璃球。

优选地,所述卡箍形感温带外侧设有多个破裂温度不同的感温玻璃球,所述感温玻璃球和对应的指示带的颜色与破裂温度对应。对应不同的破裂温度,设置感温玻璃球和对应的指示带的颜色。工作人员根据飘出的彩带的颜色,即可判断警示温度。感温玻璃球与对应的指示带的颜色相同,便于将感温玻璃球与指示带对应。

优选地,所述感温玻璃球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感温块,所述感温玻璃球中部缠绕有指示带。

优选地,所述指示带为彩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温警示环不受天气、环境、被测物表面光滑的影响,易安装、适应性强,而且可靠性高、成本低、可视化方式能够及时捕捉发热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超温警示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超温警示环,如图1所示,包括卡箍形感温带1和用于锁紧卡箍形感温带1的紧固螺栓4;卡箍形感温带1外侧设有六个感温块2,六个感温块分别设有感温玻璃球3,感温玻璃球2缠绕有彩带,彩带与卡箍形感温带1连接;

六个感温玻璃球3的破裂温度各不相同,感温玻璃3和对应的彩带的颜色与破裂温度对应;温度达到感温玻璃球3的破裂温度时,感温玻璃球3破裂,彩带飘出。

工作人员根据飘出的彩带的颜色,即可判断警示温度。

本实施例的超温警示环不受天气、环境、被测物表面光滑的影响,易安装、适应性强,而且可靠性高、成本低、可视化方式能够及时捕捉发热缺陷。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