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9139发布日期:2018-12-28 19:0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交通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迎合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在道路建设中出现了大批的隧道和高架桥,使得道路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在实践中发现,为了防止车身过高撞上桥梁和隧道,通常会在桥梁和隧道等入口处明确标示车辆的限制高度。

尽管如此,仍有个别司机因忽视了限高指示,尤其是在晚间视线受限的情况下,或是并不知道车辆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限制高度等原因,会使得车辆直接撞上桥梁或隧道,从而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损坏桥梁和隧道。因此,如何及时地提示超限车辆、预防超限车辆撞上桥梁、隧道等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口的高度超限车辆并及时报警,有助于预防车辆撞上隧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包括:无线探测仪、信号控制器、摄像装置、通信装置以及供电装置,其中,所述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探测仪、所述摄像装置、所述通信装置连接,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为所述无线探测仪、所述信号控制器、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通信装置提供电能;

所述无线探测仪设置于隧道入口的限制高度位置处,所述无线探测仪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平行,使得所述无线探测仪发射出的探测信号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为限制高度;所述无线探测仪通过发射探测信号来监测是否有车辆的高度超出所述限制高度,在监测到有车辆的高度超出所述限制高度时,所述信号控制器控制所述摄像装置对超限车辆进行拍摄,以及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发出射频信号与所述超限车辆建立通信连接,并将超限警示信息发送至所述超限车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包括报警器,与所述信号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所述超限车辆发出警报信息,其中,所述报警器包括指示灯和/或扬声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无线探测仪包括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雷达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无线探测仪包括无线传感器阵列,所述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一无线传感器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平行,且所述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无线探测仪包括无线传感器阵列,所述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一无线传感器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平行,且所述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互远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包括调控台,所述无线探测仪设置于所述调控台上,所述调控台具有水平方向调节功能,通过调节所述调控台使所述无线探测仪的发射方向沿水平方向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调控台还具有垂直方向调节功能,通过调节所述调控台使所述无线探测仪的发射方向沿垂直方向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包括横杆机构,所述横杆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隧道入口的道路两边,所述横杆机构包括横杆和横杆控制部件,所述横杆控制部件与所述信号控制器连接,所述横杆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横杆的升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包括车辆标识接收器,与所述信号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超限车辆发出的车辆标识信息,所述车辆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超限车辆的身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包括电子指示牌,设置于靠近所述隧道入口的道路旁,所述电子指示牌与所述信号控制器连接,用于以文字和/或图形的方式向所述超限车辆输出显示超限警示信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包括无线探测仪、信号控制器、摄像装置、通信装置以及供电装置,其中,无线探测仪设置于隧道入口的限制高度位置处,且无线探测仪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保持平行,以使无线探测仪发出的探测信号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为限制高度,无线探测仪通过发射探测信号来监测是否有车辆的高度超出限制高度,如无线探测仪监测到前方有障碍物,可以认为有车辆的高度超限,此时,信号控制器可以控制摄像装置对超限车辆进行拍摄取证,以及控制通信装置发出射频信号与超限车辆建立通信连接,并将超限警示信息发送至超限车辆。这样能够智能地对道路的隧道入口处的车辆高度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到有车辆超限后,及时将超限警示信息发送给对应的超限车辆,从而能够及时通知超限车辆的驾驶者,以使驾驶者提前减速或绕道通行,有助于预防车辆撞上隧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探测仪和调控台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传感器阵列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交的示意图;

图4c和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传感器阵列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互远离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

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出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未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可以包括:无线探测仪10、信号控制器20、摄像装置30、通信装置40以及供电装置50,其中,信号控制器20分别与无线探测仪10、摄像装置30、通信装置40连接,供电装置50分别为无线探测仪10、信号控制器20、摄像装置30和通信装置40提供电能;

无线探测仪10设置于隧道入口的限制高度位置处,无线探测仪10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平行,使得无线探测仪10发射出的探测信号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为限制高度;无线探测仪10通过发射探测信号来监测是否有车辆的高度超出该限制高度,在监测到有车辆的高度超出该限制高度时,信号控制器20控制摄像装置30对超限车辆进行拍摄,以及控制通信装置40发出射频信号与超限车辆建立通信连接,并将超限警示信息发送至超限车辆。

其中,无线探测仪10可以直接设置在隧道入口的外壁上,也可以设置在靠近隧道入口的行车道一边或两边,还可以在隧道入口的高空或外壁上架设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无线探测仪10。无线探测仪10通过信号发射头发射出探测信号,安装无线探测仪10时,可以将信号发射头保持与地面平行,且信号发射头与地面的距离为限制高度,以使得无线探测仪10发射出的探测信号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限制高度。这里的限制高度为隧道允许车辆通过的最大临界高度,只有低于该限制高度的车辆才能进入隧道,否则会出现车辆过高而撞上隧道壁的事故发生。在实际应用中,隧道入口的形状可以是弧形的、梯形的、方形的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这里不作限定,且隧道内部的形状可以与隧道入口的形状相同或相似。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隧道可以是高速公路上的隧道,也可以是城市道路或郊区道路上的隧道,这里不作限定。另外,摄像装置30可以设置不止一个,摄像装置30可以设置在隧道入口的行车道两边,也可以设置于隧道入口的外壁上,还可以通过支架设立于高空中等等。

无线探测仪10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和/或有线方式与信号控制器20连接,信号控制器20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和/或有线方式与摄像装置30、通信装置40连接。当无线探测仪10监测到有车辆的高度超出限制高度时,无线探测仪10告知信号控制器20,信号控制器20可以控制摄像装置30对超限车辆进行拍摄取证,为后期取证提供事实图片依据。此外,信号控制器20也可以从摄像装置30拍摄的图片或视频中读取到超限车辆的信息,如车牌号码、行驶位置、行驶车道等。同时,信号控制器20可以控制通信装置40建立与超限车辆之间的通信连接,具体的,通信装置40可以向超限车辆发出射频信号,以使超限车辆上安装的车载终端接收该射频信号并建立连接;或者,超限车辆上安装的车载终端发出射频信号,通信装置40接收并解析该射频信号来建立与该超限车辆的连接。通信装置40与超限车辆连接成功后,信号控制器20通过通信装置40可以向超限车辆发送超限警示信息。这样可以使得超限车辆能够及时接收到报警信息,以便提前做好减速、换道等应对措施。其中,超限警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超限车辆的身份信息(如车牌号码)、用于通知超限车辆的驾驶者车辆高度超限禁止向前行驶的消息、用于指示超限车辆绕道或掉头行驶的提醒消息等等。

供电装置50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和/或有线方式与无线探测仪10、信号控制器20、摄像装置30和通信装置40连接,从而为各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所需电能。其中,供电装置50可以是电网、电站、供电箱、蓄电池等等。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可以包括报警器60,如图2所示。其中,报警器60与信号控制器20连接,用于向超限车辆发出警报信息,其中,报警器60可以包括指示灯和/或扬声器。

其中,报警器60可以设置不止一个,报警器60可以设置于隧道入口的外壁上,也可以设置在隧道入口的行车道两旁,还可以通过支架设立于高空中等等。报警器60可以由供电装置50进行供电,以维持报警器60的正常运作。当无线探测仪10监测到有车辆的高度超出限制高度时,无线探测仪10告知信号控制器20,以使信号控制器20控制报警器60进行报警以警示超限车辆的驾驶者。当报警器60包括指示灯时,报警器60可以通过指示灯发出灯信号来报警,例如当指示灯发出红光或指示灯以固定频率闪烁时,可以认为该报警器60发出的是警报信息,此时车辆高度超限,通过指示灯发红光或闪烁来告知司机车辆超限。当没有车辆超限时,指示灯可以发出绿光或熄灭,此时表明车辆可以安全进入隧道。当报警器60包括扬声器时,报警器60可以通过响铃来告知司机车辆的高度超限,不可进入隧道;当没有车辆超限时,扬声器不响铃,此时表明车辆可以安全进入隧道。当报警器60既包括指示灯有包括扬声器时,报警器60可以通过指示灯发出灯信号或闪烁,以及通过扬声器响铃的方式来报警。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可以包括调控台70,如图2所示。无线探测仪10设置于调控台70上(如图3所示),调控台70可以具有水平方向调节功能,通过调节调控台70使无线探测仪10的发射方向沿水平方向进行调整。

可选的,调控台70还可以具有垂直方向调节功能,通过调节调控台70使无线探测仪10的发射方向沿垂直方向进行调整。

如图3所示,调控台70至少可以包括与无线探测仪10直接相连的连接部,与连接部相连的调节部,与调节部相连的底座。其中,调控台70可以具有水平方向调节功能,具体的,通过控制调控台70的调节部转动(如左右转动)能够使无线探测仪10的发射方向沿水平方向进行变动,从而可以实现在水平方向上改变无线探测仪10发射探测信号的方向。另外,调控台70还可以具有垂直方向调节功能,具体的,通过控制调控台70的调节部转动(如上下转动或前后转动)能够使无线探测仪10的发射方向沿垂直方向进行变动,从而可以实现在垂直方向上改变无线探测仪10发射探测信号的方向。其中,调控台70可以连接供电装置50,以获得维持自身正常运作所需的电能。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无线探测仪10可以仅包括一个无线传感器,此时一个无线探测仪10可以监测隧道入口处的一条入口车道(即驶入隧道的行车道)。当隧道入口处的入口车道不止一条时,可以设置多个无线探测仪10,每一无线探测仪10对应一条入口车道。其中,无线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雷达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种。无线传感器即可以是线式的(如发出的信号为线状的),也可以是面式的(如发出的信号构成一个面),这里不作限定。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无线探测仪10可以包括无线传感器阵列,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一无线传感器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平行,且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交。

具体的,无线探测仪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这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构成一个无线传感器阵列。无线传感器阵列中包括的无线传感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雷达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种。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一无线传感器可以被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每一无线传感器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平行,且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的距离均为限制高度,以使得各无线传感器发射出的探测信号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限制高度。各无线传感器可以被固定安装在隧道入口外壁或支撑架上,也可以是设置在调控台70上,然后将调控台70固定安装在隧道入口外壁或支撑架上。进一步的,一个无线传感器可以对应一个调控台70,即不同无线传感器的发射方向由与自身连接的调控台70来控制;各无线传感器可以对应同一个调控台70,即各无线传感器的发射方向可以由同一个调控台70来控制,不同无线传感器的发射方向可以由该调控台70来独立控制。

另外,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交,可以通过调节这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所对应的调控台来实现。如图4a和图4b所示,这里以设置于隧道入口支撑架上的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为例来详细说明。在图4a中,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均假设为线式传感器,即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发射的探测信号均为线状。当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有相交时,相较单一的一条探测信号,能够扩大探测范围,从而可以增大感测到超限车辆的概率。当有超限车辆经过时,探测信号照射到超限车辆上会形成点状接触。在图4b中,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均假设为面式传感器,即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发射的探测信号均为面状。当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有相交时,两者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平面上叠加,相较于仅由一个无线传感器发出的探测信号,能够扩大探测范围,从而可以增大感测到超限车辆的概率。当有超限车辆经过时,探测信号照射到超限车辆上会形成线状接触。虽然图4a和图4b中仅以两个无线传感器为例,但不局限于此,可以设置更多个无线传感器,如3个、4个、5个、6个等等,通过将多个无线传感器发射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交,能够进一步扩大探测范围,有助于降低漏检的概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图4a和图4b中的两个无线传感器应用于同一行车道,这样可以大大增加该行车道上的超限车辆的检测率。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无线探测仪10可以包括无线传感器阵列,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一无线传感器的信号发射头与地面平行,且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互远离。

具体的,无线传感器阵列中的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互远离,可以通过调节这至少两个无线传感器所对应的调控台来实现。如图4c和图4d所示,这里以设置于隧道入口支撑架上的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为例来详细说明。在图4c中,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均假设为线式传感器,即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发射的探测信号均为线状。隧道入口处有两条行车道,分别为行车道1和行车道2,且这两条行车道之间可以通过车道隔离线或车道隔离带隔离开。通过调节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的发射方向,使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互远离,如无线传感器1发出的探测信号指向行车道1,无线传感器2发出的探测信号指向行车道2,从而能够同时对行车道1和行车道2内通行的超限车辆进行监测。在图4d中,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均假设为面式传感器,即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发射的探测信号均为面状。通过调节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的发射方向,使无线传感器1和无线传感器2发出的探测信号在空间上相互远离,如无线传感器1发出的探测信号指向行车道1,无线传感器2发出的探测信号指向行车道2,从而能够同时对行车道1和行车道2内通行的超限车辆进行监测。虽然图4c和图4d中仅以两个无线传感器为例,但不局限于此,可以设置更多个无线传感器,如3个、4个、5个、6个等等,且隧道入口也可以有多于两条行车道。可以将一个无线传感器对应一条行车道,也可以同时将其中的多个无线传感器对应同一行车道,这样可以满足同时对多条行车道上的超限车辆进行检测的需求。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可以包括横杆机构80,如图2所示。横杆机构80可以设置于靠近隧道入口的道路两边,如图5所示,横杆机构80可以包括横杆801和横杆控制部件802,横杆控制部件802与信号控制器20连接,横杆控制部件802控制横杆801的升降。

具体的,可以在隧道入口的行车道一边设置一横杆机构80,也可以在隧道入口的行车道两边分别设置一横杆机构80。如图5所示,该横杆机构80至少可以包括横杆801、与横杆801相连并控制横杆801升降的横杆控制部件802以及用于固定横杆控制部件802的底座,其中,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从而使横杆机构80被固定于地面上。具体的,当无线探测仪10监测到有车辆的高度超过限制高度时,无线探测仪10告知信号控制器20,以使信号控制器20向横杆控制部件802发送指令,横杆控制部件802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横杆801下降,此时横杆801将阻止超限车辆通行,即阻止超限车辆驶入隧道。当未监测到有车辆超限时,横杆控制部件802控制横杆801上升,此时横杆801将对车辆放行,即允许车辆驶入隧道。其中,横杆机构80可以连接供电装置50,具体的可以是横杆机构80的横杆控制部件802连接供电装置50,以获得维持横杆机构80正常运作所需的电能。可以理解的是,图5示出的仅是横杆机构80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它还可以有其他表现形式,例如可以在行车道的地面上开设凹槽用于放置横杆801,当横杆控制部件802控制横杆801下降至与地面平齐时,允许车辆驶入隧道;当横杆控制部件802控制横杆801抬起时,阻止车辆驶入隧道。通过在隧道入口前设置横杆机构80能够进一步对超限车辆起到警示和拦截作用,防止因车载终端损坏或关闭而未及时接收到超限警示信息而撞上隧道的事故发出。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可以包括车辆标识接收器90,如图2所示。车辆标识接收器90与信号控制器20连接,用于获取超限车辆发出的车辆标识信息,车辆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该超限车辆的身份。

具体的,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车辆标识接收器90,车辆标识接收器90可以被设置在隧道入口的行车道的地面上,也可以设置在隧道入口的行车道两边,也可以设置在隧道入口的外壁上,还可以通过支架设立于高空中等等。其中,任一车辆标识接收器90可以连接供电装置50,以获得维持自身正常运作所需的电能。当无线探测仪10监测到有车辆的高度超过限制高度时,无线探测仪10告知信号控制器20,以使信号控制器20控制车辆标识接收器90获取超限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车辆上可以安装有车辆标识发射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辆标识发射器可以发出射频信号,射频信号中包含有该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车辆标识接收器90接收车辆发出的射频信号并解析,以获得车辆标识信息。其中,车辆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电子车牌、车辆识别号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VIN)、车辆的尺寸信息,如车辆长度、宽度和高度等,车辆标识信息用于表示车辆的身份,一条车辆标识信息可以唯一标识一辆汽车,不同汽车的车辆标识信息不同。通过设置车辆标识接收器90能够及时获取超限车辆的身份信息,为后期取证提供事实依据。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还可以包括电子指示牌100,如图2所示。电子指示牌100可以设置于靠近隧道入口的道路旁,电子指示牌100与信号控制器20连接,用于以文字和/或图形的方式向超限车辆输出显示超限警示信息。

其中,电子指示牌100可以不止一个,电子指示牌100可以设置在隧道入口的行车道两边,也可以设置于隧道入口的外壁上,还可以通过支架设立于高空中等等。当无线探测仪10监测到有车辆的高度超过限制高度时,无线探测仪10告知信号控制器20,以使信号控制器20控制电子指示牌100以文字和/或图形的方式输出超限警示信息,以使超限车辆的驾驶者可以直接看到超限警示信息。电子指示牌100上可以设置有显示屏,该显示屏上罩设有保护罩,该显示屏上显示的超限警示信息能够透射保护罩被车辆的驾驶者所识别,即驾驶者可以在电子指示牌100的显示屏上观看到超限警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其中,该显示屏上的保护罩可以为钢化玻璃材料(例如钢化磨砂玻璃材料或钢化非磨砂玻璃材料)制成的保护罩,也可为其他硬度较高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制成的保护罩。其中,电子指示牌100可以连接供电装置50,以获得维持自身正常运作所需的电能。通过在隧道入口前设置电子指示牌100来显示超限警示信息能够进一步使超限车辆的驾驶者掌握到车辆超限情况,防止因车载终端损坏或关闭而未及时接收到超限警示信息而撞上隧道的事故发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除适用于公路上的隧道外,还可以适用于城市道路中的一些需要限高的高架桥、地下停车场和其他需要限高的场所等,这里不作限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通过无线探测仪发射探测信号来监测是否有车辆的高度超出限制高度,如无线探测仪监测到前方有障碍物,可以认为有车辆的高度超限,此时,信号控制器可以控制摄像装置对超限车辆进行拍摄取证,以及控制通信装置发出射频信号与超限车辆建立通信连接,并将超限警示信息发送至超限车辆。这样能够智能地对道路的隧道入口处的车辆高度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到有车辆超限后,及时将超限警示信息发送给对应的超限车辆,从而能够及时通知驾驶者,以使驾驶者提前减速或绕道通行,有助于预防车辆撞上隧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可以在隧道入口处设置报警器、横杆机构和/或电子指示牌等设备,能够进一步使超限车辆的驾驶者掌握到车辆超限情况,防止因车载终端损坏或关闭而未及时接收到超限警示信息而撞上隧道的事故发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可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中的组成部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车路交互的隧道口车身高度超限检测及报警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