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130发布日期:2019-03-05 17:3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控制系统,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猛,城市集群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讯速膨胀,在日新月异的城镇化进程下,拥堵的交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严重掣肘。城市道路交通中,主干道路往往承担了城市主要的交通职能,串联了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域,而次干道及支路则能丰富城市交通环境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由于次干道及支路在很多时候交通并不繁忙,但是其跟主干道连接处的交叉口红绿灯却又机械的给次干道及支路预留大量的交通时间,这就导致了交通能力的大量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人们交通出行时间及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交通控制系统,能有效改善城市主干道交通拥堵现象,增加通行效率的同时有效节约出行时间,并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通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感应线圈、压力传感器及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主干道一侧靠近十字路口的停车线处安装一条第一压力感应线圈,在距离第一压力感应线圈45~55m处安装第二压力感应线圈,所述第一压力感应线圈和第二压力感应线圈均通过电线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信号连接;在主干道另一侧靠近十字路口的停车线处安装一条第三压力感应线圈,在距离第三压力感应线圈45~55m处安装第四压力感应线圈,所述第三压力感应线圈和第四压力感应线圈均通过电线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和第二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均与交通路口信号灯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感应线圈、第二压力感应线圈、第三压力感应线圈和第四压力感应线圈均排布呈蜿蜒的S型,S型感应线圈的宽度为28cm~32cm,长度为4.5m~5.5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城市交通信号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干预,通过压力感应线圈、压力传感器和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疏通主干道上的交通拥堵,进而优化了交通信号灯系统;

2)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安装简单方便,能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增加通行效率的同时有效节约出行时间,并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压力感应线圈、2-第二压力感应线圈、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三压力感应线圈、5-第四压力感应线圈、6-第一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7-第二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7、8-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交通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感应线圈、压力传感器及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主干道一侧靠近十字路口的停车线处安装一条第一压力感应线圈1,在距离第一压力感应线圈1约50处安装第二压力感应线圈2,所述第一压力感应线圈1和第二压力感应线圈2均通过电线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与第一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6信号连接;在主干道另一侧靠近十字路口的停车线处安装一条第三压力感应线圈4,在距离第三压力感应线圈4约50m处安装第四压力感应线圈5,所述第三压力感应线圈4和第四压力感应线圈5均通过电线与第二压力传感器8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8与第二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7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6和第二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7均与交通路口信号灯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发送控制信号给信号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感应线圈1、第二压力感应线圈2、第三压力感应线圈4和第四压力感应线圈5均排布呈蜿蜒的S型,S型感应线圈的宽度约为30cm,长度约为5m。

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为压电薄膜交通传感器,选用美国MEAS传感器,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选用LECPA 脉冲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中路口相邻的压力感应线圈间的安装距离可以根据情况而改变,连续受压时间也可以根据情况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主干道任何一侧的车辆积压超过50米距离时,此时第一压力感应线圈1和第二压力感应线圈2(或第三压力感应线圈4和第四压力感应线圈5)会同时被车辆压住,且同时受压约5秒以上时,压力感应线圈感受到压力,并传递给第一压力传感器3(或第二压力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3(或第二压力传感器8)将接收到压力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发送给第一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6(或第二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7),第一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6(或第二脉冲信号接收控制器7)将接收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发送给交通路口信号灯控制系统,从而控制切换主干道路口信号灯开始闪烁并切换成绿,次干道信号灯闪烁并切换为红灯,信号灯灯绿灯时间可自行设计(如40秒),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增加通行效率的同时有效节约出行时间并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