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8727发布日期:2019-06-14 22:3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林区、景区或者山区,需要谨防火灾。目前,通过在山区或林区中设置警示装置,通常文字、图案信息等对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进行规范个人行为及意外和潜在危险的提示,提醒行人规范个人行为,防止灾害或灾难发生,减少造成危害和损失。

但是现有的警示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仅仅通过文字、图案信息,对行人或车辆的警示程度较低,经常被行人忽略,且夜晚无法被行人注意到。因此,亟需一种功能更加丰富的警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能够通过语音播报的形式提醒行人规范个人行为,提高林区防火意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包括警示牌、用于固定警示牌的警示立杆、底座、警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的底座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警示立杆与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警示牌与警示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的警示模块包括用于侦测有无行人的雷达、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和扬声器;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光伏发电板、蓄电池和光伏板固定杆;

所述的光伏发电板固定设置于光伏板固定杆上,所述的光伏板固定杆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雷达固定设置于警示立杆上;

所述的雷达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可编辑语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可编辑语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扬声器的控制输入端;所述的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光伏发电板的输出端,所述的蓄电池为所述的雷达、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和扬声器供电。

所述的底座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的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扬声器、蓄电池均固定设置于安装腔中。

所述的安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透音孔,所述的扬声器正对透音孔。

所述的透音孔与地面之间的距离20cm-80cm。

所述的雷达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00cm-150cm。

所述的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还包括防水沿,所述的防水沿的上端与底座的上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的防水沿的下端向外侧倾斜。

所述的底座包括固定外壳、转轴和转动内壳;所述的固定外壳与地面固定连接,转动内壳设置于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的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扬声器、蓄电池均固定设置于转动内壳中;所述的固定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下雨的雨滴传感器,所述的固定外壳中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的转动内壳上设置有透音孔,所述的透音孔正对扬声器;所述的固定外壳对应透音孔设置有透音窗;所述的转轴穿过转动内壳且与转动内壳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的下端部与固定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的上端部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雨滴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的电机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转轴的上端部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还包括多个L形固定支架,所述的底座通过L形固定支架与地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雷达侦测周围行人,当行人或车辆路过时,通过可编辑语音模块控制扬声器发出语音播报,从而提醒行人,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图案标识,大大增加了警示装置的警示效果,且保证夜里或可见度低的天气状况下也能够有效提醒行人,从而有效进行预警,防止因行人行为不规范导致灾害或灾难发生,减少林区的危害和损失;且设置蓄电池和光伏发电板,使得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接电源,便于在林区不方便取电的地方放置,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且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沿,防止自底座上端面留下的雨水自透音孔进入安装腔,也减少了因雨丝倾斜而进入安装腔中的雨水,保护了底座安装腔中的电气元件。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内壳和固定外壳,转动内壳上设置透音孔,固定外壳上设置透音窗,通过雨滴传感器检测有无雨水,当检测到有雨水时通过电机驱动转动内壳旋转,使得透音孔被固定外壳遮挡而防水,从而实现了转动内壳上透音孔的智能防水,且保证了正常天气状况下的语音播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实施例2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底座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警示牌;2、警示立杆;3、底座;4、透音孔;5、光伏发电板;6、光伏板固定杆;7、防水沿;8、L形固定支架;9、固定外壳;10、转轴;11、转动内壳;12、电机;13、透音窗;1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警示牌1、用于固定警示牌1的警示立杆2、底座3、警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的底座3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警示立杆2与底座3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警示牌1与警示立杆2固定连接;所述的警示模块包括用于侦测有无行人的雷达、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和扬声器;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光伏发电板5、蓄电池和光伏板固定杆6;

所述的光伏发电板5固定设置于光伏板固定杆6上,所述的光伏板固定杆6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雷达固定设置于警示立杆2上;

所述的雷达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可编辑语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可编辑语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扬声器的控制输入端;所述的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光伏发电板5的输出端,所述的蓄电池为所述的雷达、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和扬声器供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3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的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扬声器、蓄电池均固定设置于安装腔中,从而减轻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扬声器、蓄电池因撞击、雨水而损坏的程度,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示:工作人员预先在可编辑语音模块中编辑语音信息,雷达向周围发射信号,侦测周围有无人行人或车辆经过,将雷达侦测到行人或雷达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通过可编辑语音模块控制扬声器发出语音播报,提醒行人规范自身行为,注意林区防火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雷达侦测周围行人,当行人或车辆路过时,通过可编辑语音模块控制扬声器发出语音播报,从而提醒行人,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图案标识,大大增加了警示装置的警示效果,且保证夜里或可见度低的天气状况下也能够有效提醒行人,从而有效进行预警,防止因行人行为不规范导致灾害或灾难发生,减少林区的危害和损失;且设置蓄电池和光伏发电板5,使得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接电源,便于在林区不方便取电的地方放置,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且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所述的安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透音孔4,所述的扬声器正对透音孔4,从而使得语音提示的声音更加清楚,传播距离更远。

所述的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所述的透音孔4与地面之间的距离20cm-80cm,从而防止流经地面的雨水自透音孔4进入底座3安装腔,损坏电气元件。

光伏发电板5和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电缆14自光伏板固定杆6内部穿过,从而保护电缆14。

进一步的,所述的雷达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00cm-150cm,从而使得雷达的侦测信号对应人的躯干,提升了雷达侦测的准确度。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水沿7,所述的防水沿7的上端与底座3的上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的防水沿7的下端向外侧倾斜,从而防止自底座3上端面留下的雨水自透音孔4进入安装腔,也减少了因雨丝倾斜而进入安装腔中的雨水,保护了底座3安装腔中的电气元件。

所述的林区太阳能智能警示装置,还包括多个L形固定支架8,所述的底座3通过L形固定支架8与地面固定连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和底面的连接强度,从而防止本实用新型因为倾倒而损坏。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包括警示牌1、用于固定警示牌1的警示立杆2、底座3、警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的底座3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警示立杆2与底座3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警示牌1与警示立杆2固定连接;所述的警示模块包括用于侦测有无行人的雷达、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和扬声器;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光伏发电板5、蓄电池和光伏板固定杆6;

所述的光伏发电板5固定设置于光伏板固定杆6上,所述的光伏板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的雷达固定设置于警示立杆2上;

所述的雷达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可编辑语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可编辑语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扬声器的控制输入端;所述的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光伏发电板5的输出端,所述的蓄电池为所述的雷达、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和扬声器供电。

图2中仅仅示出蓄电池与控制器关系,蓄电池与雷达、可编辑语音模块和扬声器的连接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毫无疑义的得出,故未示出。

所述的底座3包括固定外壳9、转轴10和转动内壳11;所述的固定外壳9与地面固定连接,转动内壳11设置于固定外壳9的内部,所述的控制器、可编辑语音模块、扬声器、蓄电池均固定设置于转动内壳11中;所述的固定外壳9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下雨的雨滴传感器,所述的固定外壳9中固定设置有电机12;所述的转动内壳11上设置有透音孔4,所述扬声器正对透音孔4,所述的固定外壳9对应透音孔4设置有透音窗13;所述的转轴10穿过转动内壳11且与转动内壳11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10的下端部与固定外壳9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10的上端部与电机12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雨滴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的电机12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转轴10的上端部与电机12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12为伺服电机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示:

正常情况下,固定外壳9的透音窗13正对转动内壳11上设置的透音孔4。当设置于固定外壳9上的雨滴传感器检测到有雨水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转动内壳11转过一定角度,使得转动内壳11上设置的透音孔4被固定外壳9的壳体遮挡,从而防止自底座3上端面或外部斜雨丝灌入转动内壳11,保持转动内壳11内部干燥,从而防止转动内壳11中的电气元件因潮湿、浸泡而损坏。当雨滴传感器检测到没有雨水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转动内壳11转过一定角度,固定外壳9的透音窗13再次正对转动内壳11上设置的透音孔4,从而保证了语音播报的传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