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8373发布日期:2019-11-08 23:39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区安全防护系统常常仅有监控设备、人员巡逻和安全消防栓等一些十分简单的设备,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小区居民的安全问题常常得不到保障。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系统,包括终端控制器和业主移动终端,所述终端控制器连接有温度感应器、空气质量监测器、烟雾报警器、人脸识别装置、智能报警装置、警报鸣笛装置、地动探测仪、红外感应装置和监测摄像装置,所述温度感应器、空气质量监测器、烟雾报警器与所述智能报警装置相连接,所述地动探测仪、所述烟雾报警器与所述警报鸣笛装置相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连接有暖气控制输出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室内,为一种温度感应装置,其内部设置有电子温度测试计,所述电子温度测试计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器为一种对空气成分进行动态监控的装置,其内部设置有预警信号发射器。

进一步的,所述地动探测仪为一种固定式的地震监测装置,其内部设置有振动监测器,所述振动监测器内部设置有警报信号发射器,所述警报信号发射器连接有地下避难所指引灯。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感应装置设置在楼区边缘,其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气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设置温度感应器,并在温度感应器内设置电子温度测试计,并设置信号发射器将电子温度测试计内的示数传输到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将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整合,分别传输到各个业主移动终端处,当温度较低时,业主移动端可手动的向终端控制器发送供暖请求,终端控制器将控制暖气控制输出器对指定业主房间释放暖气,更为人性化,方便快捷;当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时,灭火喷头将产生作用,对温度超标处进行喷洒灭火,同时温度感应器将通过信号发射器直接向智能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智能报警装置将直接作出反射动作发出警报,减少因火灾而财产损失,大大降低了火灾产生的风险,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烟雾报警器,对室内的烟雾情况进行监控,当烟雾过浓时,烟雾报警器将直接发送报警信号,大大降低了火灾产生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住户由于烟雾而导致中毒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质量监测器,对住户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到的数据通过终端控制器发送到业主移动端,提醒业主按时通风透气,同时当室内煤气或天然气泄露时,空气质量监测器将向通过智能报警装置向终端控制器发送警报信号,终端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将向业主移动端发送提示警报信息。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提示业主需要通风透气的同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起到报警效果,人性化程度高,安全性强。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人脸识别装置和监测摄像头对小区进行指定范围进行监控,降低了陌生人入侵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楼区外侧设置红外感应装置,并在红外感应装置一侧设置安全防护气垫,当有人不慎从楼区上侧跌落时,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物体坠落,将向安全防护气垫发送电信号,使安全防护气垫打开,防止人员伤亡,降低了从楼区上侧意外跌落受伤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地动探测仪,同时在地动探测仪内侧设置振动监测器,当地面震动到达一定程度时,地动探测仪内的警报信号发射器将向智能报警器和警报鸣笛装置发送报警信号,警报鸣笛装置发起鸣笛,同时地下避难所指引灯将闪烁,指引业主向地下避难所避难,降低了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员的损害,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终端控制器;2、温度感应器;3、空气质量监测器;4、暖气控制输出器;5、烟雾报警器;6、灭火喷头;7、人脸识别装置;8、智能报警装置;9、警报鸣笛装置;10、地动探测仪;11、地下避难所指引灯;12、红外感应装置;13、安全防护气垫;14、监测摄像头;15、业主移动终端;16、电子温度测试计;17、信号发射器;18、预警信号发射器;19、振动监测器;20、警报信号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的安防消防一体化系统,包括终端控制器1和业主移动终端15,所述终端控制器1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空气质量监测器3、烟雾报警器5、人脸识别装置7、智能报警装置8、警报鸣笛装置9、地动探测仪10、红外感应装置12和监测摄像装置14,所述温度感应器2、空气质量监测器3、烟雾报警器5与所述智能报警装置8相连接,所述地动探测仪10、所述烟雾报警器5与所述警报鸣笛装置9相连接,暖气控制输出器4与所述温度感应器2相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2设置在室内,为一种温度感应装置,其内部设置有电子温度测试计16,所述电子温度测试计16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17。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器3为一种对空气成分进行动态监控的装置,其内部设置有预警信号发射器18。所述地动探测仪10为一种固定式的地震监测装置,其内部设置有振动监测器19,所述振动监测器19内部设置有警报信号发射器20,所述警报信号发射器20连接有地下避难所指引灯11。所述红外感应装置12设置在楼区边缘,其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气垫13。

在具体应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设置温度感应器,并在温度感应器内设置电子温度测试计,并设置信号发射器将电子温度测试计内的示数传输到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将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整合,分别传输到各个业主移动终端处,当温度较低时,业主移动端可手动的向终端控制器发送供暖请求,终端控制器将控制暖气控制输出器对指定业主房间释放暖气,;当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时,灭火喷头将产生作用,对温度超标处进行喷洒灭火,同时温度感应器将通过信号发射器直接向智能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智能报警装置将直接作出反射动作发出警报。通过设置烟雾报警器,对室内的烟雾情况进行监控,当烟雾过浓时,烟雾报警器将直接发送报警信号大大降低了火灾产生的风险。通过设置空气质量监测器,对住户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到的数据通过终端控制器发送到业主移动端,提醒业主按时通风透气,同时当室内煤气或天然气泄露时,空气质量监测器将向通过智能报警装置向终端控制器发送警报信号,终端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将向业主移动端发送提示警报信息。通过设置人脸识别装置和监测摄像头对小区进行指定范围进行监控,降低了陌生人入侵的风险。通过在楼区外侧设置红外感应装置,并在红外感应装置一侧设置安全防护气垫,当有人不慎从楼区上侧跌落时,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物体坠落,将向安全防护气垫发送电信号,使安全防护气垫打开。通过设置地动探测仪,同时在地动探测仪内侧设置振动监测器,当地面震动到达一定程度时,地动探测仪内的警报信号发射器将向智能报警器和警报鸣笛装置发送报警信号,警报鸣笛装置发起鸣笛,同时地下避难所指引灯将闪烁,指引业主向地下避难所避难。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设置温度感应器,并在温度感应器内设置电子温度测试计,并设置信号发射器将电子温度测试计内的示数传输到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将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整合,分别传输到各个业主移动终端处,当温度较低时,业主移动端可手动的向终端控制器发送供暖请求,终端控制器将控制暖气控制输出器对指定业主房间释放暖气,更为人性化,方便快捷;当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时,灭火喷头将产生作用,对温度超标处进行喷洒灭火,同时温度感应器将通过信号发射器直接向智能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智能报警装置将直接作出反射动作发出警报,减少因火灾而财产损失,大大降低了火灾产生的风险,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烟雾报警器,对室内的烟雾情况进行监控,当烟雾过浓时,烟雾报警器将直接发送报警信号,大大降低了火灾产生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住户由于烟雾而导致中毒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质量监测器,对住户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并将监控到的数据通过终端控制器发送到业主移动端,提醒业主按时通风透气,同时当室内煤气或天然气泄露时,空气质量监测器将向通过智能报警装置向终端控制器发送警报信号,终端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将向业主移动端发送提示警报信息。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提示业主需要通风透气的同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起到报警效果,人性化程度高,安全性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人脸识别装置和监测摄像头对小区进行指定范围进行监控,降低了陌生人入侵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楼区外侧设置红外感应装置,并在红外感应装置一侧设置安全防护气垫,当有人不慎从楼区上侧跌落时,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物体坠落,将向安全防护气垫发送电信号,使安全防护气垫打开,防止人员伤亡,降低了从楼区上侧意外跌落受伤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地动探测仪,同时在地动探测仪内侧设置振动监测器,当地面震动到达一定程度时,地动探测仪内的警报信号发射器将向智能报警器和警报鸣笛装置发送报警信号,警报鸣笛装置发起鸣笛,同时地下避难所指引灯将闪烁,指引业主向地下避难所避难,降低了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员的损害,提高了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