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光指挥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5464发布日期:2019-06-29 00:5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光指挥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挥棒,具体涉及一种闪光指挥棒。



背景技术:

指挥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交通指挥、野外探险等领域的手持器备,其主要是利用指挥棒发光的特性达到警示、引导的目的。现有的指挥棒大都包括手柄和位于手柄前端的发光棒体,一般地,在手柄里面装配电池,在手柄的前端对应于棒体的位置内部装配红色导光线,手柄和棒体通过螺纹连接,二者之间通过电池导电端子连接棒体通电发光,现有技术的电池导电端子有时会出现手柄和棒体拧紧了还是无法通电的情况,导致指挥棒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闪光指挥棒,解决现有技术的指挥棒手柄和发光棒体拧紧后不发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闪光指挥棒,包括内部设有供电单元的手柄和与所述手柄上端螺纹连接的发光棒体;

所述手柄内部的上端设有沿手柄长度方向设置的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下贯通,所述空心柱的圆周面上设有至少2个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空心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内表面连接;

所述空心柱内部设有圆柱状的供电端子,所述供电端子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柱的内径;

所述发光棒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下表面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供电端子相互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上设有接触条,所述接触条由手柄底部延伸至顶部的外表面,所述发光棒体的下表面设有金属圈。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发光棒体的底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部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所述手柄的下部设有横向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至少设有2个,所述第二凸起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手柄内设置供电端子,手柄和发光棒体螺纹连接时,供电端子始终和第一凸起上的导电端子接触通电使发光棒体发光,不会出现手柄和发光棒体拧紧后不发光的情况,且通过供电端子和连接片将电池与发光棒体隔开,避免电池在手柄内晃动时损坏发光棒体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闪光指挥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闪光指挥棒的手柄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闪光指挥棒的发光棒体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手柄;11、外螺纹;2、发光棒体;3、空心柱;4、连接片;5、供电端子;6、第一凸起;7、导电端子;8、金属圈;9、防滑颗粒;10、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手柄内设置供电端子,手柄和发光棒体螺纹连接时,供电端子直接和第一凸起上的导电端子接触通电使发光棒体发光,不会出现手柄和发光棒体拧紧后不发光的情况。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闪光指挥棒,包括内部设有供电单元的手柄1和与所述手柄1上端螺纹连接的发光棒体2;

所述手柄1内部的上端设有沿手柄1长度方向设置的空心柱3,所述空心柱3上下贯通,所述空心柱3的圆周面上设有至少2个的连接片4,所述连接片4的一端与所述空心柱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1的内表面连接;

所述空心柱3内部设有圆柱状的供电端子5,所述供电端子5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柱3的内径;

所述发光棒体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6,所述第一凸起6的下表面设有导电端子7,所述导电端子7与所述供电端子5相互接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手柄1内部位于空心柱3的下端放置供电单元,供电单元为电池,供电端子5,导电端子7和限位块都是金属可导电的,连接片4是塑料材质制成,电池的端部与供电端子5的一端部接触,手柄1和发光棒体2螺纹连接,当手柄1和发光棒体2拧紧时,供电端子5的另一端部始终对应贴触导电端子7通电,使发光棒体2内部的导光线发光。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手柄1内设置供电端子5,手柄1和发光棒体2螺纹连接时,供电端子5始终和第一凸起6上的导电端子7接触通电使发光棒体2发光,不会出现手柄1和发光棒体2拧紧后不发光的情况,且通过供电端子5和连接片4将电池与发光棒体2隔开,避免电池在手柄1内晃动时损坏发光棒体2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1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上设有接触条,所述接触条由手柄1底部延伸至顶部的外表面,所述发光棒体2的下表面设有金属圈8。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接触条与金属圈8接触也可保证电池为发光棒体2供电,使发光棒体2发光。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1的外部设有外螺纹11,所述发光棒体2的底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1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1上部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9,所述手柄1的下部设有横向的第二凸起10。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防滑颗粒9和第二凸起10,增大人手与手柄1的摩擦力,避免手柄1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10至少设有2个,所述第二凸起10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实施例1

一种闪光指挥棒,包括内部设有供电单元的手柄1和与所述手柄1上端螺纹连接的发光棒体2;

所述手柄1内部的上端设有沿手柄1长度方向设置的空心柱3,所述空心柱3上下贯通,所述空心柱3的圆周面上设有至少2个的连接片4,所述连接片4的一端与所述空心柱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1的内表面连接;

所述空心柱3内部设有圆柱状的供电端子5,所述供电端子5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空心柱3的内径;

所述发光棒体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起6,所述第一凸起6的下表面设有导电端子7,所述导电端子7与所述供电端子5相互接通。

所述手柄1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上设有接触条,所述接触条由手柄1底部延伸至顶部的外表面,所述发光棒体2的下表面设有金属圈8。所述手柄1的外部设有外螺纹11,所述发光棒体2的底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1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手柄1上部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9,所述手柄1的下部设有横向的第二凸起10。所述第二凸起10至少设有2个,所述第二凸起10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闪光指挥棒,在手柄内设置供电端子,手柄和发光棒体螺纹连接时,供电端子始终和第一凸起上的导电端子接触通电使发光棒体发光,不会出现手柄和发光棒体拧紧后不发光的情况,且通过供电端子和连接片将电池与发光棒体隔开,避免电池在手柄内晃动时损坏发光棒体的情况出现。

接触条与金属圈接触也可保证电池为发光棒体供电,使发光棒体发光。设置防滑颗粒和第二凸起,增大人手与手柄的摩擦力,避免手柄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