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2632发布日期:2019-05-03 22:0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器。



背景技术: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

当报警器寿命到期丢弃或回收时,如果内置电池,特别是锂电池还有剩余电量时,为了防止意外,则要把剩余电量放掉。而目前市场上的报警器,在外壳上设置一个容纳腔及放电孔,在容纳腔内放置一个放电插销,放电时,将放电插销放入放电孔内进行放电。

上述报警器为实现放电功能,需要取出放电插销,再把放电插销放入放电孔内进行放电,放电动作繁琐,且放电插销放在容纳腔内,容易遗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警器,旨在解决报警器放电动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报警器,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放电装置及放电工具,所述放电工具与所述外壳枢接;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轴孔、预置孔及限位孔;

所述放电装置包括开启放电功能的启动开关;

所述放电工具包括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一端的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主体侧面的弹性臂和拨杆,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第一转轴放置在所述第一轴孔内,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预置孔内;

所述放电工具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限位块从所述预置孔内脱离进入所述限位孔内,从而限制所述放电工具移动,所述拨杆推动所述启动开关从而实现放电功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一侧面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放电工具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限位块由所述导向斜面脱离所述预置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放电工具的主体的侧面还设置有防错块,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防错槽,放电时,所述防错块置于所述防错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面设置有旋转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还包括挂板,所述挂板固定设置在墙壁或天花板上,所述外壳与所述挂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挂板相邻的面开设所述第一轴孔、预置孔及限位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印制板,所述启动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印制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放电工具与所述印制板枢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印制板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放电工具的主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放置在所述第二轴孔内。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放电工具与外壳枢接,并在放电工具上设置拨杆及限位块,放电工具旋转后,限位块进入外壳的限位孔内从而限制放电工具移动,使拨杆推动放电装置的启动开关从而实现放电功能,放电过程只需要旋转放电工具,使放电工具的限位块进入外壳的限位孔内即可实现放电,操作方便;且由于放电工具内置在外壳内,与外壳枢接,放电工具不会遗失,可确保寿命到期的报警器正常放电,防止意外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警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警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电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将放电工具与外壳枢接,并在放电工具上设置拨杆及限位块,放电工具旋转后,限位块进入外壳的限位孔内从而限制放电工具移动,使拨杆推动放电装置的启动开关从而实现放电功能,放电过程只需要旋转放电工具,使放电工具的限位块进入外壳的限位孔内即可实现放电,操作方便;且由于放电工具内置在外壳内,与外壳枢接,放电工具不会遗失,可确保寿命到期的报警器正常放电,防止意外发生。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报警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放电装置及放电工具2,放电工具2与外壳1枢接;

该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轴孔11、预置孔12及限位孔13;

该放电装置包括开启放电功能的启动开关3;

该放电工具2包括主体21、设置在主体21一端的第一转轴22、设置在主体21侧面的弹性臂23和拨杆24,弹性臂23上设置有限位块25;

第一转轴22放置在第一轴孔11内,限位块25设置在预置孔12内;

放电工具2绕第一转轴22转动时,限位块25从预置孔12内脱离进入限位孔13内,从而限制放电工具2移动,拨杆24推动启动开关3从而实现放电功能。

具体实现方式为:放电工具2绕第一转轴22转动时,限位块25从预置孔12内脱离进入限位孔13内,从而限制放电工具2移动,拨杆24随放电工具2的主体21旋转时,推动启动开关3,直至限位块25进入限位孔13内后,此时启动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从而使放电装置工作,实现放电功能。

为了使限位块25能轻松的从预置孔12内脱离,更进一步地,在限位块25一侧面设置有导向斜面251,该导向斜面251设置在限位块25旋转方向的最前端,放电工具2绕第一转轴22转动时,限位块25的导向斜面251与预置孔12边缘挤压,使弹性臂23变形,进而使限位块25由导向斜面251逐渐脱离预置孔12。导向斜面251的坡面越平缓,限位块25越易脱离预置孔12。为了防止限位块25从限位孔13内脱离,限位块25与导向斜面251相对的一侧设置为直平面或内斜面。

为了防止已放电的报警器再安装在挂板上使用,更进一步地,该放电工具2的主体21的侧面还设置有防错块26,外壳1上设置有防错槽14,放电时,防错块26置于防错槽14内。未放电的报警器安装在挂板上时,挂板上有一凸起,插入到防错槽14内。防错块26一侧抵靠外壳1内壁,准备放电时,放电工具2旋转,使防错块26置于防错槽14内后开始放电,由于放电工具2旋转是不可逆的,放电后的报警器,防错块26停留在防错槽14内,如果再将已放电的报警器安装在挂板上时,挂板上的凸起就会和防错块26干涉,使已放电的报警器无法安装到挂板上,有效的防止了已放电的报警器重复使用,导致报警器失效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为了方便旋转放电工具2,更进一步地,在第一转轴22的端面设置有旋转槽221。旋转槽221可以设置成十字型、米字型等,便于使用螺丝刀旋转放电工具2。当然,也可以将第一转轴22外露于外壳1,且将第一转轴22外露于外壳1的部分设置成非圆型,如多边型、圆型的圆周上设置细纹条等,以增大摩擦力,便于手动旋转放电工具2。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放电工具2与外壳1枢接,并在放电工具2上设置拨杆24及限位块25,放电工具2旋转后,限位块25进入外壳1的限位孔13内从而限制放电工具2移动,使拨杆24推动放电装置的启动开关3从而实现放电功能,放电过程只需要旋转放电工具2,使放电工具2的限位块25进入外壳1的限位孔13内即可实现放电,操作方便;且由于放电工具2内置在外壳1内,与外壳1枢接,放电工具2不会遗失,可确保寿命到期的报警器正常放电,防止意外发生。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报警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放电装置及放电工具2、挂板4,该挂板4固定设置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外壳1与挂板4固定连接。外壳1与挂板4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弹性倒扣连接、挂勾连接、紧固件连接等。外壳1与挂板4相邻的面开设第一轴孔11、预置孔12及限位孔13。报警器在正常使用时,外壳1与挂板4固定连接,第一轴孔11被挂板4封盖,无法旋转放电工具2,旋转放电工具2需要将报警器从挂板4上取下,将第一轴孔11、预置孔12及限位孔13设置在与挂板4相邻的面上,可以防止报警器正常使用时误放电,导致好的报警器报废损坏。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报警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放电装置、放电工具2及印制板5,放电装置的启动开关3固定设置在印制板5上。并且,使放电工具2与印制板5枢接。例如:在印制板5上设置第二轴孔51,放电工具2的主体21另一端设置第二转轴27,第二转轴27放置在第二轴孔51内,使第二转轴27绕第二轴孔51旋转;或在印制板5上设置第二轴孔51,在第二轴孔51内固定设置一个转轴,在放电工具2的主体另一端设置一个轴孔,使转轴在轴孔内旋转。在放电工具2的主体21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7,在外壳1上设置第一轴孔11,在印制板5上设置第二轴孔51,使放电工具2两端均有枢接点,从而使放电工具2旋转更平稳。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放电工具与外壳枢接,并在放电工具上设置拨杆及限位块,放电工具旋转后,限位块进入外壳的限位孔内从而限制放电工具移动,使拨杆推动放电装置的启动开关从而实现放电功能,放电过程只需要旋转放电工具,使放电工具的限位块进入外壳的限位孔内即可实现放电,操作方便;且由于放电工具内置在外壳内,与外壳枢接,放电工具不会遗失,可确保寿命到期的报警器正常放电,防止意外发生。报警器在正常使用时,外壳与挂板固定连接,第一轴孔被挂板封盖,无法旋转放电工具,旋转放电工具需要将报警器从挂板上取下,将第一轴孔、预置孔及限位孔设置在与挂板相邻的面上,可以防止报警器正常使用时误放电,导致好的报警器报废损坏。在放电工具的主体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外壳上设置第一轴孔,在印制板上设置第二轴孔,使放电工具两端均有枢接点,从而使放电工具旋转更平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