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调度主站用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1494发布日期:2020-05-08 19:3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调度主站用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火灾警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调度主站用火灾报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报警装置是指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受、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任务,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消防警铃,都属于火灾报警装置。此外,还有烟感、温感等报警装置。

现有技术的火灾报警控制装置整体都是裸露在外,装置受到撞击时,装置外部容易发生损坏,并且工作人员容易误碰控制装置上的控制按键,从而发出误报警情况,同时控制装置上安装的控制面板与声孔裸露在外,不仅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而且控制面板与声孔上堆积过多灰尘,导致控制面板操作失灵,声控发生堵塞等问题,影响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调度主站用火灾报警控制装置,通过防护箱对装置主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有效避免装置受到碰撞而发生损坏问题,有效避免装置受到撞击而发出误报警情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报警控制装置裸露在外而导致装置受到撞击容易发生损坏以及误报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调度主站用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上层控制层以及下层声控层,所述防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安装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层声控层相对应的声孔穿透孔,位于所述防护门外侧在所述声孔穿透孔上通过安装板固定有扩音筒,位于所述防护门内侧设置有与所述上层控制层相对应的静电除尘布,所述静电除尘布通过若干支架与所述防护门相连接,位于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防撞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防护门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位于所述防护门内侧设置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末端安装有滚轮,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对应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滚轮相对应的滑轨。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连接块呈向所述防护门水平中心线方向弯曲的l型结构,所述连接槽的结构与所述连接块结构相契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连接槽内沿所述滚轮的移动方向设置有限位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防撞结构包括防撞击板,所述防撞击板与所述箱体之间连接有若干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包括与所述箱体相连接的柱筒,所述柱筒内活动安装有与所述防撞击板相连接的顶伸柱,在所述柱筒内设置有与所述顶伸柱相连接的缓冲弹簧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缓冲弹簧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柱筒与所述顶伸柱之间设置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之间连接有平衡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平衡板直径尺寸与所述柱筒的内直径尺寸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防撞击板外端面呈弧形结构,所述防撞击板内侧设置有海绵夹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扩音筒呈喇叭状结构,所述扩音筒上安装有漏孔防尘网。

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上安装板,位于所述箱体下端设置有若干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与所述下安装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支架为连接所述静电除尘布和所述防护门的伸缩块,所述伸缩块为弹簧或海绵块。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将装置主体放置于防护箱内,通过防护箱对装置主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从而有效避免装置由于受到碰撞而发生损坏以及误报警的问题,有效延长了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防护箱上安装的防护门不仅能够对装置主体的控制面板以及声孔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而且通过设置在防护门上的静电除尘布对装置上的显示屏、操控按钮与声孔进行防尘,避免操控按钮上堆积过多的灰尘导致按键失灵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减少声孔堆积过多的灰尘影响声孔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护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护门与箱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撞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冲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装置主体;2-下层声控层;3-上层控制层;4-下安装板;5-防护箱;6-防撞击板;7-缓冲柱;8-上安装板;

501-防护门;502-声孔穿透孔;503-扩音筒;504-漏孔防尘网;505-安装板;506-箱体;507-静电除尘布;508-支架;509-连接槽;510-连接块;511-滚轮;512-滑轨;

701-顶伸柱;702-第一弹簧;703-第二弹簧;704-平衡板;705-柱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度主站用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包括防护箱5,防护箱5内设置有装置主体1,通过防护箱5对装置主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从而有效避免装置由于受到碰撞而发生损坏以及误报警的问题,有效延长了装置主体1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防护箱5包括箱体506,箱体506上安装有防护门501,装置主体1包括上层控制层3以及下层声控层2,防护门501上设置有与下层声控层2相对应的声孔穿透孔502,声音通过声孔穿透孔502传出,位于防护门501外侧在声孔穿透孔502上通过安装板505固定有扩音筒503,扩音筒503成喇叭状结构,通过扩音筒503扩大装置主体1的声源,从而提高本发明装置主体的报警声。

在本发明扩音筒503上安装有漏孔防尘网504,通过漏孔防尘网504将外界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有效的阻隔,避免灰尘通过扩音筒503进入箱体506内部,避免灰尘沉积在下层声控层2上,造成下层声控层2发生声孔堵塞的问题,通过漏孔防尘网504降低箱体506内颗粒物含量,对箱体506捏安装的装置主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

此外,位于防护门501内侧设置有与上层控制层3相对应的静电除尘布507,静电除尘布507通过若干支架508与防护门501相连接,本发明的防护门501与箱体506之间滑动连接,静电除尘布507由于支架508的支撑作用贴合装置主体1的上层控制层3移动,从而通过静电除尘布507有效清扫上层控制层3上沉积的灰尘,从而避免操控按钮上堆积过多的灰尘导致按键失灵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支架508为连接静电除尘布507和防护门501的伸缩块,伸缩块为弹簧或海绵块,通过伸缩块将静电除尘布507向靠近装置主体1的方向推动,不仅能够使静电除尘布507贴合装置主体1端面移动,能够有效提高静电除尘布507对于装置主体1的洁净能力,而且对装置主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当防护箱5发生晃动时,通过伸缩块有效避免装置主体1与防护门501发生碰撞损坏的问题。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防护门501与箱体506滑动连接,位于防护门501内侧设置有若干连接块510,连接块510末端安装有滚轮511,箱体506上设置有与连接块510相对应的连接槽509,连接槽509内设置有与滚轮511相对应的滑轨512,通过滑轨512对于防护门501的移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当工作人员可向一侧滑动打开防护门501对装置主体1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将防护门501关闭,由于连接块510上设置有滚轮511,因此,本发明的防护门501开合更加方便省力。

本发明的连接块510呈向防护门501水平中心线方向弯曲的l型结构,连接槽509的结构与连接块510结构相契合,通过l型结构的连接块510使防护门501与箱体506之间夹持固定,有效提高了防护门501与箱体506连接的紧密型,提高防护门501安装稳定性。

在连接槽509内沿滚轮511的移动方向设置有限位块,防护门501沿一侧连接槽509的一侧滑动嵌装,在防护门501开合的过程中,通过限位块对于防护门501的移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避免防护门501换连接槽509一侧滑落。

如图1和图4所示,位于箱体506两侧设置有防撞结构,防撞结构包括防撞击板6,防撞击板6与箱体506之间连接有若干缓冲柱7,缓冲柱7包括与箱体506相连接的柱筒705,柱筒705内活动安装有与防撞击板6相连接的顶伸柱701,在柱筒705内设置有与顶伸柱701相连接的缓冲弹簧结构,当防撞击板6受到撞击时,顶伸柱701压缩柱筒705内的缓冲弹簧结构,通过缓冲弹簧结构吸收撞击能量,保护箱体506免受撞击,从而对装置主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缓冲弹簧结构包括位于柱筒705与顶伸柱之间设置的第一弹簧702和第二弹簧703,位于第一弹簧702与第二弹簧703之间连接有平衡板704,当防撞击板6受到撞击时,顶伸柱701压缩柱筒705内的第一弹簧702和第二弹簧703,吸收撞击能量,保护防护箱5,通过平衡板704的作用使第一弹簧702和第二弹簧703水平方向伸缩挤压,从而对防撞击板6提供最大的反作用力,有效减缓撞击力。

本发明的平衡板704直径尺寸与柱筒705的内直径尺寸相等,平衡板704在柱筒705内水平滑动,提高第一弹簧702和第二弹簧703的反作用力。

此外,防撞击板6外端面呈弧形结构,能够对防撞击板6受到撞击力进行有效的分散作用,并通过设置在防撞击板6与箱体506之间的若干缓冲柱7进行分散处理,而且在防撞击板6内侧设置有海绵夹层,有效提高了本发明防撞结构的缓冲作用。

如图1所示,在箱体506上端设置有上安装板8,位于箱体506下端设置有若干下安装板4,上安装板8与下安装板4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工作人员先将装置主体1安装进防护箱5的内部,然后对进防护箱5进行安装,当安装位置较低时,可以用螺栓通过上安装板8上的安装孔,将防护箱5固定在墙面上;当安装位置较高时,可以用螺栓通过下安装板4上的安装孔,将防护箱5固定在墙面上,方便了工作人员根据安装地点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对装置进行安装,实用性强。

至此,以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意指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者特征通常不受到特定的实施例的限制,但是在适用时,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可以互换和用于选定的实施例。在许多方面,相同的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修改意指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变得透彻,并且将会完全地将该范围传达至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为了透彻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阐明了众多细节,诸如特定零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显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且两者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不对公知的工序、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