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4033发布日期:2019-11-29 17:2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或控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总体条件,它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既存在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指的是造成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地质灾害背景指的是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的更高层次的基础条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质灾害预警设备的出现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灾害的预警,雨水天气造成水坝水位的上升,水位过高增加对水坝的冲击力,造成洪水决堤,极大的威胁人民的财产安全,需要对水坝水位进行实时监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包括固定钉,所述固定钉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l型通孔,所述l型通孔的内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l型通孔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一通管,所述支撑柱的上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固定管,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固定管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与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推板,所述推杆的顶部贯穿第一通管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推杆的顶部与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底部与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通管,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通管,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三通管和第二通管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卡杆的底部与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放置箱的内顶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一卡杆与第二卡杆相啮合,所述第二卡杆的顶部卡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放置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放置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杆靠近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左侧面与第二卡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的上部固定镶嵌有第一定位管,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二定位管,所述第一定位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二定位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所述放置箱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警示灯,所述放置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上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线与警示灯的右接线柱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下接线柱通过第二连接线与第四连接柱的右端电连接,所述警示灯的左接线柱通过第三连接线与第三连接柱的右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卡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右端与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钉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有效的增加对支撑柱固定,提高支撑柱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漏水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一组密封板,且密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第一卡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增加对放置箱内部的保护,水位下降后能够对空腔内部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杆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穿插管,所述穿插管的内部套设有滑杆,且滑杆的两端均与滑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增加第二卡杆移动的稳定性,保证线路正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一定位管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三连接柱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二定位管相适配,且第二连接柱与第四连接柱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实现第一连接柱与第三连接柱相接触,同时保证第二连接柱与第四连接柱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箱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连接管,所述蓄电池的充电口延伸至连接管的内部,且蓄电池的充电口与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增加蓄电池充电时的稳定,避免蓄电池充电时发生晃动,造成线路损坏。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l型通孔将支撑柱与水位相连通,使l型通孔内部水位与水坝水位保持一致,水位上升,带动移动板的上移,实现对推杆的推动,利用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利用强力弹簧的弹力,降低水位上升时对推板的推力,缩短推板的上移距离,保证水位监控装置高度的合理性,利用第一卡杆与第二卡杆相啮合,使水位未达到警戒位置时警示灯的线路处于断开的状态。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板推动第一卡杆的上移,实现第一卡杆与第二卡杆分离,利用伸缩弹簧的弹性,使第二卡杆右移,使第一连接柱穿插至第一定位管的内部,使第二连接柱穿插至第二定位管的内部,实现第一连接柱与第三连接柱相接触,实现第二连接柱与第四连接柱相接触,达到警示灯和蓄电池串联电路的闭合,使警示灯发光,达到水位警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板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箱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钉;2、挡板;3、定位钉;4、支撑柱;5、l型通孔;6、第一通管;7、移动板;8、推杆;9、隔板;10、空腔;11、固定管;12、推板;13、第二通管;14、强力弹簧;15、密封板;16、警示灯;17、放置箱;18、第三通管;19、第一卡杆;20、滑槽;21、第二卡杆;22、穿插管;23、滑杆;24、第一连接柱;25、第二连接柱;26、固定板;27、伸缩弹簧;28、连接管;29、第一定位管;30、第三连接柱;31、第二定位管;32、第四连接柱;33、第一连接线;34、第三连接线;35、第二连接线;3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包括固定钉1,固定钉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内部开设有l型通孔5,l型通孔5的内部设有移动板7,移动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8,l型通孔5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一通管6,支撑柱4的上方设有隔板9,隔板9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0,空腔10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固定管11,支撑柱4的顶部贯穿固定管11并延伸至空腔10的内部,支撑柱4的外表面与固定管11的内壁固定连接,空腔10的内部设有推板12,推杆8的顶部贯穿第一通管6并延伸至空腔10的内部,推杆8的顶部与推板12的底面固定连接,推板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强力弹簧14,强力弹簧14的底部与空腔1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空腔10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通管13,推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19,隔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17,放置箱17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通管18,放置箱17的内部设有第一卡杆19,第一卡杆19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三通管18和第二通管13并延伸至空腔10的内部,第一卡杆19的底部与推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放置箱17的内顶壁开设有滑槽20,放置箱17的内部设有第二卡杆21,第一卡杆19与第二卡杆21相啮合,第二卡杆21的顶部卡接在滑槽20的内部,放置箱17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6,固定板26的底部与放置箱17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第二卡杆21靠近固定板2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4,第一连接柱24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柱25,第二连接柱25的左侧面与第二卡杆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26的左侧面的上部固定镶嵌有第一定位管29,固定板26的左侧面的中部固定镶嵌有第二定位管31,第一定位管2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柱30,第二定位管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32,放置箱17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警示灯16,放置箱1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6,蓄电池36的上接线柱通过第一连接线33与警示灯16的右接线柱电连接,蓄电池36的下接线柱通过第二连接线35与第四连接柱32的右端电连接,警示灯16的左接线柱通过第三连接线34与第三连接柱30的右端电连接,第二卡杆2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27,伸缩弹簧27的右端与固定板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钉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2,且挡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钉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有效的增加对支撑柱4固定,提高支撑柱4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空腔10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漏水孔,空腔10的内部设有一组密封板15,且密封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第一卡杆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增加对放置箱17内部的保护,水位下降后能够对空腔10内部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第二卡杆21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穿插管22,穿插管22的内部套设有滑杆23,且滑杆23的两端均与滑槽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增加第二卡杆21移动的稳定性,保证线路正常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柱24与第一定位管29相适配,第一连接柱24与第三连接柱30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连接柱25与第二定位管31相适配,且第二连接柱25与第四连接柱32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实现第一连接柱24与第三连接柱30相接触,同时保证第二连接柱25与第四连接柱32相接触。

进一步的,放置箱17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连接管28,蓄电池36的充电口延伸至连接管28的内部,且蓄电池36的充电口与连接管28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能够增加蓄电池36充电时的稳定,避免蓄电池36充电时发生晃动,造成线路损坏。

工作原理:利用l型通孔5将支撑柱4与水位相连通,使l型通孔5内部水位与水坝水位保持一致,水位上升,带动移动板7的上移,实现对推杆8的推动,利用推板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14,利用强力弹簧14的弹力,降低水位上升时对推板12的推力,缩短推板12的上移距离,保证水位监控装置高度的合理性,利用第一卡杆19与第二卡杆21相啮合,使水位未达到警戒位置时警示灯16的线路处于断开的状态,通过推板12推动第一卡杆19的上移,实现第一卡杆19与第二卡杆21分离,利用伸缩弹簧27的弹性,使第二卡杆21右移,使第一连接柱24穿插至第一定位管29的内部,使第二连接柱25穿插至第二定位管31的内部,实现第一连接柱24与第三连接柱30相接触,实现第二连接柱25与第四连接柱32相接触,达到警示灯16和蓄电池36串联电路的闭合,使警示灯16发光,达到水位警示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