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0245发布日期:2020-07-07 14:1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贵金属作为质押物作为动产质押时,银行由于没有监管经营资质和缺乏对动产管理的经验,于是委托监管公司对动产进行监管,将风险予以分散。而对于监管公司来说,因为监管手段的缺失,可能存在如下风险:

1.操作风险:是由于监管公司自身管理和操作不当等原因形成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如运输司机在运输过程中私自放货,造成质物不足;

(2)监管流程设计上不合理,中间环节失控,如监管地点不适合监管、交接环节不明确等,均会造成监管公司不能有效控制质物;

2.银行风险:因为银行无法实时掌控贵金属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和信息,导致质物的损失,引起三方纠纷,造成银行坏账损失。

由于贵金属在监管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实体(第三方监管仓库,出质人等)之间进行运输移动,而在运输过程中,几乎没有配置贵金属检测装置,因此很容易出现以上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以对贵金属进行实时定位,当贵金属出现风险时实现监测报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应用于货车,所述货车包括驾驶室和货箱,所述贵金属放置于所述货箱内,所述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驾驶室内的控制主机和安装于所述货箱内的rfid天线,所述控制主机包括arm电路控制板、通讯模块、定位模块以及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所述arm电路控制板与所述通讯模块、定位模块以及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通过外置的tnc型天线接口与所述rfid天线电连接,所述arm电路控制板通过内装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运行板载软件,所述板载软件驱动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通过所述rfid天线读取所述贵金属的电子标签信息,所述通讯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为4g全网通模块,所述控制主机外置4g天线,所述4g全网通模块与所述4g天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4g全网通模块内置sim卡。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为gps模块,所述控制主机外置gps天线,所述gps模块与所述gps天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树莓派嵌入式操作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主机机身的材料为铝合金。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包括安装于驾驶室内的控制主机和安装于货箱内的rfid天线,控制主机包括arm电路控制板、通讯模块、定位模块以及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arm电路控制板与通讯模块、定位模块以及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分别电连接,控制主机通过外置的tnc型天线接口与所述rfid天线电连接。本装置在控制主机上集成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等模块,最终形成一个独立的硬件盒子,可以方便的安装部署到货车车厢内,通过良好设计的硬件结构,保证设备在货车运输过程中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通讯模块可以将采集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判定贵金属是否存在风险,若存在风险则报警。以此实现贵金属运输在途的实时监管,监管公司、银行和货主可以第一时间获悉货物在途中的异常情况,降低贵金属质押物的业务风险。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的连接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的工作流程。

图4示出了服务端的工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可以应用于运输贵金属的货车,货车包括驾驶室和货箱,贵金属放置于货箱内。贵金属可以预先绑定一个独一无二的货物信息,并存储于服务端,用来识别车上运输的贵金属。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包括控制主机100和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天线200。

控制主机100,安装于驾驶室内,包括arm电路控制板110、通讯模块120、定位模块130以及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140。arm电路控制板110与通讯模块120、定位模块130以及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140分别电连接。控制主机100外置tnc型天线接口150(请同时参阅图2),控制主机100通过tnc型天线接口150与rfid天线200电连接。控制主机100机身的材料可以为铝合金。

arm电路控制板110,内装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是树莓派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运行板载软件。板载软件驱动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140通过rfid天线200实时读取贵金属的电子标签信息,该电子标签信息为rfid电子标签。

通讯模块120,可以为4g全网通模块,4g全网通模块可以内置sim卡。控制主机100外置4g天线160(请参阅图2),4g全网通模块与4g天线160电连接。arm电路控制板110内运行的板载软件可以通过通讯模块120与互联网进行通信,将实时读取的贵金属的电子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

定位模块130,可以为gps模块,控制主机100外置gps天线170(请参阅图2),gps模块与gps天线170电连接。arm电路控制板110内运行的板载软件可通过gps天线170实时获取控制主机100的地理位置(gps坐标)。

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140,工作频率840~960hz,空口协议标准:epcc1gen2/iso18000-6ciso18000-6b,外置tnc型天线接口150,射频最大输出功率30dbm。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140通过tnc型天线接口150与rfid天线200电连接。

rfid天线200,安装于货箱内,货箱内存放有贵金属,rfid天线200可以获取贵金属的电子标签信息。

请参阅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贵金属智能定位监测报警装置的工作流程。arm电路控制板通过内装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运行的板载软件,以一定周期的频率不停的驱动设备内的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通过rfid填写,实时读取电子标签信息;板载软件将上报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合并,并存储在本地;当达到预先设定的上报周期,板载软件通过设备内的4g模块,上报本次周期内读到的所有电子标签信息,上报成功以后,本地保存的电子标签信息清零;板载软件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读标签周期,执行循环操作。

请参阅图4,示出了服务端的工作流程。服务端收到4g模块上报的电子标签信息;将收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与本地存储的该贵金属预先绑定的货物信息(该货物信息采用rfid电子标签的形式)进行比对,核实标签的数量和标签值是否一致;如果比对不一致,产生告警信息,以微信,短信等方式通知监管员和贵金属的货主、银行机构人员。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如下优点:本装置在控制主机上集成rfid超高频读写器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等模块,最终形成一个独立的硬件盒子,可以方便的安装部署到货车车厢内,实现随车运输,通过良好设计的硬件结构,保证设备在货车运输过程中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并且可以以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来控制电子标签的实时读取,同时接收云端的系统命令,借此实时监测电子标签的行为,进而达到降低业务风险的目的。通过采用rfid电子标签与贵金属货物绑定,为贵金属货物建立唯一的身份识别档案,为其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跟踪追溯提供前提;通过采用射频技术和严密的软件系统,实现贵金属运输在途的实时监管,监管公司,银行和货主可以第一时间获悉货物在途中的异常情况,降低贵金属质押物的业务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