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5488发布日期:2019-11-27 18:2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治疗技术的总称。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穿刺后为了充分止血,压迫所需时间比静脉压迫时间要长。而且,对于介入穿刺置管拔管后的患者,穿刺管处伤口普通穿刺伤口大,需要延长压迫止血的时间,同时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抗凝药物,延长了血凝时间,进一步增加动脉穿刺伤口愈合的时间及愈合难度。从而,临床上为了保证动脉穿刺后的愈合效果,防止皮下出血、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需严格要求患者穿刺侧下肢至少伸直制动12小时。由于伸直制动所需时间较长,医护人员即便经常提醒,患者依然可能会出现不自主活动的情况。目前临床上为了保证动脉能够良好愈合,需采取有效的压迫(沙袋压迫、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等措施),正确的制动(宣教指导,家属看护等措施)等来实现。而看护的疏漏、患者不自知的活动,都有可能影响下肢的制动,造成出血的风险,看护人员需要严密监控患者,工作强度大,容易出现遗漏,从而,本领域需要一种能够检测患者下肢制动状态并及时发出警报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包括安装有警报装置的主体,主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固定组件,主体通过两个固定组件固定在患者腹股沟动脉穿刺处,且主体与两个固定组件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两个感应器,主体内部具有处理器,处理器与警报装置电连接,同时处理器分别与两个感应器电连接,两个感应器分别监测两个固定组件相对于主体的弯曲程度,并将弯曲信息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固定于腹股沟动脉穿刺处,所述下肢制动报警器包括一主体、一警报装置、两个感应器以及两个固定组件,所述主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两个所述感应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两个所述感应器分别检测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处的弯曲形变量,所述主体与所述感应器电连接,所述警报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外部,所述主体与所述警报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患者腹股沟弯曲处上方,另一个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患者腹股沟弯曲处下方。

优选地,所述主体内部具有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警报装置电连接,且所述处理器分别与两个所述感应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警报装置包括一警报灯和一扬声器,所述警报灯和所述扬声器均安装在所述主体外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条和一黏贴带,所述固定条与所述黏贴带层叠设置,所述黏贴带与所述固定条可分离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通过所述感应器与所述主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的优点在于:所述下肢制动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测患者下肢弯曲情况,并在患者下肢弯曲时发出警报,提醒患者和看护人员,及时进行安全制动,有效提高制动止血的效果,减少家属或医护人员看护的强度,同时提高医疗安全程度;所述固定组件由固定条和连接在固定条底部的黏贴带组成,黏贴带一次性使用,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提高了医疗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的的顶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肢制动报警器,包括一主体10、一警报装置11、两个感应器12以及两个固定组件20。所述主体10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组件20,两个所述固定组件20均固定在患者腹股沟位置。具体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组件20固定于患者腹股沟弯曲处上方,另一个所述固定组件20固定于所述患者腹股沟弯曲处下方,当患者下肢弯曲时,所述固定组件20会产生相对于所述主体10的弯折,所述固定组件20与所述主体10的连接处会出现弯曲形变。两个所述感应器1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组件20与所述主体10的连接处,两个所述感应器12分别检测两个所述固定组件20与所述主体10连接处的弯曲形变量,并将弯曲形变量信息传递至所述主体10。所述警报装置11安装在所述主体10外部,所述主体10根据其接收到的弯曲形变量信息,控制所述警报装置11发出或停止发出警报。

具体的,所述主体10内部具有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警报装置11电连接,且所述处理器分别与两个所述感应器12电连接,两个所述感应器12分别将其检测到的弯曲形变量传递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弯曲形变量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构控制所述警报装置11发出或停止发出警报,从而实现在患者下肢出现弯曲时及时报警。

如图2所示,所述警报装置11包括一警报灯111和一扬声器112,所述警报灯111和所述扬声器112均安装在所述主体10外部,所述警报灯111设置在所述主体10顶面中间位置,所述扬声器112环绕所述警报灯111。所述警报装置11发出警报时,所述警报灯111闪烁,同时所述扬声器112发声,提醒患者及看护人员进行安全制动。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组件20包括一固定条21和一黏贴带22,所述固定条21与所述黏贴带22层叠设置,所述黏贴带22与所述固定条21可分离的连接,所述黏贴带22与患者皮肤黏贴,所述固定条21通过所述黏贴带22与患者皮肤黏贴固定。每次使用后更换所述黏贴带22,防止交叉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20通过所述感应器12与所述主体10连接,即所述固定条21和所述黏贴条22相同一端与所述感应器12连接,所述感应器12检测其自身的弯曲形变量,并将其检测到的弯曲形变量传递至所述处理器。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