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系统使用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7371发布日期:2020-08-11 21:0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系统使用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联网系统使用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不断地成熟起来,原来一直难于解决的高压问题,近年来通过器件串联或单元串联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在高压变频器的一些现场,高压变频器安装在现场车间,中心监控一般放置在控制室内,二者之间往往从几十米到几千米,采用网线传输通讯,信号衰竭的快,超过一百米就要加交换机;模拟量信号采用普通线传输通讯,同样衰竭的很快,超过百米需要加隔离器;通过光电转换器采用光纤传输通讯连接,信号相对比较好,但是容易折断,尤其是温度相对较低的地方。

以上都面对着相同问题,安装繁琐,都需要挖沟布线,人工费用高。有线连接,信号相对衰竭快。受地理环境影响大,例如:遇到墙只能打洞或者绕着走;遇到水沟、河流将无法实现通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使用的变频器,具有通过物联网实现信号远距离传输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系统使用的变频器,包括锡焊在变频器内部电路板上的信号感应模块、主控制模块、4g模块和射频模块,所述信号感应模块与主控制模块相接,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4g模块和射频模块相接;

所述主控制模块内置的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34接信号感应模块detecton端,信号感应模块的接口串联电阻r201接在场效应管q4的栅极和电阻r202的并联接口,电阻r202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并联接地,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串联的电阻r66接在接vcc的电阻r63和接地的感应器s1的并联接口上;

所述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26、27、28、29、44和45分别与射频模块内置e19-4343ms1w芯片u2的引脚2至7进行对应连接,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46和47与e19-4343ms1w芯片u2的引脚16和17对应连接,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73、74、75和76和分别与e19-4343ms1w芯片u2的引脚12至15对应连接;

所述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100接4g模块的powkeygprs端,4g模块其端口串联电阻r200接在场效应管q3栅极上,场效应管q3的漏极接内置的usegprs232芯片u3的引脚10,usegprs232芯片u3的引脚15和17和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96和97相接,usegprs232芯片u3的引脚16分别并联c6和c9接地,还接在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上,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栅极并联电阻r5还并联电容r9和电阻r12接在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上,场效应管q1的栅极接gprson端。

优选的,所述信号感应模块中的感应器s1为霍尔电流或电压传感器,采集与变频器相接线路上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做预处理,发送到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内进行模数转换处理。

优选的,所述射频模块与主控制模块相连,用于主控制模块控制射频模块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重要数据进行,并进行相应数据解析及处理。

优选的,所述4g模块用于局域网网关使用,上传至后台服务器,用于主控制模块控制4g模块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物联网系统使用的变频器,信号感应模块中的感应器s1为霍尔电流或电压传感器,采集与变频器相接线路上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做预处理,发送到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内进行模数转换处理,感应器s1检测变频器回路电压或电流,将检测到的电压数据发送至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内,单片机芯片u1内内置的整形、滤波对信号进行处理进行模数转换,射频模块与主控制模块相连,用于主控制模块控制射频模块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重要数据进行,并进行相应数据解析及处理,4g模块用于局域网网关使用,用于主控制模块控制4g模块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发送gprson信后,场效应管q1和q2导通,4g模块的引脚16接收高电平后,其引脚1、2和17通过线路和串口通讯的方式上传数据至服务器,通过物联网实现信号远距离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制模块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感应模块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4g模块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模块原理图。

图中:1、信号感应模块;2、主控制模块;3、4g模块;4、射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物联网系统使用的变频器,包括锡焊在变频器内部电路板上的信号感应模块1、主控制模块2、4g模块3和射频模块4,信号感应模块1与主控制模块2相接,主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和4g模块3和射频模块4相接,信号感应模块1对电流和电压数据进行数值的实时检测,4g模块3和射频模块4将数据进行传输。

请参阅图2-3,主控制模块2内置的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34接信号感应模块1detecton端,信号感应模块1的接口串联电阻r201接在场效应管q4的栅极和电阻r202的并联接口,电阻r202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并联接地,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串联的电阻r66接在接vcc的电阻r63和接地的感应器s1的并联接口上,主控制模块2引脚8和9接的振荡器x41,是用来产生重复电子讯号,将直流电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交流电信号输出的电子电路,信号感应模块1中的感应器s1为霍尔电流或电压传感器,采集与变频器相接线路上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做预处理,发送到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内进行模数转换处理,感应器s1检测变频器回路电压或电流,将检测到的电压数据发送至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内,单片机芯片u1内内置的整形、滤波对信号进行处理进行模数转换。

请参阅图5,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26、27、28、29、44和45分别与射频模块4内置e19-4343ms1w芯片u2的引脚2至7进行对应连接,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46和47与e19-4343ms1w芯片u2的引脚16和17对应连接,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73、74、75和76和分别与e19-4343ms1w芯片u2的引脚12至15对应连接,射频模块4与主控制模块2相连,用于主控制模块2控制射频模块4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重要数据进行,并进行相应数据解析及处理。

请参阅图4,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100接4g模块3的powkeygprs端,4g模块3其端口串联电阻r200接在场效应管q3栅极上,场效应管q3的漏极接内置的usegprs232芯片u3的引脚10,usegprs232芯片u3的引脚15和17和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引脚96和97相接,usegprs232芯片u3的引脚16分别并联c6和c9接地,还接在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上,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栅极并联电阻r5还并联电容r9和电阻r12接在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上,场效应管q1的栅极接gprson端,4g模块3用于局域网网关使用,上传至后台服务器,用于主控制模块2控制4g模块3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发送gprson信后,场效应管q1和q2导通,4g模块的引脚16接收高电平后,其引脚1、2和17通过线路和串口通讯的方式上传数据至服务器。

4g模块3和射频模块4通过物联网实现信号远距离传输。

综上所述:本物联网系统使用的变频器,信号感应模块1中的感应器s1为霍尔电流或电压传感器,采集与变频器相接线路上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做预处理,发送到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的内进行模数转换处理,感应器s1检测变频器回路电压或电流,将检测到的电压数据发送至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内,单片机芯片u1内内置的整形、滤波对信号进行处理进行模数转换,射频模块4与主控制模块2相连,用于主控制模块2控制射频模块4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重要数据进行,并进行相应数据解析及处理,4g模块3用于局域网网关使用,用于主控制模块2控制4g模块3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stm32l4r5zit6单片机芯片u1发送gprson信后,场效应管q1和q2导通,4g模块的引脚16接收高电平后,其引脚1、2和17通过线路和串口通讯的方式上传数据至服务器,4g模块3和射频模块4将数据传输实现信号的发送,通过物联网实现信号远距离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