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7128发布日期:2020-06-26 21: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警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标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警航器。



背景技术:

高压输配电线路的杆塔高度最高已达到110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低空飞行开放,各类飞行器数量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高,在农业、观光、摄影等诸多方面低空飞行活动也越来越活跃。低空飞行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安全问题,例如,有的电缆跨江、跨海空中架线,如果没有适当的标识来提醒飞行器驾驶员和船舶驾驶员电力线路所在的位置、所处的高度,将严重影响飞行器和船舶安全以及正常电力供应。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输电线路标识如公开号为cn209525719u公开的一种具有双重显示的新型航空警示球,通过在球表面涂抹条状的有色发光材料,并在球内部设置警示灯,可以实现白天和夜晚都能有效地发挥警示作用。或如公开号为cn207008820u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架空输电线路航空警示装置,该装置满足低空飞行保障需求,能够支持多股导线而满足使用的多功能性,其安装简便,警示效果符合要求,后期维护和管理方便。或如公开号为cn105047075a公开了一种预绞式航空警示球,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安装后可提供充足的握力、不易发生变形,能够很好的固定住球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输电线路标识大都设计成球体且带有发光警示装置,但是在长时间阴天的情况下,通过太阳能来蓄电的方式并不实用,同时只有发光警示的情况下,在亮度高的时候对鸟类与无人机等飞行器进行发光警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实现360°探测以及提高安装稳定性的一种警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警航器,用于在电力架空线路中对航空飞行器和河、海中行驶的船舶起警示作用,包括第一半球、连接机构、第二半球;所述第一半球和所述第二半球通过连接机构组成空心球体结构的警航器本体;所述警航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警航器本体外表面的若干辅助叶片、用于连接警航器本体与线缆的夹紧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警航器本体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架空线缆上;

所述警航器还包括发电装置、警示装置、蓄电池、蓄电池控制模块、光感元件、以及探测器,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蓄电池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警示装置和所述探测器电连接,所述光感元件与所述蓄电池控制模块以及所述警示装置电连接,所述探测器与所述警示装置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由所述第一半球与所述第二半球装配后组成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与架空线缆固定连接,所述外圈与所述警航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内圈与外圈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叶片以线缆为中轴线绕所述警航器本体外表面最大外径周向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用于夹紧所述线缆的內夹以及与与所述內夹转动连接的外夹,所述外夹通过安全绳与任一半球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装置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覆盖在所述警航器本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装置包括均置于所述警航器本体外表面的led灯、设置于所述警航器本体内的发声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半球与第二半球上,两个所述探测器所连成的直线与线缆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装置包括通过所述警航器本体旋转带动转子旋转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球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通过增加辅助叶片,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2、通过使用警示装置以及探测器,能够更好对对进入探测范围内的物体发出声音和发光警示,同时所述探测器还能随着警航器本体的转动实现360°探测。

3、通过增加夹紧机构,能够防止警航器脱离线缆或者线缆上沿线缆长度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警航器本体1;第一半球11;第二半球12;辅助叶片13;连接机构2;线缆4;夹紧机构5;转动机构6;发电装置71;警示装置72;led灯721;发声元件722;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光感元件75;探测器7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警航器,用于在电力架空线路中对航空飞行器和河、海中行驶的船舶起警示作用,包括第一半球11、连接机构2、第二半球12;第一半球11和第二半球12通过连接机构2组成空心球体结构的警航器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警航器本体直径约为10cm~120cm之间,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306树脂苯酐、固化剂以及着色剂注塑成型,使其外表美观、结构轻巧、操作方便,具备优良的机械电气性能,适合各种高压条件下使用,绝缘性能良好使用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在材料中,优选地添加颜色为橙色、红色、白色或黄色的着色剂,如:橙色、红色更能适用于白天警示,白色、黄色更能适用于夜间警示,使本实施例的外面颜色醒目。此外,本实施例采用球体结构,一方面,能减少毛边和尖边位置产生电晕放电现象,而且风阻小;另一方面,能使各个方向的投影面积基本相同,以达到全方位无视觉差异的警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发电装置、警示装置、蓄电池、蓄电池控制模块、光感元件、以及探测器均可以通过型号查找所属技术人员直接在市场上进行采购,在需要了解该型号设备时可直接翻看查找技术说明书进行了解,因此对以上装置设备不进行赘述。

警航器还包括连接于警航器本体1外表面的若干辅助叶片13、用于连接警航器本体1与线缆4的夹紧机构5;连接机构包括转动机构6,警航器本体1通过转动机构6可转动地安装在架空线缆上;

警航器还包括发电装置71、警示装置72、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光感元件75、以及探测器76,发电装置71与蓄电池73连接,蓄电池73通过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分别与警示装置72和探测器76电连接,光感元件75与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以及警示装置72电连接,探测器76与警示装置72通讯连接。

发电装置71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覆盖在警航器本体1的外表面,节能环保,成本低,易于实现。

警示装置72包括均置于警航器本体1外表面的若干个led灯721、设置于警航器本体1内的发声元件722;led灯721警示功能多样,如闪灯、长亮;而发声元件722具体可以为蜂鸣器,其主要功能为用于驱赶靠近的动物防止其对警航器造成损坏,也可以对飞行的低飞飞行器发出警告,防止其撞上线缆。

探测器76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半球11与第二半球12上,两个探测器76所连成的直线与线缆垂直;探测器76为红外探测器76或超声波探测器76,或者雷达、以及其他可以实现广域探测的仪器。

其工作过程具体如下:当光感元件75检测到的光亮值高于预设值时,如晴朗的白天时段,发送检测信号至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给蓄电池73发送断电指令,使警示装置72仲的led灯处于关闭状态,薄膜太阳能电池则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蓄电池73;当光感元件75检测到的光亮值低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如黑夜、环境能见度低的时段,发送检测信号至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给蓄电池73发送通电指令,蓄电池73向led灯供电亮灯;

探测器76在转动机构6的带动下能够实现几乎360°全域探测,探测器76通过蓄电池73供电实现全天24小时运作,当检测到小动物如小鸟靠近警航器时,发送探测信号至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给蓄电池73发送通电指令,蓄电池73向警示装置72的led灯与发声元件供电使其运作,进而驱赶小动物,使其远离警航器,防止其损坏警航器。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在警航器本体1上安装发电装置71、警示装置72和蓄电池73,实现了警航器自发电亮灯警示,驱赶小动物远离警航器,节能环保,具有非常良好的警示效果;同时通过蓄电池73蓄电池控制模块74和光感元件75的设置,实现了黑暗时段亮灯和光亮时段关灯的控制,实用可靠。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警航器本体1在风力作用下可在在架空线缆上转动,发电装置71包括通过警航器本体1旋转带动转子旋转的发电装置71,发电装置71设置在球体内部。由此,本实施例采用类于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充分利用了环境可再生资源,实现警航器自发电。

同时,发电装置71还包括ct取电装置,通过电流互感器ct从高压输电线上取电,为蓄电池73充电;ct取电装置用于在高压输电线上取电为蓄电池73供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获取电能并实现稳定电压输出。该ct取电装置适用于任意电压等级的电缆线路,其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感应线圈从电力线上获取电能,然后送到整流滤波中进行整理滤波处理,然后经过取电调节保护电路送到隔离稳压中实现稳压输出,其中取电调节保护电路可以实时地调节和限制输入的电能,吸收因雷击等特殊情况引起的瞬间大电流,保证模块能在来自电力线的电流不稳定时仍能输出稳定的电压。

转动机构6包括由第一半球11与第二半球12装配后组成的内圈和外圈,内圈与架空线缆固定连接,外圈与警航器本体1固定连接,内圈与外圈相对转动。由此,通过上述转动机构6的设计,使警航器本体1能够在架空线缆上做旋转运动,当受强风吹打时,警航器本体1能够自适应地产生旋转,改变强风正面吹打气流,从而减小球面对强风的阻力,减小架空线缆的负载;在积雪的环境下,根据受力平衡原理,当一侧球面上的积雪重量大于另一侧球面上的积雪重量时,警航器本体1能够自适应地产生旋转,自动卸载球面上的积雪,减小架空线缆的负载。

为了减少内圈和外圈滑动摩擦的磨损,在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元件。具体实施时,滚动元件可以选择滚珠、滚针、滚轮、滚轴中的一种,当滚动元件为滚珠或滚针时,在两个半内圈上或者在两个半外圈上分别设有两端封闭的凹槽,凹槽的弧长小于半圆,滚动元件(即滚珠或滚针)放置在凹槽内并夹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当然,该凹槽也可以由多个周向分布的独立凹槽单元组成,每个独立凹槽单元上分别设有一滚珠或一滚针。当滚动元件为滚轮或滚轴时,在两个半内圈上或者在两个半外圈上分别设有至少两组周向分布的转轴支座,滚动元件(即滚轮或滚轴)连接在转轴支座上,滚动元件(即滚轮或滚轴)的外周与内圈的外壁或外圈的内壁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滚动元件可根据内圈或外圈的长度沿轴线方向合理地设置多组。

由于考虑到可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均是由两个半圈组成,两个半圈之间无连接,无约束,安装前,需要先固定同一半球上的半内圈和半外圈才能方便在架空线缆上安装,因此,内圈与外圈之间优选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易拆卸件(如螺丝、插销)将内圈和外圈连接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转动机构6优选为为剖分式轴承,剖分轴承中的内圈、外圈和滚子保持架组件被一分为二,并通过卡紧圈用螺栓被紧固在一起。所有部件都可与轴分离,使安装简易快速。。剖分轴承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两个分别依次连接的半外圈、滚动体组件、半内圈所组成的半轴承以及对剖分式轴承进行固定的剖分式卡紧圈,卡紧圈在周向上通过螺接来实现对轴(在本实施例中,轴为线缆)进行卡紧。

辅助叶片13以线缆为中轴线绕警航器本体1外表面最大外径周向均布,增大对风力的受力面积,使得警航器更容易转动,辅助叶片13至少有两种方式固定在警航器本体1上,比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警航器本体1上,又或者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警航器本体1上;辅助叶片13可以是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者三角形的块状结构。

夹紧机构5包括用于夹紧线缆的內夹以及与与內夹转动连接的外夹,外夹通过安全绳与任一半球固定连接;具体地,安全连接绳的一端与固定设置于内面上的固定环连接,另一端与外夹活动套接;当警航器在架空线缆上安装时,利用该安全连接绳先将其中一个半球体悬挂在架空线缆上,能方便工人安装时对球体的扶持和定位,以避免过程中发生掉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球体的内面上还覆盖有防裂膜(图中未指示),以防止产品老化后开裂掉落地面,减少安全隐患。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警航器,通过增加辅助叶片,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同时通过使用警示装置以及探测器,能够更好对对进入探测范围内的物体发出声音和发光警示,同时探测器还能随着警航器本体的转动实现360°探测,而且通过增加夹紧机构,能够防止警航器脱离线缆或者线缆上沿线缆长度方向移动。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