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0000发布日期:2020-07-17 15:5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



背景技术:

低压电能计量,涉及到每一户居民用户的用电结算收费问题。然而在居民配网用电的最后100米上,由于施工或线路问题,导致电能表与用电业主不对应,直接影响了电网客户服务的质量。

因此,需要进行串户检测进行电能表户表关系的排查。现有技术中,大都是采用入户检测的串户识别仪,需要联系用户预约时间、入户和断电操作。

可见,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串户识别仪存在居民配网用电实际用电和计费电能表交叉错误问题排查难、需要断电、入户检测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用以在不断电、不入户的情况下排查户表关系,提高排查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包括:

主机以及从机;

所述主机中的信号耦合装置与电能表的电力线相连接,用于将输出的带报码的中频信号通过所述电力线传输到用电客户端;其中,所述主机中的信号耦合装置设置有多个,每一个信号耦合装置分别对应一个电能表;

所述从机的天馈系统在所述用电客户端接收所述带报码的中频信号,并传输给所述从机的射频管理系统,所述天馈系统至少包括射频天线;

所述从机的射频管理系统用于从所述带报码的中频信号还原出原始报码以及信号强度信息;所述原始报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信息用于确定智能表与用电客户端的对应关系;所述从机的人机交互界面用于展示所述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主机具体包括:

电源管理系统、人机界面系统、控制系统、射频管理系统以及信号耦合装置;

其中,所述人机界面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射频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电源管理系统供电;

所述射频管理系统与所述信号耦合装置相连接,用于将产生的带报码的中频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耦合装置。

优选的,所述射频管理系统包括:

编码调制、射频组件、ad、数字中频、da以及信号切换;

其中,所述编码调制与所述射频组件相连接,所述射频组件与所述ad相连接,所述ad与所述数字中频相连接,所述数字中频与所述da相连接,所述da与所述信号切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机具体包括:

电源管理系统、人机界面系统、控制系统、射频管理系统以及天馈系统;

其中,所述人机界面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射频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电源管理系统供电;

所述射频管理系统与所述天馈系统相连接,所述天馈系统至少包括射频天线。

优选的,所述射频管理系统包括:

lna、ad、数字中频、da、射频组件以及解调解码;

其中,所述lna与所述ad相连接,所述ad与所述数字中频相连接,所述数字中频与所述da相连接,所述da与所述射频组件相连接,所述射频组件与所述解调解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包括:主机以及从机;所述主机中的信号耦合装置与电能表的电力线相连接,用于将输出的带报码的中频信号通过所述电力线传输到用电客户端;所述从机的天馈系统在所述用电客户端接收所述带报码的中频信号,并传输给所述从机的射频管理系统,所述天馈系统至少包括射频天线;所述从机的射频管理系统用于从所述带报码的中频信号还原出原始报码以及信号强度信息;所述原始报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信息用于确定智能表与用电客户端的对应关系所述从机的人机交互界面用于展示所述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主机发送带报码的中频信号由从机通过无线射频方式接收并显示出智能表与用电客户端对应关系,无需频繁拆卸主机及从机,实现在不断电、不入户的情况下排查多个户表关系,提高排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的从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电能表户表关系的排查需要先联系用户预约时间、入户和断电操作,排查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给用户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可在不断电、不入户的情况下智能排查户表关系,不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彻底解决传统串户排查过程中的入户难题,大大降低排查难度、提高排查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包括:

主机以及从机;

所述主机中的信号耦合装置与电能表的电力线相连接,用于将输出的带报码的中频信号通过所述电力线传输到用电客户端;其中,所述主机中的信号耦合装置设置有多个,每一个信号耦合装置分别对应一个电能表;

所述从机的天馈系统在所述用电客户端接收所述带报码的中频信号,并传输给所述从机得射频管理系统,所述天馈系统至少包括射频天线;

所述从机的射频管理系统用于从所述带报码的中频信号还原出原始报码以及信号强度信息;所述原始报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信息用于确定智能表与用电客户端的对应关系;所述从机的人机交互界面用于展示所述对应关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机及信号耦合装置在电表端发送带报码的中频信号,经电力线传输到用户端,从机在用户端接收经数字中频、ad/da、解调解码等处理,完成户表关系排查工作。整个排查过程不入户、不断电,方便快捷。

其中,生成带报码得中频信号可以通过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生成中频信号的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仅涉及结构和构造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智能表对应设置有与其对应的信号耦合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智能表进行匹配检验,无需频繁连接和拆卸识别仪的主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得到原始报码以及信号强度信息后,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入户串户识别仪的算法来自动得出户表关系是否正确的结果。本实用新型中不关注也并没有对算法的改进,只需要利用可以根据原始报码以及信号强度信息得到对应关系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主机发送带报码的中频信号由从机通过无线射频方式接收并显示出智能表与用电客户端对应关系,无需频繁拆卸主机及从机,实现在不断电、不入户的情况下排查多个户表关系,提高排查效率。

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具体包括:

电源管理系统、人机界面系统、控制系统、射频管理系统以及信号耦合装置;

其中,所述人机界面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射频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电源管理系统供电;

所述射频管理系统与所述信号耦合装置相连接,用于将产生的带报码的中频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耦合装置。

其中,所述射频管理系统包括:

编码调制、射频组件、ad、数字中频、da以及信号切换;

其中,所述编码调制与所述射频组件相连接,所述射频组件与所述ad相连接,所述ad与所述数字中频相连接,所述数字中频与所述da相连接,所述da与所述信号切换相连接。

参见附图2,主机主要由人机界面系统、电源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射频管理系统、信号耦合装置组成。人机界面系统负责测试需求和设备参数设置的输入;电源管理系统完成整个主机的电源供电和电池充放电管理;控制系统、射频管理系统、是主机的核心,控制着射频信号的产生、编码、调制、da/ad转换、数字中频处理和信号切换;信号耦合装置主要完成信号的馈入工作。

如附图2所示,测试需求由人机界面系统输入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生产报码输送给编码调制单元,与射频组件完成信号的编码、调制,经ad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到数字中频单元进行处理,再经da转换后,控制系统控制信号切换单元把带不同报码的信号分配到相应的端口,最终带有报码的无线电中频信号被信号耦合装置耦合到被测电力线上发送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算法均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涉及结构和构造的改进。

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不入户串户识别仪的从机结构示意图,所述从机具体包括:

电源管理系统、人机界面系统、控制系统、射频管理系统以及天馈系统;

其中,所述人机界面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射频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电源管理系统供电;

所述射频管理系统与所述天馈系统相连接,所述天馈系统至少包括射频天线。

所述射频管理系统包括:

lna、ad、数字中频、da、射频组件以及解调解码;

其中,所述lna与所述ad相连接,所述ad与所述数字中频相连接,所述数字中频与所述da相连接,所述da与所述射频组件相连接,所述射频组件与所述解调解码相连接。

从机原理框图见附图3,主要由人机界面系统、电源管理系统、控制系统、射频管理系统、天馈系统组成。人机界面系统负责测试需求的输入和测试结果的输出;电源管理系统完成整个从机的电源供电和电池充放电管理;控制系统、射频管理系统是从机的核心,控制着信号放大、数字中频处理、解调、解码、分析和判断;天馈系统主要完成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其采用的芯片为本领域的常规控制芯片。

如图3所示,天线系统接收进来的无线中频信号经lna低噪声放大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经数字中频处理、da转换、解调、解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利用现有技术的算法根据还原原始报码并结合信号强度得出用户与电能表的对应关系,最后直接把判断结果显示出来。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规避经多路径传输后不同时延和相位的信号叠加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效提高设备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降低误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