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医用气体集中智能监测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9407发布日期:2020-09-15 19:0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医用气体集中智能监测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院医用气体集中智能监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医疗单位安全意识的提高,需要对各类医用气体系统进行有效监测,如液氧站液氧罐液位显示、加液量计算统计、使用罐的流水显示、低液位预警和报警、空压站和吸引站等机站的设备运行监测、所供压缩空气的有害物质等质量实时监测、管道压力实时监测和报警、瓶装气体和备用氧站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压力超压或欠压,监测设备进行报警,当压力偏低时系统能够持续报警,通过自动切换控制装置,应急氧气并入氧气总管,氧气供应量得到适当补充,当压力恢复到正常区间时,监测设备报警就会自行解除,系统默认供氧状态恢复正常。以上均实现人工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医院供气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医院医用气体集中智能监测报警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医院医用气体集中智能监测报警系统,包括现场检测主机、护士站检测主机、局域网或专用网络、值班室主服务器、显示大屏幕、外网路由器、gsm网络模块、专用应用软件,所述现场检测主机、护士站检测主机与所述局域网或专用网络连接,所述局域网或专用网络与所述值班室主服务器连接,所述外网路由器和gsm网络模块与所述值班室主服务器连接,所述专用应用软件植入所述值班室服务器,所述值班室主服务器和显示大屏幕连接,所述现场检测主机和护士站检测主机内设置有对应的检测站、传感器、变送器、采集器、报警模块以及转换模块,所述现场检测主机和护士站检测主机通过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变送器,将所测得检测站内的变送信号通过采集器和转换模块,通过ip/tcp网络系统,采用udp协议,传送数据至局域网或专用网络内指定ip地址的服务器上,通过专用应用软件实施显示和接收现场检测主机、护士站检测主机的数据和实施动态图形显示至大屏幕上,并对数据进行保存,当检测到数据出现异常时反馈至现场检测主机、护士站检测主机的报警模块实现报警,通知值班室进行报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传感器包括连接所述采集器的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浓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变送器包括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现场检测主机包括液氧站现场监测主机、备用氧站现场监测主机、急诊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icu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手术室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真空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压缩空气站现场监测主机、口腔空压站现场监测主机、氮气站现场监测主机、二氧化碳站现场监测主机、笑气站现场监测主机、口腔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新生儿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所述护士站检测主机包括急诊室护士站监测主机、icu监护室护士站监测主机、手术室护士站监测主机、以及若干住院楼层护士站监测主机,所述液氧站现场监测主机、备用氧站现场监测主机、急诊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icu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手术室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真空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压缩空气站现场监测主机、口腔空压站现场监测主机、氮气站现场监测主机、二氧化碳站现场监测主机、笑气站现场监测主机、口腔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新生儿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急诊室护士站监测主机、icu监护室护士站监测主机、手术室护士站监测主机、以及若干住院楼层护士站监测主机均与所述医院局域网或另建专网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外网路由器与所述gsm网络模块将各检测站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网络平台和手机app。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当检测到数据出现异常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相关人员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站包括液氧站、备用氧站、急诊应急氧站,所述液氧站与备用氧站和应急氧站的汇流排与氧气总管之间通过阀门对接,当氧气总管压力下降时,压力检测系统默认氧气需求量增加,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通过切换系统,使备用氧站和应急氧站投入使用,以维持供气压力的稳定,并及时通知值班室报警,以便判断是氧气用气量增加还是有管道或设备泄漏所至,组织应急抢修和排除故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提高管理效率。目前大多医院没有完善的监测报警系统,还停留在人工巡查、手工记录的层面上,与临床科室其他设施的飞速发展不相匹配,影响了医院的整体规模和档次,阻碍了医院的发展。由于医院的气体站房分布面广,液氧站、备用氧站一般在室外距主楼较远的地方,压缩空气站、真空吸引站和新生儿吸引站基本上建在地下室,应急氧站、氮气、二氧化碳、笑气等瓶装气瓶站分布在相应使用区域附近,护士站监测主机分布在各楼层护士站。由于值班员巡逻有一定的时间性、周期性,从出现故障到发现排除,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不能保证值班员准确找到相应故障位置,需要逐个站房排查。每次巡检均需在花费很多的时间,此发明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2-减少供气系统的安全隐患。采用液氧站集中供氧,负压泵房集中提供负压吸引,医用空气站集中提供医用空气的方式为全院集中供气。如果气体站房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全院临床科室都无法按照需求使用气体,影响正常医疗秩序,甚至对病人安危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人工巡逻排查较耗时,而且无法及时准确地找到故障位置并排除,因此为医疗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特别是经常使用急救设备的科室(急诊科、手术室、icu、ccu、nicu),一旦出现断供压力不足等情况,都会使麻醉机、呼吸机停止工作,从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巡查故障的同时,系统自动在主用源-备用源-应急源之间切换,不间断供气。此发明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隐患。

3-解决了信息存取困难和无法呈现动态趋势的问题。平常的气体监测依靠值班员每两个小时记录一次,记录信息只包含液氧罐中液位液氧管道中压强和负压指数这三个参数,是零散的信息,无法呈现全部医用气体的所有参数,也不能对出现的故障点进行历史趋势的总结分析。此发明所有医用气体的数据均可以保存在服务器上。为医用气体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及可追溯性。

4-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管路布置于地沟内,与医院的上水、下水、暖气、消防等管路交叉行进,故障点难判断、发现后维修困难。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面积的不断扩大、床位的不断增加、供气管路的不断延长,安全可靠的气体供应及监测与报警系统显得尤其重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医院医用气体集中智能监测报警系统,包括现场检测主机、护士站检测主机、局域网或专用网络、值班室主服务器、显示大屏幕、外网路由器、gsm网络模块、专用应用软件,所述现场检测主机、护士站检测主机与所述局域网或专用网络连接,所述局域网或专用网络与所述值班室主服务器连接,所述外网路由器和gsm网络模块与所述值班室主服务器连接,所述专用应用软件植入所述值班室服务器,所述值班室主服务器和显示大屏幕连接,所述现场检测主机和护士站检测主机内设置有对应的检测站、传感器、变送器、采集器、报警模块以及转换模块,所述现场检测主机和护士站检测主机通过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变送器,将所测得检测站内的变送信号通过采集器和转换模块,通过ip/tcp网络系统,采用udp协议,传送数据至局域网或专用网络内指定ip地址的服务器上,通过专用应用软件实施显示和接收现场检测主机、护士站检测主机的数据和实施动态图形显示至大屏幕上,并对数据进行保存,当检测到数据出现异常时反馈至现场检测主机、护士站检测主机的报警模块实现报警,通知值班室进行报警。

所述传感器包括连接所述采集器的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浓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变送器包括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现场检测主机包括液氧站现场监测主机、备用氧站现场监测主机、急诊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icu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手术室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真空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压缩空气站现场监测主机、口腔空压站现场监测主机、氮气站现场监测主机、二氧化碳站现场监测主机、笑气站现场监测主机、口腔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新生儿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所述护士站检测主机包括急诊室护士站监测主机、icu监护室护士站监测主机、手术室护士站监测主机、以及若干住院楼层护士站监测主机,所述液氧站现场监测主机、备用氧站现场监测主机、急诊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icu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手术室应急氧站现场监测主机、真空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压缩空气站现场监测主机、口腔空压站现场监测主机、氮气站现场监测主机、二氧化碳站现场监测主机、笑气站现场监测主机、口腔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新生儿吸引站现场监测主机、急诊室护士站监测主机、icu监护室护士站监测主机、手术室护士站监测主机、以及若干住院楼层护士站监测主机均与所述医院局域网或另建专网连接。

所述外网路由器与所述gsm网络模块将各检测站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当检测到数据出现异常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相关人员处。

所述检测站包括液氧站、备用氧站、急诊应急氧站,所述液氧站与备用氧站和应急氧站的汇流排与氧气总管之间通过阀门对接,当氧气总管压力下降时,压力检测系统默认氧气需求量增加,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通过切换系统,使备用氧站和应急氧站投入使用,以维持供气压力的稳定,并及时通知值班室报警,以便判断是氧气用气量增加还是有管道或设备泄漏所至,组织应急抢修和排除故障。

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各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和变送器,将所测得的变送信号,通过现场主机采集器和转换模块,通过ip/tcp网络系统,采用udp协议,传送数据至网内指定ip地址的服务器上。实时显示和接收各现场监测主机的数据和实时动态图形,保存历史数据,报警时有现场语音提示,并发送报警短信,以及手机远程查询各气体的当前数据。系统支持详细的事件日志管理记录,系统可以对用户、对系统、对设备的参数设置、报警信息、故障处理信息等项目和操作做详细的记录管理并可实时打印报表,为查证操作记录等提供保证。日志分为系统日志、操作日志、管理日志、审计日志。所有日志不可删除,超出系统设定事件将自动覆盖。

本发明的五个目的:分别是:⑴临床资料信号、⑵操作报警、⑶紧急操作报警、⑷紧急临床报警、⑸气源进出量智能统计和保存。

1、临床资料信号:目的是显示各医用气体的正常状态;

2、操作报警信号:目的是通知技术人员在一个气体供应系统中有一个或多个气体供应源不能继续使用,需采取必要行动。

3、紧急操作报警信号:目的是显示在某个气源运行异常及输出异常,并通知操作人员立即作出反应。

4、紧急临床报警信号:目的是显示在气体管道内存在异常压力,通知技术人员和临床人员立即作出反应。

5、气源进出量智能统计信号:目的是自动智能计算液氧加液量、流量和保存历史数据,是防止计量出错的有效性措施。

本发明的规范和依据:鉴于报警系统实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国内的现状,本发明设计的规范和依据。

1、gb5057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第7部份:医用气体系统报警;

2、cei/iec60601-1-8-2003《医疗电气设备》第1-8部分:安全的一般要求,基本安全和必要性能通用要求、并列标准中的医疗电气设备和医疗电气系统中警报系统的一般要求、试验和指南;

3、gb12358《气体检测报警仪》;

4、gb16912-1997《氧气和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范标准》4.6.25计器仪表的选用应考虑安全、防火防爆的要求;

5、gb16808《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6、jjg系列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等标准和规范。

本发明能达到的结果:

1、就地报警并可传输至值班室或消控中心或值班人员手机上。气体报警用于监测气源设备运行情况及总管的气体压力,为了能24小时连续监控气源设备的运行状况,系统报警器应安装在值班室、消控中心24小时有人员的地方。或以手机app方式实时查询和报警经及手机短信方式报警,以便及时处理。

2、报警声无条件启动,指当某一报警被静音而又发生其他报警等情况出现时,声响报警能重启。

3、传感器在断线故障或自身故障的时,有相应的报警显示,不会造成医护或维修人员错误判断为管道中气体压力故障。在主电源断电后应急电源自动投入运行前往往会有短暂的停电,报警能在来电后自行启动,且不会有误报警,也不需要人工复位。

4、对中心供氧系统的效果,各类医用气体是医院生命支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氧气应用是医院临床最重要、使用最广泛的医用气体。从医用气体设备源头到使用终端由一级主氧源、二级备用氧源和三级应急氧源、传输管道、末端气体插座以及附助配件所组成,本发明的效果是,液氧主用氧站与备用氧源和应急氧源的汇流排与氧气总管之间通过阀门对接,当氧气总管压力因某种原因下降时,压力检测系统默认氧气需求量增加,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自动通过切换系统,使备用气源和应急气源投入使用,以维持供气压力的稳定,并及时中央值班室报警,以便判断是氧气用气量增加还是有管道或设备泄漏所至,组织应急抢修和排除故障。系统实现液氧加液量统计和计算、氧气输出量统计、低液位预警提醒和报警、主用和备用及应急各站的自动切换和报警,汽化器、调压器、输出压力等超压和欠压报警。

5、对空压站、吸引站等机房系统的效果,系统实现对空压机和吸引泵的维修换油提醒、压缩空气成品质量监测、过滤器更换提醒等多类别多功能的提醒、预判,输出压力超压和欠压报警。

6、对其它医用气体站系统的效果,系统实现使用侧和备用侧的气源存量模拟显示、使用侧流水指示、无气侧换瓶报警、输出压力超压和欠压报警。

7、对各处护士站气体系统的效果,系统实现氧气流量统计、各种气体的输出压力超压和欠压报警,紧急阀门箱箱门开启报警并拍照在服务器上留存、紧急阀关闭报警。所有数据信息均传至值班室服务器。

8、医院设有氧站、空气机房、真空泵房、其它气站,且每套系统位于不同区域。为了让维护人员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气源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故障,在医用气体维护人员的办公室或设二个以上的报警系统,这样可通过网络传输至其他客户端。并有实时数据查询和历史数据保存,符合医疗器械具有的可追溯性。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