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37183发布日期:2020-11-06 16:3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受限空间是指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炉、塔釜、罐、仓、池、槽车、管道、烟道等)和城市(包括工厂)的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船舱、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以及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领域广、行业多,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

目前的受限空间监管方法,一般是在作业前对受限空间进行检查,排除危险因素,而缺少在作业中的持续性、实时性的监管。另外目前的受限空间监管方法缺少系统性的作业管理,监管流程不明确,造成监管不力,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以便于在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实时监管,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本发明提供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环境参数监测设备监测受限空间内部的环境信息,并判断环境信息是否在预设环境信息范围,若环境信息超过所述预设环境信息范围,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基于预设的作为行为参数监测设备监控受限空间内部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并判断作业行为是否为预设的作业安全行为,若作业行为不是预设的作业安全行为,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基于预设的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设备监控受限空间内部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判断生命体征信息是否在预设生命体征信息范围,若生命体征信息超过预设生命体征信息范围,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基于预设的正压式呼吸器参数监测设备监控受限空间内部作业人员使用正压式呼吸器技术参数,并判断正压式呼吸器技术参数是否为预设的技术参数,若正压式呼吸器技术参数不是预设的技术参数,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环境信息至少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度、热指数、氧气浓度、可燃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硫化氢浓度、可燃粉尘浓度或可燃蒸汽浓度。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创建作业安全计划,根据作业安全计划配置作业人员、监管人员、作业安全分析、安全措施、施工设备、应急设备、监控设备的预设作业条件范围;实时检查、收集受限空间内的当前作业条件,判断当前作业条件是否在预设作业条件范围,若当前作业条件超过预设作业条件范围,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否则,根据作业安全计划以及预设的作业许可审批策略进行作业许可审批。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根据作业安全计划以及预设的作业安全分析策略,对作业安全计划进行作业安全分析得到作业潜在风险,并基于预设的风险应对措施制定策略针对作业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生成作业安全分析报告。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在作业前开展工具箱会议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安全交底,生成并存储安全交底记录。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统计分析策略对受限空间事故事件情况、受限空间人员进出入情况、受限空间状态情况、受限空间风险情况、受限空间危险因素情况、受限空间作业情况、受限空间安全检查情况、受限空间作业行为安全观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统计分析报告。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监控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间,将作业时间与预设作业时间阈值进行比较,若作业时间超过预设作业时间阈值,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预设作业时间阈值根据受限空间内部的温湿度信息以及温湿度信息与工作时间对照关系确定。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对作业人员进出受限空间进行记录,若发生安全事故,根据作业人员进出受限空间的记录确定受限空间内被困作业人员人数、身份。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当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时,获取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与报警信息一并推送至监管人员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环境参数监测设备、作业行为参数监测设备、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设备、正压式呼吸器参数监测设备等实时对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情况进行监控,确保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及时发现安全事故安排救援。另外本发明从作业前的作业计划、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审批再到作业过程中的作业情况实时监督、异常情况的报警等,提供了一个系统化、流程化的监管方案,能够全面保证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的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流程图(三);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流程图(四);

图5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中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措辞仅仅为了举例说明,并不意味构成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细节可进行各种变化。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只由权利要求确定,在权利要求中,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术语应按最宽泛合理的意思进行理解。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基于预设的环境参数监测设备监测受限空间内部的环境信息。

步骤s102:判断环境信息是否在预设环境信息范围,若环境信息超过预设环境信息范围,执行步骤s103,否则返回步骤s101。

步骤s103: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如图2所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基于预设的作业行为参数监测设备监控受限空间内部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

步骤s202:判断作业行为是否为预设的作业安全行为,若作业行为不是预设的作业安全行为,执行步骤s203,否则返回步骤s201。

步骤s203: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如图3所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基于预设的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设备监控受限空间内部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信息。

步骤s302:判断生命体征信息是否在预设生命体征信息范围,若生命体征信息超过预设生命体征信息范围,执行步骤s303,否则返回步骤s301。

步骤s303: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提前在受限空间内部安装环境参数监测设备、作业行为参数监测设备,同时让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内工作时佩戴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设备,这些监测设备实时的监控受限空间内的环境信息、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信息以及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信息,将监测到的各种环境信息、作业行为信息、生命体征信息发送给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平台,由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平台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比对,即分别将环境信息与预设环境信息范围对比、将作业行为与预设的作业安全行为对比、将生命体征信息与预设生命体征信息范围对比,判断环境信息、作业行为、生命体征信息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一旦发现环境信息、作业行为、生命体征信息中的任意一个信息参数未在正常范围之内,则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提醒监管人员、作业人员注意,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另外,由于采用上述的监控方式也有可能存在误差,出现误报警的问题,因而可以在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之后增加一个监管人员确认的过程,由监管人员对报警事件做进一步确认后再针对报警信息进行安全应对措施。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1:基于预设的正压式呼吸器参数监测设备监控受限空间内部作业人员使用正压式呼吸器技术参数。

步骤s402:判断正压式呼吸器技术参数是否为预设的技术参数,若正压式呼吸器技术参数不是预设的技术参数,执行步骤s403,否则,执行步骤s401。

步骤s403: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正压式呼吸器为自给开放式空气呼吸器,可以使消防人员和抢险救护人员在进行灭火战斗或抢险救援时防止吸入对人体有害毒气,烟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也可在缺氧环境中使用,防止吸入有毒气体,从而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救护和劳动作业。让作业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能够给作业人提供更加有效的作业保护。对作业人员使用正压式呼吸器技术参数进行监控,一旦参数出现异常即可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进一步的,环境参数监测设备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等,实时监测受限空间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热指数、气体浓度等等。更进一步的,气体浓度包括氧气浓度、可燃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硫化氢浓度、可燃粉尘浓度或可燃蒸汽浓度等等。可燃粉尘浓度包括金属粉尘浓度、煤粉尘浓度以及其他可燃粉尘浓度等。由于受限空间大多是密闭空间,通风不畅,容易积聚有害气体,如果仅进行作业前的气体检测,当在作业过程中积聚有害气体则容易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另外温度、湿度等也会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因此对受限空间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热指数、气体浓度等进行持续性的监控十分有必要。

进一步的,作业行为参数监测设备为高清摄像头、单兵记录仪等能够记录作业人员作业行为的监测设备。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设备为生命手环,由作业人员佩戴,生命手环用于监测作业人员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更进一步的,作业人员携带的单兵记录仪还具有一键报警的功能,作业人员能够在发生事故时通过一键报警按钮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创建作业安全计划,根据作业安全计划配置作业人员、监管人员、作业安全分析、安全措施、施工设备、应急设备、监控设备的预设作业条件范围。

具体的,作业安全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地点(如作业所属受限空间的名称、编号等)、所需作业人员的数量及工种、所需监管人员数量、所需施工设备的种类及数量、所需监控设备种类及数量(例如环境参数监测设备、作业行为参数监测设备或生命体征参数监测设备)等等。根据上述的作业安全计划配置作业人员、监管人员、作业安全分析、安全措施、施工设备、应急设备、监控设备的预设作业条件范围(例如作业人员数量及工种条件、施工设备种类及数量条件、施工设备工作条件、监控设备种类及数量条件、监控设备工作条件等)。

步骤s502:实时检查、收集受限空间内的当前作业条件,判断当前作业条件是否在预设作业条件范围,若当前作业条件超过预设作业条件范围,执行步骤s503。否则,执行步骤s504。根据配置好的作业人员、监管人员、施工设备、监控设备的作业条件范围进行作业条件的确认,只有满足了作业人员、监管人员、施工设备、监控设备的作业条件范围才能够进行作业。从源头上降低作业的安全风险。

步骤s503: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

步骤s504:根据作业安全计划以及预设的作业许可审批策略进行作业许可审批。只有在当前的作业条件满足预设作业条件范围时才可以进行作业许可审批,具体的,作业许可审批以预设的作业许可审批策略为依据,对作业安全计划、当前作业条件等综合考虑,进行作业许可审批。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中增加作业许可审批这一步操作,能够进一步的严格管控受限空间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作业人员作业安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还包括根据作业安全计划以及预设的作业安全分析策略,对作业安全计划进行作业安全分析得到作业潜在风险,并基于预设的风险应对措施制定策略针对作业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生成作业安全分析报告。进一步的,作业安全分析报告可与作业安全计划、当前作业条件等一起作为作业许可审批中所要考虑的内容。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还包括在作业前开展工具箱会议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安全交底,生成并存储安全交底记录。具体的,工具箱会议指作业人员在作业之前,集中在一起,由作业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对工作进行交底,同作业人员沟通工作中的风险及安全措施。在作业前召开工具箱会议能够使作业人员提前了解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引起作业人员重视,从而避免出现因作业人员一时疏忽而造成的作业事故。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统计分析策略对受限空间事故事件情况、受限空间人员进出入情况、受限空间状态情况、受限空间风险情况、受限空间危险因素情况、受限空间作业情况、受限空间安全检查情况、受限空间作业行为安全观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统计分析报告。具体的,受限空间事故事件包括监控设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气体传感器等传感器)的报警事件、作业人员、监控人员报警事件等等,对受限空间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事故事件发生规律,为管理者改进受限空间安全技术措施、事故调查取证提供依据;受限空间人员进出入情况主要为作业人员的进出入时长,生成作业人员的进出入统计分析图表。管理者可以根据作业人员进出入统计分析图表,直观查看人员作息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为合理安排作业提供依据;受限空间状态情况主要为受限空间内的作业状态情况(如环境状态、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状态、作业许可审批状态、作业安全状态等等);受限空间风险情况主要为受限空间安全风险状态,对受限空间安全风险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管理者可以直观的查看到受限空间的风险等级状况,并以此判断出较高风险受限空间作业,从而进行重点监管,合理安排监管任务,提高安全工作效率。受限空间危险因素情况分析主要是对受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使管理者可以直观查看到受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引起事故的风险指数水平,从而依据对危险因素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预防和应急措施。受限空间作业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受限空间内进行的历史作业情况,使管理者可直观的查看到受限空间历史作业类别信息。受限空间安全检查情况指受限空间作业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结果,对受限空间作业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是管理者可以直观的查看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安全管理提供支撑。受限空间作业行为安全观察指监管人员在作业人员进行作业过程中对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观察,并进一步判断作业行为的安全或不安全状态,对观察到的安全或不安全状态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者改进受限空间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还包括监控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间,将作业时间与预设作业时间阈值进行比较,若作业时间超过预设作业时间阈值,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预设作业时间阈值是作业人员安全的作业时长,通过监测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间,将作业时间与预设作业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是否超出了作业人员安全的作业时长,一旦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超出安全的作业时长,即推送报警信息进行提醒,避免作业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预设作业时间阈值根据受限空间内部的温湿度信息以及温湿度信息与工作时间对照关系确定。根据受限空间内部的温湿度信息确定预设作业时间阈值(安全的工作时长),确定的安全工作时长更加科学,一般来讲,在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下长时间作业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而当受限空间内的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时可以通过适当的缩短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长的方法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还包括对作业人员进出受限空间进行记录,若发生安全事故,根据作业人员进出受限空间的记录确定受限空间内被困作业人员人数、身份。对作业人员进出入受限空间进行记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有作业人员被困在受限空间,可以快速获知被困人员的数量和身份。具体的,可以在受限空间的入口设置门禁装置,作业人员进出受限空间时在门禁处刷卡通过,从而能够根据刷卡记录获知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数量以及作业人员身份等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还包括当生成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时,获取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与报警信息一并推送至监管人员的终端设备。具体的,让受限人员随身携带定位装置,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通过定位装置跟踪到作业人员的位置,将作业人员位置与报警信息一并推送给监管人员,方便后续救援行动的开展。

本发明提供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能够在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控受限空间内部的环境信息、视频信息以及生命体征信息,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报警,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作业人员安全。另外,本发明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方法从作业前的作业安全计划、作业条件确认、作业许可审批等到作业中的实时监控再到异常情况的报警,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监管方法,向作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本发明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措辞仅仅为了举例说明,并不意味构成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细节可进行各种变化。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只由权利要求确定,在权利要求中,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术语应按最宽泛合理的意思进行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