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05517发布日期:2021-01-23 13:0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手机和汽车是人们生活的常用物品,在乘车或驾驶时,司机及乘客经常将手机放在车子内进行充电或放置。尤其是现在carplay、carlife、android auto等实现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手机的互联,方便了驾乘人员在车内利用车载大屏体验手机内容的方便,如驾乘人员可以利用车载功放听取手机里面存放的自己喜爱的音乐。这个技术打通了手机和汽车的交互,让驾乘人员上车就把手机和车机做了互联。
[0003]
但当用户将手机放到了车上后,由于人们的惯性思维,开车门就下车锁车,下车时忘记带走手机,等离开车辆后发现手机不见时人们往往已经到家里或办公室,为生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0004]
为了避免用户将手机遗忘在车上,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在车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或者储物盒等设施内设置传感器,来检测手机是否遗落在设置传感器的相应设施里。但如果用户并未将手机放置在设置传感器的固定位置,而是随手放置在仪表台、旁边座位等其他位置时,其防止遗落功能将无法实现。而将车内多个位置分别设置传感器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方法,基于蓝牙技术定位来定位手机是否在车内,驾乘人员锁车时,如果该系统利用蓝牙模块定位到手机在车内,则系统娱乐系统发出提示声音,提示驾乘人员现在手机遗忘汽车内。
[0006]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舱包括分别带有蓝牙通讯模块的信息娱乐系统、bcm系统和adas系统,且三者的蓝牙通讯模块所处位置点连接后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报警方法包括:
[0008]
s1、获取所述信息娱乐系统和手机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信息;获取所述bcm系统和所述手机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信息;获取所述adas系统和所述手机之间的第三相对角度信息;
[0009]
s2、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角度信息、第二相对角度信息和第三相对角度信息,判断所述手机是否在车辆的车舱空间范围。
[0010]
所述信息娱乐系统还包括接入车载网络的mcu;
[0011]
所述步骤s1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s0、在mcu内预存车辆车舱空间范围和三角定位
算法;
[0012]
所述步骤s2为:所述mcu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角度信息、第二相对角度信息和第三相对角度信息,并基于所述三角定位算法计算所述手机的当前位置,以及将所述手机当前位置和车舱空间范围进行比对。
[0013]
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手机在所述车舱空间范围内,所述mcu通过车载网络向所述信息娱乐系统发送报警信息,所述信息娱乐系统通过其内置的发声机构发出语音提示。
[0014]
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是:获取所述手机在所述信息娱乐系统、bcm系统和adas系统不同蓝牙信标下的rssi值;解析所述rssi值,得到所述第一相对角度信息、第二相对角度信息和第三相对角度信息。
[0015]
所述智能座舱还包括接入车载网络的锁车系统;所述步骤s1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锁车系统接收到锁车信号时,通过车载网络向所述信息娱乐系统发送请求判断信息;所述信息娱乐系统通过车载网络向bcm系统和adas系统发送需求信息,以使所述bcm系统和adas系统根据所述需求信息检测所述手机的蓝牙信号。
[0016]
所述步骤s0和s1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手机的认证信息;根据所述认证信息,所述信息娱乐系统与所述手机进行认证并配对。
[001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系统,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8]
该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系统包括分别接入车载网络的锁车系统、信息娱乐系统、bcm系统和adas系统;所述信息娱乐系统内设有mcu;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娱乐系统、bcm系统和adas系统内置的蓝牙通讯模块所处位置点连接后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mcu搭载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方法的控制器。
[0019]
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包括蓝牙芯片和蓝牙天线;所述的蓝牙天线接收的信号通过一滤波器接蓝牙芯片;所述滤波器包括信号源、由电感l1和电容c1并联构成的第一lc并联电路和由电感l2和电容c2并联构成的第二lc并联电路,所述信号源通过电感l3连接所述第一lc并联电路,所述第一lc并联电路连接第二lc并联电路;所述第二lc并联电路连接蓝牙模块;所述电感l3和所述第一lc并联电路还通过电容c3连接gnd;所述信号源负极连接gnd。
[0020]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车内现有的蓝牙模块,无论用户将手机放置在车内任何地方,均能实现手机在车内的定位。驾乘人员锁车时,如定位到手机在车内,则信息娱乐系统发出提示音,提示驾乘人员手机遗忘汽车内。如此能够在不增加车辆制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防手机遗忘的功能,因此适宜在行内内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1]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蓝牙模块滤波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6]
参见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系统和方法,主要的设计构思是:利用车辆现有的信息娱乐系统、bcm系统结和adas系统内置的蓝牙通讯模块接收车辆内手机的蓝牙信号,并配合锁车系统和mcu来实现自动定位以及报警功能。
[0027]
为实现上述设计构思,需要利用蓝牙技术定位手机,其基于rssii值(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信号场强指示),通过三角定位原理进行定位。也就是说手机的蓝牙模块发出信号,同时被a、b、c三点的蓝牙模块收到,三角定位算法通过已知的三个坐标反推出手机的坐标点。
[0028]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娱乐系统、bcm系统结和adas系统的蓝牙通讯模块所处位置点(蓝牙天线所处位置点)连接后的形状应当呈三角形。
[0029]
基于智能座舱蓝牙的防手机遗忘车内报警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30]
s0、在mcu内预存车辆车舱空间范围和三角定位算法。
[0031]
s1、获取信息娱乐系统和手机之间的第一相对角度信息;获取bcm系统和所述手机之间的第二相对角度信息;获取adas系统和手机之间的第三相对角度信息。
[0032]
其具体步骤是:
[0033]
手机内置的蓝牙模块不断的向周围广播信号和数据包。
[0034]
锁车系统接收到锁车信号时,通过车载网络向信息娱乐系统发送请求判断信息;信息娱乐系统通过车载网络向bcm系统和adas系统发送需求信息,以使bcm系统和adas系统根据需求信息检测手机的蓝牙信号。
[0035]
由此,获取不同蓝牙信标下的rssi值,mcu解析该些rssi值,得到第一相对角度信息、第二相对角度信息和第三相对角度信息。
[0036]
s2、mcu根据第一相对角度信息、第二相对角度信息和第三相对角度信息,并基于所述三角定位算法计算手机的当前位置,以及将所述手机当前位置和车舱空间范围进行比对,判断手机是否在车舱空间范围。
[0037]
由于三角定位算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手段,故对此不再详述。
[0038]
为了实现自动警示功能,步骤s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若手机在车舱空间范围内,mcu通过车载网络向信息娱乐系统发送报警信息,信息娱乐系统通过其内置的发声机构发出语音提示。
[0039]
另外,步骤s0和s1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手机的认证信息;根据认证信息,信息娱乐系统与手机进行认证并配对。
[0040]
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蓝牙定位的优势在于实现简单,并且非常省电,可通过深度睡眠、免连接、协议简单等方式达到省电目的。因其是无线通信,接收优质信号很重要。为了滤除频段外的杂波,提高接受的信号质量,蓝牙通讯模块的蓝牙天线所接收的信号通过一滤波器接蓝牙芯片,该滤波器设计如下:
[0041]
滤波器包括信号源、由电感l1和电容c1并联构成的第一lc并联电路和由电感l2和电容c2并联构成的第二lc并联电路,所述信号源通过电感l3连接所述第一lc并联电路,所
述第一lc并联电路连接第二lc并联电路;所述第二lc并联电路连接蓝牙模块;所述电感l3和所述第一lc并联电路还通过电容c3连接gnd;所述信号源负极连接gnd。
[0042]
其中,l3=1nh,l1=1nh,l2=1nh,c1=4pf,c2=5pf,c3=4.1pf。
[0043]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车内现有的蓝牙模块,无论用户将手机放置在车内任何地方,均能实现手机在车内的定位。驾乘人员锁车时,如定位到手机在车内,则信息娱乐系统发出提示音,提示驾乘人员手机遗忘汽车内。如此能够在不增加车辆制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防手机遗忘的功能,因此适宜在行内内广泛推广应用。
[0044]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的发明意图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发明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