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地下车库停车辅助指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5686发布日期:2021-03-05 17:4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地下车库停车辅助指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地下车库停车辅助指挥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中小城市汽车保有量持续不断增长,因此,很多城市建设了大型地下车库。目前,大多数地下车库管理技术落后,缺乏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先进管理技术。由于地下车库空间较大,车主寻找车位困难,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地下车库停车辅助指挥系统。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地下车库停车辅助指挥系统,包括中央服务器以及与中央服务器相连的车辆感应模块、车位感应模块、定位感知模块、导航分析模块、投影模块;所述中央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车辆感应模块、车位感应模块、导航分析模块、投影模块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所述车辆感应模块用于对地下车库区域内的车道上是否有车辆进行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实时发送至中央服务器;所述定位感知模块用于对车辆实时位置以及未占用的停车位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定位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实时发送至中央服务器;所述车位感应模块用于对地下车库内所有的停车位是否被占用进行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实时发送至中央服务器;所述导航分析模块用于对未停入停车位的车辆进行导航指引,并形成对应的导航路线信息反馈至中央服务器;所述投影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中央服务器的导航指挥指令,并根据对应的导航路线信息形成车辆的实时动态方向,并将实时动态方向投影至车辆正前方,供车主观看判断。
5.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服务器还连接有语音播放模块,该语音播放模块用于将导航分析模块形成的实时动态方向进行对外语音播放。
6.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服务器与各模块之间采用can总线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为车主快速进入车库停车提供便利,稳定可靠,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地下车库的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地下车库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水平,避免了车主寻找车位困难,节约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0.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地下车库停车辅助指挥系统,包括中央服务器以及与中央服务器相连的车辆感应模块、车位感应模块、定位感知模块、导航分析模块、投影模块;中央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车辆感应模块、车位感应模块、导航分析模块、投影模块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车辆感应模块用于对地下车库区域内的车道上是否有车辆进行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实时发送至中央服务器;定位感知模块用于对车辆实时位置以及未占用的停车位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定位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实时发送至中央服务器;车位感应模块用于对地下车库内所有的停车位是否被占用进行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实时发送至中央服务器;导航分析模块用于对未停入停车位的车辆进行导航指引,并形成对应的导航路线信息反馈至中央服务器;投影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中央服务器的导航指挥指令,并根据对应的导航路线信息形成车辆的实时动态方向,并将实时动态方向投影至车辆正前方,供车主观看判断。
11.中央服务器还连接有语音播放模块,该语音播放模块用于将导航分析模块形成的实时动态方向进行对外语音播放,中央服务器与各模块之间采用can总线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12.本发明能够为车主快速进入车库停车提供便利,稳定可靠,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地下车库的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地下车库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水平,避免了车主寻找车位困难,节约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1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