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监控消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2491发布日期:2021-04-13 22:2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监控消防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监控消防设备,属于消防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家庭、办公场所或娱乐场所的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发生火灾的的频率越来越高,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为了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在家庭、办公场所或娱乐场所都会安装烟雾报警器,但目前技术考虑不够完善,具有以下缺点:烟雾感应的通孔长时间裸露在外,很容易使得灰尘颗粒堆积,从而造成烟雾感应的通孔堵塞,影响烟雾感应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监控消防设备,已解决烟雾感应的通孔长时间裸露在外,很容易使得灰尘颗粒堆积,从而造成烟雾感应的通孔堵塞,影响烟雾感应的灵敏度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监控消防设备,其结构包括:吸顶安装座、设备主体、烟雾传感模块、进气滤网、指示灯,还包括滤网清洁器,所述吸顶安装座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设备主体通过螺栓固定于吸顶安装座下方,所述烟雾传感模块嵌套于设备主体内的底部,所述指示灯嵌套于设备主体底面右侧,所述进气滤网等距均匀分布于设备主体的四周且与烟雾传感模块对应,所述滤网清洁器嵌套于设备主体内烟雾传感模块的上方。
5.作为优选的,所述滤网清洁器由固定轴、排气装置、固定支座、气囊、挤压轮、驱动杆、驱动马达、进气孔、弹簧挡板组成,所述固定支座为中空圆柱结构且水平放置于设备主体内部的烟雾传感模块上方,所述驱动马达嵌套于固定支座中间,所述固定轴处于驱动马达下方且与驱动马达通过键连接,所述气囊嵌套于固定支座内部边沿,所述排气装置等距均匀分布于固定支座朝向进气滤网的一侧且与气囊相互贯通,所述进气孔贯穿连接于固定支座四周且与气囊相互贯通,所述驱动杆设有两根且分别以固定轴为中点对称分布在两侧,所述挤压轮嵌套于驱动杆靠近气囊的一端且与气囊采用滑动配合,所述弹簧挡板等距均匀分布于气囊内部。
6.作为优选的,所述排气装置由排气管主体、排气孔、伸缩杆、滑动支座、控制板组成,所述排气管主体分别嵌套于气囊内的弹簧挡板的两个所述弹簧挡板之间,所述排气孔贯穿连接于排气管主体中间,所述滑动支座嵌套于排气孔靠近进气滤网的一端中间,所述伸缩杆贯穿连接于滑动支座上方且与滑动支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控制板水平焊接于伸缩杆顶部且与排气孔内壁采用间隙配合。
7.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长度处于固定轴至气囊朝内一侧表面与固定轴至固定支座内壁之间,进而促使驱动杆在转动时挤压轮对气囊产生挤压效果。
8.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孔内设有单向阀,避免气囊受到挤压时通过进气孔排气。
9.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支座底部与伸缩杆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进而通过复位弹簧推动伸缩杆上的控制板在没有受到气囊气压的状态下将排气孔堵住。
10.作为优选的,所述排气孔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进而当控制板处于排气孔顶部时,排气孔无法排气,当控制板处于底部时,排气孔可以顺利排气。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监控消防设备,具有以下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滤网清洁器,从而可以通过挤压气囊,通过气流从进气滤网内部往外吹,将附着在进气滤网表面的灰尘颗粒清除,进而保证烟雾感应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与控制板相结合,进而当气囊往外排气时,气体压缩并通过挤压控制板后再吹向进气滤网,进而提升了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监控消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网清洁器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气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吸顶安装座-1、设备主体-2、烟雾传感模块-3、进气滤网-4、指示灯-5、滤网清洁器-6、固定轴-61、排气装置-62、固定支座-63、气囊-64、挤压轮-65、驱动杆-66、驱动马达-67、进气孔-68、弹簧挡板-69、排气管主体-621、排气孔-622、伸缩杆-623、滑动支座-624、控制板-625。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监控消防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吸顶安装座1、设备主体2、烟雾传感模块3、进气滤网4、指示灯5,还包括滤网清洁器6,所述吸顶安装座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设备主体2通过螺栓固定于吸顶安装座1下方,所述烟雾传感模块3嵌套于设备主体2内的底部,所述指示灯5嵌套于设备主体2底面右侧,所述进气滤网4等距均匀分布于设备主体2的四周且与烟雾传感模块3对应,所述滤网清洁器6嵌套于设备主体2内烟雾传感模块3的上方。
22.所述滤网清洁器6由固定轴61、排气装置62、固定支座63、气囊64、挤压轮65、驱动杆66、驱动马达67、进气孔68、弹簧挡板69组成,所述固定支座63为中空圆柱结构且水平放置于设备主体2内部的烟雾传感模块3上方,所述驱动马达67嵌套于固定支座63中间,所述固定轴61处于驱动马达67下方且与驱动马达67通过键连接,所述气囊64嵌套于固定支座63内部边沿,所述排气装置62等距均匀分布于固定支座63朝向进气滤网4的一侧且与气囊64相互贯通,所述进气孔68贯穿连接于固定支座63四周且与气囊64相互贯通,所述驱动杆66
设有两根且分别以固定轴61为中点对称分布在两侧,所述挤压轮65嵌套于驱动杆66靠近气囊64的一端且与气囊64采用滑动配合,所述弹簧挡板69等距均匀分布于气囊64内部。
23.所述排气装置62由排气管主体621、排气孔622、伸缩杆623、滑动支座624、控制板625组成,所述排气管主体621分别嵌套于气囊64内的弹簧挡板69的两个所述弹簧挡板69之间,所述排气孔622贯穿连接于排气管主体621中间,所述滑动支座624嵌套于排气孔622靠近进气滤网4的一端中间,所述伸缩杆623贯穿连接于滑动支座624上方且与滑动支座62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控制板625水平焊接于伸缩杆623顶部且与排气孔622内壁采用间隙配合。
24.所述驱动杆66的长度处于固定轴61至气囊64朝内一侧表面与固定轴61至固定支座63内壁之间,进而促使驱动杆66在转动时挤压轮65对气囊64产生挤压效果。
25.所述进气孔68内设有单向阀,避免气囊64受到挤压时通过进气孔68排气。
26.所述滑动支座624底部与伸缩杆623底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进而通过复位弹簧推动伸缩杆623上的控制板625在没有受到气囊64气压的状态下将排气孔622堵住。
27.所述排气孔622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进而当控制板625处于排气孔622顶部时,排气孔622无法排气,当控制板625处于底部时,排气孔622可以顺利排气。
28.在进行使用时,当进气滤网4附着较多灰尘颗粒时,烟雾传感模块3检测到并启动驱动马达67,进而固定轴61带动驱动杆66在固定支座63内转动,转动过程中驱动杆66外侧的挤压轮65对气囊64进行挤压,由于气囊64被弹簧挡板69分隔成多个气囊室,进而气囊室受到挤压后,内部的气体流向排气孔622,进而气体压缩并推动控制板625朝排气孔622底部滑动,进而伸缩杆623挤压弹簧并沿着滑动支座624向下移动,促使气囊室内的气流从排气孔622吹向进气滤网4,并将进气滤网4表面附着的灰尘颗粒吹除,进而保证烟雾感应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29.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