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与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7552375发布日期:2021-11-24 22:5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与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技术。


背景技术:

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丢失物品的事情较为常见,儿童、老年人走丢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防丢失是一直以来困扰着人们的问题。例如,家长带着儿童外出时,就需要时刻注意防止儿童丢失。特别是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如大型商场、机场、地铁站、超市等,家长需要格外注意防止儿童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与设备。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5.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与预定空间内若干个定位基站的距离信息,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6.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
7.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分别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
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uwb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智能穿戴设备或者智能手机;
9.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发送侦测信号,其中,预定空间内若干个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10.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
11.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第二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uwb模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为智能手机或者智能穿戴设备;
12.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发送侦测信号,其中,预定空间内若干个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用于计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13.若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
14.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所述的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
15.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中,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与预定空间内若干个定位基站的距离信息,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时,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分别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提醒用户注意防丢失,从而有效地达到防丢失的效果。本技术基于tdoa测距技术,通过在预定空间内布置若干个uwb定位基站,可以高效精准地实现在预定空间内定位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流程图;
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测距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智能穿戴设备系统结构图。
20.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在本技术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23.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24.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装置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cd

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内部集成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模块,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测距技术,测量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计算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时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从而有效地达到防丢失的效果。
26.在实际场景中,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网络设备或者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网络相集成所构成的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穿戴设备、智
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c)等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集合等实现。在此,云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主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虚拟计算机。
2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2和步骤s103。
28.在此,可以应用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测距技术。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1之前,所述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分别发送侦测信号,记录预定空间内所述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根据预定空间内所述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计算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与预定空间内所述定位基站的距离信息。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智能穿戴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或者,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智能穿戴设备。
31.例如,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智能手机分别配有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模块,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分别配有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模块。所述预定空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商场、机场、超市等特定空间。
32.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空间内所述定位基站的数量为4个。通过在预定空间内布置4个uwb定位基站,可以高效精准地实现在预定空间内的定位。在具体的实施例中,4个uwb定位基站的位置信息已知且固定,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在4个uwb定位基站之间完成时间同步。
3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空间内所述定位基站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5个等其他数量。
3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侦测信号,记录预定空间内第一定位基站、第二定位基站、第三定位基站、第四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分别为t1、t2、t3、t4。例如,预定空间内的4个定位基站可以分别将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后续可以根据预定空间内的4个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根据预定空间内所述第一定位基站、所述第二定位基站、所述第三定位基站、所述第四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t1、t2、t3、t4;计算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一定位基站、所述第二定位基站的距离差为d
12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二定位基站、所述第三定位基站的距离差为d
23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三定位基站、所述第四定位基站的距离差为d
34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一定位基站、所述第四定位基站的距离差为d
14
,其中,所采用的公式如下:
36.d
12
=r1‑
r2=(t1‑
t2)*c
37.d
23
=r2‑
r3=(t2‑
t3)*c
38.d
34
=r3‑
r4=(t3‑
t4)*c
39.d
14
=r1‑
r4=(t1‑
t4)*c
40.其中,c表示光速,r1、r2、r3、r4分别表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定位基站、
所述第二定位基站、所述第三定位基站、所述第四定位基站的距离。
41.步骤s101,根据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与预定空间内若干个定位基站的距离信息,分别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42.例如,可以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测距技术,测量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在此,主要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例,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预定空间内所述第一定位基站、所述第二定位基站、所述第三定位基站、所述第四定位基站的距离信息d
12
、d
23
、d
34
、d
14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x5,y5,z5),其中,所采用的公式如下:
[0044][0045][0046][0047][0048]
其中,(x1,y1,z1)表示所述第一定位基站的位置信息,(x2,y2,z2)表示所述第二定位基站的位置信息,(x3,y3,z3)表示所述第三定位基站的位置信息,(x4,y4,z4)表示所述第四定位基站的位置信息。
[0049]
在此,求解关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双曲线方程组,可以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x5,y5,z5)。
[0050]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
[0051]
例如,在服务器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之后,可以计算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从服务器端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或相对距离。
[0052]
步骤s103,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分别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
[0053]
例如,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此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分别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起到提醒预警的作用。所述防丢失预警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声音提示信息;振动提示信息。例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分别振动并且发出铃声提醒用户注意防丢失,从而有效地达到防丢失的效果。
[0054]
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典型的应用场景中,儿童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家长携带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或者,家长携带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儿童携带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儿童丢失。
[0055]
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包括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模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为智能穿戴设备或者智能手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发送侦测信号,其中,预定空间内若干个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用于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
[0056]
例如,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系统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测距技术,测量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同时还可以测量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此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起到提醒预警的作用。
[0057]
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测距技术用于防丢失的第二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包括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模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为智能手机或者智能穿戴设备;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发送侦测信号,其中,预定空间内若干个定位基站接收到所述侦测信号的时间信息用于计算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若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用于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
[0058]
例如,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系统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在此,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测距技术,测量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同时还可以测量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此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起到提醒预警的作用。
[0059]
综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内部集成uwb模块,基于tdoa测距技术,测量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计算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大于预定安全距离时发出防丢失预警信息,提醒用户注意防丢失,从而有效地达到防丢失的效果。
[0060]
另外,本技术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技术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技术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设备执行前述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
方案。
[0061]
此外,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0062]
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技术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技术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006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