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急求助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98861发布日期:2022-04-16 13:4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急求助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公共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紧急求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落水事故,在意外事故中的占比逐年增大。
3.在传统方案中,水域附近通常会设置有应急报警柱,应急报警柱上设置有应急报警按钮,若水域中有人落水,求助者可按下应急报警柱上的应急报警按钮进行求助,救援人员接收到求助信息后即前往事故地点进行处理和施救。
4.针对上述中的传统方案,发明人认为求助者在遇到落水事故发生时,需先走到应急报警柱处进行报警,向救援人员汇报落水地点,并等待救援人员到来,这一过程浪费了施救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效节约施救时间,提高救援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紧急求助方法及装置。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紧急求助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紧急求助方法,包括:基于紧急求助装置,所述紧急求助装置包括报警仓,所述报警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和玻璃,所述玻璃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贴合;判断所述玻璃是否破碎;若是,则判断所述压力传感器是否触发传感信号,作为触发结果;若所述触发结果为是,则生成求助信号;获取与所述紧急求助装置对应的定位信息;将所述求助信号与所述定位信息发送至接收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求助信号为人为敲碎玻璃后,中央控制主机基于压力传感器主动向接收端发送,此过程省去求助者与后台救援人员沟通的时间,从而有效节约施救时间,提高施救效率。
8.可选的,所述若是,则判断所述压力传感器是否触发传感信号,作为触发结果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的电信号;判断所述电信号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电压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触发结果为是;若否,则判定所述触发结果为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用于将求助者敲击玻璃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中央控制主机通过电信号的电压值与电压阈值作比较,判断是否向接收端发送求助信号,此过程全程无需人为操作,省去求助者与后台救援人员的沟通时间,有效节省施救时间。
10.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求助信号与所述定位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步骤之后,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与预设的接收终端对应;若是,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信号为人为操作,即在玻璃破碎后,后台援助人员接收到求助信号后,求助者可手动向其他接收端发送报警信号,从而增加援救方式,增加落实者被及时援救的概率。
12.可选的,所述报警仓内还收纳有若干救生圈,并且在所述若所述触发结果为是,则生成求助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开启预设的摄像头以便获取现场影像;开启预设的对讲机以便启动对讲语音通道;基于预设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判断所述救生圈是否被拿走;若否,启动语音提醒。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央控制主机控制摄像头开启,用于了解现场情况,中央控制主机控制对讲机开启用于使后台救援人员与求助者沟通现场情况;除此之外,报警仓内的救生圈便于求助者敲碎玻璃后及时拿取对落水者展开援救,并便于求助者及时展开施救。
14.在查看现场情况后,判断该救生圈是否被拿走,若未被拿走,语音提醒便于提醒求助者拿取救生圈的拿取方法,帮助求助者拿取救生圈及时援救落水者。
15.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判断救生圈是否被拿走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距离信息是否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若是,判定所述救生圈被拿走。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救生圈的距离信息,并基于距离信息判断救生圈是否被拿走。
17.可选的,在所述判定所述救生圈被拿走的步骤之后,包括:获取剩余救生圈的数量信息;判断所述数量信息是否低于预设的数量阈值;若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提醒信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剩余救生圈的数量信息低于数量阈值,表明紧急求助装置内的救生圈数量需及时补充,此时向接收端发送提醒信息有利于提醒后台救援人员及时向紧急求助装置内补充救生圈。
19.可选的,所述获取剩余救生圈的数量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的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与所述救生圈数量一一对应;得到所述救生圈被拿走的判定次数,将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减所述判定次数,得到数量信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剩余救生圈的数量信息由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与救生圈被拿走的判定次数相减得到。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紧急求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所述紧急求助方法的紧急求助装置,包括报警仓,所述报警仓内中空设置;所述报警仓内设有若干救生圈;所述报警仓的侧壁上设有将所述报警仓内的空间与外界分隔开的玻璃,所述报警仓靠近所述玻璃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支架,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玻璃贴合,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玻璃被敲击时的压力并在所述玻璃破碎时被触发。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求助者敲击玻璃的压力并在玻璃被敲碎时触发报警,故求助者只需敲碎玻璃拿取救生圈,并及时利用救生圈援救落水者,有效节省援救时间。
23.可选的,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一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远离地面的一侧与所述报警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报警仓内靠近所述立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卡住并固定所述救生圈的箍座,所述箍座与所述救生圈一一对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用于增加紧急求助装置的高度,并使报警仓远离地面,降低由于地面潮湿,水汽进入报警仓对报警仓造成损害的风险;箍座用于卡住并固定救生圈,使若干救生圈有序摆放,从而节省报警内的空间。
25.可选的,所述紧急求助装置还包括照明设备和用于固定所述照明设备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报警仓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体远离所述报警仓的一侧设有用于为所述照明设备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在白天吸收太阳光,在夜晚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为照明供电,便于节省电力能源。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玻璃是否破碎,若玻璃破碎,中央控制主机向接收端发送求助信息,此过程无需求助者与后台救援人员沟通,有效节省救援时间。
28.2.报警仓内的救生圈,便于求助者使用敲击锤敲碎玻璃后,及时将救生圈拿出,并将救生圈及时抛至落水人员,使落水人员利用救生圈等待援救。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紧急求助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紧急求助方法中在若触发结果为是,则生成求助信号的步骤之后的流程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紧急求助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紧急求助装置的报警仓无玻璃的结构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报警仓;11、安装支架;12、控制按钮;13、报警按钮;14、救生圈;15、支撑架;16、箍座;17、玻璃;2、立柱;21、安装底座;3、固定壳体;4、连接柱;5、敲击锤;51、放置架;6、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紧急求助方法。
35.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紧急求助方法包括:s100、基于紧急求助装置,紧急求助装置包括报警仓,报警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和玻璃,玻璃与压力传感器贴合。
36.s200、判断玻璃是否破碎。
37.具体实施中,玻璃采用钢化玻璃,紧急求助装置上还配备有敲击锤,当玻璃受到敲击锤的敲击时,敲击锤对玻璃的压力转化为玻璃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此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并产生电信号。故中央控制主机可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玻璃破碎。
38.s300、若是,则判断压力传感器是否触发传感信号,作为触发结果。
39.若否,中央控制主机无动作。
40.具体的,若是,则判断压力传感器是否触发传感信号,作为触发结果的步骤包括:s310、获取压力传感器感应的电信号。
41.压力传感器指能感受压力信号,并按照一定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当求助者使用敲击锤敲击玻璃时,玻璃对压力传感器差产生压力,此时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中央控制主机获取电信号即表明玻璃受到敲击。
42.s320、判断电信号的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电压阈值。
43.若电信号大于预设的电压阈值,则表明玻璃破碎。
44.s330、若是,则判定触发结果为是;若否,则判定触发结果为否。
45.举例说明,设置电压阈值为2v,若电压传感器感应的电信号为3v,由于电信号大于电压阈值,此时中央控制主机则判定玻璃破碎。
46.s400、若触发结果为是,则生成求助信号。
47.若玻璃破碎,中央控制主机判定出现落水事故,生成求助信号。
48.若触发结果为否,中央控制主机无动作。
49.s500、获取与紧急求助装置对应的定位信息。
50.具体的,紧急求助装置的定位信息为人为预设。
51.s600、将求助信号与定位信息发送至接收端。
52.若玻璃破碎,中央控制主机判定出现落水事故,生成求助信号并发送求助信号至接收端,具体的,中央控制主机将求助信号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对应的救援人员接收到短信,即启动救援程序。接收端可以是手机、电脑或平板。
53.中央控制主机在判定出现落水事故的同时发送紧急求助装置的定位信息至接收端,救援人员接收到定位信息即前往定位信息对应的定位地点展开营救。在一实施例中,中央控制主机与紧急求助装置通过光缆进行有线连接,紧急求助桩的定位信息通过光缆传输至中央控制主机;在另一实施例中,紧急求助桩与中央控制主机无线通信连接,具体的,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为4g或wifi。
54.在玻璃破碎时,中央控制主机将定位信息发送至接收端这一过程使求助者无需首先将定位信息汇报给救援人员,求助者只需敲击玻璃,拿出救生圈并展开援救即可,有效节省了救援时间。
55.具体的,在将求助信号与定位信息发送至接收端的步骤之后,包括:s610、判断是否接收到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与预设的接收终端对应。
56.具体的,报警仓内设置有若干报警按钮,每一个报警按钮对应一个接收终端,接收终端可以为手机、电脑或座机。
57.s620、若是,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接收终端。
58.中央控制主机将报警信号以拨打电话的方式发送至接收终端。报警按钮被按下后,即产生报警信号,中央控制主机拨打报警按钮对应的号码至号码对应的接收终端,号码可以预先设置为110、120或119等报警电话。
59.若否,中央控制主机无动作。
60.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中央控制主机通过紧急求助装置上的报警仓上的玻璃是否被敲碎,判断是否出现落水事故,以便于在玻璃被敲碎后,及时向后台救援人员发送求助信号和定位信息,无需使求助者通过对讲机的方式向后台救援人员汇报定位信息;除此之外,紧急求助装置上的报警仓内还设有若干救生圈,便于求助者敲碎玻璃后及时拿取救生圈展开营救,有效节省施救时间。
61.实施例2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报警仓内还收纳有若干救生圈,并且在若触发结果为是,则生成求助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s410、开启预设的摄像头以便获取现场影像。
62.s420、开启预设的对讲机以便启动对讲语音通道。
63.在中央控制主机将求助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后,中央控制主机控制摄像头开启,用于了解现场情况,中央控制主机控制对讲机开启用于使后台救援人员与求助者沟通现场情况。
64.报警仓内的救生圈,便于求助者使用敲击锤敲碎玻璃后,及时将救生圈拿出,并将救生圈及时抛至落水人员,使落水人员利用救生圈等待援救。
65.s430、基于预设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判断救生圈是否被拿走。
66.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原理为根据发射超声波与接收反射的超声波的时间差计算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超声波测距传感器通过检测救生圈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距离判断救生圈是否被拿走。
67.具体的,基于预设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判断救生圈是否被拿走的步骤包括:s431、获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
68.s432、判断距离信息是否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69.中央控制主机判断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与距离阈值比较,判断救生圈是否被拿走。
70.s433、若是,判定救生圈被拿走。
71.基于步骤s432举例说明,若设距离阈值为5cm,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为7cm,则距离信息大于距离阈值,此时中央控制主机判定救生圈被拿走。距离阈值还可以为6cm、7cm或8cm等。
72.若否,中央控制主机判定救生圈未被拿走。
73.在判定救生圈被拿走的步骤之后,包括:
s434、获取剩余救生圈的数量信息。
74.中央控制主机判定救生圈被拿走后,即获取剩余救生圈的数量信息。
75.获取剩余救生圈的数量信息的步骤包括:s434a、获取预设的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与救生圈数量一一对应。
76.预设的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为紧急求助装置上出厂时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总数量,且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与救生圈数量一一对应。
77.s434b、得到救生圈被拿走的判定次数,将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减判定次数,得到数量信息。
78.若中央控制主机判定一次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大于距离阈值,则将判定次数计为1,若中央控制主机判定两次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大于距离阈值,则将判定次数计为2。
79.具体的,中央控制主机判定两次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大于距离阈值的情况指中央控制主机判定紧急求助装置的报警仓内的救生圈数量被拿走2个,即中央控制主机判定2个救生圈对应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大于距离阈值。
80.超声波传感器数量信息减判定次数,即得到数量信息。
81.s435、判断数量信息是否低于预设的数量阈值。
82.举例说明,若设数量阈值为2,数量信息为1,由于数量信息小于数量阈值,此时表明救生圈被拿走的数量已低于数量阈值。
83.s436、若是,向接收端发送提醒信息。
84.若救生圈被拿走的数量已低于数量阈值,中央控制主机向接收端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用于提醒后台救援人员及时增加救生圈。
85.若否,中央控制主机无动作。
86.s440、若否,启动语音提醒。
87.若中央控制主机判定救生圈未被拿走,则启动语音提醒,播放预先录制好的操作流程语音,以便于提醒求助者拿取救生圈及时援救落水者。
88.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若紧急求助装置的报警仓上的玻璃被敲碎,中央控制主机启动摄像头和对讲机,用于与求助者沟通并观察现场情况,同时中央控制主机判断救生圈是否被拿走,若救生圈未被拿走,则中央控制主机启动语音提醒,用于提醒求助者拿取救生圈援救落水者;在救生圈被拿走后,中央控制主机通过救生圈的数量信息,判断是否向后台救援人员发送提醒消息,以便于在救生圈数量信息小于数量阈值时,及时提醒后台救援人员增补救生圈。
89.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紧急求助装置。
90.参照图3,一种紧急求助装置包括立柱2、报警仓1、照明设备和用于固定照明设备的固定壳体3。立柱2的一侧与地面固定连接,具体的,立柱2靠近地面的一侧焊接有安装底座21,安装底座21与地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91.立柱2远离地面的一侧与报警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立柱2与报警仓1通过连接柱4固定连接,即立柱2远离地面的一侧与连接柱4的一侧焊接,连接柱4远离立柱2的一侧与报警仓1的一侧焊接。在本实施例中,立柱2和连接柱4均为内部中空的圆柱,除此
之外连接柱4与立柱2还可以是三棱柱或四棱柱等,与圆柱仅为外观上的差异,在此不做赘述。
92.紧急救助装置还设有敲击锤5,具体的,报警仓1的外侧壁上焊接有用于放置敲击锤5的放置架51,敲击锤5放置于放置架51上。
93.参照图3和图4,报警仓1内中空设置;报警仓1的侧壁上设有将报警仓1内的空间与外界分隔开的玻璃17,具体的,玻璃17为钢化玻璃。报警仓1靠近玻璃17的侧壁上焊接有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支架11,压力传感器与玻璃17贴合。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玻璃17被敲击时的压力并在玻璃17破碎时被触发。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设于控制按钮12内,控制按钮12包括按钮和动触头,当按钮按下时,动触头随之按下。压力传感器与动触头抵接,且相互之间无作用力,控制按钮12的按钮与玻璃17贴合,当玻璃17受到敲击时,玻璃17对按钮的压力转换为动触头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压力传感器即感应到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电信号。压力传感器被触发指当玻璃17破碎时,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被接收端接收到。压力传感器被触发后,接收端即接收到定位信息和求助信号。
94.在本实施例中,报警仓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若干报警按钮13,每个报警按钮13对应一个接收端,按下报警按钮13即向报警按钮13对应的接收端拨打电话,具体的,电话可以设置为110、120或119等报警电话,接收端可以是电话或座机。
95.参照图3和图4,报警仓1内设有若干救生圈14。具体的,报警仓1内靠近连接柱4的侧壁上焊接有支撑架15,支撑架15上焊接有若干用于卡住并固定救生圈14的箍座16,箍座16与救生圈14一一对应。
96.固定壳体3与报警仓1远离立柱2的一侧焊接;照明设备位于固定壳体3内。固定壳体3远离报警仓1的一侧设有用于为照明设备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6,具体的,太阳能电池板6的一侧与固定壳体3远离报警仓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9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紧急求助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玻璃17被敲击时,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玻璃17的压力,并被触发;压力传感器被触发后,接收端接收到求助信号和定位信息。求助者敲碎玻璃17后,拿取报警仓1内的救生圈14,便于求助者及时利用救生圈14对落水者展开救援。
9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