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1417发布日期:2021-12-11 13:1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为防止老人走失的定位设备如雨后春笋出现,此类设备通过内置报警器和智能监测模块,通过蓝牙传输连接配对手机后可实现对老年人位置的实时追踪,一旦设备定位偏离预设区域即可蜂鸣报警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配对手机,实现对老年人的远程关怀,目前市面上的老人定位报警器多采用腕带式和颈带式,颈带式适用于自理能力较强的老年群体,可随戴随卸,而腕带式更适用于自理能力有限、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以及独居群体,许多定位报警器成本较低,防水效果不佳,老人在浴室中使用,或在户外雨雾天气下,报警器易渗水失灵,另一方面报警器的腕带或是无法拆卸,一旦腕带损坏设备无法佩戴,或是拆卸方式复杂,需使用卡针、镊子等工具才可拆卸,不适用于视力不佳的老年群体,设备本体上的紧急报警按钮无防护易误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提供一种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通过设置密封组件、良好的紧固结构以及防误触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1)传统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密封效果差,在浴室或雨雾天气下易受尘受潮,导致失灵;
5.(2)传统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腕带不可拆卸,一旦损坏无法佩戴,更换成本高;
6.(3)传统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无防误触设计,误触紧急按钮易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密封效果差,易受尘受潮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包括壳体和透明盖,所述壳体的一端活动铰接有透明盖,所述壳体的顶端和底端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壳体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防误触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的一端设置有紧急按钮,所述壳体和透明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9.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凸块,所述凸块设置在透明盖两侧,所述壳体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块嵌在凹槽的内部,所述壳体和透明盖连接处的边缘粘接有橡胶垫圈,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报警器。
10.优选的,所述透明盖为pvc材质,所述报警器设置有两组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11.优选的,所述紧固结构由第一腕带、勾条、硅胶扣带和第二腕带组成,所述第一腕带设置在壳体的顶端,所述第二腕带设置在壳体的底端,所述勾条设置在壳体顶部和底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腕带的底端和第二腕带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硅胶扣带,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分别通过硅胶扣带与勾条扣接固定。
12.优选的,所述勾条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勾条关于壳体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
13.优选的,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为环氧树脂硅胶材质,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等长等宽。
14.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5.优选的,所述防误触结构由滑块、锁槽、锁块、滑槽和弹簧组成,所述滑槽设置在壳体一端的底部,所述滑槽的内部嵌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锁槽,所述锁块设置在透明盖的底端,所述锁块嵌在锁槽的内部,所述滑块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不仅实现了防水防尘,实现了可拆卸,而且实现了防误触;
17.(1)通过设置有壳体、橡胶垫圈、凹槽、透明盖和凸块,透明盖关闭时,凸块嵌入凹槽中压紧橡胶垫圈,橡胶垫圈在壳体和透明盖的连接处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防水防潮效果较好,透明盖采用pvc材质,不易碎裂,减少受伤风险,可有效防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户外雨雾天气使用场景下或是在浴室中,仍可提供较好的安全追踪以及报警定位效果;
18.(2)通过设置有第一腕带、勾条、硅胶扣带和第二腕带,设备设计为腕带式,不同于手表的卡针固定,硅胶扣带扣接在勾条内,拆卸时将硅胶扣带从勾条之间的空隙中套出,一共需拆卸四次,此种固定方式更不容易松脱,拆卸无需工具,方便快捷,拆下后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可更换、清洗,节省维修成本,更符合老年群体使用习惯,经济实用;
19.(3)通过设置有滑块、锁槽、锁块、滑槽和弹簧,为避免误触,透明盖通过锁块锁定在锁槽内,开启时只需向右拨动滑块,滑块外部设置防滑纹以防止在手部沾水的情况下难以开启,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弹簧被压缩滑块,解除与锁块的限位,透明盖向上弹出,按下紧急按钮即可启动报警器高分贝蜂鸣,老人尤其是独居老年群体在家中使用时,可实现快速发现危险和紧急求助的功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误触结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勾条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紧固结构;101、第一腕带;102、勾条;103、硅胶扣带;104、第二腕带;2、壳体;3、橡胶垫圈;4、凹槽;5、透明盖;6、防误触结构;601、滑块;602、锁槽;603、锁块;604、滑槽;605、弹簧;7、凸块;8、报警器;9、紧急按钮;10、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请参阅图1

4,一种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包括壳体2和透明盖5,壳体2的一端活动铰接有透明盖5,壳体2的顶端和底端设置有紧固结构1,壳体2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防误触结构6,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pcb板10,pcb板10的一端设置有紧急按钮9,壳体2和透明盖5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27.请参阅图1

4,一种带有距离监测功能的智能养老人员定位报警设备还包括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凸块7,凸块7设置在透明盖5两侧,壳体2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凹槽4,凸块7嵌在凹槽4的内部,壳体2和透明盖5连接处的边缘粘接有橡胶垫圈3,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报警器8,透明盖5为pvc材质,报警器8设置有两组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28.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透明盖5关闭时,凸块7嵌入凹槽4中压紧橡胶垫圈3,橡胶垫圈3在壳体2和透明盖5的连接处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防水防潮效果较好,透明盖5采用pvc材质,不易碎裂,减少受伤风险,可有效防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户外雨雾天气使用场景下或是在浴室中,仍可提供较好的安全追踪以及报警定位效果。
29.实施例2:紧固结构1由第一腕带101、勾条102、硅胶扣带103和第二腕带104组成,第一腕带101设置在壳体2的顶端,第二腕带104设置在壳体2的底端,勾条102设置在壳体2顶部和底部的一端,第一腕带101的底端和第二腕带104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硅胶扣带103,第一腕带101和第二腕带104分别通过硅胶扣带103与勾条102扣接固定,勾条102分别设置有两组,勾条102关于壳体2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分布,第一腕带101和第二腕带104为环氧树脂硅胶材质,第一腕带101和第二腕带104等长等宽;
30.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设备设计为腕带式,不同于手表的卡针固定,硅胶扣带103扣接在勾条102内,拆卸时将硅胶扣带103从勾条102之间的空隙中套出,一共需拆卸四次,此种固定方式更不容易松脱,拆卸无需工具,方便快捷,拆下后的第一腕带101和第二腕带104可更换、清洗,节省维修成本,更符合老年群体使用习惯,经济实用。
31.实施例3:防误触结构6由滑块601、锁槽602、锁块603、滑槽604和弹簧605组成,滑槽604设置在壳体2一端的底部,滑槽604的内部嵌有滑块601,滑块601的一侧设置有锁槽602,锁块603设置在透明盖5的底端,锁块603嵌在锁槽602的内部,滑块601的一侧与壳体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605,滑块60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32.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避免误触,透明盖5通过锁块603锁定在锁槽602内,开启时只需向右拨动滑块601,滑块601外部设置防滑纹以防止在手部沾水的情况下难以开启,滑块601在滑槽604内移动,弹簧605被压缩滑块601,解除与锁块603的限位,透明盖5向上弹出,按下紧急按钮9即可启动报警器8高分贝蜂鸣,老人尤其是独居老年群体在家中使用时,可实现快速发现危险和紧急求助的功能。
3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腕带式设计可供老年人将设备戴在手腕处,不同于手表的卡针固定,硅胶扣带103扣接在勾条102内,需要拆卸清洗、更换时将硅胶扣带103从勾条102之间的空隙中套出,一共需拆卸四次,此种将第一腕带101和第二腕带104与壳体2固定的方式更不容易松脱,拆卸无需工具,经济实用,更符合老年群体使用习惯,老人尤其是独居老年群体在家中使用时,遇到危险情况,向右拨动滑块601,透明盖5向
上弹出,按下紧急按钮9启动报警器8高分贝蜂鸣,以便及时预警和求助,透明盖5关闭时,凸块7嵌入凹槽4中压紧橡胶垫圈3,橡胶垫圈3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防水防潮效果较好,透明盖5可有效防尘,在户外雨雾天气,或是在浴室中,仍可提供较好的安全追踪以及报警定位效果,该设备中的pcb板10可连接配对手机,内置距离监测模块,一旦设备位置超出手机预设范围,报警器8启动报警并发送信息至手机。
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