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停车场的防碰撞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2077发布日期:2021-11-25 13:5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停车场的防碰撞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报警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防碰撞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各大商场的地下室均设置有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内排列有多个可供来商场购物的顾客停放车辆的停车位。
3.地下室作为深挖至地面之下的空间区域,多个支撑建筑的承重柱贯穿地下停车场至地面,多个承重柱的柱身分布于地下停车场内,多个停车位整齐排布于相邻的承重柱之间,地下停车场内有多排停车位,多排停车位之间具有可供车辆驶过的行驶通道。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顾客需倒车进入靠近承重柱的停车位内部时,由于车辆的尾部存在驾驶盲区,部分驾驶技术较为生疏的驾驶员容易在进行倒车进入停车位时车辆尾部与承重柱的柱身棱边发生碰撞,从而造成顾客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助于减少顾客倒车进入靠近停车位时车身的损耗,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防碰撞报警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防碰撞报警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防碰撞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承重柱上的距离检测装置和设置于距离检测装置对面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通讯连接;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分别设置于行驶通道的两侧;所述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行驶通道内车辆与承重柱之间的间距。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车辆预倒车停入靠近承重柱一侧的停车位时,由距离检测装置获取车辆侧壁和承重柱之间的实时间距,需预先设置车辆和承重柱之间的预警间距;显示装置再将实时间距和预警间距进行对比,若实时间距小于预警间距,显示装置显示相应的警示标语,且显示装置安装于当前停车位的对面,以便于倒车入停车位的司机根据警示标语及时做出调整,从而减少顾客倒车进入靠近停车位时车身的损耗。
9.可选的,所述距离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承重柱棱边上的弹性垫和设置于弹性垫远离承重柱一侧的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与显示装置通讯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测距传感器对预进入停车位的车辆进行间距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发送至显示装置进行处理;设置弹性垫避免车身与承重柱的棱边硬性接触,从而进一步少顾客倒车进入靠近停车位时车身的损耗。
11.可选的,所述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朝向停车位靠近行驶通道的一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获取车辆倒车进入停车位时车身与承重柱之间的实时间距,当车辆完全停入停车位后,脱离测距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从而避免测距传感器继续触发。
13.可选的,所述弹性垫远离承重柱的一侧内凹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竖直方
向延伸,所述导向槽内竖直设置有可供测距传感器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测距传感器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测距传感器安装于导向槽内从而避免测距传感器外露,从而提高红外传感器与经过承重柱的行人或车门发送剐蹭,从而提高测距传感器的使用时长;设置测距传感器转动连接于转轴,从而便于工人安装弹性垫是根据停车位的实际宽度进行红外传感器的测距范围调节。
15.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器和通讯连接于控制器的电子屏幕,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距离检测装置通讯连接,所述电子屏幕设置于距离检测装置的对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控制器对测距传感器发送的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向电子屏幕发送相应的显示内容,以便于电子屏幕显示后供司机及时查看当前视野盲区内停车实况。
17.可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有第一地磁传感器,所述第一地磁传感器设置于行驶通道靠近停车位的一侧;所述第一地磁传感器用于控制距离检测装置的启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地磁传感器便于对是否有车辆预停入停车位内进行甄别,从而避免行人经过该停车位的前方从而导致误触测距传感器。
19.可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有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与第一地磁传感器通讯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车辆触发第一地磁传感器时,触发延时模块并开始计时;当延时模块计时结束,发送延时结束指令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延时结束指令后第一地磁传感器仍处于触发状态,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至测距传感器,从而避免驶过停车位前方但并非预停入停车位的车辆误触第一地磁传感器。
21.可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有第二地磁传感器,所述第二地磁传感器设置于停车位远离行驶通道的一侧内部,所述第二地磁传感器用于控制测距传感器的启闭。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某些车辆的整体车型较长,会超出停车位的前端,仍处于触发第一地磁传感器的状态;设置第二地磁传感器对车辆是否停入停车位进行判断,当第二地磁传感器处于触发状态时,发送停车完成指令至控制器,控制器关闭测距传感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显示装置再将实时间距和预警间距进行对比,若实时间距小于预警间距,显示装置显示相应的警示标语,且显示装置安装于当前停车位的对面,以便于倒车入停车位的司机根据警示标语及时做出调整;
25.设置第一地磁传感器便于对是否有车辆预停入停车位内进行甄别,从而避免行人误触测距传感器;
26.设置第二地磁传感器对车辆是否停入停车位进行判断,当第二地磁传感器处于触发状态时,发送停车完成指令至控制器,控制器关闭测距传感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中防碰撞报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测距检测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防碰撞报警装置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实施例1中显示装置的控制原理框图;
31.图5是实施例2中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距离检测装置;11、弹性垫;12、测距传感器;13、转轴;14、阻尼件;141、套筒;142、棘轮;1443、棘爪;15、导向槽;16、空腔;2、显示装置;21、控制器;211、第一模数转换器;212、第二模数转换器;213、继电器;22、电子屏幕;23、第一地磁传感器;24、延时模块;25、第二地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

5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停车场的防碰撞报警装置。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适用于停车场的防碰撞报警装置包括多个距离检测装置1和多个显示装置2,其中多个距离检测装置1分别安装于多个承重柱靠近行驶通道一侧的两个棱边上,多个显示装置2安装于停车位的上方,多个显示装置2和多个距离检测装置1一一对应安装,且对应的显示装置2和距离检测装置1之间双向通讯连接。
37.参照图1和图2,距离检测装置1包括弹性垫11、测距传感器12、转轴13和阻尼件14;其中弹性垫11螺栓连接于承重柱靠近行驶通道的一侧棱边上,弹性垫11远离承重柱的一侧内凹设置有可供测距传感器12扣入的导向槽15,导向槽15沿竖直方向延伸,转轴13的轴线与导向槽15的延伸方向呈平行设置,转轴13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导向槽15内壁,导向槽15的底部内壁内凹设置有可供阻尼件14安装的空腔16。
38.测距传感器12转动连接于转轴13的周壁,阻尼件14与测距传感器12同轴转动与转轴13上,阻尼件14包括同轴套设于转轴13上的套筒141和设置于套筒141底端的棘轮142,套筒141的顶端与测距传感器12螺栓连接,棘轮142位于空腔16内部且啮合连接有棘爪1443,棘爪1443转动连接于空腔16内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测距传感器12可以是雷达测距传感器12和红外测距传感器12。
39.参照图3和图4,显示装置2包括控制器21、电子屏幕22、第一地磁传感器23、延时模块24和第二地磁传感器25;其中电子屏幕22安装于停车位的上方,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2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用于显示预设的警示标语。
40.第一地磁传感器23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2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与延时模块24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第一地磁传感器23安装于行驶通道内靠近停车位的侧边,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预停入该停车位。
41.延时模块24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21的第三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用于延时。
42.第二地磁传感器25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21的第四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第二地磁传感器25安装于停车位远离行驶通道的一侧内部,用于检测该停车位内是否有车辆停入。
43.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初始状态,测距传感器12处于休眠状态,预先在控制器21内设置车辆和承重柱之间的预警间距;
44.当有车辆触发第一地磁传感器23时,第一地磁传感器23发送开始停车指令;延时模块24根据开始停车指令被触发并开始计时;当延时模块24计时结束,发送延时结束指令至控制器21;控制器21接收到延时结束指令若仍能获取到第一地磁传感器23发送的开始停车指令,控制器21向测距传感器12发送启动信号;测距传感器12开始获取车辆侧壁和承重柱之间的实时间距并转发至控制器21内;控制器21再将实时间距和预警间距进行对比,若实时间距小于预警间距,电子屏幕22显示相应的警示标语,以便于倒车入停车位的司机根据警示标语及时做出调整,从而减少顾客倒车进入靠近停车位时车身的损耗;某些车辆的整体车型较长,会超出停车位的前端,仍处于触发第一地磁传感器23的状态;设置第二地磁传感器25对车辆是否停入停车位进行判断,当第二地磁传感器25处于触发状态时,发送停车完成指令至控制器21,控制器21关闭测距传感器12。
45.实施例2:
46.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器21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211、第二模数转换器212、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和继电器213;延时模块24采用非极性电容c1;继电器213包括输入回路km1和输出回路k1,其中输出回路k1处于常闭状态;
47.第一模数转换器211的一端与第一地磁传感器23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另一端与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级电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有电源vcc1,发射极与继电器213的输出回路k1电连接,继电器213的输出回路k1另一端与测距传感器12电连接,测距传感器12的另一端接地;延时模块24一端与第一模数转换器211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
48.当第一地磁传感器23被触发时发送信号a至第一模数转换器211,第一模数转换器211将信号a转换为高电平,非极性电容c1充电,具有延时作用;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级接收高电平,并导通,继电器213的输出回路处于常闭状态,测距传感器12接收高电平后开始运行;从而实现对测距传感器12的启闭控制。
49.第二模数转换器212的一端与第二地磁传感器25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另一端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级电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vcc1电连接;继电器213的输入回路km1的输入端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连接。
50.当第二地磁传感器25被触发时发送信号b至第二模数转换器212,第二模数转换器212将信号b转变为高电平,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级接收高电平,并导通,继电器213的输入回路km1接收高电平,继电器213的第一输出回路k1断开,测距传感器12停止运行。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