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1858发布日期:2022-03-16 15:2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安全距离是带电作业的基本标准之一,是保证人员安全最重要的科学屏障。日常的工作中,杆塔上的作业条件做不到如规定的数值一样准确。经验的判断存在误差,而逐个测量过于繁琐且实际操作又因素多变,所以很多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和诸多不确定性。传统的保证安全距离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一是根据经验目测判断,该方法是日常带电作业最为常用惯用的方式,由工作负责人或者有经验的员工到现场勘察,对环境和距离进行初步判断,由于带电线路和地电位距离通常有一定裕度,对于正常环境条件下66kv线路对地距离0.7m、组合间隙0.8m和相间距离0.9m的安全距离有一定满足度,220kv线路间距相对更大对于相应的安全距离也有一定的目测可行性,但对于大部分同塔并架或者带有分歧线路和复杂的大磨引杆塔这种目测方式显然准确性不足,另外对于一些架设存在偏差导致引流线对横担距离有限的杆塔带电作业也难以估测。二3是查阅图纸,在线路杆塔建设阶段的图纸更规范且有明确数值,但实际施工往往存在数据出入,对设计的数据不能完全依赖。三是登塔测量,这种方式是比较少用的方法,由于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测量数值对于作业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如果不是裕度很大的测量距离数值带电作业也难以安全放心开展。因此对于一些距离裕度不足、开展难度大、作业因素复杂的带电作业一直难以进行,制约带电作业的大范围开展,增加人员作业风险,安全距离难以把握,不能进一步降低停电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安全性,降低风险,特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头部测距装置1,数据传输线2,肘部测距装置一3,移动测距装置一4,膝部测距装置一5,肘部测距装置二6,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移动测距装置二8,背部测距装置9,膝部测距装置二10;
5.其中:头部测距装置1设置在服装帽子部位,肘部测距装置一3和肘部测距装置二6设置在服装的肘部位置,移动测距装置一4和移动测距装置二8设置在服装的袖口位置,背部测距装置9设置在服装的后背位置,膝部测距装置一5和膝部测距装置二10设置在裤子的膝盖位置,各测距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线2与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连接。
6.所述的头部测距装置1、肘部测距装置一3、移动测距装置一4、膝部测距装置一5、肘部测距装置二6、移动测距装置二8、背部测距装置9和膝部测距装置二10均为红外测距装置。
7.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发光报警装置。
8.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发声报警装置。
9.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核心控制单元为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10.所述的数据传输线2为多段插接结构线束装置。
11.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液晶屏。
12.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触摸屏。
13.使用时,穿戴方式和普通的屏蔽服穿戴方式一样,在讲各个部位连接良好,保证数据传输和屏蔽服导通性,注意穿戴过程中对7-电子显示屏的保护。在进行带电作业时,比如等电位作业,将装置开机,检查各个测距装置是否良好,在进入电场时候,头部测距装置、肘部测距装置、膝部测距装置、背部测距装置,这些固定测距装置会把其测量的数据显示出来,这些距离基本是人体距离带电体最小距离,在需要对地或者指定部位进行测距就利用移动测距装置进行测量并显示出来,这样对组合间隙和对地距离以及相间距离都可以测量并保证作业安全。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原理结构简单,操作快捷,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安全性,节省了作业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弥补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测量短板。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为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头部测距装置1,数据传输线2,肘部测距装置一3,移动测距装置一4,膝部测距装置一5,肘部测距装置二6,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移动测距装置二8,背部测距装置9,膝部测距装置二10;
20.其中:头部测距装置1设置在服装帽子部位,肘部测距装置一3和肘部测距装置二6设置在服装的肘部位置,移动测距装置一4和移动测距装置二8设置在服装的袖口位置,背部测距装置9设置在服装的后背位置,膝部测距装置一5和膝部测距装置二10设置在裤子的膝盖位置,各测距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线2与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连接。
21.所述的头部测距装置1、肘部测距装置一3、移动测距装置一4、膝部测距装置一5、肘部测距装置二6、移动测距装置二8、背部测距装置9和膝部测距装置二10均为红外测距装置。
22.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核心控制单元为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23.所述的数据传输线2为多段插接结构线束装置。
24.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触摸屏。
25.使用时,穿戴方式和普通的屏蔽服穿戴方式一样,在讲各个部位连接良好,保证数据传输和屏蔽服导通性,注意穿戴过程中对7-电子显示屏的保护。在进行带电作业时,比如
等电位作业,将装置开机,检查各个测距装置是否良好,在进入电场时候,头部测距装置、肘部测距装置、膝部测距装置、背部测距装置,这些固定测距装置会把其测量的数据显示出来,这些距离基本是人体距离带电体最小距离,在需要对地或者指定部位进行测距就利用移动测距装置进行测量并显示出来,这样对组合间隙和对地距离以及相间距离都可以测量并保证作业安全。
26.实施例2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头部测距装置1,数据传输线2,肘部测距装置一3,移动测距装置一4,膝部测距装置一5,肘部测距装置二6,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移动测距装置二8,背部测距装置9,膝部测距装置二10;
28.其中:头部测距装置1设置在服装帽子部位,肘部测距装置一3和肘部测距装置二6设置在服装的肘部位置,移动测距装置一4和移动测距装置二8设置在服装的袖口位置,背部测距装置9设置在服装的后背位置,膝部测距装置一5和膝部测距装置二10设置在裤子的膝盖位置,各测距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线2与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连接。
29.所述的头部测距装置1、肘部测距装置一3、移动测距装置一4、膝部测距装置一5、肘部测距装置二6、移动测距装置二8、背部测距装置9和膝部测距装置二10均为红外测距装置。
30.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发光报警装置。
31.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发声报警装置。
32.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核心控制单元为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33.所述的数据传输线2为多段插接结构线束装置。
34.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液晶屏。
35.使用时,穿戴方式和普通的屏蔽服穿戴方式一样,在讲各个部位连接良好,保证数据传输和屏蔽服导通性,注意穿戴过程中对7-电子显示屏的保护。在进行带电作业时,比如等电位作业,将装置开机,检查各个测距装置是否良好,在进入电场时候,头部测距装置、肘部测距装置、膝部测距装置、背部测距装置,这些固定测距装置会把其测量的数据显示出来,这些距离基本是人体距离带电体最小距离,在需要对地或者指定部位进行测距就利用移动测距装置进行测量并显示出来,这样对组合间隙和对地距离以及相间距离都可以测量并保证作业安全。
36.实施例3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电作业屏蔽服近电安全警示装置,包括头部测距装置1,数据传输线2,肘部测距装置一3,移动测距装置一4,膝部测距装置一5,肘部测距装置二6,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移动测距装置二8,背部测距装置9,膝部测距装置二10;
38.其中:头部测距装置1设置在服装帽子部位,肘部测距装置一3和肘部测距装置二6设置在服装的肘部位置,移动测距装置一4和移动测距装置二8设置在服装的袖口位置,背部测距装置9设置在服装的后背位置,膝部测距装置一5和膝部测距装置二10设置在裤子的膝盖位置,各测距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线2与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连接。
39.所述的头部测距装置1、肘部测距装置一3、移动测距装置一4、膝部测距装置一5、
肘部测距装置二6、移动测距装置二8、背部测距装置9和膝部测距装置二10均为红外测距装置。
40.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带有发光报警装置。
41.所述的控制电子显示装置7核心控制单元为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42.所述的数据传输线2为多段插接结构线束装置。
43.使用时,穿戴方式和普通的屏蔽服穿戴方式一样,在讲各个部位连接良好,保证数据传输和屏蔽服导通性,注意穿戴过程中对7-电子显示屏的保护。在进行带电作业时,比如等电位作业,将装置开机,检查各个测距装置是否良好,在进入电场时候,头部测距装置、肘部测距装置、膝部测距装置、背部测距装置,这些固定测距装置会把其测量的数据显示出来,这些距离基本是人体距离带电体最小距离,在需要对地或者指定部位进行测距就利用移动测距装置进行测量并显示出来,这样对组合间隙和对地距离以及相间距离都可以测量并保证作业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