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区域危险状态判别预警与人员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2118发布日期:2022-03-17 01:3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施工区域危险状态判别预警与人员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建筑施工现场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保护的安全盖板及施工区域安全状态识别、危险环境报警。


背景技术:

2.复杂建筑施工现场隐蔽诸多的危险区域,例如地下深基坑临边洞口、超高层建筑施工临时洞口以及超高层建筑整体钢平台施工区域防护盖板等,均易发生施工人员踩空掉落的危险事故,尤其在紧张施工环境中,许多危险区域无法提供实时的安全状态反馈数据,施工人员一旦进入危险施工区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大量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发现,超高空人员掉落死亡的概率最高,主要原因:不同工位之间的交叉作业,使得危险区域处于临时开放状态,且未做好危险状态安全标志,其他人员未知进入施工危险区域,造成事故发生。其次原因,建筑施工工序粗糙,工人责任意识及专业素养不同,危险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及时到位,同样造成其他人员的伤亡。目前,施工危险区域主要通过设置危险标记、固定安全拉链来进行危险预警,但本质上,危险区域的安全防护是否到位未进行安全状态识别,危险状态预警信息传递滞后于现场施工操作,极易发生高空坠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于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尤其在一些存在预留洞口的施工危险区域,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危险区域防护盖板的施工状态实时监控技术,可实现危险区域安全盖板的状态自感知,危险状态及时报警,安全状态实时跟踪,保障危险施工区域的人员生命安全。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区域危险状态判别预警与人员保护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支撑架体、智能盖板、系统电源模块组件、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及系统电路;
6.所述支撑架体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间设置有预留洞口,所述预留洞口内侧设置有搁置台阶,所述搁置台阶内放置智能盖板;
7.所述智能盖板包括盖板外框架,所述盖板外框架内侧设置有紧密排列的栅格网面,所述盖板外框架的底侧周向设置有电路线槽,所述电路线槽内部设置有系统电源模块组件、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和系统电路,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组件、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和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均串联在系统电路中。
8.较佳地,所述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的数量有四个,所述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的数量有八个,所述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的数量有八个;
9.按照顺时针方向,系统电源模块组件、第一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第一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第一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第二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第二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第二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第三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第三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
件、第四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第四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第三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第五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第五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第六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第六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第四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第七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第七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第八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第八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依次串联在系统电路中。
10.较佳地,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组件包括模块化电源,所述模块化电源串联在系统电路中、且设置于电路线槽内的电源预留槽内,所述电源预留槽的两侧内设置一对锁紧螺杆,所述电源预留槽与模块化电源之间设置绝端防护橡胶垫。
11.较佳地,所述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包括稳压调试模块、激励电流导管和可变色灯光发生器,所述稳压调试模块的两侧端子接入系统电路中、且稳压调试模块粘结在电路线槽内,所述稳压调试模块的外侧设置一对激励电流导管,所述激励电流导管的末端连接可变色灯光发生器。
12.较佳地,所述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包括弹性换向接触器底座,所述弹性换向接触器底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电路线槽内,所述弹性换向接触器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有下接触信号接收端、另一侧固定有弹性可压缩接触端,所述下接触信号接收端连接于系统电路,所述弹性可压缩接触端的前端连接于系统电路,所述弹性可压缩接触端的末端位于下接触信号接收端的正上方,所述弹性可压缩接触端的底部与弹性换向接触器底座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弹性可压缩接触端的末端连接于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的信号源接入端子,所述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的信号源输出端子接入系统电路中,所述信号源接入端子和信号源输出端子之间连接有声音响应装置。
13.较佳地,所述支撑框架采用支撑钢框架。
14.较佳地,所述盖板外框架采用盖板外钢框架。
15.较佳地,所述电路线槽的宽度10mm、深度35mm。
16.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1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8.一种施工危险区域智能防护装置,模块化程度高,原理简单,成本低廉,可有效解决危险盲区施工人员坠落的问题,危险状态预警、报警实时性强、监控效果好。且防护装置属于模块化产品,易拆除、回收,可实现不同危险区域的循环使用。控制方式简单,应用过程不需要人员干预,可实现自动报警、报警解除,安全状态显示、危险状态报警。该智能防护装置不仅可用于建筑领域,且在交通、矿山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施工区域危险状态判别预警与人员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智能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系统电源模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系统集成电路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原理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和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弹起状态)。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和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受压状态)。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危险状态报警发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施工区域危险状态判别预警与人员保护系统,其包括支撑架体100、智能盖板200、系统电源模块组件300、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及系统电路700。
32.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架体100包括支撑钢框架101,所述支撑钢框架101间设置有预留洞口102,所述预留洞口102内侧设置有搁置台阶103,所述搁置台阶103内放置智能盖板200。
33.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智能盖板200包括盖板外钢框架201,所述盖板外钢框架201内侧设置有紧密排列的栅格网面202,可用于放置施工材料,可用于当作人员行走通道。所述盖板外钢框架201的底侧周向设置有宽度10mm、深度35mm的电路线槽203,所述电路线槽203内部设置有系统电源模块组件300、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和系统电路700,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组件300、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和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均串联在系统电路700中。
34.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的数量有四个,所述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的数量有八个,所述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的数量有八个。按照顺时针方向,系统电源模块组件300、第一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1、第一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1、第一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1、第二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2、第二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2、第二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2、第三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3、第三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3、第四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4、第四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4、第三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3、第五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5、第五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5、第六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6、第六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6、第四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4、第七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7、第七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7、第八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8、第八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8依次串联在系统电路700中。
35.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组件300包括模块化电源301,所述模块化电源301串联在系统电路700中、且设置于电路线槽203内的电源预留槽302内,所述电源预留槽302的两侧内设置一对锁紧螺杆303,所述电源预留槽302与模块化电源301之间设置绝端防护橡胶垫304。
36.如图11所示,所述危险状态灯光指示组件400包括稳压调试模块401、激励电流导管402和可变色灯光发生器403,所述稳压调试模块401的两侧端子接入系统电路700中、且稳压调试模块401粘结在电路线槽203内,所述稳压调试模块401的外侧设置一对激励电流导管402,所述激励电流导管402的末端连接可变色灯光发生器403。
37.如图8-10所示,所述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包括弹性换向接触器底座501,所述弹性换向接触器底座501通过紧固螺栓502固定于电路线槽203内,所述弹性换向接触器底座501的顶部一侧固定有下接触信号接收端503、另一侧固定有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所述下接触信号接收端503连接于系统电路700,所述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的前端连接于系统电路700,所述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的末端位于下接触信号接收端503的正上方,所述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的底部与弹性换向接触器底座50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505,所述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的末端连接于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的信号源接入端子602,所述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的信号源输出端子601接入系统电路700中,所述信号源接入端子602和信号源输出端子601之间连接有声音响应装置603。
38.当其受压时,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的末端可连接于下接触信号接收端503,并接通电路;当其处于悬空状态时,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由底部设置的支撑弹簧505支撑,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的末端可连接于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的信号源接入端子602,而信号源输出端子601接入系统电路700中。
39.不管智能盖板200是否安全放置于支撑架体100的预留洞口102内,可变色灯光发生器403均接通电路中,不过,当智能盖板200未安全放置合适位置时,可变色灯光发生器403显示为红色预警信号,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发出声音报警,尤其适用于黑夜环境,用于提醒施工人员注意脚下安全。当智能盖板200正确放置洞口内时,变色灯光发生器403显示为绿色通行信号,且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未接通系统电路700,不发出报警声音。
40.针对于施工过程产生的露天洞口,特别是地下基坑洞口、超高层建筑高空洞口,采用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危险区域给施工人员带来的风险。将支撑架体100架设在洞口区域上方,支撑架体100角部固定;接下来,搭建智能盖板200,将每一块智能盖板200放置于支撑架体100的预留洞口102内,铺满支撑架体100的每一个洞口。施工过程中,智能盖板200可随意打开用于施工需要,但是会实时发出报警提示。
41.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危险状态判别预警与人员保护系统工作模式有两种状态显示。当智能盖板200安全支撑于支撑架体100的临边洞口内时,盖板外钢框架201搭接在搁置台阶103上,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的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受压,将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的激励电源断开,此时不能发出报警提示。被压的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切换电路接通线路,与下接触信号接收端503接通,此时,安全状态下的可变色灯光管403发出绿色通行信号。若智能盖板200的某一个边没有安全放置于预留洞口102的搁置台阶103内,其底部的弹性换向接触器组件500则无法受到压力,弹性可压缩接触端504受支撑弹簧505的支撑作用脱离了下接触信号接收端503,并与危险状态警报发声组件600的信号源接入端子602接
通,并发出声音报警,此时非安全状态下的可变色灯光管403发出红色危险提示,禁止人员通行。
4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