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主辅路控制的可变车道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64575发布日期:2022-05-18 00: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融合主辅路控制的可变车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放行相序的第一方向车道的车辆向第二方向车道左转的左转放行相位内,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可变车道的指示牌为左转车道、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为主路绿灯辅路红灯的第一状态,获取当前的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的可变车道在所述第一时刻的车辆数量,其中所述预设放行相序包括的相位的顺序为所述左转放行相位、所述第一方向车道的车辆的直行放行相位、第二方向车道的车辆的放行相位,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和所述第二方向车道为路口相互交叉的车道;根据预先保存的所述左转放行相位对应的第一切换条件中的第一时间范围,若确定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时,根据所述车辆数量判断所述可变车道的车辆是否清空;若是,则进入所述直行放行相位,并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可变车道的指示牌切换到直行车道、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切换到主辅路均绿灯的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预设放行相序的所述直行放行相位内,获取当前的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方向车道的变道区内的每个车道在所述第二时刻的车流密度的和值;若确定所述第二时刻处于所述直行放行相位对应的第二时间范围时,判断所述车流密度的和值是否处于预设数值范围,其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的上限值为预设的时间周期的上限值,所述第二时间范围的下限值为所述时间周期的下限值与第一预设时长的差值,所述时间周期为所述左转放行相位和所述直行放行相位对应的固定时长、或所述直行放行相位对应的固定时长;若是,则进入所述第二方向车道的车辆的放行相位,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可变车道的指示牌切换到左转车道、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切换到主路红灯辅路绿灯的第三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预设放行相序的所述第二方向车道的车辆的放行相位内,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可变车道的指示牌保持为左转车道、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的状态保持为主路红灯辅路绿灯的第三状态,直到进入下一预设放行相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确定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时,所述可变车道的车辆未清空,则重新获取下一时刻、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的可变车道在所述下一时刻的车辆数量,对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的可变车道在所述第一时刻的车辆数量进行更新并重新判断;若确定所述第一时刻达到所述第一时间范围的上限值,所述可变车道的车辆未清空,则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可变车道的指示牌不进行切换,在预设放行相序内保持为左转车道,并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由主路绿灯辅路红灯的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主辅路均绿灯的所述第二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确定所述第二时刻处于所述第二时间范围时,所述车流密度的和值不处于所述预设数值范围,则重新获取下一时刻、所述第一方向车道的变道区内的每个车道在所述下一时刻的车流密度的和值,对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第一方向车道的变道区内的每个车道在所述
第二时刻的车流密度的和值进行更新并重新判断;若确定所述第二时刻达到所述第二时间范围的上限值,所述车流密度的和值不处于所述预设数值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可变车道的指示牌在所述预设放行相序内保持为直行车道,并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由主辅路均绿灯的所述第二状态切换到主路红灯辅路绿灯的所述第三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当前的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方向车道的变道区内的每个车道在所述第二时刻的车流密度的和值之后,在所述根据预先保存的所述直行放行相位对应的第二切换条件中的第二时间范围,若确定所述第二时刻处于所述第二时间范围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时间周期的上限值与预先确定的主路直行车道上的直行车辆饱和时的最长通行时长的第一差值,将所述第一差值确定为第一剩余放行时间范围的下限值,所述上限值是所述第一剩余放行时间范围的上限值,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所述最长通行时长;若所述第二时刻达到所述第一剩余放行时间范围的下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由主辅路均绿灯的所述第二状态切换到主路红灯辅路绿灯的所述第三状态;确定所述上限值与第二预设时长的第二差值,将所述第二差值确定为第二剩余放行时间范围的下限值,所述上限值为所述第二剩余放行时间范围的上限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最长通行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若所述第二时刻达到所述第二剩余放行时间范围的下限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由主路红灯辅路绿灯的所述第三状态切换到主辅路均红灯的第四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直行车道上的直行车辆饱和时的最长通行时长的确定过程包括:根据主路停车线到路口停车线的距离、车辆平均占用长度、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确定所述主路直行车道上的直行车辆饱和时的最长通行时长t,其中s
s
为主路停车线到路口停车线的距离,l为车辆平均占用长度,t
s
为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的确定过程包括:根据所述可变车道的蓄车区长度、车辆平均占用长度、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确定所述可变车道的车辆饱和时的通行时长t
max
,其中s为所述可变车道的蓄车区长度,l为车辆平均占用长度,t
s
为车辆的饱和车头时距;根据所述通行时长、第一预设系数和第二预设系数,确定所述通行时长与所述第一预设系数的第一乘积值为所述第一时间范围的下限值,所述通行时长与所述第二预设系数的第二乘积值为所述第一时间范围的上限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系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系数。9.一种融合主辅路控制的可变车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放行相序的第一方向车道的车辆向第二方向车道左转的左转放行相位内,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可变车道的指示牌为左转车道、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
主辅路控制信号灯为主路绿灯辅路红灯的第一状态,获取当前的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的可变车道在所述第一时刻的车辆数量,其中所述预设放行相序包括的相位的顺序为所述左转放行相位、所述第一方向车道的车辆的直行放行相位、第二方向车道的车辆的放行相位,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和所述第二方向车道为路口相互交叉的车道;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预先保存的所述左转放行相位对应的第一切换条件中的第一时间范围,若确定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第一时间范围时,根据所述车辆数量判断所述可变车道的车辆是否清空;若是,则进入所述直行放行相位,并控制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可变车道的指示牌切换到直行车道、所述第一方向车道内主辅路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切换到主辅路均绿灯的第二状态。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融合主辅路控制的可变车道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由于该方法在左转放行相位时,对应控制可变车道的指示牌为左转车道,控制主辅路交通信号灯主路绿灯辅路红灯的第一状态,从而确保可变车道上的左转车辆清空,并在后续的直行放行相位中,控制可变车道的指示牌为直行车道,从而使得路口为直行放行相位时,对应的可变车道为直行车道,保证了直行车道数量,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 王华伟 王雷雷 张梅竹 赵晓伟 栗蕴琦 代如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