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盘扣体系的实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1903发布日期:2022-10-11 22:1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盘扣体系的实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辅助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盘扣体系的实时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时,对于现场施工情况和已搭建的支护体系的情况需要一个充分的了解,尤其是支护体系对建筑的支撑支护情况,如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现场的情况并进行预判,提醒在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补救措施,可以避免一些隐患变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盘扣体系的实时监控系统,以全程实时连续监测,当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时,即时报警和现场报警,提醒作业人员在紧急时刻撤离危险区域,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盘扣体系的实时监控系统,包括检测模块、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云端,所述检测模块、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均安装于立杆上,所述检测模块与控制器耦接,以将检测到的信息实时传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耦接,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信息传送至云端,所述云端接收信息并分析各项指标是否超出云端中的预设值。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轴力传感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所述轴力传感器通过一承载座安装于立杆的顶托上,以实时监测立柱的承重情况,所述拉绳式位移传感器通过一连接件安装于两个立杆之间,以实时监测两个立柱的位移及倾角情况。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还耦接有警报器,当控制器接收到云端传送的指标超过预设值的信号时,控制警报器报警。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座包括托架和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立杆的顶托上,所述轴力传感器的上侧面和托架装配,下侧面和底座装配,所述托架为匚形,其开口朝上,所述托架朝向轴力传感器的一面设置有与轴力传感器装配的套接部。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和套接部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的两侧板朝外倾斜,其倾斜角度不超过30
°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和顶托均为匚形,所述顶托的开口朝上,所述底座的开口朝下,倒扣于顶托上,所述底座的两侧板之间的距离和顶托两侧板之间的距离相适应。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卡箍,所述卡箍与立杆螺纹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箍包括第一箍和第二箍,所述第一箍和第二箍的一端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立杆螺纹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替拉绳式位移传感器遮挡雨水的遮挡板。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监控系统能够全程实时连续监测,并配合现场声光报警。当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时,即时报警和现场报警,提醒作业人员在紧急时刻撤离危险区域,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云端的数据和各种处理结果可通过各种不同的终端显示,如手机app、电脑、平板等,使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查看监测结果,更好掌握现场的情况,不会遗漏重要信息。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17.图3为本发明中承载座的正视图;
18.图4为本发明中承载座的侧视图;
19.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件的侧视图。
20.附图标号:1、检测模块;11、轴力传感器;12、拉绳式位移传感器;2、控制器;3、无线通信模块;4、云端;5、警报器;6、立杆;7、承载座;71、托架;72、底座;73、套接部;74、加强筋;8、连接件;81、固定板;82、卡箍;821、第一箍;822、第二箍;83、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22.参照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盘扣体系的实时监控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控制器2、无线通信模块3、云端4,检测模块1、控制器2和无线通信模块3均安装于立杆6上,检测模块1与控制器2耦接,以将检测到的信息实时传送至控制器2,控制器2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传送至云端4中。云端4中预设有各项指标在正常情况下的波动范围,其将接收到的信号与预设的波动范围比较,若过高或过低均会发出警报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传送回控制器2,且会显示在平台上供工作人员查看。云端4会储存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并将各项指标的信息换算成图表,方便工作人员观看。
23.检测模块1包括轴力传感器11和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轴力传感器11通过一承载座7安装于立杆6的顶托上,以实时监测立柱的承重情况,并实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控制器2中。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通过一连接件8安装于两个立杆6之间,以实时监测两个立柱的位移及倾角情况。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安装在一根立杆6上,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中的可拉伸的不锈钢绳可活动一端与另一根立杆6固定连接,以检测两根立柱是否发生水平位移或者发生倾斜。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充分结合了角度传感器和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优点,减少了应用的传感器数量,省事省力。轴力传感器11和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已是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24.在施工现场还设置有警报器5,控制器2和警报器5耦接,当云端4接收信号并计算得出超过该项指标的正常波动范围的结论后,云端4将警报信号传送至控制器2中,由控制器2控制警报器5报警。警报器5可采用声光结合的警报器5,能够及时提醒在场的工作人员。
25.云端4可设置若干级不同程度的预警,每个级别的预警均设置有对应的报警阈值,
预警阈值参考不同施工情况的不同规范并经过理论分析后确定,以应对高支模的工况复杂的情况,防止漏报误报。如,立杆6的倾角监测设置三个预警,立杆6倾斜到达40
°
时为三级预警,立杆6倾斜到达60
°
时为二级预警,立杆6倾斜到达100
°
时为一级预警,警报器5的报警声音也可以根据预警的等级做调整,以更好起到提醒现场工作人员的作用。
26.此监控系统能够全程实时连续监测,并配合现场声光报警。当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时,即时报警和现场报警,提醒作业人员在紧急时刻撤离危险区域,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27.云端4的数据和各种处理结果可通过各种不同的终端显示,如手机app、电脑、平板等,使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查看监测结果,更好掌握现场的情况,不会遗漏重要信息。
28.进一步的,轴力传感器11通过承载座7安装在立杆6的顶托上,承载座7包括托架71和底座72,轴力传感器11的上侧面和托架71装配,下侧面和底座72装配,托架71用于和其他工件进行装配,如托举横梁,底座72和立柱的顶托装配,用于将轴力传感器11安装在立柱的顶托上。托架71为匚形,开口朝上,方便托举横梁,且托架71两侧板限制横梁的位置,避免横梁脱离。托架71相对轴力传感器11的一面设置有套接部73,轴力传感器11的上侧面与套接部73装配,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定,检测更加准确。
29.托架71相对套接部73的一面和套接部73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74,提高托架71支撑的强度,避免托架71和套接部73连接处因承受的压力大而出现断裂。
30.托架71的两侧板均朝外倾斜,方便横梁放入,且对横梁的放入起引导作用。两侧板的倾斜角度不超过30
°
,既利于与横梁的装配,又限制了横梁的位置,横梁不容易滑出托架71,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31.底座72和立柱的顶托均为匚形,立柱的顶托开口朝上,底座72开口朝下并倒扣在立柱上,顶托的两侧板位于底座72的两侧边,底座72的两侧板位于顶托的两侧边。底座72的两侧板之间的距离和顶托两侧板之间的距离相适应,当底座72倒扣在顶托上时,底座72和顶托互相限制,底座72不能前后左右移动,被限位于顶托上,避免底座72在顶托上移动而影响整体的装配。
32.进一步的,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通过连接件8安装在立杆6上,连接件8包括与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固定连接的固定板81、与固定板81固定连接的卡箍82,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的一面与固定板81固定连接,不锈钢拉绳的出口处朝向另一立杆6,不锈钢拉绳可活动一端与另一立杆6固定连接。卡箍82与立杆6螺纹连接,可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调整卡箍82在立杆6上的位置,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33.卡箍82包括第一箍821和第二箍822,第一箍821和第二箍822的一端均与固定板81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在立杆6上并与立杆6螺纹连接,当第一箍821和第二箍822均与立杆6螺纹连接时,第一箍821和第二箍822互相紧贴,避免单个卡箍82因为外力而发生转动等情况,使卡箍82整体与立杆6的连接更加稳定。
34.固定板81的上端设置有遮挡板83,遮挡板83用于遮挡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为其遮挡灰尘和雨水等,降低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2被环境污染的可能性,提高传感器测量的准确度和使用的寿命。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