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用自动化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7986发布日期:2022-11-26 08:4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建筑用自动化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建筑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建筑用自动化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区域外往往设置简易挡板进行围挡,可以有效的隔离外界与工地内,现有的外围围挡会设置喷水头,进行降灰处理,同时设置摄像头等来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由于,工地物品、废料运输量大,尤其一些高层建设或地铁隧道建设,在白天或者夜晚,行人步行或骑行靠近时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智能的监控装置在需要防范时,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当工作人员发生有行人靠近时即可及时发现,并劝导行人远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智能建筑用自动化安全装置。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一种智能建筑用自动化安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观测口,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探灯件,所述探灯件设置于观测口的附近,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扬声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可封闭或开启所述观测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可移动的采集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与电源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内连接有通讯模块,所述控制组件的控制端与采集组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探灯件的启闭、扬声器的启闭与防尘罩的启闭,所述防尘罩开启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采集组件移动至观测口,并密封观测口,通过观测口采集外界图像数据,通过控制组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是否出现行人或车辆靠近的结果;如是,则控制所述扬声器启动进行警示;如否,保持继续采集观测。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有限制滑架,所述防尘罩设置于所述限制滑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且可沿限制滑架上下滑动,所述防尘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件,所述底板件的下端与壳体的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底板件固定连接有拉绳件,所述拉绳件经辅助转轮收卷于收卷辊件处,所述收卷辊件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辊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件,所述螺杆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采集组件包括观测玻片与识别组件,所述观测玻片与识别组件呈分离状态,所述观测口打开时,所述识别组件的采集端将观测玻片压覆于观测口处,所述观测玻片隔离外界与识别组件。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两侧壁设置有槽口,所述观测玻片可转动由一组槽口插入于内箱体内,再由另一槽口转出,所述内箱体内设置有擦拭件,所述观测玻片插入于内箱体内后,与擦拭件接触,所述擦拭件清理所述观测玻片表面的污渍。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螺杆件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驱动杆件,所述驱动杆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驱动杆件分别与所述识别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所述观测玻片与识别组件均于固定横板的表面滑动。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横板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观测玻片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贯穿通槽,置于所述固定横板的下方,所述连接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件,所述固定横板的下端面还转动连接有转管件,所述连接杆件贯穿所述转管件,且所述转管件可于连接杆件的表面转动,所述连接杆件的一端贯穿所述通槽,与所述识别组件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螺杆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环件,所述转环件与转管件链带连接,所述转环件转动,带动所述转管件转动,所述转管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杆件,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开设有渐变槽体,所述凸杆件可插入于渐变槽体内,驱动连接头单向转动。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横板的外表面还开设有转入槽与转出槽,所述转入槽与转出槽分别设置于通槽的两侧,与通槽构成十字型槽体结构,所述观测玻片由转入槽转至固定横板的下方,由转出槽转出至固定横板的上方,所述转入槽与转出槽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卡片。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杆件中设置有伸缩杆件,所述伸缩杆件包括外管件与内杆件,所述内杆件插入于外管件的内部,且内杆件的端头与外管件的内端头之间设置有弹簧件。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箱体的内部设置的擦拭件为可单向循环转动的擦拭带体,所述擦拭带体上下循环移动,所述内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净水区与污水区,所述净水区与污水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板件,循环转动的所述擦拭带体由污水区向净水区移动,移动后与观测玻片接触,再进入污水区,由此循环,所述擦拭带体为弹性可吸附液体的材质构成。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防尘罩,提高壳体的密封性,使用时,防尘罩开启观测口,通过观测玻片来对壳体进行封闭,且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擦拭件,在观测玻片完成任务后,对其进行清理,便于后续使用,且扬声器的位置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便于防尘使用,整个装置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便于提高工地进出口的安全性,以及减小通过围栏进行工地盗窃事故的发生,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的图1去除防尘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的观测玻片的动作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发明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发明识别组件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发明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发明转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发明固定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发明外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壳体;11、观测口;12、探灯件;13、扬声器;2、防尘罩;21、拉绳件;22、收卷辊件;23、辅助转轮;24、限制滑架;25、复位弹簧;26、底板件;27、转动齿轮;28、蜗杆件;29、稳固转杆;31、观测玻片;32、识别组件;33、固定横板;331、通槽;332、转入槽;333、转出槽;334、柔性卡片;34、连接杆件;35、连接头;351、渐变槽体;36、转管件;361、凸杆件;37、伸缩杆件;371、外管件;372、内杆件;373、弹簧件;41、驱动电机;42、螺杆件;43、驱动杆件;44、转环件;5、内箱体;51、擦拭件;52、槽口;53、驱动辊;54、净水区;55、污水区; 56、隔离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8.实施例1
29.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智能建筑用自动化安全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观测口11,壳体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探灯件12,探灯件 12设置于观测口11的附近,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扬声器13,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罩2,防尘罩2可封闭或开启观测口11,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可移动的采集组件,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与电源组件,控制组件内连接有通讯模块,控制组件的控制端与采集组件的控制端连接,控制组件控制探灯件12的启闭、扬声器13的启闭与防尘罩2的启闭,防尘罩2开启时,控制组件控制采集组件移动至观测口11,并密封观测口11,通过观测口11采集外界图像数据,通过控制组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是否出现行人或车辆靠近的结果;如是,则控制扬声器13启动进行警示;如否,保持继续采集观测。
30.其中,控制组件包括dsp、arm构架的处理器(c6a816x处理器)、存储单元内存盘与控制机,通讯模块可以是中兴ad38123g模块,该模块无线连接能力较强;电源组件可以外接电源线,也可以采用蓄电池等组件配合使用;在需要使用时(该装置一般配合夜视摄像头使用,白天工地巡检较为严格,尤其市区内的工地,一般车辆进出少,且翻墙盗窃情况较少),开启本安全装置,通过图像采集以及识别分析,来判断是否有行人车辆靠近,从而进行声音警示(市区使用时,需要考虑噪音分贝,必要时,可以选用彩光报警的方式);通常状态下,其采用防尘罩2对壳体1进行封闭,从而减少灰尘进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31.进一步的,壳体1的内壁连接有限制滑架24,防尘罩2设置于限制滑架 24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且可沿限制滑架24上下滑动,防尘罩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件26,底板件26的下端与壳体1的底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5,底板件26固定连接有拉绳件21,拉绳件21经辅助转轮23收卷于收卷辊件22 处,收卷辊件22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收卷辊件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件42,螺杆件42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
32.实际使用中,防尘罩2的驱动方式可以选用现有的任一方式均可,但在本方案中,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41,驱动螺杆件42转动,从而使收卷辊件22收卷拉绳件21,使整个防尘罩2下移,在其关闭时,通过反向转动螺杆件42,使收卷辊件22放松拉绳件
21,通过复位弹簧25,可以使该防尘罩2关闭观测口11;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1组件最佳的可以采用两组,便于整个防尘罩2的稳定下移;并且,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41选用步进电机即可,此处的步进电机是指其把电脉冲信号变换成角位移以控制转子转动的电动机,在自动控制装置中作为执行元件,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前进一步,故又称脉冲电动机,步进电机多用于数字式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以及打印机、绘图机和磁盘等装置。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源由变频脉冲信号源、脉冲分配器及脉冲放大器组成,由此驱动电源向电机绕组提供脉冲电流。步进电机的运行性能决定于电机与驱动电源间的良好配合,步进电机的优点是没有累积误差,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
33.进一步的,采集组件包括观测玻片31与识别组件32,观测玻片31与识别组件32呈分离状态,观测口11打开时,识别组件32的采集端将观测玻片 31压覆于观测口11处,观测玻片31隔离外界与识别组件32;
34.该方案便于更换或者清理该观测玻片31,并且在使用时,观测玻片31 的边缘设置弹性密封圈,在使用时,通过识别组件32的采集端将观测玻片 31压覆于观测口11处,进一步的提高了壳体1本身的密闭性。
35.进一步的,如图3、图5与图6所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箱体5,内箱体5的两侧壁设置有槽口52,观测玻片31可转动由一组槽口52插入于内箱体 5内,再由另一槽口52转出,内箱体5内设置有擦拭件51,观测玻片31插入于内箱体5内后,与擦拭件51接触,擦拭件51清理观测玻片31表面的污渍。
36.此处的擦拭件51可以为简单的清洁布即可。
37.进一步的,降低壳体1的体积大小,使其内部电气件结构更加紧凑,做如下设置,螺杆件4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驱动杆件43,驱动杆件4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驱动杆件43分别与识别组件32固定连接,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33,观测玻片31与识别组件32均于固定横板33的表面滑动。即通过螺杆件42的转动,驱动识别组件32在固定横板33的表面进行移动;
38.具体的,观测玻片31的移动方式如下:
39.固定横板33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331,观测玻片3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35,连接头35贯穿通槽331,置于固定横板33的下方,连接头3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件34,固定横板33的下端面还转动连接有转管件36,连接杆件34贯穿转管件36,且转管件36可于连接杆件34的表面转动,连接杆件34的一端贯穿通槽331,与识别组件32固定连接。
40.即通过识别组件32的移动,带动连接杆件34移动,推动观测玻片31进行移动,具体的,连接杆件34中设置有伸缩杆件37,伸缩杆件37包括外管件371与内杆件372,内杆件372插入于外管件371的内部,且内杆件372的端头与外管件371的内端头之间设置有弹簧件373,通过伸缩杆件37提供适应性,从而可以分离或压紧观测玻片31,该伸缩杆件37的极限长度可以限定,通过该伸缩杆件37可以适配观测玻片31与识别组件32的分离。
41.其中,观测玻片31的转动方式具体如下:
42.具体的,螺杆件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环件44,转环件44与转管件 36链带连接,转环件44转动,带动转管件36转动,转管件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杆件361,连接头35的一端开设有渐变槽体351,凸杆件361可插入于渐变槽体351内,驱动连接头35单向转动。渐变槽体351的中部至边部呈逐渐加深状,凸杆件361最佳的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杆件即可,
即无论凸杆件 361的转动方向如何,均可以插入于该渐变槽体351内。
43.具体的,固定横板33的外表面还开设有转入槽332与转出槽333,转入槽332与转出槽333分别设置于通槽331的两侧,与通槽331构成十字型槽体结构,观测玻片31由转入槽332转至固定横板33的下方,由转出槽333转出至固定横板33的上方,转入槽332与转出槽33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卡片334。转入槽332的柔性卡片334可以对观测玻片31的表面进行粗清理,转出槽333表面的柔性卡片334用于对观测玻片31表面的干燥处理。
44.进一步的,内箱体5的内部设置的擦拭件51为可单向循环转动的擦拭带体,擦拭带体上下循环移动,内箱体5的下部设置有净水区54与污水区55,净水区54与污水区55之间设置有隔离板件56,循环转动的擦拭带体由污水区55向净水区54移动,移动后与观测玻片31接触,再进入污水区55,由此循环,擦拭带体为弹性可吸附液体的材质构成。
45.具体的,还可以基于转动的螺杆件42,在其表面固定连接转动齿轮27,转动齿轮27的表面连接有蜗杆件28,蜗杆件28的一端单向连接有稳固转杆 29(该单向是指,仅当蜗杆件28单向转动时,可以驱动稳固转杆29转动,防止擦拭带体反转,该方式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单向轴承、单向转动的轴连器或其他单向转动驱动组件来进行使用),稳固转杆29贯穿内箱体5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稳固转杆2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辊53,通过该驱动辊53来作为擦拭带体转动的驱动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污水区55内设置刷板,便于对擦拭带体的表面进行清理,隔离板件56卡紧该循环擦拭带体的底部,且该擦拭带体的侧部同样与壳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使两区域隔离开来,便于长时间擦拭观测玻片31使用,污水区55便于沉淀灰尘颗粒。
46.擦拭带体在本方案中最佳的,其表面设置两组弹性层,一组为橡胶弹性层,一组为吸水材质的弹性布片,橡胶弹性层内最好设置横向的内骨架,便于提高该底部两区域的密封性;在实际的设备使用中,内箱体5的内壁同样采用橡胶层结构,在装配得当的情况下,即使污水区55与净水区54之间偶有少量泄露,但影响较小,且污水区55具有较强的沉淀效果。
47.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建筑用自动化安全装置,在使用时,设置防尘罩2,提高壳体1的密封性,使用时,防尘罩2开启观测口11,通过观测玻片 31来对壳体1进行封闭,且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擦拭件51,在观测玻片31 完成任务后,对其进行清理,便于后续使用,且扬声器13的位置设置于壳体1的底部,便于防尘使用,整个装置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便于提高工地进出口的安全性,以及减小通过围栏进行工地盗窃事故的发生,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