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消防预警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0179发布日期:2022-10-19 00:5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消防预警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消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消防预警报警器。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地上,很多的建筑原材料堆放在指定的堆放地点,一些特殊的建筑材料还需要进行特定的堆放,堆放地点还需要做好所有的消防措施,避免建筑材料因为某些情况引发火灾,在某些特定的建筑材料使用的时候,在建筑物内由于各种复杂等情况也会引发火灾,建筑材料的主要组成有各种卤素化合材料,或者是燃烧后产生有害的气体,所以就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消防监测,传统的监测预警装置都是直接介入消防系统,但是消防系统的感应范围太大,出现较明显的明火才会进行报警和消防处理,为了解决反应慢的问题,在火情刚发生的情况下,就能够监测到并且及时的报警,特此设计一种建筑消防预警报警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消防预警报警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消防预警报警器,包括报警器前罩壳、报警器本体,所述报警器前罩壳固定连接在报警器本体的前外侧,所述报警器前罩壳由外罩壳、侧壁开缝板、悬挂环组成,所述侧壁开缝板呈对称的设置在外罩壳的两侧边,所述悬挂环设置在外罩壳的顶面后端,且侧壁开缝板、外罩壳、悬挂环一体成型,所述外罩壳的前面顶侧开设有扬声器排放孔,所述扬声器排放孔的两侧开设有指示灯穿孔,所述外罩壳的底侧开设有多组预留孔位,多组预留孔位等间距并列的开设在外罩壳的底侧,所述侧壁开缝板的后端内侧设置有对接凸销,所述外罩壳罩置在报警器本体的外前侧,所述侧壁开缝板内侧的对接凸销连接在报警器本体的两侧。
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报警器本体由后端板框、监测报警机体、报警指示灯、报警扬声器、后盖板、密封孔栓组成,所述后端板框固定在监测报警机体的侧面后端,所述报警扬声器连接在监测报警机体的前侧面顶侧,所述报警指示灯呈对称的设置在报警扬声器的两侧,所述监测报警机体的顶侧面开设有加注孔,所述密封孔栓连接在加注孔内,所述监测报警机体的前侧面底端开设有多组监测槽位,多组监测槽位等间距并列设置在监测报警机体的底端,所述多组监测槽位分别对应多组预留孔位,所述后盖板固定在监测报警机体的后侧面,所述监测报警机体的后侧面开设有电池槽、敏感反应插槽,所述电池槽内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敏感反应插槽内插置由敏感反应插板,所述敏感反应插槽的底侧与监测槽位连通。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敏感反应插板由插板块、弧形敏反薄板、标识牌组成,所述插板块的顶面开设有多组通透设置的反应穿槽,多组反应穿槽等间距并列设置在插板块上,所述弧形敏反薄板设置有多组,多组弧形敏反薄板分别设置在多组反应穿槽内,
所述标识牌固定在反应穿槽前侧的插板块顶面,所述插板块的前侧面中心开设有拔插手扣槽,所述插板块插置在敏感反应插槽内,且弧形敏反薄板的中心顶侧紧贴在敏感反应插槽的内顶壁。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监测报警机体内部设置有蓄液腔、导电混合液、报警器、顶压阀门、交触开关,所述报警器设置在监测报警机体的内前侧,且报警器设置在电池槽的前侧,所述蓄液腔设置在报警器和电池槽的底侧,所述导电混合液设置在蓄液腔内,所述顶压阀门设置在蓄液腔的底侧,且顶压阀门的底端设置在敏感反应插槽的内顶侧,所述弧形敏反薄板的中心顶侧紧贴在顶压阀门的底端,所述交触开关设置在监测槽位的中段,所述交触开关的两侧端通过电源分配电缆连接在报警器上,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缆连接报警器,所述蓄液腔的顶侧连通加注孔。
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交触开关由斜置轻质弹簧、侧端连接板、弧形对接板组成,所述侧端连接板设置有两组,两组侧端连接板呈对称设置,所述弧形对接板设置在一组侧端连接板的内侧端,且弧形对接板与侧端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斜置轻质弹簧设置在另一组侧端连接板的内侧端,且斜置轻质弹簧与侧端连接板设置有倾斜角度,所述两组侧端连接板呈对称固定在监测槽位的两侧壁上,所述两组侧端连接板的外侧端通过电源分配电缆连接报警器,所述斜置轻质弹簧可自由折叠活动,所述斜置轻质弹簧可接触到弧形对接板,所述斜置轻质弹簧设置在顶压阀门和弧形敏反薄板中心的铅垂底侧。
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顶压阀门由粗腰阀壳、阀芯半球头、球头橡胶套、阀芯杆、阀芯球罩、接触阀球、顶压弹簧、弹簧限位卡块组成,所述弹簧限位卡块设置在粗腰阀壳的内部侧壁上,所述阀芯半球头设置在阀芯杆的顶端,所述阀芯球罩设置在阀芯杆的底端,所述阀芯半球头、阀芯杆、阀芯球罩一体成型,所述球头橡胶套套置在阀芯半球头的外侧,且球头橡胶套紧贴在粗腰阀壳的内顶侧,所述接触阀球设置在阀芯球罩的内部,且接触阀球可在阀芯球罩内转动,所述顶压弹簧套置在阀芯杆外侧,且顶压弹簧的顶端设置在弹簧限位卡块的底端,顶压弹簧的底端设置在阀芯球罩的顶侧,所述阀芯半球头、球头橡胶套、阀芯杆、阀芯球罩、接触阀球可在粗腰阀壳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弧形敏反薄板的顶端中心接触在接触阀球的底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优化了建筑消防报警器的设置,改变传统报警器的结构设计,改进为一种在出现浓烟的时候就会进行报警的设置,结构会对特殊建筑材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特别气体进行检测,识别精度准确,另外设备可以进行更换消耗件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发明总体外观状态图。
11.图2为本发明拆分状态示意图。
12.图3为本发明报警器前罩壳前侧面示意图。
13.图4为本发明报警器前罩壳后侧面示意图。
14.图5为本发明报警器本体前侧面示意图。
15.图6为本发明报警器本体后侧面拆分示意图。
16.图7为本发明报警器本体后侧面示意图。
11,所述敏感反应插槽2-10内插置由敏感反应插板2-12,所述敏感反应插槽2-10的底侧与监测槽位2-8连通。
29.所述敏感反应插板2-12由插板块212-1、弧形敏反薄板212-2、标识牌212-3组成,所述插板块212-1的顶面开设有多组通透设置的反应穿槽212-4,多组反应穿槽212-4等间距并列设置在插板块212-1上,所述弧形敏反薄板212-2设置有多组,多组弧形敏反薄板212-2分别设置在多组反应穿槽212-4内,所述标识牌212-3固定在反应穿槽212-4前侧的插板块212-1顶面,所述插板块212-1的前侧面中心开设有拔插手扣槽212-5,所述插板块212-1插置在敏感反应插槽2-10内,且弧形敏反薄板212-2的中心顶侧紧贴在敏感反应插槽2-10的内顶壁。
30.所述监测报警机体2-2内部设置有蓄液腔22-1、导电混合液22-2、报警器22-3、顶压阀门22-4、交触开关22-5,所述报警器22-3设置在监测报警机体2-2的内前侧,且报警器22-3设置在电池槽2-9的前侧,所述蓄液腔22-1设置在报警器22-3和电池槽2-9的底侧,所述导电混合液22-2设置在蓄液腔22-1内,所述顶压阀门22-4设置在蓄液腔22-1的底侧,且顶压阀门22-4的底端设置在敏感反应插槽2-10的内顶侧,所述弧形敏反薄板212-2的中心顶侧紧贴在顶压阀门22-4的底端,所述交触开关22-5设置在监测槽位2-8的中段,所述交触开关22-5的两侧端通过电源分配电缆22-6连接在报警器22-3上,所述蓄电池2-11通过电源线缆22-7连接报警器22-3,所述蓄液腔22-1的顶侧连通加注孔2-7。
31.所述交触开关22-5由斜置轻质弹簧225-1、侧端连接板225-2、弧形对接板225-3组成,所述侧端连接板225-2设置有两组,两组侧端连接板225-2呈对称设置,所述弧形对接板225-3设置在一组侧端连接板225-2的内侧端,且弧形对接板225-3与侧端连接板225-2一体成型,所述斜置轻质弹簧225-1设置在另一组侧端连接板225-2的内侧端,且斜置轻质弹簧225-1与侧端连接板225-2设置有倾斜角度,所述两组侧端连接板225-2呈对称固定在监测槽位2-8的两侧壁上,所述两组侧端连接板225-2的外侧端通过电源分配电缆22-6连接报警器22-3,所述斜置轻质弹簧225-1可自由折叠活动,所述斜置轻质弹簧225-1可接触到弧形对接板225-3,所述斜置轻质弹簧225-1设置在顶压阀门22-4和弧形敏反薄板212-2中心的铅垂底侧。
32.所述顶压阀门22-4由粗腰阀壳224-1、阀芯半球头224-2、球头橡胶套224-3、阀芯杆224-4、阀芯球罩224-5、接触阀球224-6、顶压弹簧224-7、弹簧限位卡块224-8组成,所述弹簧限位卡块224-8设置在粗腰阀壳224-1的内部侧壁上,所述阀芯半球头224-2设置在阀芯杆224-4的顶端,所述阀芯球罩224-5设置在阀芯杆224-4的底端,所述阀芯半球头224-2、阀芯杆224-4、阀芯球罩224-5一体成型,所述球头橡胶套224-3套置在阀芯半球头224-2的外侧,且球头橡胶套224-3紧贴在粗腰阀壳224-1的内顶侧,所述接触阀球224-6设置在阀芯球罩224-5的内部,且接触阀球224-6可在阀芯球罩224-5内转动,所述顶压弹簧224-7套置在阀芯杆外侧,且顶压弹簧224-7的顶端设置在弹簧限位卡块224-8的底端,顶压弹簧224-7的底端设置在阀芯球罩224-5的顶侧,所述阀芯半球头224-2、球头橡胶套224-3、阀芯杆224-4、阀芯球罩224-5、接触阀球224-6可在粗腰阀壳224-1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弧形敏反薄板212-2的顶端中心接触在接触阀球224-6的底侧。
33.本发明工作原理:本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简单,利用弧形敏反薄板与燃烧时所产生的特殊气体进行反应,从而溶断弧形敏反薄板,实现顶压阀门的弹出,实现结构内部的导电
混合液滴落到斜置轻质弹簧上,实现线路接通进行报警。
34.当建筑材料刚进行燃烧的时候,其燃烧会产生各种不确定的气体,但是根据材料的生产方式大致产生卤素气、有机气体等对人体有较大伤害的气体,且此类气体多数具有比较特别的化学特性,在气体产生的初始,如果温度未达到燃点,就会通过释放大量的气体从而产生热量可能造成火灾,所以大量的气体释放到空气中,气体穿过预留孔位进入到监测槽位内,在监测槽位内继续向上侧流动,当进入到敏感反应插板的反应穿槽内,气体就会和弧形敏反薄板进行接触,因为弧形敏反薄板是由特殊材料进行制成,可以与特殊气体进行反应,从而降低薄板的结构硬度或者溶断薄板,当弧形敏反薄板发生型变甚至溶断的情况下,紧贴在弧形敏反薄板顶侧的顶压阀门就可以打开,打开后的顶压阀门将蓄液腔内的导电混合液释放出来,顶压阀门滴落的导电混合液落入斜置轻质弹簧上,因为斜置轻质弹簧是请写在侧端连接板的侧端,所以斜置轻质弹簧因为滴入导电混合液,所以形成较重的侧端质量,并且向弧形对接板的方向倾倒,并且斜置轻质弹簧会接触到弧形对接板上,最后和电源分配电缆形成通路,继而报警器通过报警指示灯和报警扬声器进行报警。
35.在上述工作过程,接触阀球可以接触在弧形敏反薄板的顶侧,接触阀球转动是为了减少弧形敏反薄板接入时的阻力会造成阀芯杆的断裂,当弧形敏反薄板在未被溶断的情况下,整体接触阀球会紧贴在弧形敏反薄板上,并且支撑整个顶压弹簧的下压力,使其球头橡胶套紧贴在粗腰阀壳的内顶侧,形成密闭状态,当弧形敏反薄板溶断之后,接触阀球没有支撑点,阀芯半球头、阀芯杆、阀芯球罩、接触罚球会因为顶压弹簧的下压作用,使其球头橡胶套脱离与粗腰阀壳的接触,实现通路。
36.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