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3612发布日期:2023-11-17 08:5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烟雾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雾检测器,更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误报率并可适用于不同规范的烟雾检测器。


背景技术:

1、在目前光电式烟雾检测器中,当不存在烟雾时,光传感器不会接收到光源的任何反射光,只有在烟雾进入烟雾检测器内时,光传感器才会接收到光源的反射光或散射光。同时,烟雾检测器的内侧表面镀有吸光材质,以避免光传感器在没有烟雾进入时产生内部反射。但是,当烟雾检测器内累积灰尘的量足够多时,则光线会在烟雾检测器内部形成反射而被光传感器接收,而造成假警报。

2、散射式烟雾检测器的作动机制为,当烟雾对光源产生的散射光强度大于单一警报阀值时,即启动警报。

3、然而,由于不同类型火焰产生的烟雾和光的交互作用不同,例如闷烧的灰烟相较于燃烧的黑烟可产生数倍的散射光,故设定单一警报阈值将使烟雾检测器对某些类型烟雾太过敏感以致容易产生假警报(false alarm),同时对其他一些烟雾不够敏感以致延迟警报时机。

4、除此之外,环境通常存在许多干扰源,例如湿气,水蒸气,油烟,香烟,粉尘,昆虫等,其皆可能改变反射光讯号强度而引起假警报。这些因素使得目前市面上烟雾检测器的误报率仍偏高,且只能以消极的方式来降低假警报,例如避免安装烟雾检测器在干扰源过多的场所(例如厨房、浴室、车库等)来降低假警报的机率,但没有完整且有效的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假警报发生率并可适应不同规范的烟雾检测器。

2、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光传感器的烟雾检测器,其在没有烟雾进入烟雾检测器的检测空间时仍能够检测参考光能量以作为判断火灾发生的参考依据。

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避免光传感器检测到累积灰尘的反射光的烟雾检测器,以降低误报率。

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根据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自动调整多个条件阈值的烟雾检测器,以降低误报率。

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源的照明范围朝向光传感器偏移的烟雾检测器,以增加散射光强度。

6、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基板、光源、光传感器以及环墙的烟雾检测器。所述光源及所述光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环墙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并环绕所述光源,用于使所述光源的照明范围朝向所述光传感器偏移。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基板、光源、光传感器以及导光元件的烟雾检测器。所述光源及所述光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导光元件用于使所述光源的照明范围朝向所述光传感器偏移。

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基板、光传感器、次基板以及光源的烟雾检测器。所述光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所述次基板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并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且所述次基板的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光传感器倾斜。所述光源配置于所述次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9、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下文将配合所附图示,详细说明如下。此外,于本发明的说明中,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于此合先述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烟雾检测器,该烟雾检测器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为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的两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环墙中靠近所述光传感器的第二部分垂直所述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环墙中靠近所述光传感器的第二部分朝向所述光传感器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倾斜角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倾斜角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高于所述第二部分。

10.一种烟雾检测器,该烟雾检测器包含: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导光元件包含: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透镜的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大于20度且小于45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导光元件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烟雾检测器,还包含: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烟雾检测器,还包含: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烟雾检测器,还包含:

17.一种烟雾检测器,该烟雾检测器包含: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烟雾检测器,其中,所述次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倾斜角大于20度且小于45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烟雾检测器,还包含: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烟雾检测器,还包含:


技术总结
一种包含基板、光源以及光传感器的烟雾检测器。所述光源及所述光传感器相邻地配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上配置非对称结构以使所述光源的照明区域朝向所述光传感器的位置偏移,以提升烟雾反射光与参考光强度的比例。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璋,蔡政男,孙志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