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装置

文档序号:33222767发布日期:2023-02-14 13:3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但是现有的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设备报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降低对于工作人员的提醒效果,并且现有的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设备不便于随身携带,工作人员无法将装置实时放置于身边,不便于装置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不利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设备报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降低对于工作人员的提醒效果,并且现有的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设备不便于随身携带,工作人员无法将装置实时放置于身边,不便于装置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不利于实际的使用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装置,包括智能终端、绑线柱和头带,所述智能终端的一侧均安装有绑线柱,所述绑线柱的外侧连接有头带;
7.所述头带为可拉伸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后侧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呈u形设置。
8.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的前端连接有触摸屏,所述智能终端的上端设置有usb接口。
9.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端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前端安装有数据储存模块,所述数据储存模块的前端安装有无线网络模块和蓝牙模块。
10.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的后侧连接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的后侧上端设置有扬声端,所述声光报警器的后端一侧均设置有发光端,所述声光报警器的后侧下端安装有振动盒。
11.优选的,所述声光报警器的内部安装有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二中央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第一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振动盒的内部呈横向等距安装有手机振动器,所述手机振动器与第二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振动盒的后侧连接有盒盖。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
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振动盒和声光报警器,使用人员通过智能终端储存患者信息和随访信息并设置提醒时间,提醒信息会传输到振动盒和声光报警器,振动盒和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并伴随振动,提高装置对使用人员的提醒效果,且该装置设计大小便于随身携带,使用人员可通过松紧带佩戴于手腕,并且能够通过头带套在颈部,提高该装置的便携度,便于装置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14.1、通过设置振动盒和声光报警器,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录入患者信息和随访信息以及报警提醒时间,智能终端内部的数据储存模块将录入的信息进行储存,通过第一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处理,当到达报警提醒时间时,第一中央处理器将处理后的信息数据传输到声光报警器内的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第二中央处理器将传输的信息进行处理,第二中央处理器向声光报警器以及振动盒内部的手机振动器发出运行指令,振动盒和声光报警器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并伴随振动,提高装置对使用人员的提醒效果,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15.2、通过设置头带和松紧带,该装置主要通过智能终端进行信息录入以及报警时间,通过触摸屏进行信息设置,该装置设计大小便于随身携带,使用人员可通过松紧带佩戴于手腕,该松紧带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提高佩戴的牢固性,并且能够通过头带套在颈部,提高该装置的便携度,便于装置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终端内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终端后侧拆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报警提示流程框图。
21.图中:1、智能终端;2、触摸屏;3、usb接口;4、绑线柱;5、头带;6、电路板;7、电源模块;8、第一中央处理器;9、数据储存模块;10、无线网络模块;11、蓝牙模块;12、声光报警器;13、扬声端;14、发光端;15、数据采集模块;16、第二中央处理器;17、振动盒;18、手机振动器;19、盒盖;20、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如图1所示,科研病例随访提示装置,包括智能终端1、绑线柱4和头带5,智能终端1的一侧均安装有绑线柱4,绑线柱4的外侧连接有头带5,头带5为可拉伸设置,能够通过头带5套在颈部,智能终端1的后侧连接有松紧带20,松紧带20呈u形设置,该松紧带20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提高佩戴的牢固性,提高该装置的便携度,便于装置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4.具体的,请参照图1,智能终端1的前端连接有触摸屏2,通过触摸屏2进行信息设置,智能终端1的上端设置有usb接口3,可通过usb接口3向智能终端1传输信息以及装置充电,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5.具体的,请参照图2,电路板6的上端连接有电源模块7,电源模块7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中央处理器8,第一中央处理器8的前端安装有数据储存模块9,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1录入患者信息和随访信息以及报警提醒时间,智能终端1内部的数据储存模块9将录入的信息进行储存,通过第一中央处理器8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储存模块9的前端安装有无线网络模块10和蓝牙模块11,丰富该装置的功能性,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6.具体的,请参照图3,智能终端1的后侧连接有声光报警器12,声光报警器12的后侧上端设置有扬声端13,声光报警器12的后端一侧均设置有发光端14,用于进行声光报警提示,声光报警器12的后侧下端安装有振动盒17,用于进行振动提醒,振动盒17和声光报警器12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并伴随振动,提高装置对使用人员的提醒效果,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7.具体的,请参照图3,声光报警器12的内部安装有数据采集模块15和第二中央处理器16,当到达报警提醒时间时,第一中央处理器8将处理后的信息数据传输到声光报警器12内的数据采集模块15,通过第二中央处理器16将传输的信息进行处理,第二中央处理器16向声光报警器12以及振动盒17内部的手机振动器18发出运行指令,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8.具体的,请参照图3,振动盒17的内部呈横向等距安装有手机振动器18,用于进行振动提示,手机振动器18与第二中央处理器16电性连接,振动盒17的后侧连接有盒盖19,对振动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绝,提高使用人员佩戴的舒适度,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29.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振动盒17和声光报警器12,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1录入患者信息和随访信息以及报警提醒时间,智能终端1内部的数据储存模块9将录入的信息进行储存,通过第一中央处理器8进行信息处理,当到达报警提醒时间时,第一中央处理器8将处理后的信息数据传输到声光报警器12内的数据采集模块15,通过第二中央处理器16将传输的信息进行处理,第二中央处理器16向声光报警器12以及振动盒17内部的手机振动器18发出运行指令,振动盒17和声光报警器12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并伴随振动,提高装置对使用人员的提醒效果,有利于实际的使用,通过设置头带5和松紧带20,该装置主要通过智能终端1进行信息录入以及报警时间,通过触摸屏2进行信息设置,该装置设计大小便于随身携带,使用人员可通过松紧带20佩戴于手腕,该松紧带20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提高佩戴的牢固性,并且能够通过头带5套在颈部,提高该装置的便携度,便于装置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有利于实际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