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烟火灾探测器烟室侦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8253发布日期:2022-08-20 05:0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感烟火灾探测器烟室侦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火灾报警设备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烟室侦测电路。


背景技术:

2.随着大量楼宇的建成与使用,用于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显得越来越必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探测器作为火灾报警的部件,其作用是将发生火灾时的火灾参数如烟雾、温度等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智能化判断并将判断结果通过传输总线送往火灾报警控制器。
3.探测器可分为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以及火焰探测器三类。
4.在火灾初始阶段,一方面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另一方面有大量烟雾产生。现有的火灾探测报警设备,其包括外壳、中座和底座,外壳上安装有按键和报警确认灯导光柱,所述中座上安装有印刷电路板、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控,电控包括cpu处理电路及外围接口电路,外围接口电路由声信号驱动电路、确认灯电路、烟雾侦测电路(即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测试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源电路组成;接收电路、测试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将相关信息传递至cpu,完成火警信息、测试信息、电池电压信息的检测,cpu根据各信息情况,控制声光报警电路的适时启动,其缺点在于:其采用单一的红外传感信息来采集火警,而红外传感器件对黑烟的灵敏度非常低,在仅产生黑烟的火灾中,往往要在火灾发生后的晚期才会发出报警信号。本技术涉及的探测器主要应用在室内坏境,尤其是车库、厨房、锅炉房、茶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雾、蒸汽滞留以及大量粉尘等不宜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环境和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烟室侦测电路,提高了传感器对黑烟的灵敏度,且增强了报警器的环境适应能力,起到有效的火灾探测报警作用。
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感烟火灾探测器烟室侦测电路,包括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所述的发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与晶体管,所述的接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与放大器,所述的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发送控制信号至发射电路,发射电路中的红外发射管向外发射红外线;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线,并通过放大器后发送反馈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接收电路所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弱来判断环境中的烟雾含量。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为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电路,其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火灾探测的灵敏度。特别是在发射电路中进一步应用晶体管,在接收电路中应用放大器,提高了探测器对于黑烟火灾的火灾的探测灵敏度。而当控制电路判断环境中的烟雾含量较高,达到触发报警的范围值,则控制电路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驱动声光类报警器工作。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红外发射管采用的是型号为lte-4208的红外发
射管。所述的红外接收管采用的是型号为ltr-323db是红外接收管。为本技术的优选设置,具有良好的火灾探测灵敏度,能够在温度较高环境下应用。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晶体管为三极管;具体的,晶体管采用的是型号为mmsta28t146的三极管。
10.具体的,所述的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电路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射管连接。
11.更具体的,所述的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三电阻与控制电路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五电阻后接地,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射管的负极连接。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射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所述的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发射电源连接,所述的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红外发射管的正极连接。
13.具体的,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七电容后接地。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放大器采用型号为tlv6001的运算放大器。
15.具体的,所述的放大器的第一管脚与控制电路连接,放大器的第二管脚接地,放大器的第四管脚与红外接收管的负极连接,放大器的第三管脚与红外接收管的正极连接,放大器的第五管脚与接收电源连接。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接收电路包括第十六电阻与第十八电阻,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接收电源连接,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阻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放大器的第三管脚连接。
17.具体的,所述的第十六电阻的一端通过第九电容后接地。所述的第十八电阻的一端通过第二十电阻后接地。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电路还包括第十九电阻与第八电容,所述的第十九电阻与第八电容并联构成元器件组,元器件组的一端与放大器的第四管脚连接,元器件组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阻与放大器的第一管脚连接,元器件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十一电阻后接地。
附图说明
1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0.图1为本技术中的发射电路;
21.图2为本技术中的接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4.感烟火灾探测器烟室侦测电路,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所述的发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l2与晶体管,所述的接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l2与放大器ic2,所述的发射电路、接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发送控制信号至发射电路,发射电路中的红外发射管l2向外发射红外线;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d4接收红外线,并通过放大器ic2后发送反馈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接收电路所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弱来判断环境中的烟雾含量。
25.所述的红外发射管l2采用的是型号为lte-4208的红外发射管l2。所述的红外接收管d4采用的是型号为ltr-323db是红外接收管d4。为本技术的优选设置,具有良好的火灾探测灵敏度,能够在温度较高环境下应用。本技术为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电路,其红外发射管l2与红外接收管d4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火灾探测的灵敏度。特别是在发射电路中进一步应用晶体管,在接收电路中应用放大器ic2,提高了探测器对于黑烟火灾的火灾的探测灵敏度。而当控制电路判断环境中的烟雾含量较高,达到触发报警的范围值,则控制电路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驱动声光类报警器工作。
26.如图1所示,所述的晶体管为三极管q4;具体的,晶体管采用的是型号为mmsta28t146的三极管q4。具体的,所述的三极管q4的基极与控制电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射管l2连接。更具体的,所述的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控制电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后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通过第十四电阻r14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红外发射管l2的负极连接。
27.所述的发射电路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的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发射电源连接,所述的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红外发射管l2的正极连接。具体的,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七电容c7后接地。
28.如图2所示,所述的放大器ic2采用型号为tlv6001的运算放大器ic2。具体的,所述的放大器ic2的第一管脚与控制电路连接,放大器ic2的第二管脚接地,放大器ic2的第四管脚与红外接收管d4的负极连接,放大器ic2的第三管脚与红外接收管d4的正极连接,放大器ic2的第五管脚与接收电源连接。
29.所述的接收电路包括第十六电阻r16与第十八电阻r18,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接收电源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放大器ic2的第三管脚连接。具体的,所述的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通过第九电容c9后接地。所述的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通过第二十电阻r20后接地。接收电路还包括第十九电阻r19与第八电容c8,所述的第十九电阻r19与第八电容c8并联构成元器件组,元器件组的一端与放大器ic2的第四管脚连接,元器件组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七电阻r17与放大器ic2的第一管脚连接,元器件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十一电阻r21后接地。
30.本技术方案具体在探测报警器中应用:控制电路包括cpu处理电路和外围接口电路,所述外围接口电路包括稳压电源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声信号驱动电路、测试电路、确认灯电路以及感烟火灾探测器烟室侦测电路,所述各个外围接口电路与所述cpu处理电路电控连接。
31.整个探测报警器电源由稳压电源电路提供,系统运行后,cpu自动检测状态,当检测到有人为测试信号或是有火警信息时,cpu便进入系统测试状态或者是火警状态,测试状
态或火警状态解除后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如果没有检测到人为测试信号或是火警信息则直接进入休眠状态,预定时间后被定时器唤醒再次进入检测状态,周而复始循环工作。
32.当伴随一定量的烟雾的增大,达到或者超过报警阈值,cpu便启动声信号驱动电路装置产生振荡频率驱动一体化蜂鸣器谐振腔发出报警信号,同时cpu驱动报警确认灯电路装置发出火警光信号。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装置向cpu提供电池电量信息,cpu据此分辨电池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当电量偏低时cpu驱动声信号驱动电路装置发出故障声信号,以提示用户更换电池。
33.当需要检测探测报警器工作是否正常时,将测试按键按下启动测试信号检测电路,cpu接受到检测信息后控制声信号驱动电路装置和火警确认灯电路装置像发生火警一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此表示出探测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反之则表明探测器运行存在故障。
34.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